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Chines Medicine and Formulas_第1页
中药Chines Medicine and Formulas_第2页
中药Chines Medicine and Formulas_第3页
中药Chines Medicine and Formulas_第4页
中药Chines Medicine and Formula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 Chines Medicine and Formulas 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 Basic Knowledge of chines Medicine 一 中药与现代中药 ( 一 ) 中药 以 中医理论为指导 , 是传统药物的总称 , 包括植物 动物 矿物药 。 古代本草记载 3000种 , 目前整理 8000种 。 基本知识 ( 二 ) 现代中药 质量标准化 后的中药 条件控制:选种 种植 环境 有害物质污染:重金属 农药 微生物 炮制 现代中药 有效成份一致 一 中药与现代中药 基本知识 产地 决定质量 地道药材 川黄连 杭菊花 采集 植物药 根部 初春或深秋 天麻 茎叶 生长茂盛时 荷叶 花 待开放或开放初 槐花 种子 果实成熟时 枸杞 树皮 春夏时节易剥离 动物药 生长活动期 ( 以保证药效为原则 ) 矿物药 四季采集 干燥 晒干 阴干 烘干 储存 温度 湿度 通风 二 中药的产地 采集 干燥和储存 基本知识 ( 一 ) 炮制目的 纯净药物 提高药效 降低毒性 矫正不良气味 改变药物性能 三 中药的炮制 基本知识 ( 二 ) 炮制的方法 修治 纯净 粉碎 切制 水制 洗 淋 流 漂 浸 润 水飞 火制 炒 炙 煅 煲 煨 烘 焙 水火共制 蒸 煮 淬 其它 制霜 发酵 发芽 三 中药的炮制 基本知识 中药的基本药理理论 , 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 是中药理论的核心 。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 四 中药的性能 基本知识 定义 指药物的药性 , 寒 、 热 、 温 、 凉 寒 凉 治疗热证 热 温 治疗寒证 用药原则 疗寒以温热 疗热以寒凉 四气(四性) 用药反应为依据 基本知识 五种不同的味道 辛 能散 发散 用于表证 能行 行气 用于气滞 血淤 湿阻 甘 能补 补益 用于正气虚弱 能和 和中 用于调和药性 能缓 缓急止痛 用于肢体诸痛 五 味 基本知识 酸 能收 收敛 用于体虚多汗 肺虚久咳 能涩 回涩 用于久泻遗尿 崩露带下 苦 能泻 清泻火热 用于火热证 能燥 燥湿 用于湿证 咸 能下 泻下通便 用于便秘 能软 软坚散结 用于结节 五 味 基本知识 气味相同 作用相同 气味不同 作用不同 气同味异 作用同中有异 气异味同 异中有同 四 气 五 味 基本知识 中药对机体某些部分的选择作用 药效 选择部分 作用明显 未选部分 作用轻或无 归 经 基本知识 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不同趋向 升 降 浮 