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长学校系列教材 孩子不是父母炫耀的资本学校开始期中考试的那天,中午,有个同事迫不及待地打电话回家询问孩子上午考得怎样。当得知孩子感觉良好时,同事的高兴劲简直难以形容。我那同事的孩子学习成绩确实不错,因而他总喜欢将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炫耀的资本。但孩子一旦稍微有点落后,同事马上会感到紧张、失落或者脾气变得暴躁。有一次,孩子考试成绩在年级排名落后了10位,他半开玩笑地说:“孩子这次考试落了10位,再落后10位,我只能跳楼了。”孩子成绩的起伏对于我那同事的冲击我们不必过分担心,因为他毕竟是个教师,跳楼只是说说而已。可在这样的情绪驱使下,他的言行肯定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令我们真正担心的是,若孩子哪一次考试真的不慎一落千丈,跳楼的会是谁?眼下,以孩子作为炫耀资本的家长绝不在少数,好多家长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总希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实现。他们送孩子进名牌学校,希望孩子考取名牌大学;送孩子学琴棋书画,希望他们考几段几级,然后在众人面前自豪地吹嘘。其实,家长为孩子自豪是一件正常的事,但必须理智地对待,不能因为自己的过度夸耀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家长如果心态不调整好,孩子的表现一旦没达到他们的标准,他们会因孩子而抬不起头来,而父母情绪的变化将对孩子产生更加恶劣的后果,他们的心理会因此畸形发展。孩子应该是完全独立于父母的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最终并不属于父母,更不是可以让父母随意摆布、炫耀的工具。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在需要鼓励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信心;在需要督促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以提醒;在需要引导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指明道路。以孩子作为炫耀的资本,这肯定将成为孩子成长的一大绊脚石。让亲情变得更加可爱迷人!亲情,这个充满温馨、甜蜜的字眼,让人欢喜,倍感亲切。然而,眼下这个字眼却时不时让人觉得烦心和沉重。没错,亲情是生活的雨露和阳光。当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父母用亲情的深爱哺育我们长大;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是亲情的温暖情怀给我们安慰和新的自信。毫无疑问,正是因为生活中有了亲情,温暖才时时环绕着我们;正是因为生活中有了亲情,我们的心灵才有了寄托和归宿。可是,不知你发现了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那暖暖的,甜甜的亲情,有时像吃腻的某种糖果,虽说是美味,却不愿入口。我们不再像从前那样,把亲情送上的每滴关爱“笑纳”,而是渴望亲情中融入更多的理解和理性。所谓“天下父母心”,哪个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许许多多的家长这班那课给孩子们报了一大堆,认为是在“寸金难买寸光阴”,可没想过把他们少得可怜的一点休息时间全给“卖光”了,这时的孩子,不再觉得亲情的可爱和可亲;不再感谢大人们刻意为他们作出的“合理”安排。他们闷闷不乐的打发着那些被家长们“卖了”的本该属于自己支配的“美好时光”。许多同学碰到过这样的情景:当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一点看电视或看小说的时间时,父母会马上出现在身边说:“又看电视,又看闲书,也不知道抓紧时间看看英语,学学正课。”这时,尽管心里很清楚父母是为自己好,可是一样还会认为他们很烦人,要是没有这份亲情该多好!一位同学说,父母喜欢啥,就“逼”着自己学啥,根本不管他的想法,害得他苦不堪言。还有一位同学说,她的父母认为只有课本上的东西才是学生应该学的,做学生的最好不要涉猎学习以外的东西。可她觉得,社会早已进入多元化,做学生再固守“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陈规,简直是现代的“愚昧”。应该说这位同学的“高论”说出了许多人的心里话,我们时时在寻找合适的时机,想为亲人们进一言:请给亲情添上点理性和理解的内涵,让亲情变得更加可爱、迷人。