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调查路线记录要点.doc_第1页
野外地质调查路线记录要点.doc_第2页
野外地质调查路线记录要点.doc_第3页
野外地质调查路线记录要点.doc_第4页
野外地质调查路线记录要点.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文地质调查路线中卡片记录的要点如何记录野外地质卡片记录的要点问题,要从外业调查路线说起,对于一条调查路线的工作它是有资料研究、设计调查路线、外业收集资料、对观测点、水点 、沿途路线上的地质、地貌、构造、岩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的记录描述与路线调查工作小结组成。下面从资料研究与外业调查上说明以下工作中的要点。一、资料研究室内前人资料研究是我们整个外业工作能否有效顺利进行的最基础、最关键性的一个问题,因为此项工作做好了,我们就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得到调查路线与各类控制点布置目的明确、合理的 思路。因此它的要点是把前人资料在总结的基础上用铅笔把它展放在你要工作的手图上,并布置上调查路线与各类控制点大概位置,以保证你工作中的路线与控制点目的最明确、布置最合理、工作量最少、最能解决问题,然了对实际路线调查中可能出现新的问题,要重新布置一些控制点与追索路线调查。再一个要点是调查路线方向上最好是垂直于地层与构造界线,但有时为了追索地层与构造走向上的变化也可以平行地层与构造界线。二、外业调查外业调查的要点实际上是对观测点、水点 、沿途路线上的地质、地貌、构造、岩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的记录描述与路线调查工作小结的各类卡片如何记录的要点,为此本次将以观测 点记录、重点水井调查记录、泉水记录、调查线路小结四种内容较全面的卡片为重点,向同事门探讨如何填写。1、观 测 点 记 录 测 点 记 录 表野外编号 一般以D1、2、为编号坐标此处以测量坐标轴图幅手图上的编号方格图上各号 D代表着地质点 系为准,X为纵坐标 用测量坐标观测点类型界线、构造、控制、地貌点地面标高图上的地形高程室内编号整理资料的编号路线观测:此处填写一般是:1从上一点到本点行走的方向与距离;2、沿途的地形、地势、地貌,特别是微地貌应当详细描述,比如说地势南高北低、冲沟发育、较多、深度、宽度的本处数据等;3、沿途所见到的岩性、地层成因类型、时代、以及在何处发生了变化的概况,在岩性上对砾岩、砾石的磨圆、分选、胶结要给以交代,在基岩山区要描述裂隙发育程度有无充填(数据形式来表示)以及是什么类型的裂隙与风化程度;4、沿途所见到的植被类型、生长的高度、覆盖的程度、面积;5、盐渍化程度、面积;6、沿途的水文地质条件(水位埋深、富水性强弱、补给源、地下水流向、矿化度等)以及一些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等需要在此加以概述。露头描述:本处除控制点外,其它类型的点均以分开描述,如界线点一般分两种地层岩性进行描述,分点南(东)是什么岩、点北是什么(西)岩。对于地层岩性描述要交代出,成因类型、时代、颜色、岩石名称、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对基岩要描述产状、裂隙类型发育程度(具体数据)、有无充填、充填物是什么、开启度,砾岩与砂岩要描述砾石的大小、磨圆、分选、胶结及成分;对第四系地层,特别是漂、卵、砾、砂的描述要把大小、形状,漂、卵、砾、砂占的含量,松散与胶结程度,砾石成分要描述清楚,粘性土说出密实程度,含卵、砾、砂的情况。在岩性命名上咱们的分类是50、25为基准,成分大于50为岩石的名字,2550为质,小于25为含,如含卵砂砾石或砂质砾石,各代表着不同的含量。露头描述一般在软地层中最好选一个陡坎,或着将地层挖3050cm剖面,这样对岩性描述的才够准确。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描述点处的地形、地势、地貌,这里主要指微地貌、地形、地势的详细描述,如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坡度、山体的切割程度,冲沟发育、切割深度、宽度数据、冲的走向、沟底形状,陡坎的高度、走向,山谷成U或V谷,山头称浑圆状、山脊壮,地表岩风化性强弱,岩石破碎,岩石的软硬强度等。