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24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堂实录宁波市洪塘中学 邵迎一、认识词人,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辛弃疾的一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对于我们的作者辛弃疾,大家的了解有多少呢?生:他是宋代的词人,豪放派的代表。师:豪放派的代表,你知道还有谁吗?我们常把这两人进行连读“苏辛”。生:苏轼。 生:字幼安,号稼轩,豪放派。师:有一个搜索网站,它叫百度,百度的得名就是从他的词中而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众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他的词作。二、初读抒“壮”,解读课题。 1、师:我们说,学习古诗词,最讲究的是诵读。请大家拿起纸,自由的、大声的读。要求:一、放慢语速,读准字音;二、把握节奏,注意停顿;三、结合注释,疏通词义。好,现在开始。2、 指名朗读,强调字音。生:的d卢,挑灯tio。师:很好,当表示细小的拨弄时读第三声。3、 学生互评。生:停顿还可以再缓一些。 生:节奏感还欠缺了一些。4、再指名朗读。5、师:我想请问同学,你知道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 生: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师:我考你一下,破阵子是属于什么? 生:词牌名。师:对于这个题目,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给陈亮寄了一首雄壮的词。 师:这首词是谁写的? 生:辛弃疾。师补充:课下注解告诉我们一条重要的信息,辛弃疾和陈同甫是什么关系啊?(众答:好朋友)。有一次陈同甫去看望辛弃疾,到他家门前的时候,陈同甫催他的马跳过一条河,连催了三次,马都不敢跳,这下陈同甫就火了,拿起宝剑就把马头给砍了下来,自己徒步走了过去,而这一幕又恰巧被在家中的辛弃疾看到,他很感动,于是两人迅速成为了好朋友,经常的写信互相交流。现在,我们就一起连着词牌名、题目,把整首词读一读。读完之后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词是围绕题目中的哪一个字展开的?开始! 生齐读。三、再读感“壮”,理解词意。师:同学们,是围绕哪个字?(明确:“壮”。)壮是什么意思?(明确:雄壮。)回到词中,大家是从哪里读出了“壮”,请结合具体的词句,展开自己的联想,来具体谈一谈。我们试着在听读中感受一番。(播放示范朗读)师:同学们可以以这样的句式来回来:我是从 中,读出了“壮”。挑选自己最有感触的、喜欢的句子来回答。生:我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中读出了壮。师:了却是什么意思?生:了结,把事情做完。师:辛弃疾做的是一件自己事还是别人的事?生:别人的事。君王的事。师:哦,是一件国家的事情,具体是?生:收复北方的失地。师:这件事情他做完了没有,实现了没有?生:没有。师:想去做,却还没有实现;想要把这件事做完,而且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这算不算是作者的一个雄心生:雄心壮志。算。师:还有没有同学也喜欢这句话的?生:我读出了辛弃疾想要报答国家,为国效力。师:没错。辛弃疾不仅能文,也能武。他想要为国家做事,有着浓浓的爱国热情。你怎么来读这两句话?生读。(女生)师:能不能读得更坚定、更坚决一些?(请一男生读)生读。(男生)师: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少帅的形象。这个少帅有着雄心壮志,想要收复北方的失地,想要为国效力,很好。还有其他的词句吗?生:我从“梦回吹角连营”中读出了壮。它的意思是梦里回到号角震天的连营。这种声音震动天地,气势浩大。还有辛弃疾做梦都想回到军营,为国效力,可见他有雄心壮志。师:何为连营?生众:扎在一起的众多的军营。师:多么庞大的军营。那么多的军营里同时想起了号角声,这个场面可想是非常壮观的。解读的非常好。生:我从“弓如霹雳弦惊”中读出了壮。弓如霹雳一般,弦惊动了天地,声势浩大,十分的壮丽。表现了作者也想亲临战场,收复北方失地。师:何为霹雳?生:特别响的雷声。师:是谁拉开的弓箭?生:作者。师:只有一个作者吗?这个声音会响吗?生:千军万马。师:打仗的士兵们。我们知道弓箭本身的声音并不大,而真正让敌人闻风丧胆,吓得闻风丧胆、惊慌而逃的是什么?