【教学设计】《从军行》(长春).docx_第1页
【教学设计】《从军行》(长春).docx_第2页
【教学设计】《从军行》(长春).docx_第3页
【教学设计】《从军行》(长春).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军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组边塞诗,共七首,是其七绝代表作。长春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十一板块古诗从军行,选自其中的两首,本课讲授第一首,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孤寂与艰苦的戍边生活,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联结阅读策略,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中蕴含的爱国情感,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教学难点】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图片。 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课题,出示课题。1.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猛打猛冲,屡立战功,频频荣升。2.理解“从军”3.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我们从历史书中学过戚继光的事迹:戚家军和其他抗倭军队一起,终于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二、作者简介王昌龄(约公元698-756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中过进士,做过官。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早年曾漫游四方,去过边塞,他的边塞诗用心理描写展现军人爱国立功和思乡怀土的内心世界。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安史之乱时被杀害。现存诗一百八十一首,作品有王昌龄集。文题背景 从军行,乐府旧题,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 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三、整体通读。1、请同学们认真听朗读,然后小声跟着读。2、我们读古诗,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美。自由读古诗。(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的诗句)3、学生齐读古诗,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 四、理解诗意,体会诗情。1、同学们虽然这首诗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我们通过读,想,悟也会知道这首诗的意思情感,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通过同桌交流,结合课文的注释了解诗的意思。(青海湖上空的乌云把祁连大雪山都遮暗了。驻守边疆孤城的战士,向西遥望就是玉门关。将士们在沙漠中身经百战,连铁甲战衣都磨破了。他们下定决心,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死不回家。)2、课件出示第一句描绘图景,请同学们结合图画,再读读这句诗,在读这句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青海、雪山)青海湖本是碧波荡漾,美丽宁静的。(课件出示青海湖图片)雪山指祁连山,它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终年积雪,银光闪耀,异常壮丽。这一青一白两道风景,本应带给我们纯洁的美感,可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暗”字呢?板书“暗”。(风云变幻,转眼间长云翻滚,高原气候变幻大,气候恶劣,黄沙漫天,地理环境差,还有战事不断,连年的烽火,四起的硝烟,也遮暗了雪山。)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句诗。 3、让我们随着诗人来看看第二句,当你读这句诗时脑海里出现什么画面?(孤城 遥望)这句诗中哪个字更能打动你的心扉?(孤),(课件出示画面)假如你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怎么想呢?(特别想家)是啊!大漠荒凉,只有呼啸的狂风和漫天的黄沙相伴,守边的将士怎能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所以眼前的景物让他们感到茫茫的大漠,无边的戈壁,人迹罕至,前有劲敌,后无援军,城中的将士可谓是孤军奋战,怎能不倍感孤独,正是4、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黄沙百战穿金甲。读到这句诗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三句图景) “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从哪儿可以看出来战事很频繁?“百战”是指打了一百次吗?不是,在古诗里“百、千、万”都是虚指,表示很多很多。还能从哪个字看出来战事频繁?“穿”,在这里穿不是穿衣服袜子的意思,而是磨破,把铁片做的战衣都磨破了,你觉得是什么磨破了战衣?(敌人的刀剑),可见敌军的强悍,战斗的艰苦,还可能是什么磨破的?(黄沙)长时间在沙漠里摸爬滚打,可看出战事的频繁,战斗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6、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他们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课件出示第四句)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死不回家,“终不还”可见他们决心之大。他们为什么不回家呢?(因为他们要保卫国家) 是啊!没有国家哪有小家。刀光剑影,九死一生,将士们为保家卫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没有什么能撼动他们的铮铮誓言,他们发誓豪壮的誓言中你感受到将士们一颗什么样的心?(报国的忠心)7、可是将士们啊!你的家人日夜为你牵肠,苦盼与你团聚,你为什么终不还呢?(国破家必亡,有国才有家!)好一个博大的心胸,好一个顶天立地的真英雄,好一群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只有这些铁骨柔情的将士,才有了国泰民安;没有黄沙漫漫下的忠魂铁骨,又怎能有万家团圆?有心中这坚定的信念做支撑,昏暗的雪山可怕吗?(不可怕,擦掉“暗”),大漠的孤单可怕吗?(不可怕,擦掉“孤”)敌人的刀剑可怕吗?(不可怕,擦掉“穿”)此刻震撼我们心灵的只有这豪壮的七个字“不破楼兰终不还”,板书“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就是士兵,这就是军人,这就是唐朝最可敬的人,请同学们带着对将士们的崇敬之情大声地朗读这首诗吧!5、 全文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