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一國文報告 古代漢語判斷句及子句解說 羅頌謙 071022 黃瑋琛 071030 霍婉婷 071037 馮梓媚 071039 許佩儀 071041 何美屏 071053 什麼是判斷句 表示主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句子形式用以確認判斷對像是 或不是 誰或什麼多用於對主語的性質 情況進行判斷 現代漢語判斷句 一般用判斷動詞 是 聯繫主語和謂語我是廣播學院的學生張華不是北京人也有一些判斷句不用判斷詞 是 但只佔極少數今天星期一張華上海人古代漢語判斷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 多不用判斷詞 是 而直接套用名詞或名詞短語充當謂語因為上古漢語最初並沒有作為繫詞的 是 字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 主語 者 謂語 也在主語後面加上代詞 者 來復指主語 表示提頓 加強語氣並在謂語後面加上語氣詞 也 來幫助表明判斷性句子判斷意味較強古代漢語判斷句中最常見 最典型的一種形式例子彼秦者 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 戰國策 趙策 陳勝者 陽城人也 史記 陳涉世家 張良者 其先韓人也 史記 留侯世家 虞卿者 遊說之士也 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 庠者 養也 校者 教也 序者 射也 孟子 勝文公上 法者 治之端也 荀子 君道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 續 主語 謂語 也在謂語後加上語氣詞 也 來表示幫助判斷古代漢語中較常見及典型的形式之一劫天子 惡名也 戰國策 秦策 晏嬰 齊之習辭者也 晏子春秋 內篇雜下 芸 除草也 漢書 食貨志上 公子州籲 嬖人之子也 左傳 隱公三年 彼 丈夫也 我 丈夫也 吾何畏彼哉 孟子 滕文公下 張騫 漢中人也 漢書 張騫傳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 續 主語 者 謂語在主語後面加上代詞 者 構成的判斷句兵者 兇器 史記 酷吏列傳 天下者 高祖天下 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 陳軫者 遊說之士 史記 張儀列傳 少君者 故深澤侯舍人 史記 封禪傳 兵者 不祥之器 老子 竟不易太子者 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漢書 張良傳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 續 主語 謂語這種形式的判斷句既不加 者 也不用 也 例如 1 農 天下之本 史記 考文本紀 2 兵 兇器 漢書 晁錯傳 3 荀卿 趙人 史記 孟子荀卿列傳 4 韓 天下之咽喉 戰國策 秦策四 5 此人力士 史記 魏公子列傳 6 朕 高皇帝側室之子 漢書 文帝紀 第三和第四種形式的判斷句中沒有語氣詞 也 所以判斷意味較弱 這兩種句式在古漢語判斷詞中只佔少數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 續 主語 副詞 謂語 也 古代漢語判斷句中 有時為幫助加強肯定判斷的語氣 人們習慣在主語和謂語之間用上一些副詞 去強調兩者間的聯繫這些副詞有加強肯定的語氣的作用 在句中充當狀語 可以譯為 是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 續 如果在判斷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用否定副詞 非 匪 就是表明了主語和謂語不是同一事物這個 非 字是一否定副詞 用以否定謂語 可以譯為 不是 用了否定副詞 非 匪 的判斷句 就是判斷句的否定形式我心匪石 不可轉也 詩 邶風 柏舟 此非君之言 齊東野之人語 孟子 萬章上 鬼非人也 墨子 大取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天下之天下也 呂氏春秋 貴公 子非魚 安知魚之樂 莊子 秋水 此庸夫之怒也 非士之怒也 戰國策 魏策 非 雖然可以譯為 不是 但是 非 並不等於 不是 此因 非 是一個否定副詞 不是判斷詞 作用是用來否定後面的名詞性成份而 不是 是由否定副詞 不 和判斷詞 是 組成的一個偏正結構 構成否定的判斷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 續 判斷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用 為 聯繫余為伯儵 余 而祖也 左傳 宣公三年 桀溺曰 子為誰 曰 為仲由 論語 微子 汝姓何 是荷葉之荷 為河水之河 北史 何妥傳 是時漢邊郡李廣 程不識皆為名將 史記 李將軍列傳 在古代漢語中 為 是一個意義非常豐富的動詞以上幾例中的 為 都可以翻譯成判斷詞 是 但是一般認為 為 不是判斷詞而是動詞 因為 為 絕大多數情況是出現在陳述句中的 壓縮判斷句 有一類判斷句是 若單從字面上看 主語和謂語似乎不能構成判斷 