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书法是视觉艺术吗北京大学三届书法研究生:李君毅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与象征中国书法,在当代,在其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无可避免地遇上了视觉艺术。是碰撞、接轨还是独立、坚守,是当代艺术圈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是书法这种文化艺术形态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1、 书法与视觉艺术两种不同的艺术发展理念厘清中国书法与视觉艺术的关系,我们还要从二者的基本概念及其艺术形态、发展成因上找答案。中国的书法艺术来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书法是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2、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艺术。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由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的特殊性是书法特殊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点画的形态、偏旁的搭配都是书写者较为关注的内容。与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形式意味很强。古人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有关汉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极具指导意义。3、书法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艺术。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4、 书法是以其本体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的艺术。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字法,也称“结字”、“结构”,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等关系。章法,也称“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及艺术。它是汉字书写的一种规律。中国书法艺术已经逐渐被日本和韩国文化接受。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雕刻刀、雕刻机、日常工具(主要是指质地比较坚硬的,能用来书写的五金、生活工具)等。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为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包括影视、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实用装饰艺术和工艺品等。造型手法多种多样;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既包括两维的平面绘画作品和三维的雕塑等艺术形式,也包括动态的影视视觉艺术等视觉艺术形式。代表人物是包豪斯、梵高、卡巴乔,代表作品是向日葵、圣家族逃往埃及。视觉艺术一词来自于西方,一位瑞士语言学家首先提出视觉艺术是一种运用不同符号的形象语言,这种提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作为对话过程中的一种基本语言。视觉艺术作品的不同形式背后都具有其自己的内涵。从人类文化的开始到今天,人类通过自身创造的视觉形象来传达信息,一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基本手段。这些视觉形象在今天被我们称之为“视觉艺术”。它们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人们的精神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视觉艺术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语言”,与我们平常使用的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一样有其自身的结构与规则。如果我们想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理解和领会视觉艺术所传达的信息与意味,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认识和感受视觉形象语言。就象我们打算通过英语来阅读和写作,必须懂得英语的词汇和语法关系一样。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对视觉艺术语言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与一个对这种语言一点也不了解的人,在观看同一件作品时,其观看的结果与感受会完全不同。