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翻译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_杨自俭.pdf_第1页
谈谈翻译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_杨自俭.pdf_第2页
谈谈翻译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_杨自俭.pdf_第3页
谈谈翻译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_杨自俭.pdf_第4页
谈谈翻译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_杨自俭.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外语 1996 年第 3 期 总第 73 期 谈谈翻译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 杨 自 俭 从 70 年代末至今不足 20 年 我国的翻 译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翻译工作的领域扩 大了 除文学艺术外 社科 科技 经济 文化 教育 军事和民族语文等方面的译 著 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成立学 术团体 创办刊物和出版社 开展学术讨 论与翻译服务 加强国内外交流等工作都 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理论研究意识有明显 增强 翻译科学的学科建设在各类文体翻 译研究 翻译理论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三个 层次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开创了翻译 史和译理史上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理论研究意识增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理论研究的论文与著述明显增多 据 不完全统计 1980 1995 年间国内发表 此类论文 500 余篇 出版著述 50 余部 这在 中国翻译史上是空前的 二是学术讨论会 上理论研究气氛逐渐浓厚 全国性或地区 性学术讨论会都越来越重视理论的讨论与 建树 更可喜的是还专门召开了一些全国 或地区或专业性的翻译理论研讨会 有力 地促进了翻译理论的研究 中国译协于 1995 年末成立了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委员 会 各类文体翻译研究从 80 年代初开始 由经验式的宏观描述进入了微观研究阶 段 研究的范围拓宽了 文学翻译研究中主 要样式都有 诗歌翻译研究较多 社科翻 译研究中有政论 新闻 法律 经贸等 科 技翻译研究有科学专著 文献资料 应用 文体等 另外汉译外 口译和机器翻译都 有发展 值得提出的是已经有人注意汉外 文体对比研究 这是微观研究中最重要的 基础研究 今后微观研究应注意三条 一 加强系统研究 除了继续拓宽研究范围之 外 重点应是系统研究 比如小说翻译研 究 学术著作翻译研究 新闻翻译研究 法 律翻译研究等 二 提倡理论研究 我国译 界有件怪事 小说 社科等译了这么多 但 研究这类翻译的文章却很少 这种状况应 该改变 三 各类文体的译者都应该认真学 习中外文体学的知识 这既有助于翻译实 践 也有助于理论研究 翻译理论研究已开始走出那个封闭的 领域 范畴研究与理论命题已不限于信达 雅 直译意译和可译性等几个老问题 而 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新的开拓 主要表 现是 一 出版了几本大型论文集 罗新 璋 翻译论集 1984 中国译协 翻译 通讯 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 1984 王寿兰 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 1989 杨 自俭等 翻译新论 1994 李亚舒等 科技翻译论著集萃 1994 杜承南等 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1994 这几本论文 集基本上汇总了我国翻译研究 主要是理 论研究 的主要成果 二 有了系统的理 论研究成果 到 80 年代末中国翻译学的理 论体系已初步构建问世 其代表著作为黄 龙的 翻译学 1988 和刘宓庆的 现代 翻译理论 1990 这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 件大事 是中国翻译科学进入一个新历史 时期的标志 比起黄著来 刘著在范畴的开 拓与界定 理论体系的结构和论述方法等 方面更具理论著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它 25 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发现代翻译理论原 则 原理 方法论和中国翻译学理论框架 的理论专著 该书 1993 年更名为 当代翻译 理论 在台湾出了修订版 不仅内容有所 充实 观点也有更新 张泽乾的 翻译经 纬 1994 和刘宓庆的 翻译美学导论 1995 是 90 年代以来最有代表性的两本理 论著作 是翻译科学的新发展 三 翻译 史 译论史和翻译批评三个方面有了重要 研究成果 马祖毅的 中国翻译简史 1984 谭 载 喜 的 西 方 翻 译 简 史 1991 陈福康的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1992 袁锦翔的 名家翻译研究与赏 析 1990 和许钧的 文学翻译批评研 究 1992 填补了上述三个方面的空白 今后这方面的研究应重视 一 理论体系 的严密和范畴概念的等级系统 使翻译科 学逐渐走向成熟 二 翻译史的研究除通 史之外 应重视开展断代史 如唐代 明 清 五四时期等 和学科翻译史 如小说 翻译史 诗歌翻译史 科技翻译史等 研 究 三 翻译批评研究难度大 但十分重 要 应重点发展 这项研究搞好了 既能指 导翻译实践 又能促进翻译理论建设 跨学科研究是翻译科学建设的一个重 要部分 分哲学思维 语言符号和社会文 化三个系统 分别为翻译科学的建设提供 理论依据 论证手段和参照范畴 近十几 年这三个系统的研究都有所开展 但成绩 比较突出的是语言符号系统 1977 年以来 国内英汉对比研究论文发表 400 余篇 论文 集与专著出版 25 部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张 今的 英汉比较语法纲要 1981 余立 三的 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 1985 邓 炎昌等的 语言与文化 1989 刘宓庆 的 