沉 方向 相反 疾病 作用于机体 基本知识 升浮 特性 向上向外 发汗解表 宣肺透疹 沉降 特性 向下向内 降逆止呕 平肝潜阳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 药物的气味 辛味升浮 药物的质地 轻浮 重沉 药物的炮制 酒炒升 姜炒散 升 降 浮 沉 基本知识 四气 归经 五味 升降浮沉 有机 结合 基本知识 广义 药物有毒 狭义 药物以外毒害作用 大毒 中毒 小毒 ( 用量过大或蓄积 ) , 如 细辛超用量 , 乌头未久煎 , 朱砂木通长期使用 毒 性 基本知识 配伍 禁忌 用量 用法 五 中药的应用 基本知识 单行 一味药 相须 性能功效相近药物配合使用 1+12 相使 一主一辅 辅药提高主药疗效 1+0.5 1.5 相畏 一种药物的毒性作用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相杀 一种药物能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相恶 一种药物能破坏或降低另一种药物的疗效 1+1内服药 基本知识 用 法 给药途径 给药时间 煎煮方法 基本知识 解表药 化痰止咳药 祛风湿药 温理药 祛湿药 理气药 清热药 理血药 消导药 补益药 泻下药 平肝熄风药 安神药 第二节 常用中药 Commouly used Chinese Medicine 定义 以发散表邪 , 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性味与功用 多辛味 能发散 使肌表之邪由汗而解 分类及适应证 辛温解表药 适用风寒表证 辛凉解表药 适用风热表证 煎煮 多浸泡 少煎煮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麻黄 柴胡 桂枝 菊花 薄荷 解表药 【 入药 】 草质茎 【 性味归经 】 辛 、 微苦 、 温 。 归肺 、 膀胱经 。 【 功效 】 发汗解表 、 宣肺平喘 、 利水消肿 【 应用 】 1、 用于风寒感冒 。 2、 用于咳嗽气喘 。 3、用于风水水肿。 麻 黄 解表药 【 入药 】 嫩枝 【 性味归经 】 辛 、 甘 、 温 。 归心 、 肺 、 膀胱经 。 【 功效 】 发汗解表 、 温经通阳 【 应用 】 1、 用于风寒感冒 。 2、 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 。 3、 用于痰饮 、 蓄水证 。 4、 用于心悸 。 桂 枝 解表药 【 入药 】 根 【 性味归经 】 辛 、 苦 、 微寒 。 归心包 、 肝 、 胆 、 三焦经 。 【 功效 】 和解退热 、 舒肝解郁 、 升阳举陷 。 【 应用 】 1、 用于伤寒邪在少阳 , 寒热往来 、 胸胁苦满等 。 2、 用于肝郁气滞 , 胸胁胀痛 、 头晕等证 。 3、 用于中气不足 , 脾阳下陷 , 见畏寒肢冷 、 久泻 久痢 、 各种下垂证 。 柴 胡 解表药 【 入药 】 头状花序 , 分白 、 黄 、 杭菊花 【 性味归经 】 甘 , 微苦 、 微寒 。 归肺 、 肝经 。 【 功效 】 疏散风热 、 清肝明目 、 解毒疗疮 【 主治 】 1、 外感风热 2、 肝阳眩晕 、 目赤肿痛 、 疔疮痈肿 菊 花 解表药 【 入药 】 茎叶 【 性味归经 】 辛 、 凉 。 