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大学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大学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大学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大学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富平*村乳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学生姓名: 史 蓓 蕾 学 号: 0602160142 专 业: 农林经济管理 班 级: 0 6 0 1 指导教师: 张 谦 完成日期:2010 年5月20 日8 陕西渭南富平*村乳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内 容 摘 要乳品在国内有巨大的需求空间。中国是一个世界普遍看好的乳品市场,据统计表明:当前世界乳业总量为5.85亿吨,然而占世界人口约1/4的中国乳业总量仅为1029万吨。世界人均乳制品年消费量为100公斤,而我国人均仅为7.4公斤,特别在我国的农村,人均消费仅0.96公斤。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品需求空间将愈来愈大,这正是世界乳业20强纷纷抢占中国市场的原因所在。乳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市场和资本的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奶粉和酸奶的关税已分别25%、42%下降为15%、34%,分别下降10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国外奶粉到岸价已下降到1.4万元/吨,比国内奶粉企业生产成本价还要低处2000元之多,使国内奶粉企业处于不利的价格竞争地位。与此同时,以独资、合资、控股、收购等形式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已达45家,国际乳业巨头已有12家在中国办厂,不断在中国乳业市场抢占“领地”,目前已占据中国乳业生产总值28%以上。国外乳业的大举介入,使中国乳业面临严峻挑战。乳业是构成我村优势特色产业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工业强村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面对近年来国际乳业的迅猛扩展,面对中国加入WTO后国内乳业的快速崛起,作为我村传统产业的乳业如何发展,已是全村上下非常关注的问题,“不进则退”是任何客观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关键词: Shaanxi Weinan Fuping * Development of Village Dairy ProblemsAbstract Dairy products have great demand in the domestic space. China is a generally optimistic about the world dairy market,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the current world total of 585 million tons Dairy, the worlds population but account for about 1 / 4 of the total was only 10.29 million tons of Chinese dairy. World per capita annual consumption of dairy products was 100 kg, while only 7.4 kilograms per capita, especially in our rural areas, per capita consumption is only 0.96 k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of our people, dairy products will be increasing demand for space, this is the worlds top 20 dairy have the reason to seize the Chinese market. The competition is mainly for the dairy industry and capital market competition. A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tariffs on milk and yogurt have been 25%, 42% down to 15%, 34%, decreased by 10 percentage points and 8 percentage points. CIF foreign milk powder has been reduced to 1.4 yuan / ton, higher than the domestic price of milk is even lower production costs as much as 2,000 yuan, so the domestic price of milk companies in a disadvantageous competitive position. At the same time, wholly foreign-owned joint venture, holding, acquisition and other forms of foreign companies into China has reached 45, the international dairy giants have set up factories in China, 12, continued to occupy the Chinese dairy market territory, is currently occupy the Chinese dairy industry for more than 28% of GDP. Dairys massive foreign intervention, the Chinese dairy industry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Dairy constitutes my village feature industry -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ood industry, the re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ength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village. The face of rapid expansion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dairy industry, the face of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after the rapid rise of the domestic dairy industry, as my village, how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dairy, whole