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9母亲的恩情.doc_第1页
教学内容9母亲的恩情.doc_第2页
教学内容9母亲的恩情.doc_第3页
教学内容9母亲的恩情.doc_第4页
教学内容9母亲的恩情.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教学内容:9母亲的恩情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忙着”造句。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三、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2、 理解体会课文第3段“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两句的意思。四、教法教具:创设情景,共同研究;适时点拨,启发引导;多媒体课件、卡片五、课时安排:3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音乐导入课文1、听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2、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经常用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来我们对妈妈的敬爱,而古代却与我们不一样,他们喜欢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也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好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课文,就写了古代诗人因为到感受到母亲的恩情而写诗的事。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2、出示生字、教认。3、知道“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吗?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三、初读指导1、按要求自渎课文(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出示:恩、孟、缝、补、针、根、抚、摸、浴、报、迟、寸、永(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四、学习课文1、读了课文,你们明白了什么?2、母亲对孩子的恩情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3、在回答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第一、二小节。重点指导: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1)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你妈妈为你忙着干过什么吗?他们是怎么为你做的?你这时想说些什么呢?(2)你每天上学时,妈妈是怎样叮嘱你的?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古诗,初步感知1、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会无微不至地关心自己的孩子,我们就是在母亲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2、是啊,你们都有一个好妈妈。同样孟郊也把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心,在他岁时写了著名的诗篇游子吟。千百年来,多少游子吟诵这首诗时心灵震颤,热泪滚滚,他道出了每个游子的心声,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吟诵这首诗。3、出示古诗:指名朗读。4、这首诗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它蕴涵着怎样的深意呢?让我们带着这首诗走进课文中去细细地品位,去感悟。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孟郊的母亲对孟郊好不好,好在哪里?(2) 出示: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忙着”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用忙着来说句话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母亲正忙着给孟郊缝补衣裳?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结合词语“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体会。从这句中同学们还体会到了什么呢?(母亲做了很长的时间了)(母亲做的相当认真和仔细)(3)出示课件,瞧,她就在这盏油灯下为儿子缝制衣服,请同学们看,她缝得怎么样?(母亲缝制非常仔细,针脚细密)(4) 民间有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的回来的日子就会延迟。妈妈为了让儿子早日归来,所以也给孩子的衣服缝上细密针脚。时间就在这一针针一线线中不知不觉的流逝,此刻夜已经很深很深了,瞧她前倾着身子,依然在为儿子缝补着衣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么长时间的缝呀缝,中间母亲可能会有些什么动作?(揉眼、捶背、擦汗)谁愿意把母亲此刻的动作表演出来呢?(动作展示)(5)看到这位母亲细密的针脚和她劳累的身影,你有什么话要说呢? (6)这细密的针脚透着母亲深深的爱,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呢?(指名读,齐读) (7)此刻妈妈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8)是呀!此刻妈妈的心里是多么盼望儿子能早点回来呀!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谁能体会此刻孟郊妈妈的心,用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好吗?(试读、指名读,齐读) 师引: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没有说什么感人的话,却用针线把自己对儿子的关爱缝进了衣服。这就是(出示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浓浓的感情就融会在诗句中,让我们一边朗诵一边体会。齐读古诗2、学习第二自然段(1)天不知不觉就亮了,一晃眼就是第二天清早了,妈妈早早的起来送儿子上路了 ,这一路她有太多太多的话要对儿子说,所以她送呀送,一直送到村口的路旁。同学们想一想:这一路母亲可能会说什么呢?(2)出示图片(村口送别)交流儿子转身就要离开了,此刻母亲望着儿子,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那就是出示句子:“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这句话中包含着母亲的不舍和母亲的期盼,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3)听了母亲的话,诗人是怎么做的呢?