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教案(一).doc_第1页
现代汉语教案(一).doc_第2页
现代汉语教案(一).doc_第3页
现代汉语教案(一).doc_第4页
现代汉语教案(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net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现代汉语教案(一)语法部分绪论一、语法按一般理解,语法是词、词组、句子,甚至句组的组织规则、结构规则。以句子而论:我把他请来了。小老虎把大驴子吃掉了。梁生宝把稻种买来了。NP1把NP2VP这是一种习惯。对一般人来说是习焉不察的,是大家都遵守的。当然,这是简单叙述,进一步考察,还有很多内容。语法的两重含义:规则、学说。规则是一套,学说可以不同(研究方法不同、观察角度不同、语料选择不同等等,导致不同的看法)。但检验的最终依据是事实。有人把“语法”理解得很宽。R.R.K.哈特曼、F.C.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关于语法是这样说的:“某些当代的语言学家把语法看作包容一切的语言分析理论,如转换生成语法、系统语法、法位学、层次语法就是这样。”(汉译本第149页)语法有共时语法、历时语法之分。共时语法是指一个时期断代的规则。历时语法是语法要素的历史发展。语法有学校语法和专家语法之分。学校语法又称教学语法(专为教学目的而制定的语法常常叫作学校语法)。专家语法又称科学语法(研究一般语言或特定语言的语法叫科学语法)。语法有规范语法和描写语法之分。“传统语法是规定性的,它试图提供普遍有效的规则,表明某种语言必须这样说,这样写”。“今天大多数语言学家赞成语法应该是描写性的,即语法应该把实际的惯用法记录下来,系统地阐述生成句子和理解句子的规则,这样,语法就成为能使学习者无论对本族语还是对外语的运用臻于完善的有价值的工具。”(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语法又分词法、句法两部分。词法研究词的构造和分类(外语里加上“形态”)。句法研究组词成句的规则,包括词组结构规则,句子构造规则。二、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或称概括性)语法规则是从无数词、句子里概括出来的。学习语法也要有抽象能力。比如:教科书、练习本:词性相同想问题、来客人:词组结构相同这种书不看、不看这种书:词组结构不同2.稳固性语法规则也在缓慢变化。在语言三要素中,语法变化最慢。例如:王正尸方。(甲骨文,管燮初殷虚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贞:今日壬申其雨?之日允雨。(又)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大郎,你却吃得酒下!有场天来大喜事投奔你,铲地坐得牢里!(古今小说)解释。3.民族性不同民族的语言在语法上存在一定的共性,但也有各自的特点。这特点体现了语法的民族性。比如:共性:名词、动词的划分。单句、复句。特性:比较而言。同英语比较,汉语没有形态(带“子”的并非都是名词,带“了”等不都是动词)。4.系统性现代汉语词典:“系统: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系统是指不同的语法现象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又分别处于不同层面,构成一个整体,一个网络,任何一个语法成分、任何一种语法现象都是这个系统、这个网络的一部分,都处于特定的关系之中。语法研究的是关系。5.生成性语法规则可以使人造成无数新的句子。三、现代汉语语法特点传统的说法:由于汉语缺少形态变化,因而词序、虚词特别重要。这是现代汉语的两个手段。有人讲这就是特点。现在又有人说汉语词序灵活、虚词常常省略。那么,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呢?语序重要,这话是对的,但不限于汉语。以法语为例:根据法G.Mauger现代法语实用语法,cher在名词后表示“昂贵”,在名词前表示“亲爱的”:un manteau cher 昂贵的大衣mon cher ami 我亲爱的朋友法语、英语等语言中词序都重要,不能单单说汉语词序重要就是汉语的特点。虚词也很重要,但不光是汉语如此。不能说虚词就是汉语的特点。我们提两点:1.汉语实词的词类与句子成分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2.复合词的构造和词组的构造,以及词组结构和句子结构遵循同一套规则。四、中国的语法研究中国的语法研究可以推到很早的古代。古人在注解古书时就开始谈论句子结构。研究较早的是虚词,古人称为“词、助字、助词、虚字”,最早的虚词著作是元代卢以纬的助语辞。1898年,马建忠发表马氏文通。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学著作。马氏称语法为“葛郎玛”。