记录者 检查者 小队长 技术负责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描述点与附近的植被类型、生长的高度、覆盖的程度、面积、盐渍化情况、面积;地下水类型、水位埋深、富水性强弱、主要补给源、流向、水质,大气降水对区内的补给情况,有无洪流、地表水系、渠系的经过及补给。地表水、地下水是否有污染源与环境条件,基岩山区要描述裂隙在区内发育程度,有无充填、充填物是什么、开启度(数据形式来表示)以及是什么类型的裂隙与风化程度,以及区内的第四系发育情况,岩石的坚硬程度。素描图或剖面图 比例尺 1:200 125。 D1 Q4 N1 采样及编号5土(岩)样: (袋)化石: 1 块照相内容及编号:地貌内容4张 编号D 6、7、8、9标本: 1 块水样: 全 简 升 瓶 1 升 1 瓶其它:调查日期 2004 年 5 月 17 日2、重 点 水 井 调 记 录重 点 水 井 调 记 录 表野外编号 一般以J1、2、为编号地方编号使用单位的编号室内编号 整理资料的编号 J代表着井点图幅 手图上的编号 方格 图上格号用测量坐标 地面标高图上点的地形高程坐标 此处以测量坐标轴 位置 井处的位置地名 系为准,X为纵坐标 路线观测:填写:1从上一点到本井点走的方向与距离;2、沿途的地形、地势、地貌,特别是微地貌应当详细描述,比如说地势南高北低、冲沟发育、较多、深度、宽度的本处数据等;3、沿途所见到的岩性、地层成因类型、时代、以及在何处地层与岩性发生变化的概况,在岩性上对砾岩、砾石的磨圆、分选、胶结要给以交代,基岩山区要描述裂隙发育程度有无充填(数据形式来表示)以及是什么类型的裂隙与风化程度;4、沿途所见到的植被类型、生长的高度、覆盖的程度、面积;5、盐渍化程度、面积;6、沿途的水文地质条件(渠系发育与农田入渗的情况,水位埋深、富水性强弱、补给源、地下水流向、矿化度、污染等)以及一些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等需要在此加以概述。井 口 距 地 面0.28 米井 径0.377 米静止水位深度(地面)23 米井型结构钢管水 井 深 度308 米凿井年代1998水 井 用 途灌溉施工单位第二水文地质队泵型额定流量 电机上的流量实际流量 3125m3/d水电比换算系数(米3/度)管井人姓名:住 址: 105团井的平面示意图 J9 N 公路 105团 路 采样及编 号 采全分析水样两瓶, 编 号J9记录者 检查者 小队长 技术负责成 因年 代柱 状 图(1:12000)深 度(米)岩 性 描 述Q25青灰色的沙砾石(Q4apl),结构松散,砾石含量65,砂占30,砾石粒径一般36mm,最大812 mm,磨圆、分选较好,砾石程次棱角壮、次圆壮,成分主要为花岗岩、石英岩、砂岩、凝灰岩等。66土黄色的含砾亚砂土,结构稍密,砾石含量15,砾石粒径一般24mm,最大819 mm,磨圆较好,成分主要为石英岩、砂岩、凝灰岩等。123深灰色的卵砾石,上部结构松散;下部弱胶结,胶结物为泥钙,砾石含量55,卵石含量25,砂占15,砾石粒径一般1520mm,最大3540 mm,磨圆、分选差,砾石程棱角壮,成分主要为花岗岩、石英岩、砂岩、凝灰岩等。R160浅褐红色的泥岩(E3N1t),泥质结构,块壮构造,密实,水的物理性质:无 色 无 味 无 嗅 全 透明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环境及卫生情况:描述点与附近的植被类型、生长的高度、覆盖的程度、面积、盐渍化情况、面积;地下水类型、水位埋深、富水性强弱、主要补给源、流向、水质,大气降水对区内的补给情况,有无地表水系、渠系的经过及补给。地表水、地下水是否有污染源与环境条件,基岩山区要描述裂隙在区内发育程度,有无充填、充填物是什么、开启度(数据形式来表示)以及是什么类型的裂隙与风化程度,以及区内的第四系发育情况,岩石的坚硬程度。其它:具调查本井每年开采地下水量20万方,灌溉农田500亩,为纯井灌区。天气 晴 气温 22 水温 11 调查日期: 2004年5月18 日3、泉 水 记 录 泉 水 记 录 表野外编号一般以Q1、2、为编号位置井处的位置地名图幅手图上的编号方格图上格号Q代表着泉点 用测量坐标泉的标高图上点的地形高程坐标此处为测量坐标轴系X为纵坐标室内编号整理资料的编号路线观测:填写:1从上一点到本泉点走的方向与距离;2、沿途的地形、地势、地貌,特别是微地貌应当详细描述,比如说地势南高北低、冲沟发育、较多、深度、宽度的本处数据等;3、沿途所见到的岩性、地层成因类型、时代、以及在何处地层与岩性发生变化的概况,在岩性上对砾岩、砾石的磨圆、分选、胶结要给以交代,基岩山区要描述裂隙发育程度,有无充填(数据形式来表示)以及是什么类型的裂隙与风化程度;4、沿途所见到的植被类型、生长的高度、覆盖的程度、面积;5、盐渍化程度、面积;6、沿途的水文地质条件(渠系发育与农田入渗的情况,水位埋深、富水性强弱、补给源、地下水流向、矿化度、污染等)以及一些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等需要在此加以概述。