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 1991 许余 龙的 对比语言学概论 1992 连淑能 的 英汉对比研究 1993 杨自俭等编 的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1990 王还 编的 汉英对比论文集 1993 刘重德 主编的 英汉语比较研究 1994 和李瑞 华编的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1996 等 其他两个系统的研究刚刚开始 成果不 多 今后三个系统的研究应重点抓好以 下几个问题 一 重点研究译者运用抽象 思维 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的规律 探讨 推理论证结构与描述显象结构的形成过 程 二 开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汉外对比 研究 探索双语表现法方面的异同 三 要重视双语中文化因素的对比研究 也要 重视哲学史 语言学史和文化史的对比研 究 探求不同民族认识世界和表达思想观 念的理论与方法 充实翻译科学的内容与 方法论依据 对上述的成绩我们不应该低估 但是 把翻译科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进行有目 的 有计划的建设 我认为做得还是很不 够的 因此想就翻译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 谈谈我的想法 1 翻译科学的定性定位问题 首先应 该界定 翻译 翻译学 和 翻译科 学 三个核心概念 翻译 有几重涵义 比如 翻译事业 这是一项事业的名称 翻译工作 这是一种工作或职业的名称 翻译专业 这是专业名称的简称 全名 是 翻译理论与实践 专业 是目前国内 培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名称 列在 文学门类的外国语言文学之下 跟 英语 语言文学 和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等 专业并列 我们论及的 翻译 是指人类 的一种语言文化行为或活动 具体讲就是 人类的口译 笔译和人操作的机器翻译 这 种行为或活动涉及原文作者 原作 原文 读者和译者 译文 译文读者 要完成这种 行为或活动就要靠译者的创造性劳动 这 种创造性劳动既有艺术性又有科学性 正 26 象人类的写作活动一样 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规律可循就有科学性 科学讲准确 也讲 模糊 艺术讲模糊 也讲准确 科学中有 艺术 艺术中有科学 翻译学 这个名 称在中国可能最早出自 1927 年 9 月出版的 蒋翼振编的 翻译学通论 据说 transla tology从 70 年代开始讲英语的国家用的人 逐渐多了起来 它跟 translation theory同 义 目前国内用 翻译学 简称译学 的 人较多 有的指理论研究 有的指学科 1992 年 11 月 1 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 学 科分类与代码 GB T13745 92 把 翻译学 列为语言学 一级学科 中应用 语言学 二级学科 之下的三级学科 跟 语言教学 话语语言学 计算语言 学 等并列 我以为研究翻译的科学应成为 一个较大的学科 可以叫翻译科学 据说 20 世纪初英语翻译理论界就把研究翻译的 科学叫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这两 个概念可能比较相近 翻译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很强 的学科 它既不属于语言学 也不属于文 学或艺术学 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作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它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和理论体 系 它的研究对象是翻译活动的全过程 包 括客观世界 自然 社会 思维三领域 原文作者 原作 原作读者 译者 译作 译作读者七大要素 其目的是揭示翻译活 动的内在规律和外部联系 以指导翻译实 践 研究的内容是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以及 与其相关的各种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研 究的方法是把翻译活动作为一个有结构特 征的系统 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揭示并解 决其内部与外部的矛盾 将解决矛盾过程 中形成的观念和认识加以分析综合 使其 成为能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体系 再经过 翻译实践加以检验 这是一个实践 理 论 再实践 再理论往复无穷的发展 过程 关于翻译科学的理论体系 1989 年我 作过简要论述 它包括翻译学 transla tology 翻译艺术学 translation art 和 翻译工程学 translation engineering 三个 层次 翻译学是基础理论 它包括翻译的性 质和原理 程序论 方法论 翻译批评 翻 译人才学 翻译史与译论史等 翻译艺术 学是技术性科学 它包括口译 笔译 同 声传译与机器翻译的理论研究 主要是把 各类文体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以分析归纳 形成系统 翻译工程学是工程技术 它包括 人工翻译 同声传译与机器翻译的实践技 术的研究 机器翻译工程与软件技术应成 为翻译工程学的重点发展的内容 三个层 次密切相关 从翻译学到翻译工程学 研 究对象一个比一个更具体 反过来 一个 比一个更抽象 翻译科学的学科地位 应该 升级到跟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艺 术学并列的地位 列为文学门类之下的第 三大学科 学科代码定为 0503 艺术学改 为 0504 它的二级学科可定为翻译学 翻译 艺术学和翻译工程学等 每个二级学科之 下都有三级学科 比如翻译学之下可有翻 译学原理 翻译批评 翻译史 翻译人才 学等 翻译艺术学之下可有口译学 笔译 学 机译学 文学翻译学 科技翻译学 法 律翻译学等 翻译工程学之下可有口译技 术 笔译技术 科技翻译技术 机器翻译 工程 软件技术等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学早就设有语言 学系和翻译科学系 还有不少国家都有翻 译学院 我们国家从历史上就不够重视这 两个学科 大学里一直没有这样的系科 这 也是中国翻译科学发展慢的一个主要原 因 21 世纪国际文化交流与国内文化 教 育 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水平 