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下生物要点.doc_第1页
苏科版八下生物要点.doc_第2页
苏科版八下生物要点.doc_第3页
苏科版八下生物要点.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生物要点第21章遗传信息的延续性第1节 生物的遗传1、 遗传: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特征的现象,叫做生物的遗传。2、 性状:生物学上把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征都称为性状。3、 相对性状:生物学上把同种生物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4、 细胞核里有成对存在的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5、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6、 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7、 人体细胞中的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染色体在男、女的体细胞中有着显著的差别,这对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女性的一对染色体为XX,男性的一对染色体为XY。8、 人类常见的遗传病:白化病、镰刀型贫血病、色盲病和血友病等。9、 遗传病的预防:禁止近亲结婚,婚前检查,遗传咨询。第2节 生物的变异1、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存在存在的性状差异就是生物的变异。2、 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体的变异一旦发生以后,就能够遗传的变异。这种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3、 不遗传的变异是指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这种变异一般只表现在当代个体上而不能遗传,原因是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4、 科学家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使得这种转基因生物发生了能遗传的变异,这一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第22章 生命进化的长河第1节 生命的起源1、 早期的地球温度很高,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2、 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氢、氨等,没有氧气。3、 米勒的实验过程: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将水蒸气、甲烷、氨、氢等气体通过真空装置,通过加热模拟太阳、电极放电产生火花模拟闪电、水模拟海洋。4、 米勒实验结果:通过加热和放电出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等简单的有机物。5、 原始生命起源的过程: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第2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1、 化石是指埋藏在底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2、 始祖鸟与现在的鸟类相比,不同之处是始祖鸟口中有牙齿、前肢指端有爪,胸骨不发达,没有龙骨突,尾部有许多尾椎骨。3、 始祖鸟界于爬行类和鸟类之间,所以它是证明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重要证据。4、 植物的进化历程是:藻类植物(单细胞植物多细胞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5、 促进植物进化的外界因素是地球环境的改变。6、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7、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8、 生物进化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第3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1、 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人工选择。2、 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第4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 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2、 森林古猿:森林逐渐减少,一部分森林古猿逐渐进化为人类,而其他一部分森林古猿,有的灭绝,有的逐渐进化成现代的类人猿。3、 人类的进化:直立行走使用和制造工具脑量增加产生语言和意识第23章 人类对疾病的抵御第1节 人体的免疫防线1、 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第一道免疫防线:由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等管道粘膜构成。第二道免疫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第三道免疫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2、 抗体: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 刺激了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物质就叫抗体。3、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毒、细菌等物质)叫做抗原。4、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免疫防线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范围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形成生来就有后天形成的5、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是身体识别和排除抗原异物的一种保护性反应。6、 免疫的功能:(1)、抵抗病原体的侵害,防止疾病的产生。(2)、及时清除体内损伤或衰老的细胞。(3)、发现并杀伤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或移植的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生理活动的稳定。7、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8、计划免疫的意义: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第2节 传染病的预防1、 传染病: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2、 病原体: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原生生物和寄生虫等。3、 病毒特点:A、 病毒非常微小,比细菌和其他微生物都小得多。B、 病毒的形态:球形、杆形、蝌蚪形C、 病毒的结构: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里面包裹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D、 病毒生活特点:不能独立生存,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存。E、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可利用的一面。4、 传染病的传播的三个环节:A、 传染病: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B、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C、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5、 传染病的两大共同特点:流行性和传染性。6、 预防传染病:A、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B、 切断传播途径:打扫卫生、通风换气、经常洗手、消灭蚊蝇、消毒C、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参加体育运动。第24章 健康的生活第1节 关注自己的健康1、 健康: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保持完善的状态。2、 加强体育锻炼: 循环系统心肌发达,心脏搏动有力,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运动系统肌肉发达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加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功能加强,增强了身体的协调性,动作的速度、灵活性和对外界的刺激能力得到明显提高。3、 拥有健康的心理:改变认识、转移注意、控制意志、合理宣泄。4、 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提出问题:烟草浸出液对金鱼的呼吸有影响吗?作出假设: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有影响。实验步骤:A、提取烟草浸出液 B、配制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 C、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第2节 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1、 毒品的危害:基本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生命”2、 在生活中要有警惕心,要注意分析辨别,要能拒绝可能隐藏的各种诱惑。3、 拒绝的方法:A、直接回绝法 B、金蝉脱壳法 C、转移主题法 D、寻求保护法第3节 现代生活与人类的健康1、 在有关部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但不合理使用则会危害人体的健康。2、 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A、 食品在生产、包装、储运、销售和烹调等生产过程中,因使用杀虫剂、添加剂等造成的污染。B、 由于细菌及其霉素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造成的污染。C、 新型食品安全问题。3、 家居环境的污染源:装修污染、厨房油烟污染、吸烟污染以及生活垃圾污染等。4、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看书写字时不注意正确的姿势,眼睛离书本太近;偏食;吃过多的油炸食品或高脂、高糖食品;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生活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等。5、 健康的生活方式:看书写字时注意眼睛与书本保持适当的距离;饮食讲究营养,不偏食不挑食;不吸烟;不酗酒;生活作息时间有规律;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6、 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7、 正常体重:体重指数在1824之间。身体超重:体重指数在2529之间。身体肥胖:体重指数大于30瘦弱体重:体重指数小于18第5节 学当小医生1、 学会拨打“120”急救电话:A、 确定对方是否是医疗 救护中心B、 讲清病人所在的详细地址C、 说清病人的主要病情D、 报告呼救者的姓名及电话号码E、 在住宅门口或交叉路口等候,并引导救护车的出入2、 学会紧急止血法A、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由伤口慢慢渗出,一般可自行凝固止血。静脉出血:流血速度慢,血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动脉出血:流血速度快,血液从伤口喷射出来,失血量很大。B、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C、 静脉止血应压迫或扎紧远心端,动脉止血应压迫或扎紧近心端。3、 药物按其作用将其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4、 非处方药标志是“OTC”。5、 服用处方药要按医生嘱咐服用,非处方药可按照药品的说明书服用。第25章 关注我们的健康第1节 人口的增长与控制1、 人口过度增长的危害:我国耕地、林地、草原和淡水等自然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均低于世界的人均拥有量。产生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数量众多。2、 落实计划生物政策的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迁移。3、 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变化: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还会继续保持增长。第2节 环境的污染与保护1、 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是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2、 大气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大气污染造成人们呼吸困难,频发多种疾病,使原本湛蓝的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3、 水质污染主要来自大量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废水。这些污染水一旦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将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4、 探究某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参考题目:B、 模拟不同浓度的酸雨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C、 水体酸化对水生动物生活的影响。D、 噪声污染对动物生活的影响。第26章 留住碧水蓝天第1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1、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A、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好发展的物质基础。B、 生物多样性维持着生物圈的生态平衡。3、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生物入侵、生态环境破坏、滥捕乱杀、环境污染、过度捕捞、气候变化、法律法规不健全等。4、 保护生物多样性:A、依法保护生物多样性 B、建设自然保护区 C、采取迁地保护的措施 D、用人工繁殖和栽培方法抢救濒危物质。第2节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节约资源:一类是取之不尽的:如太阳能、风力一类是可以更新的:如生物、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