但所表達的意思是非常清楚的犨 龐 長沙 楚之粟也 竟陵澤 楚之材也 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 在上述例句中 兩個分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都似乎很難構成判斷 但它們的意思卻能夠被完全理解這種句子往往帶有較強的修辭性和富有表達力 可以稱為 壓縮判斷句 夫戰 勇氣也 左傳 莊公十年 夫刑 百姓之命也 曹操 選軍中典獄令 判斷句的主語省略 判斷句的主語有時可以省略 這種情況多出現在對話問其僕曰 追我者何也 其僕曰 庾公之斯也 孟子 離婁下 孟嘗君怪之 曰 此為誰 左右曰 乃歌夫 長鋏歸來 者也 戰國策 齊策四 這種判斷句的句子只有謂語 沒有主語 但讀者能夠按前文後理得知主語是甚麼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表達作用 判斷句的基本作用 是用來解釋和分類梁父即楚將項燕 史記 項羽本紀 農 天下之本 史記 孝文本紀 上述兩例是謂語對主語進行解釋 謂語跟主語是等同關係 二者所指為同一事物 因此主語和謂語的位置可以互換以下兩例則是謂語對主語進行分類 主謂是類屬關係陳勝者 陽城人也 史記 陳涉世家 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 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 陳勝 只是 陽城人 之一 我們不能把句子變為 陽城人 陳勝也 孫臏 也只是 孫武之後世子孫 之一 主語與謂語並不能構成邏輯上的完全對等 因此不能把主謂位置交換這種類型句子中的主語和謂語 除了在句法上構成判斷以外 在邏輯上也能構成判斷 這是古漢語判斷句的基本表達功能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表達作用 續 判斷句的另一作用 是用來表示比喻君子之德 風 小人之德 草 論語 顏淵 曹公 豺虎也 資治通鑑 淝水之戰 趙衰 冬日之日也 趙盾 夏日之日也 左傳 文公七年 以上例句主謂為比喻關係 主語所表達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和謂語所表達的事物有相似之處各句意思分別為 君子之德像風 小人之德像草 曹公好像豺狼虎豹 趙衰如同冬日般的溫暖 趙盾如同夏日般的嚴酷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表達作用 續 判斷句還有表示因果關係的表達作用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 拘於虛也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 篤於時也 莊子 秋水 良庖歲更刀 割也 族庖月更刀 折也 莊子 養生主 孟嘗君為相數十年 無纖介之禍者 馮諼之計也 戰國策 齊策 例1是由兩個表示因果關係的分句組成的一個並列複句 這兩個分句的主語都由 者 字結構來擔任 謂語 拘於虛也 和 篤於時也 用來說明原因例2與例1結構相同 割也 和 折也 分別說明 良庖歲更刀 族庖月更刀 的原因例3是一個因果複句 其中 者 字結構作主語 馮諼之計也 表示原因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表達作用 續 判斷句亦能表示主謂之間的某種邏輯關係夫戰 勇氣也 左傳 莊公十年 千金 重幣也 百乘 顯使也 戰國策 齊策 以上兩例是用判斷句的形式 把比較複雜的內容壓縮在判斷句裏主謂之間在邏輯上並不構成判斷 只是具有某種邏輯關係例1中的 作戰 並不等於 勇氣 但作戰卻要依靠勇氣例2中的 千金 和 重幣 可以構成判斷 而 百乘 指的是車馬 並不等於顯使 但 百乘 卻是顯使所擁有的 判斷句各句式總結 簡單來說 判斷句的句式可分為肯定式及否定式肯定式 者 也 陳勝者 陽城人也 史記 陳涉世家 也 張騫 漢中人也 漢書 張騫傳 者 陳軫者 遊說之士 史記 張儀列傳 荀卿 趙人 史記 孟荀列傳 否定式在判斷句主語和謂語之間使用了否定副詞 非 匪 鬼非人也 墨子 大取 課文中的判斷句例子 1 者 也 夫然後足以化民易族近者 服而遠者 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儀禮 學記 學者有失四教者 必知人之學也 儀禮 學記 名者 實之賓也 莊子 逍遙遊 南冥者 天池也 齊諧者 志怪者也 莊子 逍遙遊 2 也 夫越國吾攻而勝之 吾能居其地 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 不可失也 勾踐滅吳 3 者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此小年也 莊子 逍遙遊 4 北冥有魚 其名為鯤 莊子 逍遙遊 5 1或失則多 或失則寡 或失則易 或失則止 此四者 心之莫同也 儀禮 學記 5 2曰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此則寡人之罪也 勾踐滅吳 5 否定判斷句非其身之所種 則不食 非其夫人之所織 則不衣 勾踐滅吳 是 字作判斷句的主語或謂語 古代漢語裡有些 是 字容易被誤認為繫詞 實際上是指示代詞 