归肺 、 肝经 。 【 功效 】 疏散风热 、 清利头目咽喉 、 舒肝理气 【 主治 】 1、 外感风热 2、 风热侵犯头面见头痛 、 眩晕 、 咽喉肿痛 3、 肝郁气滞 薄 荷 解表药 祛风止痛 防风 羌活 荆芥 用于出疹不透 关节疼痛 通鼻窍 细辛 苍耳子 辛夷 用于鼻渊头痛 利咽喉 牛子 蝉蜕 用于咽喉肿痛 温中和胃 生姜 紫苏 用于恶心呕吐 清利头目 桑叶 蔓荆子 用于风热上攻之头痛目赤 其 他 解 表 药 解表药 定义 凡能祛除风湿 、 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性味与归经 辛 能祛风发散 苦 能燥湿 多入肝 主筋 温 能祛寒 肾 主骨 应用注意 辛温苦燥 易伤阴血 用药时间长 保护脾胃功能 结合外治等综合治疗 祛风湿药 【 入药 】 根 【 性味归经 】 辛 、 苦 , 温 。 归肝 、 肾经 【 功效 】 祛风胜湿 、 散寒解表 【 主治 】 1、 风湿痹痛 , 善治腰以下 , 常配羌活 2、 风寒表证 , 或兼有湿邪 独 活 祛风湿药 【 入药 】 根 【 性味归经 】 苦 , 平 。 归肝 、 肾经 【 功效 】 祛风胜湿 、 补益肝肾 、 壮腰安胎 【 主治 】 1、 风湿痹痛 2、 肝肾不足 、 腰膝酸疼 3、 胎漏下 血 桑 寄 生 祛风湿药 利水消肿 防己 木瓜 五加皮 通经络 秦艽 桑枝 伸筋草 络石藤 忍冬藤 海风藤 活血 鸡血藤 化坚 威灵仙 其他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 定义 祛除体内湿邪阻滞的药物 分类 、 性味与功效 芳香化湿药 气味芳香 性偏温燥 以辟秽祛浊和强健脾胃为主要功效 淡渗利湿药 性甘味淡 以渗利水湿 、 通利小便为主要功效 清热利湿药 性寒味甘或苦 以清热利湿 、 祛除湿热为主要功效 煎煮 入煎剂要后下 , 以免耗损药效成分 祛湿药 【 入药 】 全草 【 性味归经 】 辛 , 微温 。 归脾胃经 。 【 功效 】 芳香化湿 、 和中止呕 、 发散表邪 【 主治 】 1、 湿阻中焦 , 脘腹账满 , 不欲饮食 , 恶心呕吐 神疲倦怠 2、 脾胃湿浊引起的呕吐 3、 外感风寒 、 内伤湿滞 芳香化湿药 藿 香 【 入药 】 根茎 【 性味归经 】 辛 、 苦 , 温 。 归脾胃经 。 【 功效 】 燥湿健脾 祛风胜湿 【 主治 】 1、 湿阻中焦 , 脘腹账满 、 不欲饮食 恶心呕吐 、 神疲倦怠 2、风寒湿痹的关节肿痛 3、 湿热下注 、 足膝肿痛 苍 术 芳香化湿药 【 入药 】 菌核 【 性味归经 】 甘 、 淡 、 平 。 归心脾肾经 。 【 功效 】 利水渗湿 、 健脾 、 安神 【 主治 】 1、 水湿停滞 、 小便不利 2、 脾虚湿盛所致的脘腹胀满 3、 心悸 、 失眠 淡渗利湿药 茯 苓 【 入药 】 幼苗或滨蒿 【 性味归经 】 苦 、 微寒 。 归 肝 、 胆经 【 功效 】 清热利湿退黄疸 【 主治 】 治疗黄疸的主药 , 如 肝炎 、 胆石症 清热利湿药 茵 陈 【 入药 】 成熟种子 【 性味归经 】 甘 、 微寒 。 