(不住的点头)。望着母亲头上新生的白发,为什么诗人的眼睛会湿润了呢?(母亲这么大年纪还在为自己操劳,把头发都染白了,作为儿子心里很感动)。此时此刻,诗人的心里想到了什么?他会说些什么来和母亲告别呢?母子俩彼此挂念,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呀!这里,哪句话也特别能体现诗句意恐迟迟归的意思?(“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4)过渡:虽然母子俩难舍难分,但千里相送终有一别,于是孟郊穿着母亲缝制的衣服,也带着母亲殷殷期望走向远方,他一路走啊走,在晨曦中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自读第三小节。3、 学习第三自然段(1)出示图片 诗人看到了什么?(绿色的小草、和太阳)你觉得小草长得怎么样?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2)小草为什么能长的这样生机勃勃呢?(有太阳的照耀)相机出示: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强调词语“生机勃勃”小草生机盎然的样子你能读出来吗。屏显句子指名读(3)看着沐浴着阳光的小草,孟郊想了什么? 出示: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这是一个什么句子,你能换个说法表达它的意思吗?(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很好!我们来比较一下,两句话,哪句好?说说为什么? 出示句子 A、母亲的慈爱,不就是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B、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诗人为什么说母亲的慈爱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呢?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都让人感到温暖) 诗人从什么地方也感受到了母亲给予的温暖? 相机出示句子“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 这里有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把动作展示出来吗?从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同学们真聪明,理解真深刻,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练读、齐读体会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能够报答太阳的恩情吗?(不能) 出示: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这句话同学们是怎么理解的?(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怎样报答都报答不完太阳的恩情呀!)是的,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法报答太阳的恩情,小草唯一能做的就是展露勃勃的生机,让太阳感到欣慰。诗人由小草无法报答太阳的恩情,也想到了自己。此时,孟郊觉得什么是春天里太阳的光辉?谁是小草呢?你觉得哪句话可以用来解释诗句 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的意思呢?请你把它划出来。(4) 孟郊铭记着妈妈的养育之恩,假如他现在就站在我们面前,他会怎样读这首诗?谁愿意当一回诗人。(指名诵读古诗,齐读古诗)4、学习第五自然段(1)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这一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觉得孟郊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永远”“铭记”“50岁”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相机板书 孟郊 铭记)相信此刻,孟郊母子情深的画面深深地留在我们心理。现在谁能结合课文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呢?(出示诗句)(2)这首浸透着浓浓感情的诗,你们愿意把他记在心里吗?(指导背诵)(3)在座的每个小朋友,都沐浴在深深的母爱中,你想怎样报答母亲的的恩情呢?现在我作为记者来采访各位?拿话筒:你会怎样报答母亲恩情?(我们要好第三课时一、复习1、指名有感情地读课文2、游子吟这首诗你也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比赛读。二、指导背诵1、看图背诵这首诗2、同座位点背3、指名读,齐背。三、读补充阅读上的相关文章四、作业1、比一比,再组词补( )摸( )针( )恩( )扑( )漠( )什( )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孟郊( )着身上的衣服,( )着那又( )又( )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 )不就像这( )?沐浴着( )的小草,无论怎样都( )不了太阳的( )啊!3、默写游子吟这首诗。4、 各人自读句子,注意“忙着、看到”用在句中的什么位置。造句,先仿说,再写下来。忙着看到七、板 书: 母亲的恩情-铭记-孟郊 夜深 缝补衣裳 清早 临行送别 日出 景 -小草-太阳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10沉香救母(一)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三、教学重难点、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四、教法教具:指导法、观察法、朗读指导法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五、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听歌曲,导入新课1、(放歌曲)这首歌曲好听吗?知道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插曲吗?请学生讲讲宝莲灯的故事。2、板书课题,读好课题。二、初读课文1、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故事。2、检查生字新词。三、学习第一、二段1、指读第一段。2、听了他的朗读,小朋友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呢?3、自由读读第二段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1)指读,沉香怎么没有妈妈呢?请学生交流。 (2)投影句子: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3)这个真实的情况是谁告诉沉香的?4、(板书:了解真情)听到了这个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现呢?