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类别:安全 编号: Q/GZD2010标准名称: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起草部门:安全部 起草人:邢长亮 批准人:吴凡玲批准日期:2016.?.? 执行日期:2016.?.? 有效期: 3年标准内容: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总则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环境保护管理,防治废水、废气、废渣、噪声(以下简称三废一噪)污染以及危险废物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定。2定义本规定所称污染指各车间、部门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以及危险废物。3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对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中5.1、5.2、5.3的管理。4职责和权限4.1 安全部负责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管理,相关管理部门协助管理。4.2 相关部门负责文件的具体落实。5工作内容5.1工作原则5.1.1防治三废一噪、危险废物,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以及减少产生量、充分合理利用和有害废物无害化处置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5.1.2各车间部门负责本单位的三废一噪、危险废物防治工作。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预防、控制和减少三废一噪、危险废物、放射性污染,保证环境保护工作达到规定要求。5.1.3公司安全部对各车间三废一噪、危险废物防治等环保工作进行统一指导、监督和考核,其它相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三废一噪、危险废物防治等环保工作实施监督管理。5.2管理规定5.2.1公司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单位,都必须在查清污染源和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5.2.2对现有设备工艺,要严格管理,消除或减少跑、冒、滴、漏,加强管理,取得环境效益。5.2.3对可回收的“三废”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达到“三废”资源化。对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余压、余热、可燃可用废气,有价值的要回收利用。对浓度高的废酸、废碱或有机溶剂,要努力回收,循环利用或经处理另做它用。5.2.4生产装置的技术改造,必须把防治污染改善环境作为重要目标,所选技术方案应符合以下要求: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排放“三废”少的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的原料和催化剂;新项目投产后,各项环境指标必须达到国家标准。5.2.5对有毒有害物品使用、运输、贮存等设备装置,设备部和使用部门应严格贯彻执行有关技术规范和规程,造成环境污染的要追究其责任。5.2.6进行涉及污染物排放的作业,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在相应的记录簿上如实记载。确定污染事故容易发生的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非正常工况下的处理措施,防止事故发生。5.3废水污染环境防治5.3.1动力车间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高效运行,严格控制处理过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均达到排放标准。 严禁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外排。5.3.2各部门要认真开展清洁生产,节约用水,降低生产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生产部要监督各部门按重复使用、循环使用的原则搞好节水工作,减少污水排放量。5.3.3各车间负责管好本车间区域内的生活污水、生产污水、雨水的按其各自管道正常排放。5.3.4各单位的管理及操作人员要认真检查环境保护设施,发现故障要及时报修。生产部要及时安排设备部检修环境保护设施,确保环境保护设施的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环境保护设施运转率达98%以上。 5.3.5各部门发生不正常排污时,要迅速通知生产部和安全部,并立即设法解决,以防止造成环境污染事故。5.3.6未经允许,各车间的装置、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排放废水和污水,不得擅自变更排放系统,非正常的临时性排水或改变排水流向,必须报生产部、安全部批准。5.3.7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准向下水井或路边沟倾倒有毒有害废水或生产垃圾、杂物等。因作业落入下水道、下水井的杂物或沉淀物,作业单位要及时清理。5.4废气污染环境防治5.4.1各车间要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气体,减小污染。5.4.2各种易挥发物料的贮存,应采用能防止物料挥发的容器。5.4.3各车间要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减少异常和紧急情况的发生。5.4.4各车间要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跑、冒、滴、漏,防止污染。5.4.5公司汽车按时年检,确保尾气排放设施符合要求,尾气符合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5.4.6在环境监测时,相关车间要做好配合工作,以便监测能正常进行。5.5噪声污染防治5.5.1在新建项目的“三同时”工作中,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噪声设计卫生标准,做好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审查,控制和减少高噪声源。5.5.2职工暴露于作业场所85dB的,应当优先考虑采取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的噪声。5.5.3供销部门在购买、引进或加工制造时,要选用低噪声设备、零件和新工艺,代替旧的强噪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同时对消除噪声危害的劳动保护设施必须同时购买、引进、投用。5.6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生产部在安排生产的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必须安排相关车间按规定建设贮存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分质处置。 