20世纪8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汉语语法丛书,收18981948这50年间重要的汉语语法学著作10种:马氏文通(马建忠,1898)国文法草创(陈承泽,1922)国文法之研究(金兆梓,1922)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1924)高等国文法(杨树达,1929)中国文法革新论丛(陈望道等,1943)中国文法论(何容,1942)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1942)中国现代语法(王力,1943)汉语语法论(高名凯,1948)解放后有几部语法学著作值得推荐: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1952/1961)汉语口语语法/中国话的文法(赵元任,1968)现代汉语语法问题(吕叔湘,1979)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1980)语法讲义(朱德熙,1982)语法答问(朱德熙,1985)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1993)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张伯江、方梅,199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张敏,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袁毓林,1998)中国最早称“文法”,“语法”是后来的术语。按说“文法”偏重指研究文言文,书面语的,“语法”偏重指白话文、口语的。现在一般称“语法”。据陈望道考证,“文法”最早出于史记,指规则、法律而言。到宋代,“文法”成了文理、文势、作文、修辞的同义词。从马氏文通开始,“文法”成了现在的通常用法。“语法”最早见于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跟宋代的“文法”义同。从1913年,胡以鲁编国语学草创,取得今天这种用法。100多年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我国的汉语语法研究是在印欧语语法学影响和启发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一方面促进了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使一些学者养成了以印欧语语法学的眼光看汉语的习惯,这也阻碍了我们认清现代汉语语法的真实面目。弄清汉语语法的特点,进一步摆脱印欧语语法学的羁绊,是汉语语法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第一节 语法单位我们设立了四级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以及句组)。一、语素定义: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橱|子|里|有|许|多|残|破|而|能|将|就|使|用|的|啤|酒|杯|,香槟|杯|,和|各|式|各|样|的|玻璃|与|咖啡|盒|子|。(四世同堂)香槟 法champagne确定语素,大体上和汉字一致。但是不能认为一个语素就绝对地是一个汉字,也不能说一个汉字就一定是一个语素。从音节上说,汉语的语素是单音节形式占优势。语素分类:1.词根与词缀。2.成词语素与不成词语素。成词是说语素可以独立成词:写、字、红、吗、为、和。不成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永远作为词的一部分:子、老、视、民。因此,有三种情况:A.只能独立成词。B.可以独立成词,又能同其他语素构成另外的词。C.不能成词。A、B两种情况是成词语素表现出来的,C是不成词语素表现出来的。二、词定义: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无论|如何|不|能|理解|怎么|会|有|这样|默默|忍受|的|人|,中国|妇女|就|是|这样|奉献|的|吗?哎呀|妈|嗳|,可|把|我|憋|死|了!语法上研究词,主要研究其活动能力,即研究词性(语法功能)。三、词组(短语)定义:词和词组合起来形成的语法单位是词组。又近似地称为短语、句法结构。对词组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从结构上分,如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连谓、兼语,以及“的”字结构、介词结构、方位结构、数量结构等等。一是从功能上看,有名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等。例如:伟大祖国名词性的偏正词组好人的戏最难演谓词性的主谓词组四、句子定义:词/词组带上特定的句调,前后有较大的停顿,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赵元任说:“一个句子是两头被停顿限定的一截话语。”(汉语口语语法汉译本第41页)词/词组句子我去我去。快快!谁谁?真好真好!句子从结构上说(撇开语调)就是一个词或词组,句子构造和词组构造是一致的。“真好!”是句子,“你真好。”“真好啊!”中的“真好”被包含,不是句子。句子可以从结构上分类。首先分为单句、复句。单句又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我看见一架飞机。(主谓句)飞机!(非主谓句)主谓句、非主谓句以及复句又可以进一步分类,这在以后还会具体讨论。