归肾 肝 肺经 【 功效 】 利水通淋 、 清热明目 、 止泻 【 主治 】 1、 热结膀胱所致的热林 2、 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 3、 暑湿泄泻 清热利湿药 车前子 芳香化湿 相同点 不同点 淡渗利湿 湿阻中焦 厚朴 平喘 水肿 砂仁 安胎 薏苡仁 除风湿痹痛 清热排脓 内痈 赤小豆 解毒排脓 用于乳痈 丹毒等 清热利湿 小便不利 金钱草 除湿退黄 湿热黄疸 淋漓涩痛 灯心草 清心除烦 注:木通 、 通草含马兜铃酸 , 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 慎用 祛湿药 定义 具有清泄里热作用的药物 性味 性多寒凉 , 味多苦 分类与适应证 清热泻火 清气分热 治疗气分实热证 清热燥湿 用治湿热所致的痢疾 、 带下 、 黄疸 、 淋证 清热凉血 清血分实热 清热解毒 治疗疔疮痈肿 、 毒痢等证 清虚热 治疗阴虚发热 清热药 【 入药 】 含水硫酸钙 ( Caso4 2h2o ) 的矿石 【 性味归经 】 辛 、 甘 、 大寒 。 归肺 、 胃经 【 功效 】 清热泻火 、 除烦止渴 、 收敛生肌 【 应用 】 1、 用于壮热烦渴 2、 用于肺热喘咳 3、 用于胃火牙痛 4、 用于疮疡不敛 石 膏 清热药 【 入药 】 根茎 【 性味归经 】 苦 、 甘 、 寒 。 归肺 、 胃 、 肾经 【 功效 】 清热泻火 、 清肺滋阴降火 【 主治 】 1、 气分实热 高热 、 口渴 、 大汗 、 脉洪大 2、 肺热咳嗽 、 阴虚肺燥干咳少痰 3、 肺肾阴虚火旺的骨蒸潮热 盗汗 颧红 五心烦热 知 母 清热药 【 入药 】 花蕾 【 性味归经 】 甘 、 寒 。 归肺 、 心 、 胃经 。 【 功效 】 清热解毒 、 疏散风热 【 应用 】 1、 痈肿疔疮 2、 外感风热 、 温病初起 3、 热毒血痢 银 花 清热药 【 入药 】 果实 【 性味归经 】 苦 、 微寒 。 归肺 、 心 、 胆经 【 功效 】 清热解毒 、 消痈散结 、 疏散风热 【 应用 】 1、 用于痈肿疮毒 、 瘰疬痰核 2、 用于外感风热 、 温病初起 连 翘 清热药 【 入药 】 全根全草 【 性味归经 】 苦 、 甘 、 寒 归肝 、 胃经 【 功效 】 清热解毒 【 主治 】 痈肿疮疡及内痈 。 咽喉肿痛 , 疔疮 。 蒲 公 英 清热药 【 入药 】 根 【 性味归经 】 甘 、 苦 、 寒 。 归心 、 肝 、 肾经 【 功效 】 清热凉血 、 止血 、 养阴生津 【 主治 】 1、 热入营血 , 证见身热夜甚 , 烦躁不安 , 甚至神昏谵语 2、 血热妄行 、 咳血 、 尿血 、 崩漏 3、 热病后伤津口渴多饮或消渴证 生 地 黄 清热药 【 入药 】 根皮 【 性味归经 】 甘 、 辛 、 微寒 。 归心 、 肝 、 肾经 【 功效 】 清热凉血 、 退热 、 活血散淤 【 主治 】 1、 热入血分而发斑疹及血热安行 , 热病后期的低热不退 2、 血淤痛经 、 闭经 3、 肠痈 丹 皮 清热药 相同点 归经侧重 不同点 黄芩 清热燥湿 归肺经 止血安胎 黄连 泻火解毒 归胃经 黄柏 归肾膀胱 退虚热 三黄功能比较 清热药 其 他 清 热 药 清热明目 夏枯草 谷精草 密蒙花 生津止渴 芦根 天花粉 可外用药 天花粉 紫花地丁 大青叶 青黛 牛黄 马齿笕 败酱草 白花蛇舌草 白藓皮 清热药 有消化饮食 、 导行积滞的药物 山 楂 【 入药 】 果实 【 性味归经 】 酸甘 、 微温 。 