泉的名称 东泉涌水量泉 群升/秒泉的类型下降泉单 个10 升/秒泉的个数1测定方法三角堰泉水流出特点线 状渗出泉口沉淀物无天 气晴气 温22 0C水的物理性质无 色 无 味 无 嗅 全 透明 水温 12 0C泉水动态冬季、春季大 , 夏季小泉的成因地下水前方受阻溢出地表引水装置无水的用途人与牲蓄饮用采样及编号水样: 全 1 升 2 瓶 简 升 瓶土(岩)样: 袋(块)标本: 块照相内容及编号泉点3张 编号Q10、11、12记录者 检查者 小队长 技术负责地形、地貌:描述点处的地形、地势、地貌,这里主要指微地貌、地形、地势的详细描述,如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坡度、山体的切割程度,冲沟发育、切割深度、宽度数据、冲的走向、沟底形状,陡坎的高度、走向,山谷成U或V谷,山头称浑圆状、山脊壮,地表岩风化性强弱,岩石破碎,岩石的软硬强度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描述点与附近的植被类型、生长的高度、覆盖的程度、面积、盐渍化情况、面积;地下水类型、水位埋深、富水性强弱、主要补给源、流向、水质,大气降水对区内的补给情况,有无洪流、地表水系、渠系的经过及补给。地表水、地下水是否有污染源与环境条件,基岩山区要描述裂隙在区内发育程度,有无充填、充填物是什么、开启度(数据形式来表示)以及是什么类型的裂隙与风化程度,以及区内的第四系发育情况,岩石的坚硬程度。剖面图、素描图及岩性描述 95 0。 Q2 比例1:200其它:调查日期 2004 年 5 月 19 日4、 线 路 小 结调 查 路 线 小 结日期 2004、5、21 天气情况 晴 No页数路线位置 某个县的山前洪积平原路线方向 由北向南向东再向北路线长度 10 Km控制面积 35 Km2穿越地质单元 2完成的工作量观测点 D6 至 D9 号,总数 9 个 实测剖面 1 条 2 Km其中泉水 2个民井4 个素描 个拍照 张浅孔个试坑个水样全分析 2 个土样颗粒分析1 个钻井个矿坑个简分析 1 个可溶盐 1 个河流个沼湖个专门分析1 个原状土 个简易抽水1个 5 时 15 分岩石标本 1 块,送鉴定 1 个资料搜集访问等 钻孔资料2份主要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现象的分析1、描述调查路线中地层成因类型、时代、岩性在分段上发生的变化,如D6Q3出露岩性为Q3-4apl的土黄色砂砾石,Q3点以南的岩性为Q4apl的土黄色亚砂土,;2、描述地形、地势、地貌在各段上的变化,如总体地势南高北低为冲洪积平原山前带、南部冲沟发育、多,切割深、宽,北部冲沟不发育;3、描述植被、盐渍化在路线中的变化(什么类型、生长的高度、覆盖的程度、面积与盐渍化程度、面积);4路线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如飨渠系发育与农田入渗的情况,水位埋深、富水性强弱、补给源、地下水流向、矿化度、污染等的现象,基岩山区要描述在各段上的裂隙发育程度,有无充填(数据形式来表示)以及是什么类型的裂隙与风化程度;5、描述调查路线中构造上的情况。作业组长 小队长 技术负责主要认识与存在问题主要谈调查路线区上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方面上的总体认识,如我们对在天山北麓山前带冲洪积平原上一条调查路线上的结果认识的小结,该路线区内,南部为山前陡倾斜平原,冲沟极为发育、且切割较深、宽度较大,地下水位埋深较大(一般大于60m),地下水类型为单一结构潜水含层,含水层岩性为砂砾石,富水性强(单井涌水一般大于3000m3/d);向北逐渐变为细土平原,地下水位埋深变浅,其中乌伊公路以北4km后一般小于5m,该段植被、盐渍化现象发育,植被覆盖密度大45、面积与盐渍化程度、地下水类型为多层结构的潜水承压水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