的翻译 目前这种人才培养机制很不适应 27 这种新形势的要求 因此我们需要建设一 些翻译科学的院系 除设立授予学士学位 的本科专业之外 还应筹建更多的硕士点 和博士点 或者开设授予学士学位以上各 类高级证书的证书课程 只有这样学科才 能上层次 学术才能上水平 只有这样人 才培养和译品生产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 求 2 学科建设规划与管理问题 今天的 科学已不是传统意义下的科学 科学研究 已从盲目的行动逐渐变成有规划 有目的 的研究活动 即科学出现了可规划的性质 研究规划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主动性 自觉 性和创造性的体现 它可以使科学的发展 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更好地符合 其发展的内在规律 为了迎接 21 世纪各项 事业的大发展 翻译科学的建设应该学习 理工科建设学科群的经验 认真加以规划 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发展的步伐 目前我国 管辖翻译事业的领导机关很多 有文化部 国家教委 外交部 编译局 新闻出版署 科 学院 社科院等 这种分散的管理体制对学 科发展不利 我们应该成立一个专管翻译 事业的领导机构 主要负责宏观调控 制订 翻译科学学科建设规划 翻译科学研究规 划 翻译人才培养规划和译品生产规划 这 件事可以借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 的组建和运作的经验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 和学科建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了这么快 的发展 跟这种领导体制是分不开的 3 翻译人才培养的机制问题 优秀的 翻译人才必须有丰富的中外语言文化知 识 还必须有很高的中外语言的理解和表 达能力 包括口头和书面 最好还能再掌 握一两门专业知识 我国从事各类翻译工 作的人绝大部分是外语系培养出来的 中 文系培养出来的很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高校外语教育有了新的发展 从近几年的 本科生和硕士生来看 大部分口头表达能 力比较好 比文革前有较大进步 但也有 明显的缺陷 一是中外文写作能力不高 当 然翻译能力也就不高 二是中国的人文社 科知识少 当然外国的也不够多 非外语专 业毕业生外语水平高的有明显增加 但文 科的低于理工科的 尤其是中文系毕业的 更低 由于经济大潮的影响 再加上认识上 的偏误 造成了人文学科的萎缩 文史哲 专业的学生明显减少 人民大学李文海先 生在最近一期 求是 杂志上著文呼吁重 视基础文科的建设 很应当引起我们的 关注 面对这种局面 我以为目前应该做两 件事 一是改造现有的中文系和外语系 在 中文系提高外语的要求 在外语系提高中 文的要求 都要突出中外文写作训练 因 为写作能力是翻译的基础 是科学研究最 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非外语专业的外语教 育还应再加强 尤其是对硕士生和博士生 其中多数人应达到用外语写本专业的学术 论文 在国际会议上发言的水平 二是开展 双语教育 人才培养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这种局面 必须从 小学 中学做起 适当增加外语学习时间 提高对外语的要求 高中毕业达到现在外 语本科二年级水平 中文教育不能削弱 而 且应该加强 尤其是写作能力应当更高 上 海外国语大学已开始在上海试办这类双语 学校 青岛海洋大学也在和青岛市中小学 联合试办双语教育班 4 方法论建设问题 方法论在任何一 个学科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方法论 的革新会引起科学的突破性发展 方法论 是人的智能结构网络中的软智能结构 是 创造才能的主要条件 但我们从历史上就 不重视方法论建设 长期不重视培养理论 思维能力的逻辑学 语言学和修辞学三门 28 基础学科 我们应该转变观念 加强方法论 的学习与研究 为此提出三点看法 要以 唯物辩证法为指导 继承我国译论研究中 的优秀成分 汲取国外先进的理论与方法 要探求古今中外结合的途径 要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当代科学的一大特征是各学 科之间在理论与方法上相互影响和渗透 因此要有意识地引进其他科学的理论与方 法 促进翻译科学方法论建设 除遵循现 代科学的整体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 层次 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之外 应 重点加强汉外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从语言 表达方法追溯到思维模式 因为这是翻译 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 学科建设涉及的问题很多 但最重要 是学科体系和人才的建设 注释 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 司 1993年 第 22 24 页 杨自俭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和翻译理论建 设 载刘重德主编 英汉语比较研究 湖南 科技出版社 1994年 第 12 20 页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国家教育委员会 授予博 士 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 专业目 录 1990 年 10 月 杨自俭 翻译新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 年 第 89 92页与 358 360页 刘重德 关于建立翻译学的一些看法 外国 语 1995年第 2 期 第 27 页 同 第 331 333页 李文海 重视基础文科的建设 求是 1995 年第 13期 第 36 38页 通讯地址 266003青岛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接第 24页 死不了 Die Hard 的史太隆 Sylvester Stal lone 史瓦辛格 Arnold Schwarzenegger 或布 鲁斯 威利斯 Bruce Willis 身上的体现 更是发 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但这些冷酷无情 又充 满智慧的当代 牛仔 们却代表了新一代人的理 想 幻想 体现了经过 文化革命 洗礼后的西 方社会新的道德价值观念 由此可见 这场 文化革命 给英国社会带 来的震荡和影响是多方位 多层次的 在许多方 面是英国社会变革的分水岭 