5.7危险废物污染防治5.7.1我公司内所指的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物质,主要包括废油、废酸、废碱、有机溶剂废物、精(蒸)馏残渣、防腐材料废物、废弃铅酸蓄电池、废汞开关、废弃的含多氯联苯的电力设备及其他有毒有害废物等。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率要达到100%。5.7.2产生危险废物的车间,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置“三防”措施(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并将危险废物的危害告知本岗位员工。5.7.3危险废物原则上采用厂家回收、送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采取焚烧、填埋及其它方式处置危险废物的,必须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经公司领导审核,上级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按要求实施。5.8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5.8.1新建、扩建、改造项目都必须严履行环保部门的各项审批制度。5.8.2新建、扩建、改造项目的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5.8.3生产中改变原材料,辅助材料或代用材料可能造成污染物增高时,必须报安全部批准后,方可进行。5.8.4施工单位在基建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文明施工,保护环境,如粉尘、噪声及废物,必须有防范措施。5.8.5安全部要参加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建设计划和施工计划的讨论、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监督检查“三同时”执行情况,对违反“三同时”的情况,安环部有权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告公司领导。 5.9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5.9.1公司要做好环保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环保设施操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后上岗。有关技术工人及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防治污染设施工艺流程及原理,要有应对突发事故处理能力。5.9.2公司定期对高管、中层管理干部进行环境保护专业培训,并将环保培训纳入职工培训计划中。操作工人上岗前须经过培训,在岗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5.9.3相关车间若违反本办法规定,环境保护设施没有运转或不正常运转,由公司安全部责令其限期纠正。预期不纠正者,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5.9.4安全部及相关职能部室有权对各车间存在的环保隐患提出整改,提出的口头整改的,车间需立即进行整改,下达书面整改通知的,需在整改期限进行整改,否则,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5.9.5排放污染物超过应执行标准的,或者超过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相关部室及车间应及时治理,同时向公司领导报告。情况严重的,将采取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等措施,消除污染。5.9.6由于车间不按照规定执行,造成污染事故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从严处理。5.9.7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管理,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污染防治设计方案都必须由安全部上报集团公司,征得集团公司的同意。变更污染防治设计方案的,必须经集团公司批准,方可变更。 5.10环境监测5.10.1在我公司无监测能力时,公司将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进行监测,并出具相应的监测报告,各相关车间及部室要配合好环保监测人员的监测工作。5.10.2当公司有监测能力时,监测人员要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污染物监测,对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环境监测布点、样品采集、分析测试、数据评价和综合报告等应严格遵守监测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任何人或单位不得伪造、篡改污染物监测数据。定期对所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建立规范的污染因子监测台帐,并上报安全部,安全部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编制环境监测报告。5.10.3做好环境监测报告的定期上报工作。5.10.4公司的环境监测数据和资料未经公司领导或上级公司环保主管部门同意,监测相关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向外界提供。 5.11工作时限安全部一般应在7个工作日内组织完成上述工作。6检查确认6.1 总经理承担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管理责任,生产副总经理承担协同管理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婚纱摄影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特色幼儿教育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印刷收缩袋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餐饮业营销策划书
- 土地革命教学课件
- 2025机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六年级考试题目及答案
- 小学英语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大全
- 锅炉运行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 民族复兴中国梦课件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DL-T-5161.13-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13部分:电力变流设备施工质量检验
- 安全顾问聘请协议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课件
- 设备材料进场报验单
- 班组长计划管理能力考试题库-上(选择题)
-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口算题(每页60道直接打印).文档
- 诱思探究理论
- 铣床日常点检保养记录表
-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