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岳麓版).docx_第1页
【教学设计】《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岳麓版).docx_第2页
【教学设计】《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岳麓版).docx_第3页
【教学设计】《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岳麓版).docx_第4页
【教学设计】《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岳麓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材分析“1840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把古老的中国拖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经济上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传播了西方的工业文明,时隔30年左右,到了70年代前后我们中国终于诞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可以说是姗姗来迟,如果用一句名诗来概括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然而却受到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压制而缓慢发展,直至90年代末,甲午战后,民族经济才有了初步发展,如果用一句名诗来概括,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1912年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那么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呢?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具体社会历史环境出发,客观地、全面地、辨证地认识分析历史问题,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高观察社会问题的能力。同时运用相关的图文、影音资料,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解读、分析、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民族资产阶级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追赶的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因素,中国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也不可能在近代中国实现自己“实业救国”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教学难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课前准备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毛泽东通过介绍荣氏家族的几位代表人物,引出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导入新课。二、新课讲授知识回顾:(一)民族工业的产生(二)初步发展情境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吃了败仗,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 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鉴于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1900年10月,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振兴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纺织厂、面粉厂。荣氏兄弟在这个时候(1896年)创办企业有哪些有利因素?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二)初步发展1、时间:甲午战争后2、原因(1)欧洲列强加紧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客观条件(2)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直接原因(3)资本家实业救国的热潮掀起 (4)群众收回利权运动 3、代表人物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等棉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课件呈现: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表现从1895年起,张謇前后花了5年时间,东奔西跑,用集资认股的方式解决了建厂房的资金。 1899年4月14日,大生纱厂正式开工,纺出了第一缕棉纱。大生纱厂开工不久,产品就供不应求,纱尚未纺出,已预购一空。投产第一年,获利银12万两,第二年获利银15万两。 情境二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一阵子,政府也大力倡导实业。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中国市场进口面纱锐减。荣氏看准时机,大力扩充。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更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1914年-1922年,面粉系统发展为12个厂,日产量占当时全国的29%,纺织系统陆续增加五个纱厂。荣氏企业已稳操“面粉大王”“面纱大王”的桂冠。(三)短暂的春天论从史出:依据材料归纳民族经济步入春天“黄金时期”的原因材料一: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不再像以往那样居于“四民之末”。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央设立实业部,管理农、工、商、矿等业,鼓励人们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颁布了一些规章制度和措施,如商业注册章程商业银行度例等材料二: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 “火柴大王”刘鸿生材料三: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对华商品输出数额变化简表时间 国别 减少比例 1915 欧洲列强 约1/5 1918英国约1/21918 法国 约1/3 1918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材料四:爱国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这一组火花反映了早期民族火柴业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三)短暂的春天1、时间:2、原因:(1)外因:一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3)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倡导使用国货。(4)群众反帝爱国斗争。情境三好景不常,1922年,欧洲列强在医好战争创伤后卷土重来,荣氏申新各厂自1923至1924年就亏损百余万元。从盈余转为亏损。20年代后,发展势头迅猛的荣氏企业怎么会走下坡路呢?从“短暂”的原因,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四)迅速萧条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2、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民族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前提。情景四1933年,荣宗敬在自己60大寿时自豪地说:“如今中国人,有一半是穿我的、吃我的。” 南方人物周刊 荣毅仁家族创业史 (五)较快发展论从史出:依据下列材料分析民族工业发展较快的原因 材料一:1928年6月日本关东军在沈阳皇姑屯火车站炸死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其子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史称“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完成了全国统一。材料二: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统一全国货币为法币。这对于统一金融市场,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1935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具体规定:(二)振兴农业,流畅农产运销。(五)振兴工业。对一般工业应由政府实行保护和奖励的政策,对于地方无力举办的大工业,应由政府、企业家一致进行。(六)开发矿产。政府应采取积极的保护及奖励政策,禁止地方政府与任何特殊势力把持矿产,与民争利。 (七)流畅货运。尽量发展全国各地道路交通,改进水陆货运(五)较快发展1、时间: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2、原因全国基本统一;“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法币政策。情境五就在荣氏企业王国全力扩展时,1937年日本法西斯大举入侵中国,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洗劫。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被破毁,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日军“军管”劫夺。留居上海的荣宗敬目睹手创的事业被毁于一旦,精神上受了严重创伤,1938年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撒手离世。(六)沉重打击课件呈现:材料一: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材料二:四大家族的资本侵蚀(六)沉重打击1、时间:1937-19452、原因:日本的侵略;官僚资本主义排挤。情境六八年抗战后继之而来的是全面内战,再加上美国产品的大量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1946年,荣德生遭到绑架。荣家为了救他,竟被上海国民党当局敲诈了60多万美元。荣氏企业陷入绝境。(七)陷入绝境论从史出:依据材料总结归纳民族企业日益萎缩的原因材料一 为了与中国烟草公司竞争,英美烟草公司不惜把“大哈德门”牌香烟从每箱140元跌至100元。压价的结果,使得中国烟厂销路阻滞,亏损严重。不少小厂纷纷倒闭,连资本雄厚的南洋、华成等公司也感到难以维持。仅重庆一地,国产香烟由原占市场销售份额的70%下降到30%。材料二:1938年10月和1942年3月国民政府先后公布非常时期农矿工商管理条例和国家总动员法,统制人民生活必需品,不准自由运销。对生丝、羊毛、茶叶、棉布、钢铁、燃料、水泥、日用品等实行统购统销。 1942年,国民政府又把盐、烟、火柴和糖、茶叶、酒类等物品纳入专卖事业局管辖,实行专卖。三年内,专卖总额高达100亿法币。摘自吕沁南京政府施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基础及方法 材料三:1936年,趁南洋兄弟卷烟工业利润再度下滑之时,对其觊觎已久的宋子文再次谋划收购南洋股份之事。1937年,宋子文终于低价收买了公司股票,控制了股权。自此,南洋兄弟卷烟工业,实际上变成了官僚资本企业。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以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入股,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岳麓版教材材料四 1946年,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1946年天津进口的货物中,美国货占到70%,民族企业纷纷倒闭。(七)陷入绝境1、时间:1946-19492、原因:内战;美国经济掠夺;官僚资本压榨;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情境七对国民党彻底失望的荣德生全力阻止迁厂逃资,为新中国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社会财富。 1954年,38岁的荣毅仁将荣氏在大陆的企业全部交由公私合营。 “红色资本家” “中国民族资本第一户”由此得名。(八)获得新生合理调整工商业;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成为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探究: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利因素:(1)列强经济侵略的客观作用。(2)政府的政策鼓励。 (3)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推动。(4)实业家自强不息爱国精神。 不利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