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经典心情随笔散文品味:闲话审美.doc_第1页
XX经典心情随笔散文品味:闲话审美.doc_第2页
XX经典心情随笔散文品味:闲话审美.doc_第3页
XX经典心情随笔散文品味:闲话审美.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经典心情随笔散文品味:闲话审美 小的时候要是看到同学穿了一件时髦衣服,会无比羡慕,而总觉得自己的衣服哪怕是新衣裳都觉得落伍。所以,我相信人自小就有审美,什麽是漂亮、什麽是丑陋还是能在浅层次得以分辨。这是一种自然的人化,是初级阶段的审美。虽然它的标准单一,不能从历史的维度和艺术的标准去衡量和外化,但美从人一出生就注入了血液,追寻著美,嚮往著美。 一件衣服现在是美的,过几年它的样式和颜色可能就落伍了,很少人觉得它美,穿戴出门就可能遭人白眼,说他不入时流。为何当时它是美的,如今就不美了呢?同样一件衣服为什麽在两个时代遭遇两个截然不同的境地呢,是衣服的错,还是人的错?其实原因很简单,是人为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抑或大部分人关注的是人云亦云之美而非真正审美价值。 当然从时尚角度也可以解释这种服饰审美现象,唐以胖为美今以瘦为美,非胖瘦本身,而是人在追求捕捉美之间情绪在变化,从众心理在变化。所有人都说穿短裙美,那它不美都做不到,这些应该皆属于现实之美。 于是,突然想到艺术。 艺术与审美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艺术是艺术家带著他的美的观念创造艺术作品,这是最高的审美表达。欣赏者来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感受艺术家表达的美,自己也带著对美的认识和享受从中寻找到快乐和满足。 一件衣服如果不将其视为古董,它或许永远是一件随时可弃的衣服,而很多文学艺术作品却可永远成为人们学习、欣赏甚至膜拜的审美产品。梵高以简单的黄色色系组合成的向日葵流芳百世,王羲之兰亭雅集信手之兰亭集序为世代学人追慕,但丁的神曲让后人真正读懂了义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转折时期人文主义的曙光,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激励了多少人从苦难和斗争中寻找到光明和快乐?艺术作品呈现的美和现实生活之美为什麽有如此不同呢?艺术美不可以吃、穿、住却能提供现实美无法达到的各项社会功能,现实美可能瞬间即失,艺术美却往往能够永恒,甚至一代又一代的人从中汲取之间的养分,不同角度吸纳其美。 所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乐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我们试图创造合理的世界图像,使我们在那里生活就像感到在家里一样,并且可以获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达到的安慰。” 我常常想:什麽是美?一件衣服,一篇文章,一件艺术品其实都可以是美的,但因为审美的角度不同,它就有不同的结果,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衣服自古作为功能用品,虽然过时,但是它有用途这可以是美,一篇文章一件艺术品都是作者精心创作的,花费了大量精力及思想,只要我们欣赏著从正面的角度出发总能找到自己所需所求,哪怕是片言隻语。人物也然,人之初性本善,即使长大后受到污染,但也不能对其全盘否定。 随著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不断进步,对美的追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如今一件衣服除了它的实用功能,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它呈现出来的审美意趣,衣服漂亮不漂亮各人所好,审美过程异常简单直接明瞭,一目了然。而对艺术品的审美却非如此简单,审美者除了要掌握一般的常识,还需要储备足够的知识,有足够的思辨和鉴赏能力。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件真正的大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多数人说不出所以然,甚至在心里暗自嗔骂“什麽狗屁作品?还不如我家二狗子涂鸦的漂亮”。而另外一种场面则见一位大有名头、满身鬼气的所谓书画家“嗖嗖”几笔,装腔作势,死鬼画符,製造出来的一幅幅“大作”却能赢得掌声阵阵、满堂喝彩。当然喝彩之人也许有内行之人仅仅为了顾忌面子不好道破,大部分喝彩之人应该是不明就里,审美能力范围有效罢了。见此情形,个个倾囊相购,树根烂茅当成冬虫夏草,魑魅魍魉以为神仙玉帝,一幅幅死蛇缠树的作品被咬喝声吹到云里雾里。甚至有人将其供奉在家中十分重要的位置顶礼膜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人爱漂亮的服饰,有人爱山河江水,有人爱酒精麵包。似乎这些都与艺术无关,却都有审美情绪在其中。衣服大家都有了,艺术作品大家也都在追求。真正好的艺术作品能看懂的人尚在少数,而能满足大众口味的作品即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能做到“雅俗共用”就是最大的奥妙。 当今社会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已基本获得了温饱,那麽温饱以后的人们究竟应当更关注什麽呢?毫无疑问,应当更关注自己精神家园的美好构建。 毋庸置疑,那些家中张贴死蛇缠树的作品也好,那些悬挂真正好作品的家庭也罢,只要他们自己觉得美好,自己看到有美的享受也是无可厚非的。 萝卜青菜各人所爱,他人无权干涉。 抱朴堂主人简介 马俊,男、江苏镇江人,1974年出生于景德镇,艺术学学士、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画师、江西省陶瓷行业技能人才评委、陶瓷美术专业技术人才评委、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景德镇市优秀高技能人才、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他受多年的正规美术教育,又转益多师,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