句子可以从语气上分类: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和呼应句。五、句组有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在复句后面简单讨论。六、语素、词、词组、句子的比较“四级”语法单位。所谓级指的是质不是量。语素构成词。词构成词组。词或词组形成句子。一般把语素到词归为词法;词构成词组、词或词组形成句子,归为句法。第二节 词类一、词类概念及分类标准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分类。为什么要分词类?这是为了讲语法的需要。(吕叔湘)把语言中所有的词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可以划分为几类、那几类,这是词的分类。类分好了,确定一个一个具体的词应该归入那一类,这是词的归类。现在把词分类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了?归类的问题也有一些复杂性。分类、归类方面的困难有二:主观的,标准问题。客观的是对象本身的复杂性。恩格思说:“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度。”(选集第三卷第535页)标准:1.意义。过去讲“词义语法范畴”。2.形态。形态对内没有普遍性,对外没有排他性。3.功能。词充当句子成分能力的总和。分布的总和。具体说,充当那些成分、跟哪些词结合、不能跟哪些词结合。有主张三个标准的。从逻辑上说,三个标准不合逻辑。又,根据意义,“战争”表示行为,该归入动词,同于“打仗”。根据功能,“战争”是名词。这很难统一。又说,以一个为主,其他参考,不一致时怎么办?我们主张根据功能。词义和词的功能有一定的联系,但词义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现代汉语的词缺少形态,形态不能作为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按词的功能给词分类,这和词类的含义是一致的。二、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实词:名词、数词、量词(以上为体词)、动词、形容词(以上为谓词)、区别词、副词、代词(代实词)。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拟声词。1.实词和虚词:按传统的处理方法,实词能作句子成分,虚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2.体词和谓词:谓词作谓语能力最强,体词作主语能力最强,作谓语能力较弱。资料我们曾经对8153个常用词的词性进行过粗略的分析统计,各类词比例大致如下:名词 3465 42.5% 动词 3046 37.36% 形容词 842 10.32%区别词 122 1.5% 数词 25 0.3% 量词 126 1.54%代词 55 0.67% 副词 309 3.79% 介词 46 0.56%连词 82 1% 助词 13 0.16% 语气词 5 0.06%叹词 12 0.14% 拟声词 5 0.06%三、名词电灯、书、笔、桌子个体名词/可数名词水、面粉、黄沙、布物质名词/不可数名词师生、父母、子女、枪支集合名词学说、礼节、思想、良心抽象名词北京、鲁迅、诗经、赵州桥专有名词宋朝、今天、上午、刚才时间名词门口、亚洲、头里、教室里处所名词上、下、左、右、东北方位名词名词的语法功能:1.做主语、宾语、定语能力比较强,有时可以做谓语。少数可以做状语。2.一般不能重叠。3.名词能够受定语修饰或做介词的宾语(在/到),不能受副词修饰。确定一个词是不是名词,程序是:先确定是体词。体词中能受数量词限定,或能放在介词“在/到”后面的是名词。问题讨论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山不山水不水、人不人鬼不鬼管他政策不政策你已经大学生了方位词有单纯的、复合的。复合有两种:一是单纯的加“边、面、头”等。二是单纯的互相结合。复合方位词比单纯方位词自由。方位词构成方位词组,一表时间(上大学以前),一表处所(楼梯旁)。四、动词、形容词都是谓词。鉴别方法:不/没有。用带宾语和加“很”来分清两类的界限(见下页表。表中用到的例词是“休息”、“光荣”、“修理”、“赞成”、“纯洁”。)例词很宾语结论休息光荣修理赞成纯洁例词很宾语结论休息动词光荣形容词修理动词赞成动词纯洁形容词动词例词:满意、害怕、恨、后悔、怀念、怀疑、讲究、同情、同意、赞成、重视、注意、尊重、尊敬。动词1.动词的功能。2.动词的小类:及物不及物。能带受事宾语的是及物动词。及物动词能带宾语,但不是非得带了宾语才是及物动词。趋向动词。有单纯的、复合的两类。可以单独做谓语,也可以作动词后的趋向补语。助动词。汉语的助动词是一种特殊的动词小类。它就是谓宾动词的一部分。助动词使用不当的例:他们爱护庄稼,不肯踏坏庄稼。他不得不躺倒在病床上。动词“是”。A是B是否表示AB永远成立?未必。3.动词重叠:AAA(看看) ABABAB(研究研究) ABAAB(散散步)不是每一个动词都能重叠,如“姓、企图”。4.带“了、着、过”有的能带,有的不能带。而且具体词与这三个形式结合还有参差。形容词1.功能。2.重叠:AAA儿的(高高儿的、红红儿的)ABAABB(整整齐齐、漂漂亮亮)ABABAB(碧绿碧绿、金黄金黄)并非所有的形容词都能重叠:光荣、幸福。3.