归脾 、 胃 、 肝经 【 功效 】 消食化积 、 活血化淤 【 主治 】 1、 肉食油腻停滞 、 脘腹胀痛 2、 产后淤血腹痛 、 恶露不尽 消导药 【 入药 】 鸡的砂囔的角质内壁 【 性味归经 】 甘 、 平 。 归脾胃 、 小肠 、 膀胱经 【 功效 】 健脾消食 、 软坚化石 【 主治 】 1、 食积油腻停滞 2 、 石淋 鸡 内 金 消导药 定义 通利大肠 、 促进大便排出的药物 。 分类 攻下药 适用于热结便秘 润下药 用于血少津枯便秘 峻下逐水药 作用猛烈 易伤人体正气较少用 泻下药 【 入药 】 根和根茎 【 性味归经 】 苦 、 寒 。 归脾胃 、 大肠 、 肝 、 心包经 【 功效 】 清热通便 、 凉血解毒 、 逐淤通经 【 主治 】 1、 胃肠积热 , 大便秘结 2、 血热妄行 , 疔疮痈肿 3、 淤血经闭 大 黄 泻下药 【 入药 】 成熟种子 【 性味归经 】 辛 、 苦 、 平 。 归大肠 、 小肠经 。 【 功效 】 润肠通便 【 主治 】 气滞津亏肠燥便秘 郁 李 仁 泻下药 定义 祛痰药:减少或祛除痰液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止咳平喘:缓和 、 制止咳嗽 、 喘息的药物 分类及适应证 清热化痰药 主治痰黄 、 质稠的痰热证 温化寒痰药 主治痰白 、 量多 、 清稀兼泡沫 , 易咳出的寒痰 、 湿痰证 注: 痰证 是指痰浊停阻于脏器组织之间 , 可见于局部 或流窜全身表现的证侯 化痰止咳药 【 入药 】 地下鳞茎 【 性味归经 】 浙贝苦 、 寒 。 川贝母苦 、 甘 、 微寒 。 归心肺经 【 功效 】 化痰止咳 、 清热散结 【 主治 】 1、 外感风热咳嗽 2、 痰火郁结 、 咳嗽黄痰粘稠 3、 瘰疬 、 乳痈 贝 母 化痰止咳药 【 入药 】 块茎 【 性味归经 】 辛 、 温 、 有毒 。 归脾胃 、 肺经 【 功效 】 燥湿化痰 、 降逆止呕 、 消痞散结 【 主治 】 1、 脾不化湿 、 湿痰咳嗽 、 量多色白 2、 胃中寒饮呕吐 3、 痰热互结 , 胸脘痞满 半 夏 化痰止咳药 【 入药 】 成熟种子 【 性味归经 】 苦 、 辛 、 温 、 有小毒 。 归肺 、 大肠经 【 功效 】 止咳平喘 、 润肠通便 【 主治 】 1、 各种原因的咳嗽气喘 2、 各种便秘 杏 仁 化痰止咳药 【 入药 】 根 【 性味归经 】 苦 、 辛 、 平 。 归肺经 【 功效 】 开宣肺气 、 祛痰排脓 【 主治 】 1、 肺气不宣的胸满 , 咳嗽痰多 2、 肺痈 桔 梗 化痰止咳药 痰迷心窍 天竺黄 竹茹 竹沥 软坚散结 浮海石 海藻 昆布 平喘 苏子 桑白皮 葶苈子 白果 其他化痰止咳药 化痰止咳药 定义:凡能温里散寒的药物 性味:味辛而性温热 适应症 1) 脾胃虚寒 脘腹冷痛 便溏泄泻 2) 寒滞肝脉 疝气疼痛 外阴湿冷 3) 寒湿痹痛 四肢厥冷 温里药 【 入药 】 近成熟果实 【 性味归经 】 辛 、 苦 、 热 、 有小毒 。 归肝 、 脾 、 胃经 【 功效 】 散寒止痛 、 舒肝和胃 【 主治 】 1、 用于脘腹冷痛 2、 用于肝气犯胃 、 呕吐吞酸 吴 茱 萸 温里药 【 入药 】 侧根 ( 子根 ) 【 性味归经 】 辛 、 甘 、 热 、 有毒 。 