(1)投影:沉香听了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2)指读,齐读。5、俗话说的好“知子莫如父”,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又说:(1)投影:二郎神心狠手辣(2)小声读读爸爸的话。(3)想想看,爸爸说这话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的?6、听着爸爸的分析,望着苍老的爸爸,沉香要解救*决心有没有动摇?对,沉香默默地攥紧了拳头。此时,沉香心里会想什么呢?(1)板书:决心救母(2)小结。四、学习第三段1、沉香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1)板书:拜师学艺2、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3、讨论:#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1)说说你令感动的原因。(2)点出三个词语,理解意思。(3)朗读练习。# 有时累的腰酸背疼,但是只要(1)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2)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呢?(3)点出:一就(4)小结。板书:刻苦练功(5)此时,小朋友,你们想对沉香说什么呢?(6)功夫不负有有心人。几年的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7)让我们带着对沉香的敬佩,一起把第四段来读读。(8)小沉香又是怎样去救母亲的呢?下节课再学习五、学习生字1、出示:叹泪付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3、描红,临写。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说说沉香为什么要去解救妈妈?2、沉香是怎么刻苦练功的?3、分段朗读课文,评议。二、学习生字1、出示剩余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指导描红,临写。三、完成书后练习1、朗读词语。2、在生活中,小朋友肯定有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你们是怎么做的呢?(1)说话练习:我一看到动画片,就_。我一闻到肯得基的味道,就_。_一_,就_。(2)学生练说,评议。 3、完成练习册。七、板书:10、沉香救母(一) 了解真情决心救母拜师学艺刻苦练功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 11 沉香救母 (二)二、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刀”。学会用“帮助”造句。2. 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3. 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 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三、重点、难点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2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四、教法、教具朗读体会法 拓展想象法 课件五、课时安排 三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1、指名说说沉香刻苦学武艺的故事2、沉香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后,是怎样解救母亲的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生字词,标小节号。3、出示词语:救母血痕在乎诚心打败凶恶激动 浑身巨响怀抱师傅跨转身(1)自读这些生字词(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诚”读翘舌音“奔痕”读前鼻音“捧诚”读后鼻音“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3)带读,指读,齐读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在读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6、指名比赛读书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教学生字1、分析字形(略)2、指导写字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激:中间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写得紧些,左中右依次放开宽度。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四、作业正确美观地临写生字一遍。第二课时 一、复习1、默写词语。打败凶恶诚心激动2、把默写的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二、新授1、教学第1自然段(1)指名读(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2、教学第2自然段(1)自读(2)从该段,你有读懂了什么?(3)出示: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有感情地读读(4)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千辛万苦?(板书:一个个一道道)你还能说出类似的量词吗?(5)齐读第2自然段3、教学第3自然段(1)从沉香这些做法,我们感受到了什么?(2)是啊,诚心感动了仙人。4、教学第4自然段(1)指名读第4自然段(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此时沉香心情怎样?(3)有感情地读第一句(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5)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6)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5、齐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小结四、作业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一件件一针针一个个一线线一道道母亲在灯下()()地为我补衣裳。沉香身上划了()血痕。我把玩具()地收拾起来。沉香脚上磨出了()血泡。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一、复习1、指名说说课文内容2、再次让学生默读要求二、指导复述1、自己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2、看挂图,想情节,说说这个故事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4、把两部分故事一起合起来说说。