关注孩子心理的“伤风感冒”当代社会竞争的复杂和激烈正对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因此,为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提高其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您必须及早关注孩子的心理,不断供给他心理的营养品和保健良方。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少家长煞费苦心调节饮食,今日大鱼大肉,明日蔬菜水果,外加形形色色的营养补品。但很少有人像重视身体健康那样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我所见,几乎没有哪位家长为孩子买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和防治心理疾病的科普读物的。不少家长看到孩子流鼻涕、听到孩子打喷嚏就着急,又要摸孩子的头,又要量体温,怕孩子患伤风感冒,却很少有家长把研究孩子心理健康状况提上议事日程,看需要供给孩子怎样的营养品,怎样来增强孩子的心理素养。其实,心理失衡、心理障碍人人会有,如同伤风感冒人人会得一样。一个人在一年中很少有不患一两次感冒的。同样,一个人在一年中心理也不会总是处于最佳状态。尤其是孩子,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遇到挫折或特殊的刺激,其情绪的波动幅度会很大,很难避免进入误区。心理的“伤风感冒”与身体的伤风感冒同样不能忽视。有时,心理的疾患带来的恶果甚至比生理疾患带来的恶果更为严重。心理状态良好的人,心胸豁达,心情愉快,处事宽容大度,即使他身体染了疾病,恢复得也比较快。反之,如果一个人心胸狭窄,抑郁偏执,遇事患得患失,小疾也会气成大病。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日前,我的一位朋友讲到一名2002年入学的大学生与同学们格格不入的事例,正是我上述理由的证据。该女生宿舍的一位同学扭了脚,室友们帮伤者找来了红花油,涂到患处,很见效。大家都为这伤者高兴。偏偏该女生满腹惆怅,因为她闻不惯这红花油的味道。她怀疑这讨厌的味道一再侵犯自己的鼻腔,会发生过敏,于是赌气搬到了阳台上去睡觉。结果耐不住九月秋夜的凄寒,半夜冻醒,打着喷嚏又回到宿舍。回到宿舍又没法抗拒那恼人的味道,弄得她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休息不好,又加上中了秋寒,果真就患了感冒。结果既影响了白天的学习,又得不到同学的同情,弄得她心情越来越糟,认为同学们都以她为敌所幸这孩子还及时给家中来了信,诉说了心中的烦恼。家长也好,重视其心理的“感冒”比重视其身体的感冒还急切,一个个电话、一封封家书,像一剂剂良药,疏解了她心中的郁结,使她与同学们和好如初。倘若她不给家中写信呢,情形肯定会更糟。事实上,孩子因心理的“伤风感冒”没得到救治而酿成大祸的例子比比皆是。就我亲眼所见,身旁已有三个孩子不堪学习压力患了疾病。其中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至今未能彻底痊愈,真叫人痛惜。该女生初入高中时考了重点班第一名,其父母就过高地估计了她的能力。父母的期望影响了孩子,使孩子也立下了清华、北大的志向。结果到高二、高三时,考试成绩每每滑坡。其实,如果在这时,她的父母能理解孩子的失意,耐心做思想工作,重点班的中等学生考一般大学还是能考上的。或者说“你才十七八岁,有的是机会,今年考不上重点大学,明年再考”,也会松一松孩子绷得过紧的弦。不想她好强的父亲竟然雪上加霜,常对她说:“你原地踏步也罢,怎么就往后滑呢!我都替你丢人!”这女生本来就要强,恨自己不争气,于是昼夜加班,首先是患了失眠的毛病。这时,父母还没有引起注意。接着这女孩又患了“幻听”的心理疾病,老是说这个说她是笨蛋,那个又说她大踏步后退等。这时,其父母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一直发展到孩子恨自己不争气,举起菜刀砍自己的右手,这才送进精神病院亲爱的家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带他们到防疫站进行预防接种,以防小儿麻痹、天花、结核、甲肝等疾病的发生。可孩子一旦有脾气暴躁、摔盘子、摔碗的现象时,我们却常常忽视了这是心理疾病,而是摆出家长的威严来压服。这实在是一种不科学的表现。美国的家长们不是这样,他们重视孩子的心态胜于一切。哪怕孩子的想法十分古怪,家长们也从不谴责,而是通过适当的渠道疏通开来。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郊游时,一位少女喝了河里的水,回到家里就感觉肚子胀。这少女固执地认为是青蛙钻到了肚里。她的父母怎样给她解释说没有关系,青蛙肉本来就能吃,都不管用。只得给心理医生挂电话,说明女儿的病因。结果在就诊时,那心理医生就让那少女闭了眼张大嘴使劲儿吐。心理医生嘴里说着:“好,好,就要吐出来了!”父母也帮着加油。心理医生“啊呀”一声,那少女一睁眼,医生的手里果然接住了她吐出的青蛙(其实,那青蛙是心理医生事先准备好的)。这少女立即就感到肚里轻松了许多。可是,当一家三口道过谢,就要与医生告别时,这少女肚里又不好受了,她怀疑那青蛙在她肚里生了小蝌蚪!