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江西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江西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江西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江西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知识。 (共10题;共100分)1. (5分)拼一拼,写一写。 yn zuqng rufng qny dqio dj dong_2. (8分)看拼音写词语。 shung bkung hunfng jih xingtio w_3. (6分)照样子,我也会。 例:宣 渲(渲染) 喧(喧闹)帝 _ _ _ _交 _ _ _ _于 _ _ _ _扁 _ _ _ _4. (3分)填入合适的词。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锲而不舍“故圣人_,睹始知终。夏日里的故乡,偶尔烈日当空也能下着绵绵细雨,可对于我们却是_的事情。“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_”。面对困难我们只有_地找寻战胜他们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5. (6.0分)名言名句 (1)小信成则大信_。 (2)平时肯帮人,急时_。 (3)若_,若饮食,不如_,勿生成。(弟子规) 6. (6分)句子作坊。 (1)读读比比,说说哪句好。为什么? 这些年来,你们为非作歹,不知害死了多少姑娘,骗了百姓多少钱财,我不能饶你们。这些年来,你们为非作歹,不知害死了多少姑娘,骗了百姓多少钱财,我怎么能饶你们呢?(2)根据上题,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不会使人感动。”7. (4分)口语交际。 李刚约好张明星期日去图书馆,可是,星期日一大早;李刚的爷爷从乡下来了,是陪爷爷,还是这让李刚很为难。你认为该怎么办呢?为什么?8. (14.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垃圾分类材料一:目前,世界上有超过60亿的人口,大家每天生产生活,会产生多少垃圾?或许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再也没有存放和填埋垃圾的地方了。我们将被垃圾包围。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垃圾分类”就成了发达国家的一种时尚,在不少发展中圆家也渐成趋势。比如巴西,街头整洁的垃圾分类箱宛如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一位市长甚歪把垃圾分类箱放在市政大厅的正门口,作为该市的荣耀。其实,对于勤俭的中国人来说,“垃圾分类”并不陌生,有人或许还记得小时候把牙膏皮攒起来换糖人,用橘子皮泡茶、制药,收集废布头打补丁等等。如果你还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意义何在,那就让我们看看不分类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吧。传统的处理方式只有填埋。填埋垃圾的成本有多高?你可能难以想象。仅以北京市为例,日产垃圾就达到12000吨,需要占地60公顷;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不能用作耕地,也无法建成生活小区。如果进行垃圾分类,就可以拣出一部分尚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这些垃圾将被运到工厂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减少垃圾总量。那么,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该怎么办呢?其中一部分如厨房垃圾等,还是只能填埋,不过是科学地填埋:用推土机或压路机压实,覆盖一层土,再放一层垃圾,这样逐层填埋,最后覆盖一层30厘米厚的泥土。经过这么处理,25年之后便可以在上面钻孔采集沼气,再将沼气用于发电。我们都知道,沼气的产生是有条件的,比如不能把生物类垃圾和破铜烂铁埋在一起,这也需要垃圾分类。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中,绝大部分是可以燃烧的,燃烧就能释放出热能,有了热能,自然就可以发电了。据测算,垃圾中有机可燃物所含的热值普遍较高,焚烧2吨垃圾产生的热能大约相当于1吨煤。当然,前提条件还是要进行垃圾分类。我国是个“垃圾大国”,全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到5%。 如果能分类处理,必将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材料二:某地区对民众关于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进行问卷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内容比率清楚各类垃圾的具体分类方法254%一直坚持分类存放、投送垃圾82%(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符合阅读材料意思。 巴西一位市长把垃圾分类箱作为该市的荣耀,是因为垃圾箱十分整洁。用推土机或压路机压实垃圾,覆盖上30厘米厚的泥土,这就是垃圾科学填埋法。作者列举用牙膏皮换糖人等事例是为了说明垃圾分类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2)材料一中第345自然段,先运用_和_的方法说明“填埋垃圾的成本很高”。再介绍垃圾分类的好处:_;_;_。(每一处字数不超过15字。) (3)“焚烧2吨垃圾产生的热能大约相当于1吨煤”一句中,“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全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到5%”,请联系材料二,说明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针对这样的现状,如何推进垃圾分类实施,请给主管部门提两条建议。 (5)某小区为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准备了3条口号:“细节决定成与败,分类决定废与宝。”“垃圾分类人人做,做好分类为人人。”“请帮垃圾找个合适的家,谢谢!”如果只能选择一条挂在小区里,你会推荐哪一条?请说明理由。 9. (18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昭君出塞(节选)王昭君自愿出塞(si si),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韩邪单(chn dn)于。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走石,人马不能前进。昭君款款地弹(dn tn)起了她所带的琵琶,顿时狂风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横空,祥云缭绕,地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遍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近处的黑水澄清了。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于是就在黑水边定居下来。后来,王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会出现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和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漂亮的锦囊里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长出了五谷杂粮。(选自王昭君传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选择恰当的读音。出塞(si si)_单(chn dn)于_弹(dn tn)起_(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牛马布野:_万物复苏:_(3)王昭君为什么自愿出塞,远嫁异族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了到匈奴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B . 为了到匈奴欣赏异域的风光。C . 为了到匈奴播撒和平睦邻的种子。(4)文中写到了关于王昭君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表现了人民怎样的感情? (5)如果让你用几个词语来评价王昭君这个人物,你会怎么说呢? 10. (30分)习作。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奇妙绚丽的。大自然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这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中。要求:以“_的大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