三、指导造句1、读读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2、你能仿照句子,也来用“帮助”造句吗?3、你能用“帮助”造句时,把“帮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吗? 学生说,师生共同纠正。四、作业1、造句(两个位置不同的句子)帮助帮助2、把两课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说给爸爸妈妈或弟弟妹妹听。七、板书11 沉香救母(二)救母心切 不畏艰险 英勇救母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12 木兰从军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3、了解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感受花木兰对父母的孝顺、对国家的热爱,学习木兰为国为家分忧的品质。三、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木兰的英雄壮举。四、教法教具:谈话法、讲解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投影、课件五、课时安排:三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 播放花木兰的课件,看完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2、 花木兰是一个女英雄,她代父从军,立下汗马功劳。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花木兰。板书课题。3、 学生读题,质疑。二、初读课文,识字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感觉困难的句子多读几遍。2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3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分组交流识字方法。(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4)四人小组练习朗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5)说说每段的意思。三、学习生字1、 出示会写字,学生读一读。2、用这个10个字组词。3、说说怎样来写这些字才好看。4、 有哪些字需要帮助。5、 教师范写。6、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7、 书写评价。四、作业:1、 读课文。2、 写字。第二课时一、看木兰图,听豫剧导入1、大家知道这位英姿飒爽的大将军是谁吗?花木兰的英雄事迹千古流传,家喻户晓,现在大家听到的就是著名的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他唱出了女英雄花木兰的英勇机智。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女英雄花木兰吧,去领略她的英勇气概吧!2、你觉得她怎么样?对,书中称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为什么称她为女英雄呢?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书中的语言文字去细细品味。二、新授(一)1、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思考:花木兰为什么要从军?2、交流:看长城图,简介当时时代背景。3、视图(简介花木兰本是一位普通农家女子),出示句子,体会当时木兰焦急万分的心情4、指名读第一句话,读出木兰焦急万分的心情,比较,在指名读,齐读。5、木兰为什么焦急万分?再读下两句6、从这些地方可看出木兰对家人怎么样?(对父母怎样?对小弟弟怎样?) 用一词来说一说?(尊老爱幼)7、木兰除了关心爱护家人,还爱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名读这一句话,读出木兰的爱国爱家评价再读齐读8、在这样的情况下,木兰决定怎么办呢?板书:女扮男装,替父从军9、她的家人会同意吗?怎么办? 说话练习:木兰怎样说服家人呢?(师扮演木兰的家人,生扮演木兰,师生对话说服练习。) 父亲说:战场上硝烟滚滚,烽火连绵,你一个女孩子家哪儿吃得了那些苦呀? 木兰说: 母亲说:万一你被别人发现怎么办呢?那可是要杀头的呀! 木兰说: 小弟弟说:姐姐,你你上战场打仗不怕吗?家里怎么办呢? 木兰说: 10、木兰费尽了口舌终于说服了家人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导语让我们跟随木兰一起赶往前线去战场吧。瞧,木兰骑着骏马,不远千里来到了硝烟滚滚的前线,她越马横枪,奋勇杀敌,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1、指名读第三段2、木兰是怎样来到战场上的?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画出表现木兰飒爽英姿的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多准确呀!写出了木兰虽为女儿身,但是却是那么的英勇顽强。3、指导朗读读出木兰急切英勇的语气。渡黄河的“渡”是什么意思?(查字典) 我们能说渡马路吗?让学生理解“渡”要跟水有关,还可以说渡什么?4、木兰吃尽千辛万苦,历尽艰难,在多年征战中,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什么叫“赫赫战功”?带着敬佩的语气齐读这一段。过渡:据说木兰为国家取得了不少战功,皇帝要奖赏他,皇帝奖励她许多金银财物,木兰不要,皇帝又奖赏她做官,她也不要,那么此时的木兰最想干什么呢? (三)1、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木兰回乡后又去干什么呢?2、看图回乡后的木兰,你觉得她怎么样?用书中一词来说一说,出示“文静俊美”齐读3、 出示战场上的木兰图,用书中词说一说木兰怎样?出示“英勇善战”齐读4、 蒋士们很惊讶,他们会说什么?展开想象。5、 齐读第四段,读出惊讶的语气。(四)1、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木兰怎样?板书:爱国爱家不愧是一位女英雄。(点题)2、 让我们来夸夸木兰填空:木兰,你真_3、 齐读课文 (五)1、欣赏木兰诗,想一想写的是课文的哪一段?2、从古到今,女英雄有许多,你知道有哪些?如穆桂英江姐3、在听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在音乐中结束。三、作业熟读课文,准备背诵。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读读你写的话。2、读生字,再口头组词。3、齐读全文。二、背诵指导1、逐节朗读,记住内容。2、抓住重点,逐一突破。3、各自背诵,再次体会。4、指名背诵,再次记忆。三、完成练习七、板书:12 木兰从军 说服家人女扮男装立下战功胜利回乡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练习4二、教学目标: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