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重点知识点.doc_第1页
地基基础重点知识点.doc_第2页
地基基础重点知识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摩擦型桩。分为:摩擦桩,端承摩擦桩。2.端承型桩。分为:端承桩,摩擦端承桩。预制桩沉桩方法:(1)锤击法(打入);(2)振动法(砂土地基或钢桩),但不适合一般粘土地基;(3)静力压桩法(均质软土地基),适用于可塑、软塑状的粘性土地基,不适合砂土及其他较坚硬的土层。2.灌注桩在现场开孔,灌注成型。材料使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1)优点:1)不需预先制作和运输。适用于当地无砼预制厂和交通不便的地区2)可根据桩身内力大小,分段配筋或不配筋以节约钢材。3)可做成大直径灌注桩提高承载力。4)无如预制桩打桩时的振动和噪音。(2)缺点:易造成缩颈。(3)据开孔方法和所用机具不同,可分为:1)沉管灌注桩;2)钻孔灌注桩(冲孔灌注桩);3)夯扩桩;4)人工挖孔灌注桩;5)爆扩桩。3、地基分类: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人工地基:复合地基、换土垫层法、堆载预压法(或夯实)、真空预压法、灌浆法等4、复合地基: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2、可根据成桩所采用的材料以及成桩后桩体的强度(或刚度)来进行分类。桩体按成桩所采用的材料可分为:散体土类桩如碎石桩、砂桩等;水泥土类桩如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等;混凝土类桩树根桩、CFG桩等。桩体按成桩后的桩体的强度可分为:柔性桩散体土类桩属于此类桩;半刚性桩水泥土类桩;刚性桩混凝土类桩。CFG桩复合地基的概念:CFG桩复合地基的概念:三、 复合地基的两个基本特征1、加固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是非均质的,各向异性的。2、加固区的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作用并协调变形。可以看出:复合地基比桩基更充分利用土了桩周土的承载能力。振动沉管方法: 振动沉管法采用振动锤或振动冲击锤沉管,其设备见下图。施工前,先安装好桩机,将桩管下端活瓣合起来或套入桩靴,对准桩位,徐徐放下套管,压入土中,勿使偏斜,即可开动激振器沉管。桩管受振后与土体之间摩阻力减小,同时利用振动锤自重在套管上加压,套管即能沉入土中1、褥垫层: 很多施工人员对褥垫层的施工不重视,主要就是因为不了解褥垫层在CFG桩复合地基中的关键性作用。首先,打桩前的土方开挖应注意留有一定的保护土层,并在施工中避免对地基土的扰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复合地基检测,并清除弃土及保护土层。褥垫层下土层标高应准确控制,且应进行必要的压实处理,应避免出现“橡胶土”或“翻浆”现象。其次,褥垫层应在截桩工作完成后进行,桩顶标高应准确控制,有些施工人员将桩头直接埋入褥垫层内,这是决不允许的。再者,施工中不能随意调整设计好的垫层材料,更不能用素混凝土垫层代替。直壁不加支撑挖方深度1.土的质量密度 分天然密度和干密度。土的天然密度,指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它影响土的承载力、土压力及边坡的稳定性。土的干密度,指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它是用以检验填土压实质量的控制指标。 标准贯入实验应与钻探工作相配合,并以钻机为基础,加上标准贯入器、触探杆和穿心锤等设备等来进行。 实验时,以63.5kg的穿心锤以76cm的落距自由下落,将贯入器垂直打入土层中15cm(此时不计锤击数),以后打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即为实测的锤击数N,然后拔出贯入器,取出其中的土样进行鉴别描述。典型基坑工程是由地面向下开挖的一个地下空间。基坑四周为垂直的挡土结构,挡土结构一般是在开挖面基底下有一定插入深度的板墙结构。有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柱列式灌注桩、水泥土搅拌桩、地下连续墙等。2 水泥土挡墙 水泥土墙施工工艺可采用下述三种方法:(1)喷浆式深层搅拌(湿法);(2)喷粉式深层搅拌(干法);(3)高压喷射注浆法(也称高压旋喷法)。3 土钉墙 土钉墙由被加固土体、土钉群和喷射混凝土面板组成,形成一个以土挡土的类似重力式的挡土墙。地基天然地基:没有经过人为处理,直接修建。人工地基:承载力低,高压缩性地基,人工处基础基础浅基础浅刚性扩大基础单独和联合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和箱形基础深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浅基础分类3、: 按构造分类 扩展基础(墙下条基、柱下独立基础) 联合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交叉条形基础 筏形基础 箱形基础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人工地基:复合地基、换土垫层法、堆载预压法(或夯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