归心 、 肾 、 脾经 【 功效 】 回阳救逆 、 助阳补火 、 散寒止痛 【 主治 】 1、 阴寒内盛 、 阳气衰微 、 出现的四肢厥冷 , 冷汗 自出 , 脉微欲绝之亡阳证 2、 脾阳不足 腹痛泄泻 肾阳不足 畏寒肢冷 腰膝酸痛 心阳不足 心悸气短 面白脚肿 3、 寒湿痹痛 附 子 温里药 温里药 入脾胃经 温中散寒 干姜 丁香 高良姜 其 他 温 里 药 定义 凡能舒畅气机 , 治疗气机郁滞的药物 性味 多辛燥 、 易耗气伤阴 适应证 1) 肝气郁结的胸满 、 胁胀 、 乳房胀痛 、 月经不调 2) 脾胃升降异常的脘腹胀满 、 疼痛 、 恶心 、 呕吐 理气药 【 入药 】 根茎 【 性味归经 】 辛 、 微苦 、 微甘 、 平 。 归肝 、 三焦经 。 【 功效 】 舒肝理气 、 调经止痛 【 主治 】 1、 情志抑郁所致的消化不良 , 胁肋作痛 、 乳房胀痛 2、 肝郁气滞所致的月经不调 、 痛经等等 香 附 理气药 【 入药 】 根 【 性味归经 】 辛 、 苦 、 温 。 归脾胃 大肠 胆经 【 功效 】 行气止痛 、 运脾调中 【 主治 】 1、 肝失疏泄出现胁痛 , 甚至黄疸 2、 脾胃气滞所致的腹满胀痛 、 食欲不振 3、 脾胃气虚运化无力而腹胀纳少 木 香 理气药 燥湿化痰 橘皮 纳气平喘 沉香 胸痹 薤白 破气消积 枳实 青皮 其 他 理 气 药 理气药 定义 治疗血分病症的药物 分类及适应症 活血药 用于血瘀阻滞的病证 , 如疼痛 、 肿块 止血药 用于各种出血性病证 , 如咳血 、 尿血 、 崩露 理血药 【 入药 】 根茎 【 性味归经 】 辛 、 温 。 归肝 、 胆 、 心包经 【 功效 】 活血行气 、 祛风止痛 【 主治 】 1、 血中气 药 , 气血阻滞所导致胸胁痛 、 痛经 2、 感受风邪所致的头痛及风湿痹痛 川 芎 理血药 丹 参 理血药 【 入药 】 根 【 性味归经 】 苦 、 微寒 。 归心 、 心包 、 肝经 【 功效 】 活血祛瘀 、 凉血消肿 、 养血安神 【 主治 】 1、 血瘀引起的多种病证 , 胸痹心痛 2、 关节红肿疼痛 3、 血虚或血热所致的烦躁失眠 【 入药 】 花冠 【 性味归经 】 辛 、 温 。 归心 、 肝经 【 功效 】 活血祛瘀止痛 【 主治 】 1、 血瘀引起的疼痛 , 如胸痹 、 痛经 、 闭经 , 产后瘀阻腹痛 2、 跌打损伤引起的瘀血疼痛 红 花 理血药 【 入药 】 块茎 【 性味归经 】 苦 甘温 微寒 。 归肺 、 肝 、 胃经 【 功效 】 收敛止血 、 消肿生肌 【 主治 】 1、 肺 、 胃出血 。 单味米汤调服 2、 外伤出血 , 外敷 3、 痈肿疮毒 白 芨 理血药 ( 参三气 三七粉 田三七 ) 【 入药 】 根 【 性味归经 】 甘 、 温 、 微苦 。 归肝 、 胃经 【 功效 】 化瘀止血 、 活血定痛 【 主治 】 1、 人体各种出血 , 单味米汤调服 , 止血不留瘀 2、 跌打损伤 , 胸痹心痛 三 七 理血药 止血药归入活血药 牛膝 穿山甲 水蛭 降香 泽兰 止血药 凉血止血 小蓟 地榆 白茅根 槐花 侧柏叶 活血止血 血余炭 蒲黄 藕节 收敛止血 仙鹤草 棕榈炭 理血药 其 他 理 血药 定义:凡能补益人体气血阴阳 , 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 。 