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记忆作业.doc_第1页
内隐记忆作业.doc_第2页
内隐记忆作业.doc_第3页
内隐记忆作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作业、课程论文簿20122013学年 第 2 学期班 级2010级应用心理学 学 号1003431080姓 名李璐课程名称认知心理学授课教师谢威士题 目内隐记忆实验研究报告摘要 本实验通过再认测验和知觉辨认测验,证实内隐记忆的存在,了解外显与内隐记忆的区别。从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10应用心理学班54名同学中随机抽取20名同学,其中男女生各10人,借助我校实验室计算机上安装的内隐记忆实验软件进行实验并对所得实验结果运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20名被试再认击中百分比、再认虚报百分比的分别49.875%、23.125%,p=0.0000.05,即达到了显著性差异;20名被试辨认旧词平均百分比为71.875%,辨认新词平均百分比为61.375%,p=0.0000.05,达到显著性差异;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容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6.75、10.50,标准误分别为3.7262、2.1658,p=0.0010.5。由此可知,被试在学习材料时存在内隐记忆;外显记忆的容量大于内隐记忆容量;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是相互独立的。关键词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区别 再认测验 知觉辨认 1 引言内隐记忆:即启动效应。从现象上来讲就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内隐记忆的特点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内隐记忆测验:知觉辨认、补笔和词干补笔等测验记忆的方法属于内隐记忆测验,其特点是这些测验不要求被试有意识的努力去提取信息,只是要求被试专注于完成眼前的作业(如辨认)即可。外显记忆测验:自由回忆、再认等测验记忆的方法属于外显记忆测验。其特点是这些测验要求被试有意识的努力去提取信息。Schacter等1980年进行了一个实验研究。首先让被试阅读一些单词,例如:assassin,octopus,avocado,mystery,sheriff,climate。一小时后,再做两次实验:首先是再认测验,被试不会有任何困难;其次是补笔测验,向被试呈现一些有字母残缺的单词,要求尽可能地将残缺字母填补上,例如:ch_nk,o_t_us,_og_y_,_l_m_te。在这次测验中,被试对其中的两个残缺单词很难做出正确解答,即chipmunk和bogeyman;而对其它单词就很容易了。这是因为在一小时以前见过octopus和climate这两个词。这种记忆被称为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在实验中,Schacter等人对测验的时间间隔进行了控制,有的是在一小时后,有的是在一周后进行测试。在这两种情况下,后者对所学单词的再认,即有意识的回忆,远不如前者准确,但对于补笔测验的结果,两种情况下完全等同。这就是说,引起单词填补测验中的启动效应的,是在测验前看到这一单词所引起的某种并非自觉记忆的因素。同样有意思的是,对某一单词而言,即使被试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这一单词,启动效应也会产生。事实上,不管被试记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该单词,启动效应的强度是一样的。这些研究结果似乎告诉我们:启动效应的产生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记忆。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Graf和Schacter于1985年提出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个概念,内隐记忆从现象上来讲就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内隐记忆的特点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由于内隐记忆的特征限制,要测量内隐记忆只能用间接法,而不能按照传统方法直接来测量记忆的内容。目前,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有知觉辨认、单词补笔等。本实验通过再认测验和知觉辨认测验,证实内隐记忆的存在,了解外显与内隐记忆的区别。2 研究方法2.1被试 在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10级应用心理学班中随机挑选的20名大学生,其中有10名男生10名女生,均无认知障碍,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会使用电脑且前期未进行过类似训练。2.2实验仪器与材料2.2.1实验仪器: 我校实验室的11台计算机,计算机已安装内隐记忆实验软件;SPSS17.02.2.2实验材料:共有160个词语,分成两组,每组各80个词语。一组为学习用词,一组为混淆用词(见附录一和附录二)。缓冲词20个(见附录三)对每个被试都相同,不包括在学习用词中,随机呈现。2.3实验步骤 实验分为两阶段,一是学习阶段,一是测试阶段。2.3.1学习每个被试按5个缓冲词40个学习词5个缓冲词的顺序学习(这个分类过程被试不知道),每个词语呈现1秒。40个学习词及10个缓冲词是分别从80个学习词及20个缓冲词中随机挑选出来的,随机呈现给被试。休息5分钟。重复上述程序,只是换了剩余的10个缓冲词和剩余的40个学习词。休息15分钟。2.3.2测试每个被试做4个测试,流程为:再认1知觉辨认1知觉辨认2再认2。再认1: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学习过的(随机从80个学习用词中挑选),20个没有学习过的(随机从80个混淆用词中挑选),依次逐个呈现,当被试按键反应后呈现下一个字。知觉辨认1: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是学习过的(随机从剩余的60个学习用词中挑选);20个没有学习过的(随机从剩余的60个混淆用词中挑选)。每个词逐个随机呈现,呈现时间为50ms。