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化.doc_第1页
积极老龄化.doc_第2页
积极老龄化.doc_第3页
积极老龄化.doc_第4页
积极老龄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健康是老年人健康长寿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是躯体健康的基础,也是推进“积极老龄化”的基本战略要求。【摘自;徐淑金. “积极老龄化”框架下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福州.2010-11-27.】6.积极老龄化的内涵: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发展强有力的基础。社会依靠老年人的技能、经验和智慧,不大能首先给山他们自己的天剑,而且还能积极参与社会条件的改善。【段江林.“积极老龄化”与六个有】7.所谓“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是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发挥最大嫌疑的过程。【陈思.“积极老龄化”与公共图书馆.广州,2004年6月】8.作者认为积极老龄化是针对个人、家庭成员和社会三个层面而言的,对于不同层面积极老龄化有不同的概念。对于个人来说,积极老龄化是指进入老年的人享有充实的生活(包括健康、安全和积极参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对于社会和家庭来说,帮助老人尽可能长期低不依赖他人,延长其余的健康期和自立期。【王树新.北京市人口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2003.】9.老年人参与史诗活动,树立生命的精神支柱,营造万年的精神乐园,就能保持良好心态,提高生命质量。故此,以积极的行动走进老龄化社会,是实现健康长寿目标的正确选择。【李廉德.参与史诗活动 促进健康长寿-关于“积极老龄化”之管见】10. 所谓“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机会的过程。【束秀芳,顾睿.从“积极老龄化”视域解读老年频率-以央广老年之声、昆明幸福频道、河北金色年华之声为样本】11. 积极老龄化则认为老年人是积极的社会力量,可以发挥余热,可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或者从事其他有利于社会和自身的活动。老年人参与旅游志愿者活动不仅有助于老人资源的效用最大化,而且有利于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健康老年化,丰富中国旅游文化的内涵,塑造中国旅游的国家整体形象。【饶华清.从传统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的角色转变-以旅游志愿者为例.F.杭州.2010】、12总之,积极老龄化所凸显的是政府、社会通过政策、组织等方面的创新,打造方便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机制和平台,保障“老有所为”。【 卢若非. 从精神保障层面看当前中国积极老龄化问题.G.北京,2009】13.积极老龄化,指出老年人应具有参与意识,要积极面对晚年生活。作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资源,他们可以通过社会参与来提高晚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为社会继续发挥余热,并尽可能长久地保持生理、心理、智能等方面的良好状态。【宋广文,王静.促进“积极老龄化”的战略思考加强社区老年大学的建设C.2010】14. 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群体和老年人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仅要在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尽可能的保持良好状态,而且要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从被动受赡养者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力求从弱者变为强者。【杨 春. 对推进江苏省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思考.C,2008】15. 它让老年人认识到自己在一生中体力、社会以及精神方面的潜能,并按照自己的需求、愿望和能力去参与社会活动,而且当他们需要帮助时,能够获得充分的保护、保障和照料。【孙华清,孙华敏. 对推进我国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思考.G80-05.2010】16. 发动高校知识群体,开展积极老龄化研究,促进老龄化社会健康发展,关键在于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关键又在于人才,而整合人才资源,其关键又在于管理。【孙万镇. 高校积极老龄化工作的创新篇章.C北京.2011】17. 积极老龄化是以承认老年人的人权和联合国关于健康,参与,保障,照料和自我实现的原则为基础的,促进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其共享不但指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而首先是参与社会发展的机会与权利的共享。即把一个战略计划从以需要为基础转变为以权利为基础,承认人们在增龄过程中,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机会平等的权利。【张莹华. 公共图书馆人文关怀与积极老龄化.G.2010】18.19. 积极老龄化是在健康老龄化的基础上提出的, 进一步的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 在机体、社会、经济和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状态, 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参与社会。【牟利明,姜 川. 构建“积极老龄化社区”的方法和策略探讨.山东.2008】20. “积极老龄化”所强调的“参与”,就是倡导那些仍然具有社会劳动能力的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建设、参与社会发展,使之能够根据自己的劳动潜力、工作愿望、生活需求和志趣爱好,继续以有偿和无偿等各种方式,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更充分地实现其自我价值。当然这一“参与”又必须要以拥有能够参与社会劳动的健康为先决条件,以能够得到政府、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为保障,才能得以顺利实现。所以提倡积极“参与”,仍然必须同时解决好“健康”与“保障”两大问题,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能偏废。【黄永盛. 关于“积极老龄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21.积极老龄化通过的精神内容事通过各种方式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创造条件,以期老年人能更好地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变化,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目标。【江留敏.关于积极老龄化与老年人才资源开发问题研究.2005】22. 积极老龄化具有鲜明的主动性和进取性,它的指向十分明确,提出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的过程,它涵盖了健康老龄化和成功老龄化的全部内涵。“积极”还强调的是一种精神状态,生活中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带来更长寿、更健康和更快乐的生活,积极进取的思想有助于保持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假使疾病在身,积极健康的思想也能帮助老年人应对衰弱的身体。【王育忠. 关于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的思考】23. 在积极老龄化框架中,健康老龄化是基础,没有老年人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就谈不上积极参与,而健康老龄化需要家庭和社会提供物质与精神服务的良好保障。【陈彩珍.关注老年心理健康,推进“积极老龄化”C.2009】24. 自主、自立、自强、自助,若有余力,帮扶家庭、贡献社会。这就是“积极老龄化”的精神实质。【封丹.过有尊严的老年生活把我“积极老龄化”的精神实质.j.2011】25. 积极老龄化是以承认老年人的人权和联合国关于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的原则为基础的。它把一个战略计划,从“以需要为基础”转变为“以权利为基础”,承认人们在增龄过程中,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机会平等的权利。【科技智囊.积极老龄化,从战略到行动.2011】26. 