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文言文教学设计第一节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在讲解文言文教学之前,我们需要先明晰一下学习文言文的意义,而要清楚文言文学习的意义就要对文言文的含义和来源进行梳理,即什么叫文言文,其形成和口语的关系是怎样的,它有哪些分类?在维基百科中,关于文言文,它是这样定义的: “ 文言文” 是相对于 “ 白话文” 而言。 “ 文言文 ” 的意思就是指 “ 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 。而 “ 白话文 ” 的意思就是: “ 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 。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 “ 吃饭了吗? ” ,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就是 “ 饭否? ” 。 “ 饭否 ” 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 “ 文言文 ” 。那么文言文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和口语的关系怎样呢?文言文最初与口语较为接近,后来同口语逐渐脱节,并形成一套较为定型的词汇, 语法系统。口语在不断发展变化,而文言则处于相对凝固的状态,但它又不是一层不变的。尤其是秦汉以后的作家在模仿先秦经典 作品进行写作时,他们不能不受当时口语和民间创作的影响,不断给文言增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使文言也有所发展和变化。所以我们说,文言文是以先秦的口语为基础,经过较多的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上古汉语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模仿它所写的种类作品的语言,如诸子百家、史记、汉书、唐宋八大家作品、 桐城派作品等等,都是古文言实际应用的范例。直到 “ 五四 ” 运动,文言文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被现代白话文所取代。因此,一般把 “ 五四 ” 时期定为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分界限。文言文可分为韵文、骈文和散文三大类。韵文包括诗词曲赋等 , 重点是辞赋这种文体 , 代表作品有归去来兮辞、 阿房宫赋 、赤壁赋 、秋声赋等;骈文指句式对称字数相等的文章 , 如 滕王阁序;散文根据时代而有不同的形式 , 如诸子散文、历史散文、说理散文、叙事散文等。以上是对关于文言文的整理,到今天,“为什么语文课上要适量多教一些文言文?理由很简单: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代诗歌),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表现在这些作品中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是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 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当代凡卓有成就的作家,尤其是散文家,大多从这个 宝藏中汲取过丰富的养料,这是不争的事实,不管他们本人愿不愿意承认。我们的中学生,作为正在接受中等教育的现代人,适量多读一些古代的诗文佳作,培养一点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对他们提高文化素养、提高 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拒绝优秀文化传统熏陶的现代人,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人,正如一件缺乏民族性的艺术品谈不上世界性一样。”。(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诚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于今天仍然是必要的,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要建立在对文言的正确解读上。而且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是知识也是技巧。汉语的表述、描绘、组合、转变、喻式、铺比、推演 在思想的表达上充分承载了汉文明的风格。掌握文言文物理结构,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会比较精深,对新汉语的构造将有 “ 法 ” 可依。 阅读文言文,感受的是一种极为明晰的思路,就好像偶尔阅读西方哲人著作,会使人有肃穆高精,启迪心智之感。针对现在的文言文教学,有人说:“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堪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目标单一,即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 “ 字字落实,句句过关 ” ,唯恐有所遗漏,甚至 “ 字斟句酌 ” ,对一些令许多学者、专家都感到困惑的文言词语也不放过,学生成了被动接受字、词、句的工具。二是教法僵化。遵循一种固定的程式,介绍了作者、时代背景后,再开始逐词逐句的串讲,讲完后再作点所谓的 “ 内容分析 ” ,或者来个 “ 中心归纳 ” 。教师是 “ 独霸课堂 ” ,喋喋不休,出现了 “ 媳妇懒,婆婆勤 ” 的现象。三是 “ 从本到本 ” ,缺少迁移。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认为课文讲完了,文中所有文言句子会翻译了,教学的目标也就达成了,造成了教师教了 “ 一 ” ,学生只知其 “ 一 ” ,却不知 “ 反三 ” 的结果。 - ”;也有人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 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多少年来,基本的教学模式始 终是 老师逐字逐句串讲, 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这种教法,有人总结出一个“八字真经”,叫做“ 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由于长期以来文言文考试也主要考词义和翻译,“八字真经”更被语文教师奉为圭臬 ,以致使人误以为教文言文就该这样教,考文言文就该这样考,舍此别无他途。这就是文言文教学为什么会成 为改革死角的症结所在。 所谓“八字真经”,无非就是由老师一字一句“嚼烂了喂”,以应付考试。其结果必然是肢解课文,而且其肢解的细碎程度,比之现代文教学中的肢解课文更甚 更惨,说它“碎尸万段”也不算夸张。文言文事实上已经不再是饱含思想情感的“文”,即便是千古传诵的名 篇佳作,无论“韩海”“苏潮”,一到语文课上,都只是一组组按刻板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实词和虚词而已 ,再也激不起丝毫情感的微澜。文言文教学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成了一件最索然无味,但为了应考又不得不忍受的苦事。一句话,文言文教学的发展瓶颈是有言而无 文”。”事实上,从我近三年来所听的不下百节的文言文教学课来说,以上所言的现象在今天的课堂上并不多见,倒是在文章的讲解上,老师着力甚多,可最终的结果还是了了,学生的文言文认知能力和兴趣并没有提高多少,其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从四个教学实例出发,来寻找一下问题的症结之所在。第二节 初中文言文教学设计的探讨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教学篇目在三个学段中共计有 49 篇,而且在七年级文言文并不自成单元,根据其主题散落在各个单元中,如七上,其编排如下:5 童趣10 论语十则15 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西江月20 山市25 世说新语两则30 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七下:5 伤仲永10 木兰诗15 孙权劝学20 口技25 短文两篇 (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30 狼但是从八年级起,文言文开始自成一个单元,具体篇目见下:八年级上: 第五单元21 桃花源记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23 核舟记24 大道之行也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春望石壕吏26 三峡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28 观潮29 湖心亭看雪30 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登岳阳楼(其一)八年级下:第五单元21 与朱元思书22 五柳先生传23 马说24 送东阳马生序25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第六单元26 小石潭记27 岳阳楼记28 醉翁亭记29 满井游记30 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行路难(其一)(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己亥杂诗(龚自珍)九年级上:第五单元17 智取生辰纲18 杨修之死19 范进中举20 香菱学诗第六单元21 陈涉世家22 唐雎不辱使命23 隆中对24 出师表25 词五首望江南 ( 梳洗罢 ) 、渔家傲 秋思、江城子 密州出猎、武陵春 ( 风住尘香花已尽 ) 、破阵子 ( 醉里挑灯看剑 ) 九年级下:第五单元17 公输18 孟子两章19 鱼我所欲也20 庄子故事两则第六单元21 曹刿论战22 邹忌讽齐王纳谏23 愚公移山24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其实从上述的编排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诗词曲赋还是各类散文,其哲思意蕴和文本理解难度都在增加,最终回到文言文肇始的先秦。七年级时将文言文归类于不同的主体单元,其目的也是希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更多的关注文言文的“文”,经过一年的文言文训练后,学生从八年级起,能自觉地利用自身的文言文认知水平,集中精力学习一批文言文精品,为日后的文言文阅读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依此,文言文的教学在各个学断,应该有不同的侧重,必须依据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规律进行行之有效的设计,才能满足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和“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新课改要求。因此在七年级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形成文言文思维意识便是重点,而在八年级,则需强化学生文言文思维能力,在夯实双基的前提下,开始鉴赏。到了九年级就需要学生能看出文言文文本后面所蕴含的道理和文化了。初中三年,每段各有任务,如果没有教师这种教学的连续性,则学生的文言文认知水平始终会在原地打转转。“真正的教育变革都是发生在课堂上”,即使是同一位老师给不同的学生讲同一节课,其效果也会有不同。文言文教学更是如此,下面我们以三个样本为例,来说明文言文教学设计的得失:样本一:世说新语两则科目语文授课教师杨晓蓓授课年级北京四中初一使用的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疏通文意,使学生理解两则故事的内容及主旨所在,并积累文章中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2. 使学生初步理解世说新语 “志人”的特点,并激发他们阅读世说新语中一些小故事的兴趣。点评:教学目标比较明确,任务有四:疏通文意、理解内容、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理解“志人”的特点,关键要在教学步骤中落实这四项。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引导学生品评词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一些小故事的兴趣。