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LED研发及生产区域分析.doc_第1页
中国LED研发及生产区域分析.doc_第2页
中国LED研发及生产区域分析.doc_第3页
中国LED研发及生产区域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LED研发及生产区域分析LED的核心技术是LED的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技术,近几年政府和相关研究机构对此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加以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主要研究机构有北大、清华、南昌大学、北京工大、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深圳大学、中南理工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物理所,中电13所、55所以及新成立的中科院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等。在外延生长、芯片制造方面开展多项研究并取得成果,如在不同衬底(Al2O3、Si、SiC、AlN、GaN)上外延生长GaN材料、有图形化衬底外延、非极性或半极性外延、衬底转移、激光剥离、共晶焊接、ITO电极、表面粗化和光子晶体等等,提高内量子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均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另外,我国已研发出AlGaN深紫外(260nm400nm)发光二极管,还研发出1W的LED蓝光芯片,做成白光LED的发光效率超过80lm/W,并研制出四元系AlGaInP红光功率LED器件,发光效率约40lm/W。南昌大学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Si衬底上生长GaN,并做出蓝、绿LED芯片,已实现产业化。 国内LED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的主要企业有厦门三安、大连路美、上海蓝光、上海蓝宝、山东华光、杭州士兰明芯、江西晶能光电、河北同辉、沈阳方大、厦门乾照、江西联创、南昌欣磊、上海大晨、上海宇体、深圳世纪晶源、深圳奥伦德、扬州华夏集成、廊坊清芯、甘肃新天电、武汉迪源、西安中为、广州普光、东莞福地,以及外资企业武汉华灿、厦门晶宇、厦门明达和晋江晶蓝等共计2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在芯片结构和工艺改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提高产品性能、成品率、工艺重复性、提高抗光衰能力和可靠性等方面均取得较大成果,保障了芯片的批量生产。2007年国内生产高亮度芯片超过210亿只,增长率为75%,其中蓝、绿芯片约为65亿只,增长率为62.5%,预计2008年高亮度LED芯片产量将超过300亿只,其中蓝、绿芯片约80亿100亿只。 近年来,我国明显加大了对LED产业的投入。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了资金投入,扶持半导体照明产业的研发和发展,如教育部投入大学的基础研究项目资金,中科院投入研究所的研发项目资金,科技部以863项目投入的研发资金,原信息产业部以电子发展基金项目投入资金,国家发改委以扩大产业化规模项目进行投入等等。许多省、市也以各种形式投入资金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有十几个省、市将半导体照明产业作为本地区重点产业加以发展。 国内相关企业集团和私营资本近几年也积极投资半导体照明产业,有人估计投资额超过100亿元。国内LED前工序企业近年新购置MOCVD设备40台50台,芯片制造设备几百台套,扩大企业产能。国内最大的5家LED封装企业均在近两年内投资建设新厂房,增资购置自动化封装设备。另外,由于各方投资的增加,近两年还增加了很多新进入该领域的企业。 当然,LED产业的投资风险也不容忽视。由于半导体照明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现有上万个专利,对投资者来说,要充分了解该技术领域的专利保护和专利纠纷问题,不应随意介入,否则有可能引来国际诉讼;对于准备在LED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领域投资的企业而言,应充分考虑其核心技术的来源,最好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否则重复投资LED的中、低档产品,其风险较大;在市场开拓上,要充分考虑到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相关产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特别是我国台湾地区,其LED的技术水平较高,产量也较大,在市场竞争方面,对大陆企业形成较大的挑战。 技术、市场、政府支持缺一不可 虽然我国LED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主要是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产品以中、低档为主,产业化规模偏小,缺乏竞争能力。高性能LED和功率LED产品均要依赖进口,为此,对于如何加速发展LED产业,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第一,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增强调控能力。一方面,应重点支持国家级半导体照明研发平台建设,对分散重复的研究机构进行整合调整,真正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创新项目的研发工作;另一方面,应该用政府引导和宏观调控的办法,对LED前工序规模偏小和有条件的后工序封装企业要引导投资、重点扶持,进行整合、合资、合并,集中资源扩大产业化规模,使企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对此,可借鉴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第二,应加强LED技术基础研究、开发。在LED外延、芯片制造领域,应着重提高发光的内量子效率和外量子效率,提高产品性能、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的成品率,要有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封装领域,应加强白光LED和功率LED封装技术的研发,主要是提高出光效率、出光均匀性、一致性,改进封装结构,提高衬底散热性能、降低热阻,提高抗光衰能力和可靠性。在配套领域,应加强LED主要原材料、配套件和制造LED的关键设备的基础研究、开发,主要是指衬底、有机源、环氧树脂、硅胶、荧光粉、驱动电路和MOCVD(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设备等等。此外,还应该加强LED的光、电、色、热学及照明参数的测试研究,并对LED光源的可靠性开展研究;同时,也应该重视LED应用产品的研发工作,要有创新意识,开发出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第三,应扩大LED应用市场。LED产品的应用面很广,在推广应用和市场开拓上,目前要重点抓住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中等尺寸和大尺寸LED背光源的研发工作,该市场潜力巨大,技术上逐步成熟,要抓住时机,尽快进入市场;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