形容词小类:高、大、红、整齐、美丽、行、悬通红、红通通、高高兴兴、灰不溜秋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4.关于形容词使动转化问题。兼类问题。五、区别词区别词的例:单、棉男、女正、副大型、中型、小型、微型恶性、良性急性、慢性不法宽映幕、莫须有功能作定语。加“的”。不作谓语。不断增加:高新技术、跨国公司、高架双向双行四车道立交桥。与副词的关系:兼类问题(非常、共同、同步、暂时)。六、数词、量词1.数词分两类:基数词表示数目大小。序数词表示事物的顺序。基数词包括整数、分数(含百分数)、概数、小数等。序数用“第”放在基数词的正整数前面构成,但习惯上又常常省去这个词缀。此外还有一些习惯用法:老三、元月、初八。2.量词分两类。名量个体量词:个、张、条、棵、颗集合量词:把(一把米)、堆、部分、些、点儿单位量词:克、米、升(千克(公斤)、吨,千米(公里),毫升)斤、两、尺、寸、里、亩复合量词:架次、人次、秒立方、吨公里借用量词:借用表示容器的名词。“捆儿、挑儿”也是量词,因为有“儿”,看成借用了动词“捆、挑”有点儿勉强。动量专用:次、下、回、阵、顿、番、遍、场(chng)、场(chng)、趟、通(tng)借用:借名词(看一眼、咬一口、打一枪、砍一刀)借单音动词(看一看、想一想)(地球也要抖三抖、嘴唇又撇了几撇、这里的房租得往上提那么一提)关于量词,有几点要强调:个体名词,乃至于某些动词,都用量词,这是汉语的特点之一。名量词同动量词的结合,有的可以说出理由,有的说不出理由。3.数量词使用问题“二”和“两”先说“二”a.单说。b.百以内基数中的“2”。c.构成序数。d.放在“百、千、万、亿”前。e.放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词前。再看“两”只有上面所说“二”的d、e两项用法,而且在d这个用法上不出现在“百”的前面,在e这个用法上可以用在所有量词前面。此外,“两”可以用于表示成双成对的事物。还表示数目不大的不定数。倍数全国现有双眼盲人450万,单眼盲是双眼盲的一倍。我接过章鸡一看,是麻灰色,比家鸡小一倍。倍数往大里说,说“大/多/增长”多少多少倍,不往小里说,不说“小/少/减少”多少多少倍。“番”也值得注意。设原有数为100,翻n番1002n现代汉语八百词:“翻几番本来是乘以几个2的意思,如100翻3番就用2乘3次(100222800)。但是现在有另一种用法翻几番就是乘以几,如100翻3番就是乘以3(1003300)。”(第172页)数字表示法应该很严格,无模糊不清之处。数量词重叠问题有些量词可以重叠:华联无假货,件件请放心。数量词重叠:妈妈一点一点有了进步。二诸葛一夜没睡,一遍一遍地念:“大黑怎么还不回来!大黑怎么还不回来!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对这件事一一加以说明。请思考:哪些量词可以重叠?重叠后位置有什么特点?数量词重叠有几种情形?分别表示什么意义?七、副词语法功能:只能作状语。反之亦然。有几点要讲。1.副词的识别。只能作状语的是副词(而不是能作状语。能作状语的还可以是形容词等等:“突然”和“忽然”)。副词作状语可以连接分句的有:就、才、都、也、却。2.副词内部比较复杂。书上把副词又分若干小类。不同小类的副词表达的语法意义不一样。没小类又有好几个副词,虽然副词的概括意义相同,但是具体的又有分别。有的副词可以属于好几个小类。比如“都”是范围副词,但是又表示语气。又如“就、才”。这带来句法上的一些复杂情况:这些书都看了。我们都看了。这些书我们都看了。3.在北京口语中,有的副词可以单用:何必、简直、未必、大概。至于“不、没有”从来就是可以单用的。4.与区别词兼类的问题。八、代词在列词类表时,把代词与其他实词并列,这是因为代词可以代替各类实词。代词是替代其他词,或指称、区别事物的词。代词好象一个变量,他的值要由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赋予。代词分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代词的运用:1.要避免指代不明:阿么依一路上唱个不停,见什么唱什么,简直“出口成歌”。当他把我们领到黑龙潭时,看到有位同志正和他爱人并排坐在潭边观鱼,于是这又成了他歌唱的好材料。2.注意人称代词的活用:两口子你一句我一句干起仗来。那些机器整日整夜地响个不停,吵得你没法休息。3.您:帖木真说:“我的马被人劫去了!”说了,别勒古台说:“我赶去!”合撒儿说:“你不能,我赶去!”帖木真又说:“您都不能,我去!” (元朝秘史,刘坚古代白话文献选读第370页)在上面引用的元朝秘史的用例中,“您”指第二人称复数。4.第三人称:“它”在口语中一般做宾语,不做主语。“它们”则在口语中不大用。“他、她”读音一样,受西文的影响,把它们在书面上分开,是有作用的:这时候前面一张面庞在他的眼里显得更大了,顺受的、哀求的表情显得更动人。他想安慰她,给她一点东西。可是他想不出他有什么东西可以给她。他无意间想到了她的命运。他明白她的命运在她出世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家)他,觉慧;她,鸣凤。5.疑问代词的任指和虚指:任指(谁派你来的?)谁也没有派我来。(我怕谁啊?)我谁也不怕!问谁,谁也不说。他什么都要问,什么都要打听,什么都要亲自看看才好。看见什么都觉得有趣。虚指想说点儿什么,可是又不知该说什么好。凤儿,这屋子我好象是在哪儿见过的。(对了,牛大姐哪儿去了?)半天了,总觉得少个谁,就是想不起来。九、介词介词包括两种情况:A.把、被、关于、对于、自从、按照B.