常常用來充當判斷句的主語或謂語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過也 左傳 僖公三十年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 論語 為政 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軻好辯 孔道以明 轍環天下 卒老於行 荀卿守正 廢死蘭陵 是二儒者 吐辭為經 舉足為法 絕類離倫 優入聖域 進學解 是 字作判斷句的主謂語 續 是心足以王矣 齊桓晉文之事章 是非汝所知也 孟子 離婁下 繩繩兮不可名 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 無物之象 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 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 是謂道紀 老子 第十四章 天下初定 又復立國 是樹兵也 荀子 非十二子 是則子思 孟軻之罪也 荀子 非十二子 以上例子中的是字都是指示代詞 充當句子的主語 例8的謂語前面有副詞 則 例5是否定的判斷句 謂語之前有否定副詞 非 更可看出是字不是繫詞 是 字作判斷句的主謂語 續 以下例子中的 是 都是指示代詞 充當判斷句的謂語 可譯為 就是 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逍遙遊 終而復始 日月是也 孫子兵法 埶 欻而生者 飄驟是也 漸而生者 動植是也 范縝 神滅論 以智說愚必不聽 文王說紂是也 韓非子 難言 作為繫詞的是字在秦古書極為少見 漢代的作品中就比較多了 如 此必是豫讓也 史記 刺客列傳 天子識其手書 問其人 果是偽書 史記 封禪書 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 史記 商君列傳 此是君家之蠶食 搜神記 卷四 風伯 雨師 雷公 是群神也 論語 祀義 豫章太守顧邵是雍之子 世說新語 雅量 以上例子中的 是 都是位於名詞或代詞和名詞成份之間 是繫詞 即使是在漢代以後 那些文言寫的作品中 判斷句仍以不用繫詞是為常 是字句在課文中的例子 學記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 建國君民 教學為先 兌命曰 念終始典于學 其此之謂乎雖有嘉肴 弗食 不知其旨也 雖有至道 弗學 不知其善也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 教然後知困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 而知其美惡 然後能博喻 能博喻 然後能為師 能為師 然後能為長 能為長 然後能為君 故師也者 所以學為君也 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 記曰 三王四代唯其師 此之謂乎凡學之道 嚴師為難 師嚴然後道尊 道尊 然後民知敬學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 當其為尸 則弗臣也 是故古之王者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 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 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以上句子中的 是 字 均為指示代詞 充當句子的主語 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 懷王竟聽鄭袖 復釋去張儀 是時屈平既疏 不復在位 使于齊 顧反 諫懷王曰 何不殺張儀 懷王悔 追張儀不及 是時屈平既疏以上句子中的 是 字 均為指示代詞 充當句子的主語 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句子中的 是 字 為繫詞 太史公曰 余讀離騷 天問 招魂 哀郢 悲其志 適長沙 觀屈原所自沉淵 未嘗不垂涕 想見其為人 及見賈生吊之 又怪屈原以彼其材 游諸侯 何國不容 而自令若是 讀服烏賦 同死生 輕去就 又爽然自失矣 而自令若是句子中的 是 字為指示代詞 充當句子的謂語 史記 伯夷列傳 是遵何德哉 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 是 為指示代詞 若至近世 操行不軌 專犯忌諱 而終身逸樂 富厚累世不絕 或擇地而蹈之 時然後出言 行不由徑 非公正不發憤 而遇禍災者 不可勝數也 餘甚惑焉 儻所謂天道 是邪非邪 是 作繫詞之用 五蠹 堯之王天下也 茅茨不翦 采椽不斲 糲粢之食 藜藿之羹 冬日麑裘 夏日葛衣 雖監門之服養 不虧於此矣 禹之王天下也 身執耒臿以為民先 股無胈 脛不生毛 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 以是言之 夫古之讓天子者 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 古傳天下而不足多也 今之縣令 一日身死 子孫累世絜駕 故人重之以是言之 是 為指示代詞 