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梁原材料质量控制.doc_第1页
预应力混凝土梁原材料质量控制.doc_第2页
预应力混凝土梁原材料质量控制.doc_第3页
预应力混凝土梁原材料质量控制.doc_第4页
预应力混凝土梁原材料质量控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梁原材料质量控制内容摘要:本文结合大量桥梁使用寿命缩短的原因,分析了如何通过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来保证预制梁的质量从而提高桥梁寿命和耐久性,具体阐述了对原材料的水泥、骨料、水、外加剂、掺和料的选用及质量控制,以期指导施工实践,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梁;粗细骨料;外加剂;掺和剂。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large number of bridges shorten the life of reason, analysis of how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raw materials to ensure that the precast beam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bridge between life and durability, provides details on the raw materials of cement, aggregate, water, admixtures, admixture sele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in order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to ensure that the concrete strength and durability.key words: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coarse and fine aggregate; admixture; admixture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前言: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必须要求进场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原材料的质量好坏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把好原材料进场质量关就显得尤为重要。1、水泥1.1、 拌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应根据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工程需要,分别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必要时也可采用快硬硅酸盐水泥或其他品种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有特殊要求或重要工程的混凝土。1.2、水泥的强度等级应根据所配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选定。水泥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对于c30及以下的混凝土,宜为1.12.2;对于c35及以上的混凝土宜为0.91.5。1.3、运抵工地(厂)的水泥,应按批(散装水泥每500t为1批,袋装水泥每200t为1批,当不足500t或200t时,也按1批计)对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的水泥进行强度、细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的试验,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逾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逾1个月)时,必须再次进行强度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1.4、水泥储运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规定1.4.1、装运水泥的车、船应有棚盖。1.4.2、贮存水泥的仓库应设在地势较高处,周围应设排水沟。1.4.3、袋装水泥在装卸、搬移过程中不得抛掷。1.4.4、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分批堆垛,堆垛高度不宜大于1.52.0m。堆垛应架离地面0.2m以上,并距离四周墙壁0.20.3m,或留一通道。2、细骨料2.1、混凝土用的细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粒径在5mm(5mm 的筛余量,0-10%) 以下的天然砂(河砂、山砂),或采用硬质岩石加工制成的机制砂。2.2、细骨料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2.2.1、对于新选原料产地、同产地更换矿山或连续使用同一产地达两年的细骨料应作型式检验。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筛分析、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和碱活性等。2.2.2、对选定的细骨料应按批作常规检验,以连续进场(厂)数量不超过400m3(或600t)为1批。检验内容应为:外观、筛分析、细度模量、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物含量等。2.2.3、砂的粗细程度应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3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拌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中砂;当采用粗砂时,应提高砂率,并采用符合混凝土和易性要求的水泥用量;当采用细砂时宜降低砂率,并应保证混凝土强度。2.2.4、采用山砂拌制低于c30的混凝土时,其压碎指标不得大于35%,拌制c30及以上的混凝土时,应经试验,确认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由白云岩和石灰岩形成的山砂,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机制砂的规定。2.2.5、采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时,应经试验确认符合质量要求时,方可使用。机制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机制砂颗粒级配应处于下表的级配范围内机制砂颗粒级配范围3、粗骨料3.1、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卵石或两者的混合物,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板厚的1/2或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也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且不大于100mm。3.2、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宜符合规范要求。单粒级可用于组合成具有要求级配的连续粒级,也可与连续粒级混合使用。混凝土不宜用单一的单粒级拌制,当必须使用时,应作技术经济分析,并通过试验。3.3、粗骨料的强度可用岩石的抗压强度或压碎指标值表示。岩石抗压强度(边长为50mm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度均为50mm的圆柱体岩石试件,在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极限强度)首先应由生产单位提供,工程中可采用压碎指标值进行质量控制。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应符合下表规定。粗骨料压碎指标注:沉积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深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喷出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且深成岩和喷出岩抗压强度不宜小于80mpa,变质岩抗压强度不宜小于60mpa,沉积岩抗压强度不宜小于30mpa。4、水4.1、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的水宜采用饮用水。4.2、当采用其他来源的水时,水中所含有害物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水中有害物质含量注:使用钢丝或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其氯化物含量(以cl- 计)不得超过350mg/l。4.3、海水不得用于拌制和养护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5、外加剂混凝土可按其不同要求分别掺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外加剂。外加剂在掺用前应经试验,以确定其性质、有效物质含量、溶液配制方法和最佳掺量。在掺用过程中应调拌均匀,并定期进行检查。5.1、当混凝土内掺用含氯盐类外加剂时,氯离子含量(按水泥重量百分率计)应符合下列规定:5.1.1、混凝土结构中,不得大于18。5.1.2、处于干燥环境、常年有水或埋于地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不得大于0.3。5.1.3、处于干湿交替状态或常年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不得大于0.。5.1.4钢筋混凝土桥跨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不得掺用含氯盐外加剂。5.2、混凝土掺人外加剂后的凝结速度,应适应混凝土运输和浇筑的需要。外加剂的掺量应通过实际测试掺拌确定。5.3、掺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混凝土的含气量宜为46,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宜大于5分钟,也不宜少于3分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振捣时间不宜大于20秒。引气剂不宜用于蒸汽养护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5.4、运抵工地(厂)的外加剂应分类、分批存放在专用仓库或固定场所,并妥善保管。6、掺合料拌制混凝土时,可根据施工需要掺用掺合料,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用作掺合料的粉煤灰,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粉煤灰掺合料技术要求注:1干排法获得的粉煤灰,其含水量不宜大于1,湿排法获得的粉煤灰,其质量应均匀;21级粉煤灰适用于钢筋混凝土;3级粉煤灰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4级粉煤灰适用于混凝土;5c30及以上的混凝土宜采用i、级粉煤灰;6用于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所采用的粉煤灰,可不受本表限制。掺合料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得与其他材料混杂,也不得受潮和污染环境。7、结束语概述由于人们对桥梁设计的认识不足,在桥梁混凝土的先期设计中主要通过混凝土的强度作为设计依据。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在原来使用的桥梁中发现大量桥梁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