生:打仗的一种气势。师:有没有人喜欢前半句的“马作的卢飞快”?生:恩,我喜欢。面对战争,连马都师:雄赳赳,气昂昂。这战马像什么马一样,跑的很快?生:的卢马。师:是谁的坐骑?生:刘备。师:想当年刘备遇险,他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大家知道三丈有多高吗?生:10米。师:相当于我们教学楼的三层,那么高。大家想想,辛弃疾只想说,打仗时马很勇敢吗?生:人。师:马背上的人很勇敢。他们在英勇杀敌,他们在奔赴前线,他们在冲锋陷阵。壮观啊。这两句话我们怎么来读?生读。师:怎么来表现场面的激烈?生再读。师:我想问你,你是怎么处理这两句话的?生:读得快一点。“飞快”两个字要重读。师:好,我们把语速放的快点,声音也提高八度。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生齐读。(两遍)师:我们想象一个画面:地面上尘土飞扬,快马加鞭;半空中箭如雨下,响如惊雷。这是一种很激烈的作战场面,很壮观。还有吗?生:我从“八百里分麾下炙”中读出了壮,八百里是指牛肉,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我也从“五十弦翻塞外声”中读出了壮,各种乐器弹奏的粗犷的战歌响遍了塞外,说明了气势磅礴。师:以你的阅历,你觉得哪些乐器适合演奏边塞的战歌?生:战鼓。师:没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生:还有“胡琴琵琶与羌笛”。师:如果让大家找一个字能体现“壮”,你觉得哪个字最具代表性?生:是“翻”字。师:翻作何解?生:弹。师:那能不能将这句话改成“五十弦奏塞外声”?生:“奏”是第四声,声音往下走;而“翻”是第一声,声音是往上扬的。师:你能不能给我们念一下?生读。(师点拨)师:有个成语叫“天翻地覆”,这种气势有多庞大,放在演奏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战士们拨弄琴弦时的力度有多大,天翻地覆,来弹奏一曲曲粗犷的悲壮的战地歌谣。再来看前半句,为什么分牛肉给战士吃,也能看出一种“壮”呢?生:分牛肉是为了互相的照应。师:你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照应、关照?生:(沉默)师:那我这样问你,这牛肉战士们常吃吗?生:不常吃,出征前吃。师:出征前为何吃?生:为了鼓舞士气。师:原来如此,为了鼓舞士气,犒劳战士们,补充能量。还有一种可能,是在什么时候吃牛肉?生:打胜了战后。师:我们凯旋后,分牛肉给战士们,这是多高兴的一件事情。还有同学对这场景有自己的想象的吗?生:我感觉打仗前吃牛肉,有一种视死如归的气势。师:也许这就是他们的最后一餐啦。只有肉吗?觉不觉得还缺了点什么?生:酒。酒配牛肉。这样更壮胆。师:那战士们互相敬酒时,会说哪些豪言壮语呢?生:等打赢了仗,我们封官加爵。师:可以有。其实在我们的老课文里,把“炙”解释为:切碎的牛肉;而现在又改成了烤熟的肉食。大家觉得,哪个解释好?生:烤熟的牛肉好。师:切碎的牛肉太斯文,对边塞的将士不合适。你觉得边塞的战士该怎么吃肉?生: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席地而坐,不拘小节。师:我请同学试着来读一读这两句?生读。男生齐读。师读。师:还有半句话“沙场秋点兵”。何为沙场?(生众:战场。)你们从何而知?生: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师:什么叫做点兵呢?生:战前的阅兵。师:谁站在战场上点兵?生众:将军。师:这个将军会是谁?生:辛弃疾。师:没错,辛弃疾曾经可是三军的统帅。在辽阔的战场,在飒飒秋风下,大将军辛弃疾会说哪些话呢?生(男):将士们,马上将面临一场残酷的战争,但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取胜。生(女):将士们,只要我们拼死一站,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师:那就请我们勇敢的作战吧。连起来,我们把这三句话一起来读一读。师生齐读。四、三读悟“壮”,直探旨意。师: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这个“壮”,不仅仅是一个宏大的场面,这是一个壮景;也是作者想收复失地,完成君王心愿的一种壮志。(板书“:壮景。壮志)有着如此雄心壮志的辛弃疾,可在最后却发出了这样一声感慨,他说:“可怜白发生”。我想问同学,怎么会“白发生”呢?生:他老了,不能上战场了,不能为国效力了。生:辛弃疾连连被贬,他的白发是“愁”出来的。师:看来这位同学对辛弃疾有一定的了解。老师在这里补充另外一则辛弃疾所写的词作。