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1. 出示 ppt ,提问。2. 引出世说新语,并给出与之有关的文学常识。点评:在此环节,教师出示了如下内容:刘义庆,南朝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原 8 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 雅量等 36 门。并对志人的“志”做了解释。看 PPT ,根据所给出的成语,说出与成语有关的主人公。看 PPT, 并在书上记录、标划。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二、新课1. 提问 : 课本所选的两个小故事所“志” 的主要人物是谁?2. 范读课文3.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主要人物的特点。(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诵读文章、疏通文意,理解并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点评:这就是本文在设计上的缺陷,在教学目标中,教师明确提出四个任务,但是在这样的大一统的设计中,教师对文言文教学只是有朦胧的变革意识,由于没有细化课堂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有比较大的偏差。学生听、读、写、思考并回答。使学生明确故事的主要人物,更进一步地理解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落实文章中的重点文言词语。三、小结1. 给出鲁迅先生对世说新语的评价。2. 引导学生读世说新语,品仿名士风范。学生倾听并思考。作业1. 请结合老师所给的资料,选读世说新语中的一则小故事,并就故事所要表现的主要人物,谈谈你对他的认识和看法。2. 完成学探诊中本课练习。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总体看来,整节课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由世说新语 “志人”的特点进入,针对它是一本记录人物言行的书,引出本课的第一个问题,即整体感知后,快速回答课文所选的两个小故事所“志” 的主要人物是谁?由此既切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讲解,又为我整节课的最后小结及提升做好了铺垫。整节课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人物性格。在这个环节中,包括了了引导学生读文章,掌握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并能通过文中对人物的语言及动作的刻画来品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想打破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中,先译文后理解的模式,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及自己的语言感觉,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中,将文言词、句意理解并掌握。最后,给出同样出自世说新语的一则小故事“床头操刀人”,让学生再次体会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并引出 鲁迅 先生对此书的评价“一部名士的教科书”,从而引起学生阅读此书的兴趣。另外,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仍然突出并强化了我一贯强调的读书教育。无论是开头的导入,还是结课的收束与提升,都紧扣着世说新语的特点来进行的,而不是仅仅就讲其中的两个小故事。从课后的效果来看,班内确实有一批学生找来世说新语翻看,对其中的一些小故事或评或议,津津乐道。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预设不足,有些环节处理略显生硬。当我提出第一个问题时,是希望学生对两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能有所争议的,从而在学生的争议中,进入对文意的疏通和理解。不料学生很快就说出正确答案并且没有形成我预想中的争论。那时,我应当直接进入下一教学环节,而我还在此浪费了些时间。另外一点,中心环节处理时略显拖沓,时间分配不当,小环节不够紧凑,导致最后拖堂。该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整体来说,有些新意,但是怎样在手段上更好的支撑自己的创新,自己的创新怎样落实才最终适合学生的认知并达到积累的目的,从教学设计和最终的课堂实施上来看,显然教师还有些含糊。学生是入学快半年的初一生,文言文教学应该是文言和文一起进行的,就拿本课来说,教师紧紧抓住世说新语的志人特点展开对两篇小故事的讲解,这是好的创新,围绕该创新,教师在提问设计上应从“志的是谁?怎样志的”下功夫,引导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同时教师应该心中非常明确,本节课中,重点要积累的字词有哪些,古今比较、传承关系如何,要一一列出,为学生今后进一步阅读文言文积累词语上的规律做准备。此外便应是熟读成诵,一节课课时有限,教师准备的内容过多,反而削弱了重点,另外非要花时间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人物归于哪一门中,也显得生硬,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可以个性化些,不见得要与原著的分类一致。样本二:孙权劝学教案 (终稿)科目语文授课教师王黛薇授课年级七年级使用的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背景分析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一定兴趣,也能够结合注释大体理解文意,但往往不能准确落实重点字词句的翻译,文言文语感较弱。本次教学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文言语感,培养他们的文言思维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文。