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件.ppt_第1页
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件.ppt_第2页
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件.ppt_第3页
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件.ppt_第4页
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 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 信息 观念 情感和信仰 以及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一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人类文化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得以传播 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横贯亚洲 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 它是沟通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 对促进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丝绸茶叶瓷器 骏马葡萄佛教医药西乐制糖天文学数学金银器制作技术 1 丝绸之路体现了文化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思考 商业贸易 商品交换 人与人交往 3 有哪些文化得以传播了 2 这一途径是怎样实现文化交流的 商业广告 生活文化的导游 茅台迎宾酒 蕴含中华民族 好客 敬宾 的传统文化内涵 继承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 敬重友情 的人文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可口可乐 耐克 万宝路 麦当劳等品牌的广告宣传 美国文化中那特有的对 英雄主义 的狂热崇拜精神 那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追求 那种奔放 自由而不失幽默的美国精神等 便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的大众流行文化 这些品牌已成为美国文化的代名词 使消费者潜移默化地体验着美国的文化 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 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有 而且文化传播的功能更强大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商品蕴含的文化元素日趋增多 商贸活动借助文化的同时 也推动文化的传播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1 文化传播的含义 2 文化传播的途径 1 重要途径 商业贸易 A 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B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一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它们对文化的变迁有什么影响 1 永嘉之乱后 2 安史之乱后 3 靖康之乱后 永嘉 之乱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 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 被迫大规模迁移江淮流域 主要迁入江苏 安徽 湖北 四川等地 这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向江南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安史 之乱后 约有100万人南迁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 靖康 之乱发生在北宋 战争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徙 思考 民工潮 走西口 下南洋 闯关东 等事例都涉及什么事件 这是文化传播途径吗 民工潮 1 文化传播的含义 2 文化传播的途径 1 重要途径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 政治 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 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 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 优良的学习条件 教育部决定设立海外孔子学院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 已有达到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美国及欧洲最多 成为推广汉语教学 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文化传播的途径 教育 唐朝时期 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 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在奴隶制瓦解 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 对唐朝的昌盛极为羡慕 因此向唐朝派遣的使者 留学生和学问僧数量很多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 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来唐学习 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 日本留学生回国以后 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日本遣唐使 从1978年到2008年底 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39 15万人 各类留学回国人员已近39万人 建国60年以来 我国累计接收来华留学生146万人次 留学人员在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84 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75 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和62 的博士生导师都有留学经历 留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多元的开放色彩 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而深入 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和准确 1 文化传播的含义 2 文化传播的途径 1 重要途径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A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 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B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教育 一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 信息 观念 情感和信仰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 文化传播的途径 1 重要途径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2 其它途径 亲朋聚会 外出旅游 各种经济 政治 文化活动等 1 文化传播的含义 一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烽火狼烟 驿寄梅花 鸿雁传书 晨钟暮鼓 传播媒介的发展阶段 口语 文字 印刷 电子 注意 新的传媒的出现 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文化传播的媒介 简称传媒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口语传播 文字传播 印刷传播 电子传播 网络传播 现代社会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 最直观 最常见 最丰富的传媒 具有传播渠道多 方法灵活 意义丰富 反馈及时的特点 口语 提供了动态画面和缤纷的色彩 更生动 形象和真实 电视 传播同网 全球同时 受众主动 双向互动 互联网 用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 具有娱乐性 情感性 艺术性 哲理性 手机短信 文字 图像 声音的完美结合 使人在看图阅文的同时可以听音乐 写文章 做笔记 复制文件 电子读物 图文并茂 易保存 可重复使用 阅读方便等特点 报纸 杂志 书籍 大众传媒 1 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 2 大众传媒的形式 3 大众传媒的作用 4 大众传媒的地位 二 大众传媒 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报刊 广播 电视 网络等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 沟通 共享的强大功能 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在日本 青少年随地吐痰 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现象十分少见 而这种现象在中国青少年中却时有发生 请说说可以借助哪些媒介在青少年中传播环保意识 两个都应该摒弃 传递环保意识的方式和媒介 1 及时提醒和制止身边的青少年破坏环境2 学校增加环保课程 对学生实施环保教育3 销售绿色产品并在上面标注倡导环保的图文4 在电视上播出关于环保的公益广告5 开设关于环保的综合网站或论坛6 在报刊中开辟环保专栏7 在黄金时段安排关于环保的广播节目 口语 文字 商品 电视 网络 印刷品 报刊 广播 你能说说各种媒介的优点吗 三 文化交流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你能举出古代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吗 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 张骞通西域 班超遣使通大秦 古罗马 马可波罗撰写 东方见闻录 利玛窦献 坤舆万国全图 三 文化交流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 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的向外辐射和传播 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1 为什么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 文化交流的意义 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中国文化对亚洲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形成了 儒家文化圈 西方文化中也有中国文化的痕迹 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 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的学术思想 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的艺术 影响了西方人的生活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更使西方人受益无穷 西方民主 自由 平等的思想 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了中国社会制度的进步 西方的民主制度 选举制度 议会制度被中国所借鉴 成为中国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促进了中国社会民主的发展进程 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管理经验的引进 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明的促进和影响 2 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既要热情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讨论 青年学生应该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有何作为 你还能举出中外文化交流的例子吗 2 大众传媒及作用 知识小结 2 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要求 1 12 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的是 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到岭南 互派留学生 当今世界频繁的经济贸易往来 大众传媒A B C D 2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在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 A 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B 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C 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 最常见 最丰富的现象D 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具有文化传递 沟通 共享的强大功能 C D 练习 3 培根认为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 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 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这句话表明 A 知识的传播比知识本身更重要B 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C 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D 知识文化具有继承性 C 1 十五 期间 中华文化开始更多地走出国门 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目前 我国已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 与近千个国际文化组织和机构有着文化来往 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 各国人民相互了解 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 共同发展 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消除东西文化间的差异A B C D A 2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 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 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 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 建设者 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A B C D D 3 传道 授业 解惑 体现了 A 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C 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D 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 4 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 作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平台 向世界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 这表明A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增强了影响力B 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C 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D 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