尽管整个英国社会 并没有为此走向极端 其社会体系也未遭受毁灭 性的破坏 甚至到了 80 年代 英国人对一些问题 的态度 如家庭 两性关系等 还有回归传统的 倾向 但无论如何 经过这场 文化革命 的荡 涤 英伦已不复往日之英伦 60年代形成的生活 方式和行为准则一直在影响着英国社会与文化 的发展走向 即使英国在进入了今天的所谓 后 现代社会 postmodern society 其孤独 迷惘 压抑和疑惑的文化特性 以及环境污染 能源危 机 高离婚率 同性恋 爱滋病 吸毒等社会现 象 无一不留下了 60 年代这场 文化革命 的烙 印 参 考 书 目 Booker Christopher The Neophiliacs Lon don PIM LICO 1992 Brake Michael Comparative Youth Culture Routledge London 1985 Denzin Norman K Images of Postmodern Society Social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Cine ma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1 Furnham Adrian Barrie Gunter The Anatomy of Adolescence Young People s Social Attitudes in Britain Routledge London 1989 Hebdige Dick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Methuen London 1979 Hiding in the Light Routledge London 1988 胡文仲 主编 英美文化辞典 北京 外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Marwick Arthur Culture in Britain sincen 1945 Basil Blackwell 1991 Melly George RevoltintoStyle Har mondsworth Penquin 1970 Newburn Tim Permission And Regulation Law And Morals in Post War Britain Rout ledge London 1992 Phylis Hartnoll ed The Oxford Compan iontotheTheatreOxfordUniversityPress 1983 Park James British Cinema The Lights ThatFailed B T BatstordLtd London 1990 Room Adrian Dictionary of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Seymour Ure Colin The British Press and Broadcasting since 1945 Blackwell 1991 乌利希 格雷戈尔 德 世界电影史 北京 中 国电影出版社 1987 通讯地址 51042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系 29 现代外语 1996 年第 3期 总第 73期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Langage et culture le parler populaire travers la po sie et la chanson by Xu Zhenhua Pour Raymond Queneau l orthographe n est que l habit des mots et peut tre modernis e Il milite pour un nouveau francais plus imm diat plus direct mieux adapt la mise en cause du monde et de la condition humaine Il en est de m me pour Renaud qui se sert de ses chansons de col re dans la d nonciationd une soci t moderne indigne Le probl me du langage n est pas seulment le probl me de quelques linguistes mais bien d une surface et d une profondeur d une structuration L mantique l cole fran aise by Wang Xiuli Cet article est un r sum suz la S mantique fran aise depuis une vingtaine d ann es Elle a un fort impact tant sur les linquistes chinois que sur les linguistes trangers cause de ses analyses fines et hu manistes A la fin de chaque paragraphe la femme auteur a fait un commentaire qui pourrait certaine ment aider les lecteurs mieux sen inspirer T 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20th C Britain by Zhou Xuelin The fifties and sixties witnessed a cultural and social revolution that transformed Britain overturn ing structures patterns value systems and life styles which had previously prevailed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background to this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second part looks at the revolution itself the keynote of which is style rather than content individual self expression rather than socialval ues The third part sees what permanent legacy the revolution left on the whole of post modern Britain On the Establishm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