village has been of great concern, to fall behind is no universal law of objective reality. Keywords:目 录序言1一、乳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1(一)乳品在国内有巨大的需求空间1(二)乳业竞争异常激烈1(三)乳业在结构调整中不断发展壮大1 (四)扬长避短,积极调整产品结构1 二、我村乳业发展现状与差距2(一)观念陈旧、创新意识差2(二)乳品工业结构不合理2(三)产品结构不合理2(四)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严重滞后2 三、振兴我村乳业的思路与对策2(一)树立发展思念,进行体制创新3(二)大力推进乳业结构优化升级3(三)着力解决乳业发展“瓶颈”制约3四、*4(一)*4 (二)*4 (三)*5 (四)*5 (五)*5五、论文总结6参考文献7序 言乳业是构成我县优势特色产业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工业强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面对近年来国际乳业的迅猛发展,面对中国加入WTO后国内乳业的快速崛起,作为我县传统产业的乳业如何发展,已是全县上下非常关注的问题,“不进则退”是任何客观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一 、乳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一)乳品在国内有巨大的需求空间 乳品在国内有巨大的需求空间。中国是一个世界普遍看好的乳品市场,据统计表明:当前世界乳业总量为5.85亿吨,然而占世界人口约1/4的中国乳业总量仅为1029万吨。世界人均乳制品年消费量为100公斤,而我国人均仅为7.4公斤,特别在我国的农村,人均消费仅0.96公斤。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品需求空间将愈来愈大,这正是世界乳业20强纷纷抢占中国市场的原因所在。(二)乳业竞争异常激烈乳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市场和资本的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奶粉和酸奶的关税已分别25%、42%下降为15%、34%,分别下降10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国外奶粉到岸价已下降到1.4万元/吨,比国内奶粉企业生产成本价还要低处2000元之多,使国内奶粉企业处于不利的价格竞争地位。与此同时,以独资、合资、控股、收购等形式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已达45家,国际乳业巨头已有12家在中国办厂,不断在中国乳业市场抢占“领地”,目前已占据中国乳业生产总值28%以上。 (三)乳业在结构调整中不断发展壮大国外乳业的大举介入,使中国乳业面临严峻挑战。国内乳业十强以“决胜必先自强”的战略,一是从企业机制、产品结构、营销网络、奶源基地件事等方面打造实力,以求高速成长。如伊利凭借资本和管理体制的优势迅速崛起,已成为引领中国乳业发展的产业巨头。二是迅速膨胀规模。如完达山整合了农垦系统的10家乳制品企业,以奶源上的实力和潜力,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企业规模效益得以快速增长。(四)扬长避短,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奶粉是最易长途运输进入中国市场的乳品。为避开进口奶粉冲击,国内传统奶粉企业纷纷调整产品结构,争上液态奶项目,原因在于受保质期和远距限制,国内液态奶不会受大的冲击。而国外企业要进入中国液态奶,就必须在中国找奶源、建工厂,实现本地化。因而,实现在液态奶方面发展壮大,就成为中国传统奶粉生产企业的必然选择。如三鹿液态奶产量已达20万吨,完达山三年后的液态奶产量将达30万吨,伊利去年的产量突破25万吨。我省的银桥集团已投巨资引进国际一流液态奶生产线,在未来两三年内,可达到年产液态奶0万吨的规模。此外,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特殊人群需要的降糖、助长、抗衰老等功能性奶粉和高科技乳制品,也有一定的市场开发空间。 二、我县乳业发展现状与差距我县乳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产业化基础。由50年代后期几口大铁锅熬制炼乳,到70年代初第一条奶粉生产线建成投产,发展到现有的7户乳品生产企业,由引进西农节产能奶山羊到当地土种奶山羊进行改良,到形成全国奶山羊基地县,以及关中奶山羊品种的形成,四十多年来,两者相互依存,加速了我县乳制品产业化格局的形成。全县现有七户乳品生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5200万元。年生产奶粉能力约1.2万吨,液态奶1.5万吨,其中:年生产奶粉能力4000吨以上(液态奶1.5万吨)一户,1500吨以上两户,1000吨以上两户。生产品种除富华乳业开发的液态奶外,其余均以甜、淡羊、牛奶粉为主。产品主要销往内蒙、西藏、四川、河北、天津、上海等省市。“宝塔”牌奶粉曾三次荣获省、部优产品称号,80年代前后,远销俄罗斯、朝鲜、越南及我国港、台地区。“富华”牌奶粉曾荣获全国食品行业最高奖“银座将”,该公司去年完成了ISO9001:9000国际质量认证,并完成了液态奶生产线一、二期工程,生产瓶装和百利色液态奶产品,实现了由单一向系列化的转变。2002年,富华、宝塔、金牛、红星等四户企业奶粉生产量为6500吨,实现销售收入5300万云,实现利锐5万元。全县乳品工业原值510万,约占全县食品工业原值的34%左右。近年来,我县乳业虽有较快发展,但与入世后国内外乳业市场激烈竞争的态势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不健全,制约着农村市场发展目前陕西许多地区至今尚未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商品流通体系,总体上仍沿用短缺经济,自然经济时期的传统模式,网点建设多为农贸市场类的初级市场,尤其是县以下的农村乡镇,基本上以私营个体的小商店为主,规模小而分散,进货渠道混乱,许多小商户甚至没有固定的进货渠道.这种低组织化商品流通状况导致农村商品流通混乱,商品流通渠道不畅,流通成本过高,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售后服务差,坑农骗农现象时有发生. 3.农村信息市场发育滞后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农村缺乏畅通的信息渠道,农资销售企业对农资质量,效果,适用范围等夸大宣传,虚假宣传误导农民消费,问题商品大打商标擦边球,这些都令农村消费者防不胜防.生产厂商缺乏对农村消费环境,农民的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特点的研究,不能为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经济实惠,方便耐用的消费品,而政府有关部门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弥补这个空缺,4.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差,制约了农村市场的活力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多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在数量,布局,规模,档次和质量等方面与城市差距很大.