如果我是其母亲,也会为这样多疑的女儿厌烦。可她的父母不这样,他们立即郑重请求这心理医生给鉴定一下那只青蛙的性别,能否生育。结果,心理医生当着那少女的面,将青蛙放到放大镜下仔细观察,是雄性,没有产卵能力。这时,少女的疾病才彻底痊愈。多疑、偏执和缺乏安全感等心理疾病,往往会发生在妙龄少女身上。这大概与她们的性发育成熟、月经即将来潮有关系。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美国的家长学习,尊重科学、重视孩子的成长规律。遇到她们的心理感冒,只能审时度势、认真观察、耐心开导,帮助其度过这非常时期;而不能埋怨她们“毛病多”、“疑心重”、“发神经”。如果说上一个例子含有偶然性,不足为凭的话,新近女儿在电话中讲给我听的一则事例确实叫人叹服。加州大学家属院的一个小女孩,刚到上幼儿园的年龄,每天早上要换好几次衣服才能成行,因为每换一件衣服她都说痒痒。就因为她的换衣服,搞得爸妈十分狼狈。有时,本来已经上了汽车,小女孩却一件件地脱着上衣,说身上痒痒。爸妈不得不返回来再给她找一身。翻来覆去,动不动就迟到。尽管如此,爸妈却没有呵斥孩子,不由让人不佩服他们对待孩子的修养。他们认为,痒痒是孩子的感受,有这种感受不是过错。后来,他们向幼儿教师讨教,向心理医生咨询,众人给这对父母出主意说:最好是把这个难题向孩子摊开来,说明爸爸妈妈总是迟到,已受到老板的批评,看孩子能不能出个主意帮帮爸妈。这一招果然灵验,孩子认真思考半天,说:“那么这样吧,我头一天就穿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睡一夜看看痒不痒。”爸妈也赞成说:“好主意。这一夜不痒痒,第二天当然不痒了。”就这样,孩子和衣睡了一两个月。后来,大约是小女孩感到穿着重重叠叠的衣服睡觉不舒服,不等进入梦乡就自己起来换上了睡衣。第二天再穿头一天穿过的衣服时,她也就不觉得痒痒了。解决上述问题,也许不必这样麻烦。父母绷紧了脸,恶声恶气地说:“就你事儿多!忍着点儿!不能换!”三句话两巴掌就能奏效。但那痒痒的感觉却会时时萦绕于心头,再加上父母不把她当回事的沮丧情绪,一旦这些失败情绪的总和郁结于孩子的心灵深处,她就会觉得事事不如人意。以后若有什么不愉快、生气的感觉,也不会告诉父母,从而独吞苦果。久而久之,孩子与父母就有了隔阂,再不易沟通。反之,这对父母看起来小题大做,事实上不仅解决了孩子的痒痒问题,也增进了她替父母排难解忧的责任感。我们中国人一般是愿意承认身体疾患(人常讲但凡吃五谷杂粮的,谁不生病),而不愿意公开心理疾患。一听心理疾患就要与“神经病”等同。这也是概念上的模糊不清。就比如上呼吸道感染了,患者有咳嗽吐痰的现象,你能说他患了肺脓肿么?那么,怎样诊断孩子是否患了心理“感冒”呢?细心的家长总会发现孩子有时心情闷闷不乐,不论怎样开导他,就是高兴不起来;或者是莫名其妙地焦虑不安、心神不定、脾气暴躁;有时突然爆发一种不可言状的无名火;看谁都不顺眼,人际关系紧张;厌学、自卑,甚至想逃课,等等。如果您实在对付不了这种状况,就不妨学习美国家长,勇敢地去找心理医生。这同身体感冒了去找医生诊治一样,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其实更为科学的做法是定期做心理健康测试(就像常规的身体健康检查一样)。中学生的一般心理健康测试有如下十个项目:有无强迫症状(不能自控的想法和行为,并为此烦恼)。是否偏执(多疑、不信任别人)。有无敌对情绪(易怒、不友好)。人际关系是否太敏感(人际交往紧张、不自然)。是否抑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市口腔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国家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广清区域质量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安徽芜湖前湾集团有限公司选聘2名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教室布置课件
- 2025年钢包精炼成套设备项目建议书
- 安全培训教学计划表课件
- 2025年穿水冷却装置合作协议书
- 安全培训教学开场白课件
- 医院非暴力沟通小讲课
- 2025至2030年中国山西省房地产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产后出血及液体复苏课件
- 巡察整改进度汇报
- 水电验收现场清理方案(3篇)
- 第4课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任务型导学案)(原卷版)
- 2025至2030中国棉花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预测与投资发展战略报告
- 消防车救火课件
- 创建文明班级班会课件
- 养猪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 2025年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