包括增强人体机能的活动的药物 分类与适应证 补益药 补气药 适用于气短懒言 、 神疲乏力 、 自汗 , 活动后加重 舌淡 、 脉虚 补血药 适用于面色苍白或痿黄 、 头晕眼花 、 心悸失眠 手足麻木 , 舌淡 、 脉细无力 补阴药 适用于午后潮热 、 两颧嘲红 、 盗汗 、 五心烦热 舌红少苔 、 脉细数 补阳药 适用于面色晃白 、 刑寒肢冷 、 口淡不渴 、 小便清长 、 大便稀溏 。 舌淡苔白 、 脉沉迟无力 。 补益药 【 入药 】 根 野生名野山参 人工栽培名圆参 【 性味归经 】 苦 、 微温 、 微苦 。 归肺 、 脾经 【 功效 】 大补元气 、 补益脾肺 、 生津止渴 【 主治 】 1、 气虚欲脱的气息微动 呼吸短促 四肢厥冷 冷汗淋漓 2、 脾肺气虚 久泻久痢 脏器下垂 久咳久喘 动则加重 3、 津伤口渴 、 消渴 【 煎煮 】 文火另煎 , 将汁兑入他药内服 研末吞服 单味药 30g 水煎服 人 参 补气药 【 入药 】 根 【 性味归经 】 微甘 、 苦 , 寒 。 归心 、 肺 、 肾经 【 功效 】 补气养阴 清火生津 【 主治 】 1、 阴虚火旺 , 气虚咳嗽 2、 津液不足 口舌干燥 西 洋 参 补气药 【 入药 】 根 【 性味归经 】 甘 , 微温 。 归脾 、 肺经 【 功效 】 补气升阳 益卫固表 托毒生肌 利水消肿 补气活血 【 主治 】 1、 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 2、 表虚不固的恶风 、 自汗 、 易感 3、 痈疽不溃 、 或溃后久不愈合 4、 气虚浮肿 5、 中风后遗症 , 半身不遂 黄 芪 补气药 【 入药 】 根 【 性味归经 】 甘 、 辛 , 温 。 归肝 、 心 、 脾经 【 功效 】 补血活血 、 调经止痛 、 润肠通便 【 主治 】 1、 血虚诸证 2、 月经不调 , 痛经 、 闭经 3、 血虚肠燥便秘 当 归 补血药 【 入药 】 根 【 性味归经 】 苦 、 酸 , 微寒 。 归肝 、 脾经 【 功效 】 补血敛阴 柔肝止痛 平肝潜阳 【 主治 】 1、 月经不调 、 痛经 、 崩漏 、 自汗 、 心悸 2、 肝气不和 、 胁肋脘腹疼痛 , 或四肢拘挛作痛 、 腹痛腹泻 3、 肝阳上亢 , 头痛 、 眩晕 白 芍 补血药 【 入药 】 根 【 性味归经 】 甘 , 微寒 。 归肺 、 胃经 【 功效 】 养阴润肺 益胃生津 【 主治 】 1、 阴虚肺热咳嗽 2、 热病伤阴 、 津伤烦渴 沙 参 补阴药 【 入药 】 成熟果实 【 性味归经 】 甘 , 平 。 归肾 、 肝 、 肺经 【 功效 】 滋补肝肾 、 明目 【 主治 】 肝肾阴虚 、 头晕目眩 、 视力减退 、 腰膝酸软 、 遗精消渴 枸 杞 子 补阴药 补肺阴 麦冬 黄精 百合 养胃阴 石斛 玉竹 益肾阴 墨旱莲 女贞子 滋阴潜阳 龟板 鳖甲 补阴药 其 他 补 阴 药 【 入药 】 雄鹿头上尚未骨化带毛的幼角 【 性味归经 】 甘 、 咸 , 温 。 归肝 、 肾经 【 功效 】 补肾壮阳 【 主治 】 肾阳不足 、 畏寒肢冷 、 宫寒不孕 、 阳痿早泄 虚寒崩漏 【 用法用量 】 1-3g, 研细末 , 三次分冲 。 或入丸散 。 附 :鹿角胶 补肝肾 益精血 鹿 茸 补阳药 【 入药 】 树皮 【 性味归经 】 甘 , 温 。 归 肝 、 肾经 【 功效 】 补肝肾 、 强筋骨 、 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