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因而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家电的普及率不足20%,而且农民买来的大件物品有不少处于半闲置状态.在陕西许多地区,电力供应不足,电压不稳定,收费比较高,致使农民购买家电,存有顾虑;大部分农村地区自来水普及率很低,用水不方便,使洗衣机的使用受到限制;广播电视信号少且接收差,城乡同网同价也没有全面施行;5.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近年来,国家对医疗,养老,住房等各项制度进行改革,但主要对象仍是城镇居民,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机制在农村相当薄弱.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保障,子女教育,就业,住房等现实问题,时刻困扰着农民,同时农民还须承担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以及农产品价格波动造成的利益损失。因此,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农民的收入预期更不稳定,而未来的支出却呈刚性增长,这使得农民不得不增加收入中储蓄的比重,导致储蓄倾向上升三、 农村消费市场落后的原因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收入的多少,将直接决定农民在市场消费中支付能力的大小,从而也决定了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收入。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困难,城市下岗职工增多,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钳制,农民的收入增长趋缓。(二)农村消费环境滞后,市场不健全许多市场开拓上从暂时的功利目的出发,采取重城市,轻农村的对策,致使农村消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基础设施比较差,交通不便利,农村电网陈旧,通讯设施落后,限制了一大批商品进入农村,如电价高、电压不稳、无自来水,接收信号弱,限制了许多电器产品进入农村市场。软件上,农民还普遍缺乏使用法律手段来保护消费权益的意识,不法分子坑农骗农现象时有发生,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在消费观念上,农民往往一次性地把钱投入到建房、娶亲嫁女上,影响了农民的消费质量。此外农村商品流通渠道不畅,流通环节多,商品网点少,服务功能差,市场不健全,也是制约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三)农民消费中惜购现象较为严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许多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且部分农民家庭已经进入小康富裕行业。据统计,2009年2月,郭桥村村民存款余额高达35万元,较年初上升8%。按理论,收入增多必然带来较多的消费,但有关调查结果并非如此,农民普遍存着惜购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民要承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压力。不仅要承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并且要独自承受社会和生活保障各方面的风险,因此农民大多数把收入作为一种风险金转向储蓄。二是生活的消费观念影响。我国农民自古以来就崇尚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把节衣缩食、勤俭节约视为美德。加之钱来之不易,就更舍不得花钱。即使有钱,也主要用于“盖新房,娶媳妇”,很少把钱用在“吃、穿、行、娱”上。三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生、老、病均由农户自行承担,虽然政府为农民办理了医疗保险,但报销的额度极小,因此农民在本来就很低的收入中除了维持全家基本生活外,大多数农民选择了储蓄方式,以期获得稳定收益。这就形成一方面银行储蓄存款余额大幅上升,另一方面消费市场受冷落的事实。(四)适合农村特点的消费产品较少我国消费市场正逐渐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商品琳琅满目,品种千姿百态,但适合农民消费层次、农民文化水平的商品却很少。致使不少农民有钱无处花,有钱不愿花。主要表现在:一是质优价廉,适合农村生活消费的产品较少。多数商家把农村视为推销城市积压商品的场所。二是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产品较少。如农副产品加工和存贮设备、农业生产和运输机械等方面先进的、适合农业生产的产品太少,引不起农民的购买欲。三是能刺激农民进一步消费的代表性产品没有出现。此外,售后服务跟不上,也抑制农民的消费欲望。如有的农民买了不合格的商品,无法退回和调换,有的农民买了新式高档家电,如缺乏指导而不能顺利使用,有的商品坏了无处修理等等。我们在农村市场了解到,特别是乡镇以下市场产品供给极端有限。除了日常用品外,适合农民消费的产品不多,农村消费品市场出现断档,除了有少数家有千元级商品出售外,没有大的 升级产品来满足先富了起来的农民需求。一些质次价高的商品影响农民消费,农民买大件不得不进城来,购买力流入城市。(五)从制约房地产业发展的两大前置性因素随着“十一五”规划的提出,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开局年的到来,人们对房地产业的关注将不可避免地转向农村。这是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做,对于其消费主体即新型农民的培育问题即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也是经济学基本命题之一。消费主体不明确,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农村房地产业也无法得到发展。 四、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渭南市有392万农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要充分把握这个巨大的市场,关键是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下,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引导农民消费,才能有效地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一)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只有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才能扩大农民的消费,带动农村市场需求的扩大。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农民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还是处于传统的单一的经营方式。