在、到、朝、向、为(wi)、替、经过、通过前一类是纯粹的介词,后一类是正在变化中的介词,与动词存在一个划界的问题。在:李有才还在家吧?在家编快板儿。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介词。功能:1.不能单独做谓语。介词结构也不能单独作谓语。2.介词没有动态变化。3.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介词也要逐个研究。比如“关于”和“对于”:“关于”重在确定范围;“对于”指明对象。“关于”形成的介词结构在主语前,“对于”不一定。使用“对于”防止主客颠倒。十、连词可以分为两组:A.和、同、跟、与、及,或B.不但、而且、如果、既然、尚且、何况这里讨论A组,B组在讨论复句时再讨论。“和”的用法:1.基本用法:连接体词。不同于英语的and,英语的and可以连接谓词,还可以连接句子。现在“和”也可连接谓词,但是这样形成的联合词组不能单独作谓语。(举例)2.连词“和”与介词“和”:A.小王和小李是山东人B.小王和小李过不去A里的“和”是连词,B里的“和”是介词。分辨方法:换位、插入、删除。3.连词“和”与介词“和”在一起出现,要穿插使用。下面的用例有语病:在这两本书中,作者使用的参考框架不仅意在区别这些意义,而且是要将这些意义和它的来源和影响联系起来考察。(读书1995年第2期)前一个“和”是介词,后一个“和”是连词,应该用不同的形式,比如前一个改为“同”。十一、助词结构助词:的、地、得,所动态助词:了、着、过比况助词:似的、一样1.结构助词:“的”字结构。“所”字结构:我所知道的情况。2.动态助词:“了”表示完成。“着”表示正在进行,表示状态:看着他。门口站着一个人。“过”表示经验。动态助词表示的意义与时间可以分离。3.比况助词:“一样”要读轻声。十二、语气词附着在句末或句中某些词的后面,表示某种特定的语气。你拜年去的时候,就手辞一辞吧。(正红旗下)不应酬吧,怕女儿受气;应酬吧,钱呢?(又)一般认为语气词是“啊、吗、吧、呢、了、罢了、来着”等等,“的”有争议。要注意区分:助词“了”和语气词“了”。语气词“啊”和后面要讨论的叹词“啊”(仅仅书面形式相同)。十三、叹词、拟声词这两类一般单说。赵元任先生认为,叹词是最典型的句子。叹词、拟声词可以借用:定大爷哈哈地笑了一阵。(正红旗下)定大爷极细心地听取二哥的陈述,只在必要的地方“啊”一下或“哈”一下。(又)凡是他不愿明说的地方,他便问一声“啊”,叫客人去揣摩。(又)每逢遇到教友们,他必咔咔几下。(又)喝完,他钻了被窝,什么也不知道了,似睡非睡的,耳中刷刷的一片雨声。(骆驼祥子)十四、词的兼类1.兼类的定义:一个词如果可以归入两个/两个以上的类,就是兼类。词的分类和归类要作到词有定类,类有定词。词的兼类是少数。2.主要的兼类情况:名/动:代表。名/形:科学。动/形:活跃。动/介:在、朝、向。介/连:和。3.活用和同音词:活用不能视为兼类,因为不是同一个词。广告词:梦娜袜业,真的很女人。同音词是指两个/两个以上的词之间的关系:白:白1纸、白2跑。老:老1人、老2不讲话。第三节 词组和层次分析一、词组的类型分析词组要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词组的内部构造,即结构关系;二是词组的功能,即观察词组形成句子的能力或充当其他词组直接成分的能力。1.偏正词组先看例:中等学校深厚(的)友谊热烈欢迎认真学习非常高兴比较方便偏正词组由两项构成,前一项叫修饰语,后一项叫中心语。一般说来,两项之间可以插入“的”或“地”。不过,有些词组不能插入“的”或“地”;有的插入“的”或“地”以后,意思可能不一样,比如“中等学校”指学校的档次;“中等的学校”则指学校的规模。从功能上说,偏正词组可以是名词性的、动词性的或形容词性的。根据整个偏正词组的性质,修饰语可以分为两类,动词、形容词性的偏正词组的修饰语是定语,名词性偏正词组的修饰语是状语。2.述补词组:看例:走进来站稳说得清说不清看得清清楚楚好极了高兴得说不出话来述补词组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述语,后一部分是中心语。述语和中心语之间可以插入“得”。述补词组都是谓词性的,两个直接成分都由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充当。根据中心语的性质,述补词组可以分成两类,即动词性的或形容性的。3.述宾词组看例:看书(受事)教我(与事)去上海(处所)写信(结果)洗凉水(工具)等天亮(时间)来客人(施事)乐死人(致使)述宾词组也由两项构成,前一项是述语,后一项是宾语。宾语可以是受事,也可以是其他语义角色:与事、处所、结果、工具、时间,甚至施事。带宾语的一般是动词(或动词性词语),也可以是形容词性的词语(比如末一例,述语由形容词性的述补词组充当)。一般认为,述语和补语之间可以插入“了、着、过”,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述宾词组是动词性的。4.联合词组看例:工业、农业、文化教育事业调查研究又高又大联合词组由两项或更多的项构成。构成联合词组的各项一般词性相同或大致相同。不过有些联合词组的直接成分词性不同。联合词组的各项意义大致同类。根据构成联合词组的词语的性质,联合词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名词性的、动词性的、形容词性的。联合词组各项语义上是平行的,各项可以交换位置。