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视觉思维中所谈到的:“一个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机械师和生理学家,在观看一种伤口、一部机器和显微镜下的标本时,会看到一个新手从中看不到的东西。”一句话,知识可以改变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我们这门课程即是希望通过向学生提供全面而系统的有关视觉艺术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感受视觉艺术语言的能力,真正通过自己的眼睛去欣赏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是一种语言,在最初也是一种宣传载体:西方的视觉艺术在宗教宣传中被长期作为重要手段,也作为少数权贵及其生活方式的记录工具。因此当时的西方视觉艺术除了宗教宣传以外是将广大人民拒之门外的。在推行国家社会主义和优等人种论的第三帝国,绘画和雕塑被广泛地用来有效地宣传这种主张和理念;在推行苏维埃社会主义的苏联,绘画和雕塑曾经同样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标签下被用来作为宣传社会主义理念的载体工具。既然视觉艺术是社会对话的一种形象语言,那么对话的双方对同样的形象符号所代表的社会内涵必须具有基本相同或相似的认识或一定程度上的基本认同。在传统视觉艺术形式下通常艺术家运用娴熟的技巧复制大自然中被广泛认同为美的人或物。而这种基于载体的复制技巧在没有摄影技术的年代则显得格外难能可贵。视觉语言是由视觉基本元素和设计原则两部分构成的一套传达意义的规范或符号系统。其中,基本元素包括:线条、形状、明暗、色彩、质感、空间。它们是构成一件作品的基础。相当于建一栋房屋所需要的砖、瓦、水泥、钢材等等。也类似于文字语言中的字和单词。设计原则包括:布局、对比、节奏、平衡、统一。它们是艺术家用来组织和运用基本元素传达意的原则和方法。艺术家根据各种各样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材料和表现形式(雕塑或是绘画、具象或是抽象等等),运用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形成能够传达特定信息的图像2、 现代书法开启了视觉艺术的发展空间北大博导王岳川认为,日本现代书法家手岛右卿写的崩坏开启了书法的现代化之后,却无可挽回地丧失了书法的和谐美好境界和温馨快意的心灵交流。日本现代书法根本要点是书法的美术化,把书法变成画画,把书法变成凸显视觉冲击力的美术。当时一个西方人看到这幅字后说,这是什么呢?我不懂文字,但我知道那是一种天摇地动、分崩离析的感觉。后来有人告诉他,这就叫“崩坏”“礼崩乐坏”。中国的现代书法萌芽并发展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禁锢了十多年文化思想意识的文革结束,同时带来思想大解放,经济文化大发展。1985年10月15日,现代书法首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东南隅的展厅开幕。参展者有来自北京、天津、广西等地的书画艺术家黄苗子、张仃、王学仲、李骆公、王乃壮、古干、马承祥、许福同、左汉桥、朱乃正、邓元昌、苏元章、林信成、阎秉会、戴山青、彭世强、谢盛培、高莽、谢德萍、于人、王宁、杜中信、吴传麟、张虎、侯德昌、高寿荃共26人。72件参展作品,大多似书非书,似画非画,亦书亦画,给人面目全新之感。这些被称为现代书法的作品中,大量揉入绘画的技法与形象。不少作品还大胆使用色彩,打破了中国书法长期以来的纯黑白模式。王学仲曾在现代书法首展作品集中谈到:“一直被中青年书法家迷惑不解的是:书法界创新作品的极度缺乏,照抄欧颜柳赵,竟也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国家书展。虽然欧颜柳赵的艺术成就已经很高,但那只能满足当时人们的审美需求,想要被大家关注了解,首要任务便是寻找可以满足当代人心理审美需求的艺术形式。”与此同时,“书法”资源介入当代艺术领域。就艺术表现形式而言,一是行为书法,突出书写的行为而非作品:以张强、宋冬为例;还有北大双人行为书法、法兰克福“笔战”邱志杰于1986年著手进行书写兰亭序一千遍,一遍又一遍地依循传统方式临摹王羲之的代表作品兰亭序,唯独他却是在同一张纸上不断临摹。其结果是一团无从辨认、黑压压的墨团,此着眼点并不在于兰亭序其中的文字内容,而是因历经几世纪以来书法家不断临摹书写而突显兰亭序之文化权威。朱青生将白绢浸在山溪中,诗写在绢上。绢披在磐石之上可以有墨迹,而绢沉在溪底时只能写在水里,水不断地流过,带着墨,洗过绢,最后无字,字都被水冲走,这是一次书法的实验,虽然有人、有笔、有墨、有箫,但它是一种刺破古意的虚无。二是装置艺术对于书法的实验,王南溟于1994年发表了字球组合作品-让书写与装置结合。他关心书法在形态史的角色,因而不惜彻底改变书法传承数千年的平面形态使之立体化。徐冰将文字的所指和能指进一步进行双重改造:使一批批由英文单词字母转化成汉字笔画、偏旁,并遵照上下或左右结构组成汉英合壁的“非英非汉”字符具有了原单词的语义,成为可认可写的“英汉字”。他还把这些字制成毛笔字帖,供不同国家的人“习读摹写”。进而成为了一项荒唐、坚毅、有趣地结合中西文化并传播中国文化的公益活动,更加延伸了艺术形式的文化意义可能性。谷文达移居美国后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大型装置计划联合国。作品的意图是用头发构成的作品象征世界上不同种族的人们的命运。可以说是一组人类史、艺术史上少有的庞大的理想化作品。头发除了有可象征生命的生理功能外,在它丝状密集的排列、杂糅状态下却产生一种酷似墨迹和毛笔线条的书法痕迹肌理效果。可以看作是谷文达在书法探索上找到的一个更为开放也更有针对性的媒介符号,是其书法性、绘画性的实物转化,也是传统资源在新材料上的大胆挖掘。不但扩大了装置的体量,具有了更广泛的寓意(关照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与现状),而且终于将艺术本体的审美追求落实在当下国际关系和民族问题之上。