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翔宇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北省荆州市翔宇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北省荆州市翔宇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北省荆州市翔宇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北省荆州市翔宇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年度上学期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2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遏() 寒噤(jn)舀水(y0)白洋淀(dng)b骇人(h)绥靖(su)拂晓(f) 迫击炮(p)c箱箧(qi)荒谬(mio)溃退(ku) 仄歪(z)d瓦砾(l) 提防(d)疟子(yo)锐不可当(dng)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月明风青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清涟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健忘憧憬d张慌失措纳粹案牍匍匐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c面对五倍于我的敌军,八路军某部团长果断下达撤退的命令,大家张皇失措的撤离阵地。d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b谁都不能否认,汉字书写最终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发展史上是一个奇迹。c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d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歌曲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境感受。5、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全文洋溢着作者毛泽东胜利的豪情。b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与它风格相似的另一篇文章是荷花淀。c蜡烛是南斯拉夫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小说,表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借用书信的形式,表现了法国作家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二、古诗文阅读(24分)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乙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丙兰之味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6、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可爱者甚蕃(多)b不蔓不枝(长枝节)c亭亭净植(种植)d宜乎众矣(应该)7、下列“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乾者也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8、下面对甲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9、下面对乙文爱莲说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 ,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 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b作者写牡丹来讥讽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写菊花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c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d文中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10、下面对丙文兰之味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兰之味指兰花的香气,是清雅悠远的,似有似无,忽远忽近,时断时续,飘渺萦回,要逼近才可以闻嗅品尝的。b兰花的形态意趣,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味来描绘兰花的形状,不能与兰花的神韵相像。c兰花“不可得而亲”和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品质是一样的。d将兰花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高洁的品性。11、请用“/”给丙文中加横线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体 兼 彩 而 不 极 于 色 令 人 览 之 有 余 而 名 之 不 可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13、请将下面文段中引用的古诗文补充完整(8分)真情是什么?真情是崔颢“,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思乡;真情是“相顾无相识,”的孤寂;真情是“,并怡然自乐”的闲适;真情是“,往来无白丁”的高雅;真情是“,西蜀子云亭”的傲岸;真情是“少壮不努力,”的叹息;真情是“青青园中葵,”“树树皆秋色,”的情景交融真情是一种付出,真情更是一种收获!懂得付出的人才会有收获!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说明文阅读,完成14-18题。(12分)(一)唤醒生命 邻居爱好旅游,常利用闲暇开着自己的车子四处游历。前不久,池又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驾着他的帕萨特远赴两千多公里外的西藏。 进入高原腹地,穿越冻土带、道路两旁连成活的草木都少见。有的只是冰天雪地和不时刮起的狂风。路上不见一辆车,打开车里的收音机,收听不到任何节目。 正在行进中,不料,车子却出了故障。他赶忙查了一下,竟然没找到原因。他想起以前听别人谈到过,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过往车辆,请别的司机帮忙修理或者拖着坏了的车子离开。 只有等待,他一直等了三天。糟糕的是,三天里没有任何车辆经过,甚至连一个人影都没发现。那是怎样一个世界啊,死一般地沉寂、空旷。他准备的食物和水已所剩无几,他知道,自己的处境非常险恶。如果,等不到过往的车辆或能够帮助他的人,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又过了两天,场雪已将他的帕萨特覆盖。他又冷又饿,食物已完全用尽了。 迷迷糊糊中,蜷缩在车内的他被一种声音惊醒。爬出车来,他看见车顶上站着一只不知名的小鸟。那只鸟不停地发出纤弱的鸣叫。刹时,他涌出泪水一一这是五天来,他第一次听到来自生命的声音! 他伸出手,轻轻捉住那只鸟,将它放进相对暖和的车厢中。他开始打起精神,试着努力自救。他反复检查车子,终于发现了故障原因,是化油器回油管堵塞。车修好了,开车向前行驶了四十多公里,终于驶抵一牧民聚居区。只是,那只惊醒他的鸟儿在途中死去了。 这个经历,邻居常常谈起。邻居说:“是那只鸟儿求生的叫声,挽救了我的生命。”今天,那只已风干的比拳头还小的鸟儿被邻居当作纪念,保存在他的壁橱里。 但我想说,那只小鸟不曾想到过救人,救他的还是他自己。鸟儿的叫声点燃了他求生的欲望,他的生命因此得到唤醒。被唤醒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和创造力,才能够征服无望的困境和厄运。14、文章写“他”旅游,为什么对“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一笔带过?(2分)答:15、“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请概述他的“这段经历”。(30字左右)(2分)答:16、如何理解“他”把“那只风干得比拳手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橱里”这一做法?(2分)答:17、作者说“救他的还是他自己”,这和第段“他”所说的“挽救了我的生命”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答:18、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它同前文有什么关系?(3分)答:(二)人生的标点符号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生动些。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后人为我堆起的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末的标点了。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字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于是我又将脚印落成“信”字我觉得它是最靠得住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们都是闪闪发光的。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够”我茫然了。“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了一声,补充说,“可贵的,孩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竖立起来的感叹号。”19联系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2分)答: 20文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2分)答: 21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一句话回答。(2分)答: 22本文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出两个例句。(3分)答: 23用“人生文字坟墓标点”的顺序和要点,写出概括本文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3分)答:四、综合性学习(10分)八年级各班开展“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担任本班此次活动的负责人,你需要完成这些事情。24、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你展示:(3分)a、有关战争的成语: _ _(至少两个)b、有关战争的名言一则: 25、【感悟和平】阅读材料回答:(2分) 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的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从摘文中推断“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的意蕴?(不超过20字) 答:26、【抒写心灵】活动中同学们自主搜集材料,创办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刊,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些栏目: 【栏目一】:浸着血与泪的往事。栏目里同学们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对维护和平的思考。收录了熟悉的战争故事,触目惊心的历史惨剧,并配有图片。 【栏目二】:战争智慧,是杀戮,还是自杀? 收录了战争诗词、军事成语、名人名言、兵法谋略等内容。 【栏目三】:今天,战争并没有远离。 同学们从网络、报刊上摘录了当前某些国家之间的军事动态及令人震惊的战争新闻。 请你从上列四个栏目中任选一个,为它写上一段80100字的导读文字。(5分) 我选择【栏目 】来写。五、记叙文写作(50分)“窗外春雨绵绵,那一株株嫩绿的生命,茁壮成长。窗外夏日炎炎,那一朵朵鲜艳的花儿,张开笑脸。窗外秋风飒飒,那一片片枯黄的枫叶,缓缓飘落。窗外冬雪皑皑,那一棵棵青翠的松柏,傲立冰霜。透过窗子,我看到了时序,看到了世界,看到人生”请同学们围绕着你的家庭或学校生活,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提示:1、可选取一个合适的场景,或作完整的描述,或记叙由此而引起的往事的联想; 2、在体现事的本质特征、精神意义方面作适当的议论、抒情,抒写自己的感受体会; 3、要有适当的场景描写4、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信息。2015-2016年度上学期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答题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一)(二)分数一、积累与运用(12分)1、(2分) 2、(2分) 3、(2分) 4、(3分) 5、(3分) 二、古诗文阅读(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