有些联合词组的直接成分不能交换位置,这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联合词组各项之间可以是相加关系,也可以是选择关系。5.主谓词组看例:他说(施事)信寄走了(受事)信写好了(结果)大笔写大字(工具)小王通知过了(与事)上海没有去过(处所)春节盼来了(时间)主谓词组由两项构成,前一项是主语,后一项是谓语。主语和谓语之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主语常常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结果、工具、与事、处所、时间等等。主谓词组的谓词性的。6.连谓词组看例:吃过饭看电影坐船去汉口站着说连谓词组由两个谓词性成分构成。谓词性成分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因此连谓词组各项不能改变顺序。有的连谓词组似乎可以改变顺序,但是意义可能不一样。比如“坐船去汉口”是先坐船,再说目的地是汉口。“去汉口坐船”则是从汉口坐船,还存在如何去汉口的问题。连谓词组是谓词性的词组。7.兼语词组看例:派我去选他当组长称他为傻瓜兼语词组是一个传统的划分,它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动词1+名词+动词2”。名词对于动词1来说是宾语,对于动词2来说是主语。兼语的划分已经有了几十年,不过这个划分是不合理的,所以近年来有人主张取消兼语式的划分,把它归入连谓词组中去。这些问题以后再讨论。8.同位词组看例:首都北京厂长老王同位词组的两项指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事物。同位词组是名词性的。二、复杂词组的分析1.复杂词组先讨论复杂词组的概念。写文章写了一篇文章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写出了一篇很好的文章用“一篇文章”替换“写文章”里的“文章”就形成了“写了一篇文章”,再用“很好的文章”替换“文章”就形成了“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次一次地替换,就形成了很复杂的词组。现在分析“写出了一篇很好的文章”:写出了一篇很好的文章(层次分析示例)复杂的词组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词组。2.层次分析:现在分析几个词组:认真学习外语(层次分析示例)买了一本书(层次分析示例)他走了进来(层次分析示例)这三个词组层次一样,主要靠标出结构关系来区别。层次分析要求分析到词为止。比较;很有办法很有办法(层次分析示例)分析到词,才可以发现前一种划分是错的。因此层次分析的要求是:划分层次,标明关系,分析到词。(结合以上分析,进一步介绍切分三原则:成结构、能组合、合原意。)三、歧义词组一个词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义解释,这个词组是歧义词组。下面讨论歧义的成因。1.一个词组中如果有词语多义,可能引起整个词组歧义:分析用例:这是小李的朋友我可以三天不吃饭2.词性不同:分析用例饭不热了他原来是个工人3.层次划分不同分析用例:救过他姐姐的学生江苏和安徽的部分地区年老的男人和女人(old men and women)优秀的中篇小说的作者关于索绪尔的两本书4.结构关系不同分析用例:他没有病车没有锁要学习文件5.语义指向不同分析用例:这个人谁也不相信连我也不相信反对的是他以上讨论的是引起词组歧义的一些主要原因,此外还可以有其他一些原因:他不会写诗(逻辑重音位置不同。示范分析。)有时还可以多种原因共同起作用,使一个词组歧义:她的鞋做得好(多种原因。含语境。分析。)研究歧义现象的意义:对歧义现象的分析表明,不仅用不同词语造出的语句会有不同的意义,相同词语造出的语句也会因为词的义项的不同选择、词语的语法功能不同、组合时的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关系、词之间不同类型的语义联系、不同的语音形式,甚至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之中,而影响到语句的意义。歧义现象的分析,有助于探索语句结构的奥秘。第四节 主谓词组:主语和谓语一、主语和谓语的意义例句:你好好休息一会儿。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个人高高的个子。这事儿咱们上当了。主语是话题,谓语是对话题的陈述。主语、谓语的范围(不仅仅是中心语)。主语一般是已知的(周遍性的也是已知的),谓语常常是一句话的信息所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联系较为松散,主语容易脱落。二、主语的构成和分类1.主语的构成:各类实词、介词结构以外的词组都可以充当主语,只不过不同词语充当主语的能力有些差别,有的强一些,有的弱一些。2.主语的分类:首先要说明,主语可以是动词的施事。大致说来,施事成分作主语的能力强一些。但主语不一定非得施事。这有两层意义。一是受事、与事、工具、时间、处所等意义的词语也可以作主语:事情已经办成功了故事编好了小王我给了他三本书大笔写大字二是,如果谓语不是表示动作,主语也就无所谓施事还是受事等等:他累了二等于两个一附主语是施事还是受事,关键是看谓语中主要动词,根据特定的名词和动词的关系来确定,并不是某个名词天然的是哪一种语义成分:王晓明已经去了美国王晓明受骗了王晓明已经告诉过了王晓明是安徽人王晓明不能去当然有些词可以注定是施事或受事的。