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准确理解文意。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准确理解文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 2 分钟)二、小组合作为白文断句、全班讨论( 20 分钟)三、讨论课文内容( 10 分钟)四、分角色朗读、背诵( 6 分钟)五、小结布置作业( 2 分钟)我们可能听过这样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孙仲谋是谁呢?对,就是三国时代东吴君主孙权。为什么生儿子要像他呢?因为他与曹操、刘备年龄相差很大,年纪轻轻,据有江东,与曹刘抗衡近五十年。孙权手下还有两个得力干将,一个是和诸葛亮一起草船借箭的鲁肃,一个是让关羽败走麦城的吕蒙。他们君臣之间发生过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这就是“孙权劝学”。( 1 ) 5 分钟小组合作,为白文断句。今天我们不看课文,而看这个无断句、无注释的白文版。请大家以前后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为本文断句,有疑难的地方可以查字典,但是不要看书。看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最好!讨论完马上举手示意我!(教师巡视,记录典型错误。)( 2 )小组展示断句成果,说明断句过程中的分歧。( 点评:这个过程的加入,对学生整理自己的文言思维帮助很大,同 时也让 老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和困难在哪里。)教师投影出来,并提问:对于这个断句结果,大家有没有什么不同意见?(可断可不断的地方可以让学生用诵读的方式来比较哪个好)讨论中教师适时补充注释(当涂、治经、博士、吴下)( 点评:对本课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老师心中一定要有数,唯有这样,知识点的落实才能到位。)( 3 )打开课文,把断句号点成标点,点的过程中,想一想,如果你来点标点,会与书上有什么不同?( 4 )关上课文,拿篇子朗读两遍。文章题目叫“孙权劝学”,那么孙权劝的是谁?他为什么要劝吕蒙呢?怎么劝呢?咱们看看孙权说了什么话,用现代汉语说说这几话是什么意思。每句话的重点在哪里? 那么孙权劝说的效果怎么样?( 点评:这是文言文的“文”,也是对学生理解文本程度的一个考察。)(注意这里不要耗时太多因为不是重点)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请大家迅速分角色,揣摩语气,看哪个小组能最快地背诵着分角色表演出来?( 4 分钟)小组背诵表演( 1 分钟)学生评价( 1 分钟)询问为什么能背得那么快?点评学生表现。我们从对文章浑然不知,到能断句,翻译,背诵,已经很好! 最后,还要能汲取古人的智慧。孙权劝学,最大的智慧是劝,如果你能学会孙权的劝说策略,那么在生活中是不是很有用?为了让你更好地学习劝说策略,老师再给出两个古代经典劝说案例,请你去琢磨,看谁能发现这三篇经典案例的共同点!把你的发现写成一篇短文。激发兴趣,营造情境,交代人物关系,为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做铺垫。充分利用学生的智力资源,让学生在讨论中落实重点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意思。发现学生在理解文意时的典型问题,带动全班一起来思考、解决。用问题牵引学生熟读文本,再次强化重点句子的理解。在讨论中理清文章层次,为学生背诵做铺垫。让学生充分理解全篇。有感情地理解和背诵本文。让学生继续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兴趣,了解古人劝说策略。 作业总结孙权劝学及两篇拓展材料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劝说策略上的共同点,写一篇小短文。这个样本的前后教学设计差异很大,王老师经过多次试讲,几易其稿,最终的定稿如上。 王老师是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硕士生,学科功底很好,只是在教学上跳跃式较强,要求学生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进行切换,从而达到理解文本,掌握字词的目的,喜欢用表演的形式调动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级经济师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全解析
- 药房火灾应急预案(3篇)
- 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国际市场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
- 2025年工程经济激励机制设计试题及答案
-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典试题及答案集
- 企业战略资源的配置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考试中的个人发展与规划的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的伦理框架与实践导向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应用试题及答案
- 专科考试公文写作试题及答案新型思维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施工组织方案
- 促进学生素养形成的“碳中和”项目式学习实践
- 2024(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西游记》真题+综合题练习(学生版+解析版)
-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历史-中国-史前史)
- 企业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 医院员工价值取向培训
- DB11T 2194-2023 防汛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在建工程
- 风机基础降水施工实施方案
- 门禁系统施工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