1985年10月15日-29日,中国现代书法首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张仃、黄苗子、王学仲、王乃壮、李骆公、古干、马承祥、朱乃正、苏元章、谢云、戴山青、左汉桥、邓元昌、许福同、阎秉会、林信成等人1989年2月5日-19日,由高名潞等人策划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186位艺术家的293件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录像、装置、行为等。期间两次闭馆,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轰动。内有徐冰、谷文达、阎秉会、刘子建等人作品。1997年12月5-8日,中国现代书法发展晤谈会在南京中山陵八号东苑宾馆举行。与会正式代表九人,卜列平、文备、魏立刚、张强、朱青生、傅京生、杨应时、王南溟、庄天明。前后共举行五场讨论会。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现代书法组织,暂定名为中国现代书法学会(后正式定名为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1998年11月28-30日,中国现代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江苏高邮召开,会上正式宣告成立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选举凌继尧任学会会长,文备、卜列平、张强、魏立刚、阎秉会为副会长,文备兼任秘书长,杨应时任副秘书长。并成立了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各专业委员会。聘请顾问、名誉会长、名誉理事若干。首批会员30余人,大部分是成就突出的现代书法艺术家和理论家。学会会址设在南京东南大学文学院。朱青生是对“现代书法”的学术性问题研究很早,具有影响力的学者,他所认为的“现代书法”是现代艺术。因为它既发自于本文化的原创,又可以针对当今世界和社会的问题,现代书法可能是中国艺术现代化的一条道路。显然朱青生理解的“现代书法”和上述谈及到的“现代书法”有所不同,是两个概念。因此矛盾出现了,此 “现代书法”非彼“现代书法”。朱青生进而阐述、解释了自己的观点,以避免这种矛盾化冲突。现代书法是现代的书法,还是现代化的书法,还是“现代艺术”。有三种解释的方向,代表着三种信念。1现代书法是书法,是当代人所作的书法。其中包括专业书法家的书法和人民书法(从国家主席到街道退休职工的书法)。此概念从书写者在当代着眼,亦即:现代正在生存着的人的书写活动是现代书法。2现代书法是现代化的书法,其性质与传统(书法)相冲突,独立于或反叛于传统书法的形式、材料和理念,是一种趋向现代人的现代精神在书法活动中的体现。因其为书法同时又具有反传统性质,现代化的书法既是书法也是反书法。3现代书法是现代艺术。按王南溟的论证就是“现代书法”不是书法。作为现代艺术的现代书法对于其自身是否为书法完全不关心,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也可以不在意其是与不是的问题。因为现代艺术、包括以现代书法为形式资源和观念起点的现代艺术是一条道路,此路通达现代化的实现,即现代人的产生,至于借助方法是否最终还是书法,根本不是它的问题。 由此可见,现代书法主要表现形式是:构图借鉴绘画形式的原理;行为突出书写的进行的状态;装置变书法平面视觉为立方体空间。北大著名学者王岳川教授在论述这一现象时说:当今世界的“现代性”被神化了,需要进行现象学还原。现代性带来了物质极大的丰富,但对诸多艺术的消解导致了此起彼伏的现实危机和精神危机。面对“崩坏”的倾倒零散感,大抵没有太多的人愿意把这类精神分裂般的书法挂在家里天天凝视。崩坏让西方人认识到日本书法的现代性,但是也使东方书法的根本境界和谐的气韵消失了。从此,先锋书法家开始书写“怪力乱神”,现代性书法成为病态世界的病态模拟。人们去看一些怪书展觉得堵得慌,过去那种展玩手上之书法,其温润的人格内涵、恢宏的意义表达、美妙的诗意呈现、广博的人性关怀都荡然无存。要么崩坏,要么死绝,要么灭亡,要么颓败,充斥的是那种负面的、神经病的东西,而不是人类应该具有的空灵、高迈、宏大、温馨的作品。3、 书法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我们所讲的书法是中国传统意义的文化经典。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说:“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核心。”就其笔墨点线所表现的艺术现象来说,有墨迹,是作品,有可观赏性,我们可以说她是一种视觉艺术;但书法最本质的东西是这种现象背后的文化现象,是作者的人格修为,是作者的哲思情趣。进一步说,书法是一种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有学者说,书法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我认为这是比较合理的。孙晓云说,书法是视觉艺术吗?书法,毫无疑问地被完全挪人“视觉艺术”的范畴,似已盖棺定论,也许至今无人怀疑。依我之见,并非这样简单。我们是否这样划分一下:文字是由“六书”而成,虽然间有“象形”,但最终是属文字范畴。书法最后留给后人的,无论笔法还是才情,都是通过墨迹的真实记录,无疑是属视觉的感受。在这个意义上看,书法确是“视觉艺术”。然而,书法笔法的运作过程,即手的转笔技巧,又恰恰是书法的核心。古人总说“心手达情”,“心手合一”,用“心”不用“目”,正是说明在书写的过程中,视觉不是不起作用,是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手的转笔技巧无形中控制和局限了视觉。