比如无生命的对象不可能是施事,动词是“吃”的时候,“人”通常不可能是受事。但是也不一定:鸡不吃了(施事/受事)主语分类:一是施事主语,一是受事主语,一是其他(中性)。主语这样分类,一方面是说施事作主语的能力最强,而且与一般人的看法吻合,但是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主语还可以是受事。三、谓语的构成及其分类见本节开头的例子。谓语可以是动词性词语,也可以是形容词性词语、名词(体词)性词语,也可以是主谓词组。四、动词谓语动词作谓语,不及动词性词组作谓语自由。有的动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信寄信寄,包裹不寄信寄走了我姓光荣属于他是五、形容词性谓语汉语形容词作谓语比较自由,在这一点上不同于英语等。?屋里黑屋里黑,外面亮屋里太黑屋里很黑脸儿通红六、名词(体词)性谓语我们这儿穷地方那件衬衫尼龙的他说的上海话注意他南方人,高高的个子今天5月9号,星期五昨天阴天,今天晴天4月5号清明节5月4号青年节苹果5斤一人一个苹果一块五这些都出现在口语中。表示人的籍贯、容貌、身份,以及日期、节令、节气、天气等。数量词语作谓语,表示数量、分配(平均量)、论价、报账等。七、主谓词组作谓语为了分析这种语法现象的方便,先给出“大主语”、“小主语”这两个学术用语:这事儿咱们上当了(这事儿,大主语;咱们,小主语)下面讨论大主语和小主语的关系。1.大主语对小主语有领属关系:他身体好这个人耳朵软青年人精神焕发2.大主语和小主语分别是施事和受事:这本书我看完了他什么书都看辨不是宾语提前。3.大主语和小主语分别是施事和与事:小王我给了他三本书4.大主语表示整个谓语关涉的对象或范围:这事儿咱们上当了5.小主语是动词性词语:这个人说话不算数八、主谓句的分类根据谓语的构成和功能,分四个类: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体词)谓语第五节 述宾词组:述语和宾语一、述语和宾语的意义述语表示某种行为、动作,也可以表示判断、存在等意义。宾语是述语所涉及到的对象。宾语对述语的意义:读书、看见一个人、怕他(受事)写论文、包饺子、挖河(结果)给他、帮助我、教你(与事)打枪、吃大碗、洗凉水(工具)上船、下馆子、去北京(处所)斗鸡、急死他、气气你(致使)唱梅派唱腔、写魏碑、游蛙泳 (方式)来客人了、站着一个人(施事)表哥姓蔡,人都叫他蔡铁匠,又叫他“黑老蔡”。宾语分受事、施事、其他三类。这样分类,不仅说宾语常常是受事,更强调宾语还可以是施事。宾语不一定是施事,宾语不一定是受事。主语是已知的,宾语则常常是未知的。二、宾语的构成和动词的分类1.宾语的构成体词性词语作宾语,这不必说;谓词性词语也可以作宾语: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2.从宾语看动词有的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骑、吃、修理、养成、给有的动词只能带谓词性宾语:a.表示心理活动、认识活动:认为、以为、希望、主张、觉得b.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开始、结束c.虚化动词给予、予以、加以、进行(“进行”有时可以带某些名词性词语作宾语,如“战争”)有的动词既可以带名词性宾语,也可以带动词性宾语看、喜欢、怕、爱、知道、是、通知3.动词“是”的宾语“是”的宾语可以是体词性的,也可以是谓词性的。比较:我大学生我是大学生我是大学生我不去我是不去我是不去妈对不起你,是妈对不起你。(雷雨)曾皓究竟文清走了没有?愫芳走了。曾皓你可不要骗我。愫芳是走了!(北京人)“是”表示肯定、强调。有人认为“是”在谓词前表示“确实”,应该分析为副词。这是按意义分类。“是”作述语有一种特殊格式:这孩子真是头是头,脑是脑。(日出)一是一,二是二。今儿是今儿,昨儿是昨儿,没关系。(皇城根)交朋友是交朋友,作生意是作生意,送人情是送人情,放垫本是放垫本,都要分清。(烟壶)表示毫不含糊,毫不凌乱。这件衣服好是好,就是颜色淡了点儿。他写是写了,但不那么认真。表示转折前的让步。即使作主语的动词、形容词不出现,也同样表示让步。三、双宾语我给了他一本书双宾语是述宾结构带宾语。能带带两个宾语的动词是给予义动词:给、送、赔、赠、卖、教(阴平)、告诉、问、通知。此外,有些动词带“给”也能带双宾语,如“交给”、“寄给”等等。有些动词在带了受事宾语后又可以带一个与事宾语:安排(“安排他”,“他”是受事;在构成“安排住房”,“安排”有了受事宾语后,可以再带一个与事宾语形成“安排他一处住房”)。讨论:取得义动词后面的两个名词性词语不是双宾语。四、存现宾语山上长着一棵树。前面走过来一个人。他家丢了一只鸡存现宾语是存现句的宾语。存现句的格式是:名词性词语1+动词性词语+名词性词语2用公式表示是:MP1+VP+NP2存现句由三个部分构成。NP1是主语,由表示处所的名词性词语充当;VP表示存在、出现、消失的方式,它的构成是“动词+着/了”或动词带补语;NP2是宾语,所谓存现宾语,由偏正结构充当,偏正结构的修饰语通常是数量词语。第六节 述补结构:述语和补语一、述语和补语的意义走出去(趋向)长高了、吃完了(结果)走得出去、长不高(可能)走得远远的、写得谁也看不懂(状态)高兴得很、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也能听得清清楚楚(程度)补语说明述语表示的行为、动作的结果、可能、状态,性质的程度。