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 是 作繫詞之用 古者文王處豐 鎬之間 地方百里 行仁義而懷西戎 遂王天下 徐偃王處漢東 地方五百里 行仁義 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 荊文王恐其害己也 舉兵伐徐 遂滅之 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 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 是仁義用於古不用於今也 故曰 世異則事異 當舜之時 有苗不服 禹將伐之 舜曰 不可 上德不厚而行武 非道也 乃修教三年 執干戚舞 有苗乃服 共工之戰 鐵銛矩者及乎敵 鎧甲不堅者傷乎體 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 故曰 事異則備變 上古競於道德 中世逐於智謀 當今爭於氣力 齊將攻魯 魯使子貢說之 齊人曰 子言非不辯也 吾所欲者土地也 非斯言所謂也 遂舉兵伐魯 去門十里以為界 故偃王仁義而徐亡 子貢辯智而魯削 以是言之 夫仁義辯智 非所以持國也 去偃王之仁 息子貢之智 循徐 魯之力使敵萬乘 則齊 荊之欲不得行於二國矣 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 是仁義用於古不用於今也 以是言之句子中的 是 為指示代詞 充當句子的主語 司寇行刑 君為之不舉樂 聞死刑之報 君為流涕 此所舉先王也 夫以君臣為如父子則必治 推是言之 是無亂父子也推是言之以上句子中的 是 為指示代詞 充當句子的主語 以是觀之 夫父之孝子 君之背臣也 故令尹誅而楚姦不上聞 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 上下之利若是其異也 而人主兼舉匹夫之行 而求致社稷之福 必不幾矣 古者蒼頡之作書也 自環者謂之私 背私謂之公 公私之相背也 乃蒼頡固以知之矣 今以為同利者 不察之患也 然則為匹夫計者 莫如脩行義而習文學 行義脩則見信 見信則受事 文學習則為明師 為明師則顯榮 此匹夫之美也 然則無功而受事 無爵而顯榮 為有政如此 則國必亂 主必危矣 故不相容之事 不兩立也 斬敵者受賞 而高慈惠之行 拔城者受爵祿 而信廉愛之說 堅甲厲兵以備難 而美薦紳之飾 富國以農 距敵恃卒 而貴文學之士 廢敬上畏法之民 而養遊俠私劍之屬 舉行如此 治強不可得也 國平養儒俠 難至用介士 所利非所用 所用非所利 是故服事者簡其業 而游學者日眾 是世之所以亂也 以是觀之 上下之利若是其異也 是故服事者簡其業 以上句子中的 是 均為指示代詞是故事強則以外權士官於內 救小則以內重求利於外 國利未立 封土厚祿至矣 主上雖卑 人臣尊矣 國地雖削 私家富矣 事成則以權長是故事強則以外權士官於內以上句子中的 是 均為指示代詞 充當句子的主語 是故亂國之俗 其學者則稱先王之道 以籍仁義 盛容服而飾辯說 以疑當世之法而貳人主之心 是故亂國之俗 句子中的 是 為指示代詞 充當句子的主語 無逸 周公曰 嗚呼 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 茲四人迪哲 厥或告之曰 小人怨汝詈汝 則皇自敬德 厥愆 曰 朕之愆 允若時 不啻不敢含怒 此厥不聽 人乃或譸張為幻 曰小人怨汝詈汝 則信之 則若時 不永念厥辟 不寬綽厥心 亂罰無罪 殺無辜 怨有同 是叢於厥身 是叢於厥身 句子中的 是 作繫詞之用 過秦論 當是時 商君佐之 內立法度 務耕織 當是時 齊有孟嘗 趙有平原 楚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防病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仑驾校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护理常规应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精力集中测试题及答案
- 沙盘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学杠杆面试题及答案
- 普通话语音考试题及答案
- 人类恐惧测试题及答案
- 乐理一级考试题及答案
- 林州入学面试题及答案
- CNAS-CC105-2016 《确定管理体系审核时间》(2018年第一次修订)
- 2025年初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八年级下册逐字稿第25课马说
- 《船舶导航系统》课件
- 2019-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风险管理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
- 血液肿瘤科知识培训课件
- 网络安全产品代理销售合同
- 广播工程系统施工方案
- 校园超市经营投标方案
- 新能源汽车概论 课件 5.1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 教育机构综合部的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