因此,要增加农民的收入,一是必须调整农业的产品结构,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增加优质产品的比重。要适应市场的要求,发展经济作物,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品质优良、高附加值、开发前景广的新产品,使农民在产品开发中不断增加收入。二是必须改革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是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这种“生产协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把农民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统一起来,使家庭经营逐渐成为社会化、规模化生产中的一个环节。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等方式组织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延长农业生产链,使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使农民从产品的储藏、加工、流通、销售环节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三是抓住国家增加基础设施投入的良机,在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电网改造中多用民工,增加农民收入。此外,还可以通过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拓展农民的增收渠道。(二)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并明确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按照这一要求,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实是一项涉及农村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其中,农村经济建设是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是中心环节。农民收入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与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甚至是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然而我国当前农民收入现状却不容乐观,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90年代降到不足5%,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9%,1997年只增长4.6%,1998、1999年分别为4.3%和3.8%,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增长2.1%, 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4%相差甚远。从2001年起,由于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采取措施,2001年扭转了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滑的局面,实现了恢复性增长。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更是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政策和措施,所以2002年至2005年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是仍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如果农民收入水平上不去,不仅仅会影响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还会制约农民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从而影响农村人力资本素质的提高。此外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还会诱发乱砍乱伐、围滩造田、过度垦荒放牧捕捞等短期行为,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旱涝灾害频繁、土地沙化、资源枯竭等严重后果(李德元,2006)。所以不能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将会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也就无从实现。(三)提高农民消费意识,更新农民消费观念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四)加快城镇化发展要根据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的产品,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用于衣、食、住、行、娱的消费品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发生较大变化,将呈现多样化、层次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因而必须加强市场预测,研究和了解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新需求,并且及时生产新的产品投放市场。同时,还应看到,现时农民的收入水平还较低,从而决定了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还很弱,不可能去大量购买价值很高的商品。因此,工业企业应从农民的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拓展农村市场。目前,在农村家用电器、电话和文化教育等渐渐成为消费热点,这也要求政府和企业一方面要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文化教育消费,反对、抑制愚昧消费、腐朽性消费;另一方面要生产适合农村特点的产品,针对农民消费需求进行产品设计,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另外,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尽快推出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措施,。只有通过政府、企业的不断努力,农村消费市场由淡转旺才会成为可能。(五)加快农村市场建设,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当前,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不健全,销售和服务网络很不完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