从这个意义上看,书法能说是完全的“视觉艺术”吗?“与其他人文科学相比,书法向现代的转化是落后一步的。我们看到书法在近代以来的教育呈现一个断裂状态,也很难跟得上人文思想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培贵认为,中国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要解决传统与现代的问题。对此,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中央美院博导邱振中表示,“当代艺术的发展,现代复杂的视觉经验,已使得我们在看书法时与传统切断了。但发展中国书法必须潜入到传统与现代之中,这是无法回避的。这许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尝试,被外界认为是一种冒险,但我会将其进行到底。”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继承与创新是书法作为一种自觉性艺术形态三千年来,不断发展并生生不息的源泉。梁巘评书帖语“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 孙过庭书谱语 “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姸。”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且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古人怪时,今不同弊”。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 这些书论就是不同时代的审美状态,也是前人继承创新的痕迹。4、 当代书法在艺术视觉上的探索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凸现,文字的书写功能在社会各阶层逐渐消弱,有人认为书法这门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形态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我以为这是杞人忧天。有句俗话:上帝关闭一扇门,必定会打开另一扇窗。书写功能的消弱是在于她的实用功能,但汉字这种作为中国文化交流的工具依然存在,而这种格高玄远的书法将在消弱其实用功能后,艺术性上会有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对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现代书法的活动,当代书法的创作及探索显得理性多了。邱振中先生自己指出:“现代书法创作的另一途径,是设法接近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把以人为核心改变为以作品为核心,追求作品形式构成的独创性,承认评价标准的多元性(不再认为传统评价标准是惟一的标准),从更广泛的来源中汲取创作的灵感,(不局限于古典的书法杰作),这样作品的形式构成处于突出的位置,从而对艺术家的想象力提出很高的要求”。王冬龄、曾来德二位书家的创作既彰显了当代的视觉艺术审美情趣又蕴藏着古人经典传统。王冬龄的巨书逍遥游,借助中国书艺的大道,依傍那远古圣贤的伟大气息,散开怀抱,乘风于书写的圆满自足之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王冬龄的巨书,以“游”的气格持续的窥探或者倾听这从至高的自然之境中徐徐传来的召唤,并将之化为一个动人新心魂的过程。这个过程让人追随那活化的笔端,真切地体会“技而近乎道”的自然之境界,体会那种“故”、“性”、“命”的互相交养、又汇通于生命的本有之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组长三级安全培训课件
- 大班奥运中国课件
- 辽沈战役课件
- 物料需求计划培训大纲
- 文化与社会课件
- 工商银行2025日照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2025年3D打印的定制化医疗设备
- 建设银行2025葫芦岛市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中国银行2025马鞍山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贵港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
- 苏教版2025-2026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
- 【里斯】年轻一代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与预测 -新物种 新理念 新趋势(2024-2025)
- 2025年综合基础知识题库(含答案)
- 6人小品《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台词完整版
- 水文学考试复习题和答案
- DB33- 1015-202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最新2022年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考核人员及时间安排
- 基于MAXIMO的发电行业EAM解决方案
- (完整版)英语能力B级考试课件
- (中英)订购单-Purchase-Order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