打一枪、去一趟、等了三天走在宽阔的大道上、生于1818年5月5日(自、在、于、向、到)这些动词后面的词语有人看成补语,这是动量、时间、处所补语。二、述语和补语的构造述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构造一般比较简单。补语(除动量、时间、处所补语外)都由动词、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补语可以简单,也可以比较复杂。此外,数量词组(数词和动量词的组合)、介词结构也可以充当补语。体词性成分不能作补语。补语是谓词性词语的述补结构,中间往往有“得/不”,或者可以加上“得/不”。这个“得”是结构助词,附在述语后。三、趋向补语趋向补语由趋向动词充当,表示动作的趋向。注意趋向补语的虚化或引申用法:起来:笑起来、唱起来、高兴起来、(天)亮起来了、富裕起来了。下去:作下去、唱下去、(灯光)暗下去了、瘦下去了、友好下去。“起来”虚化,表示状态的改变、新状态的开始。“下去”虚化表示状态的持续。补语虚化,带补语的就不限于动词性词语了,有时形容词也可以作虚化补语的述语。四、结果补语补语表示述语所显示的动作、行为的结果。述语是动词,补语是形容词或动词。打垮、打倒、掀翻、拿走、卖完装满、吃饱、走累(了)、忘光(了)、挂正(了)述补结构后面可以有宾语,前面可以有主语。以“砍”为例:我们砍倒了一棵树(补宾(受事)我们砍坏了一把斧子(补宾(工具)我们胳膊砍累了(补主(施事的一部分)我们砍慢了(补动态)我们砍迟了(补时间)补语的语义指向是比较复杂的。小结以上两种补语都可以在前面插入“得不”,述语和补语凝固程度较高,整个述补结构后面可以用上“了”,述语和补语结构都比较简单(有人曾经把它称为动趋式复合词、动结式复合词)。五、可能补语补语表示可能性。主要有三种类型:.进不来进得来、打不倒打得倒、洗得干净/洗不干净.吃得吃不得、“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吃得了吃不了、走得了走不了类由趋向补语、结果补语扩展而来。表示主观或客观上有无取得动作结果的可能性(趋向的实现也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结果)。类由“得/不得”(de/bude)充当,主要表示客观上、情理上是否允许。类由“得了/不了”(delio/bulio)充当,主要表示主观上有无能力,也可以表示情理上是否允许。六、状态补语对述语表示的动作的结果所达到的状态进行描写。补语可以很复杂,成语、复杂的动词和形容词性词组、主谓结构都可以充当状态补语:骂得头皮发热打得落花流水洗得干净、洗得干干净净“洗得干净”列在可能补语中,这里又列入了状态补语,就是说“洗得干净”是一个歧义结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主要从这两方面来确定:补语前能否停顿、补语能否扩展肯定形式 否定形式 疑问形式A.洗得干净 洗不干净 洗得干净洗不干净不能停顿不能扩展B.洗得干净 洗得不干净 洗得干净不干净可以停顿可以扩展仅仅观察肯定形式,看不出A和B有什么区别。可是我们看否定形式、疑问形式、语音形式、扩展形式,就可以看出他们有差别,这是结构上的差别。通过比较可以看出,A式是带可能补语的述补结构,B式是带状态补语的述补结构。五、程度补语述语有形容词充当,补语的形式比较多:好极了、乐坏了、糟透了、高兴死了、大多了热得很、忙得不亦乐乎、急得团团转、急得什么似的、(你看他)急得“极”、“坏”、“透”、“死”、“多”后面都带“了”。程度补语有时仅仅是形式,哪怕补语没有出现,也可以显示程度深。问题能否说程度补语都表示程度深?有没有表示程度浅的程度补语?六、宾语和补语的比较宾语和补语都在述语的后面,这就发生了两种成分的区分问题。区分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分析方法。不要地说这两种成分难以区分,要看看问题的症结。1.如果述语是形容词,后面的成分无疑是补语。2.如果后面的成分是名词性词语,肯定是宾语。3.如果述语是动词性词语,后面的成分是谓词性词语,后面成分可能是宾语,也可能是补语。4.如果述语是动词性词语,后面的成分是数量词组,数量词组可能是宾语,也可能是补语。现在讨论后面两种情况。A.爱干净(不能插入“得/不”)B.洗干净(可以插入“得/不”)A和B都是第3种情况,辨别的方法是看能否插入“得/不”。A是述宾结构,“干净”是宾语,B是述补结构,“干净”是补语。C.买三尺(加上述语动词的相关名词性词语,比如“布”)D.去三次(加上述语动词的相关名词性词语,比如“上海”)现在看动词后面的数量词组与加上的名词能否构成偏正关系。C中“三尺布”是偏正词组,作“买”的宾语,当“布”不出现的时候,“三尺”就取代“三尺布”充当了“买”的宾语。D中“三次上海”不是偏正关系,所以“上海”是宾语,“三次”则是补语。再看:E.请了三天F.当了三天E的“三天”后面可以加上“假”,“三天假”是偏正关系,这里的“三天”是宾语。F的“三天”后面可以加上“工人”之类的词语,“三天工人”没有结构关系,这里的“三天”是补语。七、宾语和补语的位置拿一本书进来、拿进一本书来、拿进来一本书吃饱了饭你看得起我、我怎能看不起你呢?看了艾艾一眼、瞪了一眼艾艾等他一下、等一下他敲一下锣、削一削铅笔概括1.谓词性词语作补语,宾语在补语后;与趋向补语共现的宾语可以在补语后、补语前,也可以插在中间。2.数量词组作补语,宾语由指人的名词充当,宾语可以在补语前,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