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阅读】荀子科学表征说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又一位儒学大师、先秦最后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对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韩非子、李斯,都是其得意门生。荀子在诸子中为何能独树一帜,且成为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这与其学术思想中鲜明的“科学表征”是分不开的。 “天人相分”的理性思维 在荀子的学术思想中,能高孔孟一筹的,首推“天人相分”的天道观。荀子天论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直到汉代,大儒董仲舒还高扬“天人感应”的旗帜,且导引为时代文化的主潮。荀子面对当时一统天下的“天人合一”观,石破天惊地提出“天人相分”,这是由其朴素唯物主义理性思维所决定的。面对特殊的“天象”,他作出了这样的理性阐释:“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故星坠、木鸣、日蚀、月晕、怪星之类,是种种罕见的自然现象,和社会治乱是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的;对这样一些自然现象感到奇怪,是可以理解的,但对其抱有不祥的恐惧感,是大可不必的。天有天道,人有人道;各行其道,方为真道。不仅如此,荀子还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口号;认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可以制服一些自然灾害的。当然,荀子的高论,首先和当时“百家争鸣”宽松的学术气氛有关;另外,荀子能高出孔孟一筹的是:他具有一定叛逆性的“逆向思维”,包括“性恶论”也是这种思维的产物。故,荀子是最早具有“理性天道观”的哲人,“天人相分”荀子中最具科学表征的理念之一。 “隆礼重法”的整体思维 先秦诸子中,儒家礼治与法家法制,好像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尖锐对立的治国理念。儒家强调“隆礼”,斥“法家”为“无教化,去仁爱”;而法家强调“重法”,斥儒家为“以文乱法”,不通世务之腐儒。二者各执一端,自以为是。而荀子却例外,在解蔽篇里,开宗明义地指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即:人之大患,在囿于一己之见,而不通达于大理。故,他批评慎子是“蔽于法而不知贤”,庄子是“蔽于天而不知人”;而荀子却主张通识事物的“大理”,也即“合二而一”的整体思维。所以他主张治国安邦,要“隆礼重法”并举,也就是说,礼教与法制,是一个政体有效机制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就有点接近当代精神文明与法制建设的两个方面。在强国篇中云:“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在君道篇中云:“至道大形,隆礼至法,则国有常。”礼教与法制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演绎为荀子中的一种整体思维模式:如“定法度,制礼乐”、“起礼仪,制法度”、“明礼仪,起法正”、“礼者法之大分”等。荀子在那样一个特定时代,为何能独标一帜,提出“隆礼重法”这样先进的治国理念,完全取决于其科学的整体思维。荀子的确是一个融通诸家的“鸿儒”,他的视野很开阔,不会囿于一孔之见,一得之识,能够顾及到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所以就有“非十二子”的气度,就连子思、孟子都在非议之列,可见他那种大无畏的批判精神。而这种俯视诸子、胆敢独造的学术勇气,就来自那宏观把握、有机协调的整体思维。“隆礼重法”正是这种科学思维孕育出的杰出范本。 “善假于物”的格致思维 荀子之文,已发展成为自成体系的专题论文,这在文体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荀子散文连类比喻,形象宏富,借物寓意,博大精深。荀子为何能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就取决于其“善假于物”的“格致”思维,即格物致知的科学思维。如他的压卷之作劝学篇,取譬设喻,铺排描述,几乎占了全篇的一半,真可谓“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如:在论述“学不可以已”时,一口气运用了:青、蓝、冰、水、木、绳、轮、规、金、励、山、天、溪、地十多种物象,且通过“格物”而获得了有关以上“物理”的真知。最为人称道的是如下精彩铺排:“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此为荀子中历来最为人称道的“经典语段”,博物精理,气势磅礴,颇具说服力,可以说是“格致”科学思维最精彩的体现。且作者认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即:君子的生性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不过就是善于凭借事物罢了;即从丰富多彩的客观事物本身,通过感悟、思考而获得启迪,以内化为自己的生存智慧,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这实际上就是“格物致知”科学思维的妙用。故,荀子的知识储存与思想积累,完全是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的结果;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万物皆蕴理,格致方得之;这恐怕就是荀子获得生存智慧的有效方法与不竭资源。哲人与凡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善假于物”。 敢非“前贤”的批判精神 没有质疑和批判,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荀子生当战国后期,各种学术流派五光十色、异彩纷呈;要想亮出“独特的自己”,就要敢于站在前贤的肩头,品评前贤,超越前贤。而荀子就是这样一位胆识俱佳的哲人,敢于非议和超越前贤。如非十二子篇,他不但非议了墨家、道家、刑名之学,而且胆敢非议子思与孟子,斥之为“闻见杂博”、“僻违无类”、“幽隐无说”、“闭约无解”,“子思唱之,孟轲和之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一言以蔽之:子思和孟子还不是“纯儒”,驳杂幽僻,无说无解。当然,荀子之论也不尽然确当,也有待商榷之处;但这种敢于非议前贤的批判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是一种可贵的科学精神;如果没有这种批判精神,科学就不能发展,人类文明就不能提升。荀子不是在故意标新立异,荀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正如不苟篇所云:“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这里的“当”就是“恰当、适当”之意,也就是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他非十二子的主旨,就是因为其“学理”有不当之处,包括子思、孟子;且荀子认为“言而当,知也”。这个“当”就是要经得起实践与历史的检验。荀子中富有批判精神的篇章,还有非相篇,置于当代视野之下,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云:“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并特别强调:人的吉凶祸福与相貌无关,周公、孔子均其貌不扬,丝毫不影响其成为“圣人”,夏桀、商纣均仪表堂堂,也丝毫不会改变其“暴君”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程施工方案
- 18.2.1 矩形的性质 说课稿 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 第2单元 创作精美的校园MV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泰山版2019第4册-泰山版2019
- 导游人员综述教学设计中职专业课-导游实务-旅游类-旅游大类
- 2025年风电叶片抗冰覆性能研究与应用推广报告
- 2030年农村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报告
- 私房营销方案
- 3、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浙教版
- 吉林垂直绿化施工方案
- 聚焦2025:新能源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应用案例深度分析
- 《电子商务概论》(第6版) 教案 第11、12章 农村电商;跨境电商
- 2025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健康保险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数学(人教B版)-学生答案一~五章
- 工业设计课件全套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
- 干部人事档案任前审核登记表范表
- 肥料制造中的液体肥料研发与机械施肥技术
- 奶茶店消防应急预案
- 外研版英语七上单词表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配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