被试直接在计算机上输入辨认的结果;然后按键呈现下一个词语。知觉辨认2:程序同知觉辨认1。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学习过的是随机从剩余的40个学习用词中挑选出来的;20个没有学习过的是随机从剩余的40个混淆用词中挑选出来的。随机呈现给被试。再认2:程序同与再认1。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学习过的是随机挑选后剩余的20个学习用词;20个没有学习过的是随机挑选后剩余的20个混淆用词。随机呈现给被试。3 结果:3.1再认结果:击中和虚报各自的次数和百分比率Descriptive StatisticsNMinimumMaximumMeanStd. Deviation再认击中个数2093219.957.193再认击中百分比2022.580.049.87517.9816再认虚报个数201219.255.495再认虚报百分比2035323.1313.738Valid N (listwise)20 由表可知,20名被试再认击中个数、再认虚报个数分别为19.95,9.25;再认击中百分比、再认虚报百分比的分别为49.875%,23.125%;20名被试的再认击中率高于再认虚报率。3.2知觉辨认:给出新词、旧词各自的知觉辨认的次数和百分比Descriptive StatisticsNMinimumMaximumMeanStd. Deviation辨认旧词个数20124028.757.887辨认旧词百分比2030.0100.071.87519.7163辨认新词个数20103924.557.837辨认新词百分比2025.097.561.37519.5925Valid N (listwise)20由表可知20名被试辨认旧词个数、辨认新词个数分别为28.75,24.55;辨认旧词百分比、辨认新词百分比的分别为71.875%,61.375%;20名被试的辨认旧词率高于辨认新词率。3.3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 Samples TestPaired DifferencestdfSig. (2-tailed)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MeanStd. DeviationStd. Error MeanLowerUpperPair 1再认击中百分比 - 再认虚报百分比26.750016.66433.726218.950934.54917.17919.000Pair 2辨认旧词百分比 - 辨认新词百分比10.50009.68592.16585.966915.03314.84819.000旧词的知觉辨认正确率减去新词的辨认正确率即为启动效应(内隐记忆)。如果 两者有显著差异,则证明有内隐记忆现象。结果显示:旧词辨认率显高于新词辨认率,t=4.848,p0.001,差异显著。对被试的再认击中率和再认虚报率做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再认击中率显著高于再认虚报率,t=7.179,p0.001,差异显著。存在内隐记忆现象,内隐记忆=旧词的知觉辨认正确率新词的辨认正确率=10.5,外显记忆=再认击中百分比 - 再认虚报百分比=26.75%。3.4外显记忆容量与内隐记忆容量的差异性比较Independent Samples Test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FSig.tdfSig. (2-tailed)Mean DifferenceStd. Error DifferenceLowerUpperaEqual variances assumed9.078.0053.77038.00116.25004.30997.525024.9750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3.77030.523.00116.25004.30997.454225.0458外显记忆平均容量与内隐记忆平均容量的差异量为16.2500,t=4.3099,df=38,p=0.0000.5,即内隐记忆量与外显记忆量是相互独立的。外显记忆容量与内隐记忆容量没有必然联系。4 讨论4.1由表1和表3得知,所有被试再认击中百分比、再认虚报百分比的分别为49.875%,23.125%;20名被试的再认击中率高于再认虚报率;他们平均数的差异量为26.7500,t=7.179,df=19,p=0.0000.05,即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本实验被试平均外显记忆容量平均值26.75,标准误差为3.7262。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被试在学习材料时是存在有意识的记忆的,并且能够外显地提取出来。4.2由表2和表3得出,20名被试辨认旧词平均百分比为71.875%,极大值为100%,极小值为30.0%;而辨认新词的个数与百分比的平均值为61.375%,辨认旧词的百分比大于辨认新词的百分比大;辨认旧词百分率与辨认新词百分率平均数的差异量为10.50,t=4.848,df=19,p=0.0000.05,达到显著性差异;内隐记忆的容量平均值为10.5,标准误为2.1658。从实验结果来看,辨认旧词平均百分数要高于辨认新词百分数,说明先前学过的字词产生了启动效应。由此可知本实验中被试在材料学习中确实存在内隐记忆。即前面学习过的词语具有启动效应,能够提高被试对词语的熟悉程度,进而导致旧词的辨认率显著高于新词的辨认率。换言之,先前执行的词语学习任务对后来执行类似的词语判断任务产生了促进作用。4.3分析可得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容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6.75、10.50,标准误分别为3.7262、2.1658,外显记忆的平均容量大于内隐记忆的平均容量。他们的平均容量的差异量为16.25,t=4.3099,df=38,p=0.0000.5,即内隐记忆量与外显记忆量是相互独立的。外显记忆容量与内隐记忆容量没有必然联系。此结论与以往研究结论相一致。多重系统理论认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分属不同的记忆系统,因此是相互独立的。传输适当认知程序理论认为,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所涉及的加工过程不同,因而是相互独立的。5 结论综上所述:1) 每一部分实验前和后要使用缓冲词,那是为了防止系列位置效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 实验中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