诗人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这么一句话“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里,化用了一个典故,有一个名人,大家都认识?(生众:廉颇)晚年时赵王想重新启用廉颇,看他能力还行不行,当时就是看他的饭量怎样?结果使者去看了之后,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现在一顿能吃1斗米,一顿能吃10斤肉。大家说廉颇老不老?(生众:不老)辛弃疾在这首词里用了这个典故,其实是想以廉颇来比喻自己,想说自己老不老?(生众:不老)可实际上,当时的辛弃疾的已经66岁了;在写破阵子时,词人是49岁。师:66岁尚不服老,49岁的他会服老吗?(生众:不会)所以,这里的白发多半是“愁”出来的。师:好,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则相关的资料。【补充资料】:1、 辛弃疾21岁组织义军抗金。23岁率领50名骑兵,深夜突入金兵万军营中,生擒叛徒。2、 他多次陈述救国大策,但因朝廷软弱求和,在江南醉生梦死,始终不愿抗金。3、 他被弹劾六次之后,闲居江西近20年,到死也没上过战场,临终前大喊“杀贼”。 师:从资料中,你看出为什么会“白发生”? 生:朝廷软弱求和,对朝廷的无奈、悲愤。 生:他很有才华,但是不被朝廷重用,所以很失落。 生:没有机会再上战场了,杀贼的心愿未了,他很失望。 师:这是我们从资料中看出来的。大家能不能从这首词中找到“白发生的原因”?生:第一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他不能亲自上战场,只能在梦中回去,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师:原来刚才所说那么美好的壮景都是黄粱一梦啊!而现实呢?生:只能喝醉了去回忆一下。师:“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在做什么事?(生众:喝酒,看宝剑)这是一把怎样的宝剑?生:锋利的宝剑。生:陪他上过战场,出生入死的宝剑。师:他为什么要看宝剑?生:怀念战场。师:为什么喝醉了还在看剑?生:这是一种执意、执念。师:也就是换句话说,他时时刻刻都想上战场。但是,现实是这样的无力,辛弃疾只能借酒消愁,睹物思忆。显示,这个宝剑,已经无英雄用武之地。大家觉得,这把宝剑是谁的命运写照?生:他自己。五、诵读明“壮”,感悟“脊梁”。 师:这些雄壮的景象,只能在梦中出现;只能在喝醉了的醉中出现。我们说,醉梦,壮景,壮景依旧;可怜,“我”的壮志,壮志难酬。(完成板书)你理解了这个“醉”字了吗?他只是在喝酒吗? 生:在浇愁。师:借酒消愁,望剑叹息。同学们,一个曾经气吞万里的英雄,一个满怀豪情的武将,本应该驰骋沙场,而如今他只能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多么可怜、可叹,但是我们更觉得,他非常可敬。我们再来读一遍这句话,“可怜白发生”。生读。(师点拨,加语气“哎”)。师生齐读。师:像辛弃疾这样的爱国词人,在南宋还有没有? 生:岳飞、陆游、陈亮师:(PPT出示)老师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夜间防护方案模板范本
- 砌筑脚手架施工方案
- 三亚竹屋施工方案
- 医院骨科青年文明号建设与实践
- 杭州户外水景施工方案
- 宁夏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上汽集团网络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塔吊附墙施工方案交底
- 半塑胶渔排施工方案
- 人员安全疏散模拟题库及答案解析
- 保温车租赁合同6篇
- 2025年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校赛)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外墙涂料喷涂机器人施工工艺
- DB11-T 2136-2023 婴幼儿托育机构服务规范
- 冠心病病例分享
- 英语开学第一课课件
- 足球场租赁合同样本
- 《民航旅客运输》课件
- 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
-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中国成人白内障摘除手术指南(2023年)》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