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风住沉香花已尽.doc_第1页
《武陵春》风住沉香花已尽.doc_第2页
《武陵春》风住沉香花已尽.doc_第3页
《武陵春》风住沉香花已尽.doc_第4页
《武陵春》风住沉香花已尽.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陵春教学设计安徽省凤阳县李二庄中学 陈书强【教材分析】 武陵春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真实反映了她凄惨的生活处境和忧愁悲痛的思想情感。词人通过对外部动作和神态的描写,通过新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生动地再现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词人前后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让学生学会运用反复朗诵、品字、对比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诵读、涵泳诗词,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作品的美点和意境。2、过程与方法:a、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学会适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b、指导学生结合词的背景来阅读理解词的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品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培植学生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情感。【教学重点】 1、强化朗读指导训练,引导学生品味词的语言美和情感美。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难点】 点拨学生掌握吟诵、品析诗词的技巧和方法。【教学方法】1、诵读品味法 2、讨论质疑点拨法3、比较鉴赏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幅对联,上联是:“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下联是:“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聪明的同学们一定已经猜出这支女儿花的芳名了李清照(学生回答)。师:对,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学习她的一篇词作武陵春,老师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师板书:武陵春,李清照)。2、检查预习(幻灯片出示生字词,请一学生认读,学生再齐读生字词两遍。二、感知词作,初体愁情1、听读录音,感受氛围。(生听读,注意字音、停顿、节奏。)2、学生自由朗读:通过听读,老师已经感受到词的节奏美了,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用自己的心灵静静地体会词人的情感。(约2分钟)同学们读得很用心,很投入,相信大家一定感悟到作者流淌在词中的情感了,请大家说一说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生齐答:哀愁),大家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生齐答:愁,师板书)。3、生齐读。三、赏析词作,品悟愁情1、师:同学们通过反复的吟诵,已经能够体会词人的愁情了,那么在朗诵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词的哪句话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愁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板书:直接抒愁欲语泪先流,想说的话还没有说出来,就已经泪流满面,这种外在的表现正是词人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上阕中,你还能从哪些词句中读出词人内心的哀愁?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情预设1: “日晚倦梳头”。师:倦,倦的本义是疲倦,懈怠,你认为在句中还是这个意思么?梳头是人物的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讨论小结:倦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板书:细节传愁学情预设2:“风住尘香花已尽”。师:能描述一下这个景么?生:风停了,花都凋零了,连泥土也都沾上了花香。师:词人说“物是”景物依旧,那么我们不妨拿起她早年写就的如梦令作一番比照,看看是否能够印证“物是”,请一位女生朗读,其他同学划出与“风住尘香花已尽”相类似的词语。女生朗读: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问:相似点在哪里?绿肥红瘦-花已尽,雨疏风骤-风住,情感一样么?讨论小结:如梦令表达的是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与不舍,语气轻快。但是武陵春暮春的景色却更多的勾起了词人伤痛,板书:触景生愁齐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2、上阙中我们已经能读出词人沉沉哀愁了,那么在下阙,我们发现李清照的心情似乎发生了转变,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阙,同学们找出能体现词人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男生朗读并作答:闻说-也拟-只恐。学情预设:师:“闻说”什么意思?生:听说。师:听说什么?生:听说双溪的春天还好,花可能还没有全凋谢,春景不错。师:这个消息对于李清照来说是好是坏?生:好。师:此话怎讲?为什么是好消息呢?生:可以去赏春,去散心。师小结:对,去散心,去排遣内心沉痛之愁。师:心动了么?生:心动了。师: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生:也拟,也打算。师:用什么方式排遣忧愁?生:泛舟。师:“泛舟”的“泛”字能表现什么的心情?生:舒适悠闲。小结:“ 闻说”给李清照的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希望,也拟传达了词人对光明的向往,词的感情调子在这里有所昂扬,我们的心情仿佛也欣喜了许多,但是“只恐”一词又把我们的希望欣喜打破,将词人再次拉回了愁苦的深渊。所以我们朗读时前两句可以读出轻快欣喜的语气,而最后则要凝重低沉。师:请把最后一句齐读一遍。生读后,师提问:怎么理解“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学情预设: 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舟载不动自己内心的哀愁。师:奇怪,愁怎么能用船去载?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在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归纳: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内心深重的哀愁。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板书:比喻摹愁师:学习武陵春让我们了解到李清照浓浓的哀愁,回想前人描摹愁思的好词佳句,你能能说出一两句吗?学情预设: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小结:在李白的笔下,如丝如线愁绵绵不绝,柔韧难断;而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绪之多,犹如涛涛江水绵延不绝。李清照却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我们齐读下阙,此时不仅要读出感情的起伏,而且要读出愁的分量。齐读。四、抒写感受李清照小小的一个愁字包含了那么多丰富厚重的意义,那么也请同学们拓展一下思维,用这个“愁”组个词语,比如悲愁,愁苦、(约1分钟)。(生齐答):离愁、愁苦、愁绪、愁眉苦脸、悲愁、忧愁、乡愁、请同学们用刚才组的词造个句子,来表达你对武陵春这首词的最大感受。老师先造两句,算是抛砖引玉。展示幻灯片:人生几处闲愁,而易安的愁苦却是双溪扁舟上不能承载的生命之重。花落人去,阴阳两岸的离愁怎不令人扼腕叹息!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学生作品展示,教师点评。小结: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内心最大的感受,老师想借用一篇短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朗读春天的最后一树梨花。春天的最后一树梨花六年前的春风又吹起来了!我心相依的夫君呢,却永远留在了石头城的黄泉下。十年前的金戈铁马消失了,我大明湖畔杨柳的倩影,却永远留在了我子夜不眠的乡愁里。谁与携手,春风中同看庭前花开花谢?谁与同行,暖阳里聆听檐下归燕呢喃?明诚君的花落了,我的世界不再有春天!更何况人间四月,春天的花都谢了。江南的阳光虽然明媚,可怎能融化我心海三千六百个日子日复一日凝成的坚冰? 明诚君与我一同收藏的金石还有几片,那是一份记录,一份见证,全写着劫难、流离、飘零!人说金华城外的枝头残花还在,那是春天最后一树梨花吗? 我多想走近你啊!但双溪的扁舟啊,你怎能载得起我层层叠起的浓愁? 或许春天的最后一树梨花难以慰藉词人悲愁寂寥的内心,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深情朗读去应和九百年前那位旷世才女孤独而高贵的灵魂!师:或许春天的最后一树梨花难以慰藉词人悲愁寂寥的内心,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包含感情的朗读去应和九百年前那位旷世才女孤独而高贵的灵魂!师生齐读武陵春。五、总结,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