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沙河市一中高二历史《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ppt_第1页
河北省沙河市一中高二历史《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ppt_第2页
河北省沙河市一中高二历史《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ppt_第3页
河北省沙河市一中高二历史《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ppt_第4页
河北省沙河市一中高二历史《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武帝 董仲舒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之二 汉代儒学 秦始皇 李斯 一 焚书坑儒 批判 1 背景 秦统一中国后 专制主义集权延伸到文化领域 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工具 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 2 经过 1 焚书 前213年 丞相李斯提出焚书建议并被秦始皇采纳 2 坑儒 秦始皇将460多名儒生坑杀于咸阳 陕西渭南传说中的秦朝 焚书堆 遗址 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 儒学以古非今 抨击时政 不利于秦的统治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 卜筮 种树之书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 而医学 卜筮 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 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 3 评价 1 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2 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的统一起了一定的作用 3 但其限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 摧残了人才 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和一场文化浩劫 阻碍了社会进步和发展 使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 和战国时期相比 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 变化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思想解放 秦朝时期死气沉沉 2 原因 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 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 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 思想也走向专制 二 罢黜百家 1 背景 黄老之说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汉武帝进一步拓展大一统事业 董仲舒的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适应这一要求 2 经过 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 实践德政 推行教化 养士求贤等 董仲舒 思想上的大一统为政治上的大一统服务的思想 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完成了罢黜百家 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3 内容 1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 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 提出 君权神授 与 天人感应 4 评价 2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3 促进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1 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三 太学的出现 1 教育体制 1 中央 2 地方 创建太学 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 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3 太学的影响 2 对社会风气 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3 对统治基础 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 扩大统治基础 1 对教育 是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4 对政坛 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 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四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 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中国古代的三种选官制 世官制 察举制和科举制 2 科举制度 1 特点 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定官员 考试内容是儒学经典 2 影响 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 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排斥 打击 秦刚刚统一 需要巩固君主专制 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尊崇 国力强盛 建设大一统的政治需要 董仲舒发展儒学 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文化专制 有利国家统一 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 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朝时期 西汉初年 汉武帝时 应运而生 蔚然大宗 遭到打击 逐渐复苏 正统思想 儒学的兴起 小结 1 武帝实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目的是 a 彻底抛弃法家思想b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 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d 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b 2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 罢黜百家 的建议 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b 促进了思想的自由发展c 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d 教育开始被儒学所垄断 b 3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的推崇 主要是因为它 a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 有利于加强民族关系c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统治d 有利于文化教体的发展 4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挥不包括以下内容 a 君权神授 b 节用而爱人 c 天人感应 d 天人合一 5 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的措施不包括 a 举贤良对策b 兴办太学 c 设五经博士d 在全国各郡设立学校 c b a 6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 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 伏尔泰认为 中国是 举世最优美 最古老 最广大 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 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这足以证明 a 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b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c 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d 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7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天人感应 认为 道之大源于天 主张 屈民而伸君 屈君而伸天 由此可见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b 融合法家 阴阳五行家等学派的思想丰富儒学c 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主权力膨胀d 新儒学从根本上唾弃 为政以德 的仁政思想 d d 8 夫仁义礼制者 治之本也 无本者不立 无末者不成 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 尊儒抑法b 尊法抑儒c 儒法并用d 外儒内法 c 9 隋唐科举制确立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有益于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巩固 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削弱了贵族特权a b c d c 10 唐朝时规定 刑家之子 工贾殊类 不可参加科举考试 这一现象 实质上说明唐朝科举制 a 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b 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c 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