对个人来说,积极老龄化是指进入老年的人享有充实的生活(包括健康、安全和积极参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继续学习,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益活动,使其宝贵才能和经验得到充分运用,继续各尽所能,发挥自己在物质、社会和精神方面的潜力,较长时间保持健康,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对家庭和社会来说,积极老龄化是指为老年人创造参与活动和学习的一切可能机会和条件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老年人尽可能长期地不依赖他人,延长其余寿的健康期和自立期。在老年人失去部分或全部自理能力需要帮助时,保证能获得各方面的保护和照料,消除各种对老年人的歧视、怠慢、虐待和暴力行为。让每一个进入老年期的人都能够享有健康的生命质量和良好的生活质量。【汪小娟.积极老龄化:一种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途径.C.2011】27.重复28. 笔者认为,对城市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而言,社区客观地成为其获取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社会场域和现实落点,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主要是指在社区这一社会场域所参与的一切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在现实层面上,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基本等同于社区参与,即“现实层面的社区参与”。【李宗华,高功敬.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实证研究.C.2009】29. 积极老龄化是老龄观的一个革命性变革,它以尊重老年人的人权为前提,以独立、参与、尊严和自我实现为原则,承认在老龄化过程中,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老年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积极老龄化把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权利重新还给老年人,这就使得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压力转变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也是积极老龄化的意义所在。【杨娜,胡文静,吴蕾.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死亡教育.G.2009】30. 笔者认为,积极老龄化的基本内容是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医疗保健体系,提供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机会和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等有力措施,让老年人都能够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并且成为受到社会承认的有用的社会成员,促进实现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潘磊.积极老龄化策略研究-以山东为例.G.2006】31积极老年化的核心:积极发掘老年潜能造福社会的同时,也能努力改善老年人自身的生活质量.继续发挥老年人作用。积极老龄化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和理论的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大举措和行动指南.【陈国樑,潘德增.积极老龄化行动浅谈.福建省老年学学会】32.重复33. 积极老龄化以尊重老年人的人权为前提,以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为原则,以承认人们在增龄过程中,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机会平等的权利为出发点,强调从工作中退休下来的老年人和那些患病或有残疾的人,能够仍然是他们家属、亲友、社区和国家的积极贡献者,老年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中介,他们的技能、经验和资源是一个成熟、充分融合、高尚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刘 颂. 积极老龄化框架下老年社会参与的难点及对策.C.2006】34. 积极老龄化的革命性在于,并不将人口老龄化视为一个难题,它要求以一个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老龄化,它注重老年人的人权,尊重老年人的选择,要求消灭对老年人的年龄歧视,让老年人融入社会而不是被社会排斥,创造条件让老年人做喜欢做的事,使人们老有所养腌.有所学!老有所用它实际上构建了一个和谐的社会,老年人乐得其所,并能发挥余热,从而使老年人从社会的负担转变为社会发展的动力。【蒋子桓.积极老龄化理论及政策研究.2011】35. 对老年人群来说,积极老龄化是指为老年人创造参与活动和学习的一切可能机会和条件,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老年人尽可能长期地不依赖他人,延长其寿命的健康期和自立期。【徐 沁,周红梅.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银发经济”探析.F.2010】36. 关于积极老龄化的提出和内涵,学者们有着较为统一的意见和看法,认为积极老龄化是在健康老龄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强调各国应把老人看作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应把他们看作负担。国际社会既鼓励和支持家庭对老年人进行赡养,尤其对生活能力较差的老年妇女要予以特殊照顾;又积极倡导政府、国际组织和民间社团制定“积极老龄化”的政策和计划,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参与和保障,以帮助国家应对老龄化的挑战。【谢杨.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以苏州金阊区石路街道乐龄之家为例.2012】37. 积极老龄化是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拉近与社会的距离,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孙竟淞.积极老龄化视角下我国城镇居民的社区保障措施研究.D.2009】38. 通过对于“积极老龄化”这一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我国在创办养老机构的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仅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同时还应当包括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徐昀,张昌英.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养老机构的发展研究.C.2012】39. 积极老龄化就是“尽可能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机会的过程,以提高人们老年时的生活质量”。积极老龄化的政策框架主要有三个支柱:健康、参与、保障。【黄建新. 积极老龄化视阈的福建省农村老年教育研究.G.2011】40. 007年3月省学会举办“积极老龄化高峰论坛”,在围绕“健康、参与、保障”这个“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支柱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情和人口老龄化趋势,认真总结三年来深人研究成果,提出“树立积极的观念,制定积极的政策,采取积极的行动”三项对策,在会上引起学术界较大反响。【福建省老年学学会. 积极老龄化研究综述.2007】41. 所谓“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尽可能获得最佳机会的过程。积极老龄化的观点是以联合国提出的“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的原则为理论基础而概括出来的一个政策理论,为老龄政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岳瑛.积极老龄化与我国老年教育.2012】42. 积极老龄化关注的主题扩展至包括健康、 积极参与及老年人家庭、社区和国家的生活。 尽管反映了许多重要问题, 如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健康后果及不公平、 文化及影响健康与疾病的社会因素等 (Hutchison, Morrison Mikhailovich, 2006), 但积极老龄化把战略规划重点从 “以需求为基础” (倾向于假定老年人是被动目标) 转变为 “以权利为基础”( 承认人们在变老时 , 他们在生活的各方面都享有机会 、 待遇平等的权利 , 以及他们的责任 )。【陈社英. 积极老龄化与中国: 观点与问题透视.C.2010】43面对“银发浪潮”的冲击,为了积极应对全球老龄化,联合国发布2002年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中提出确保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够有保障、有尊严地步入老年,并作为享有充分权利的公民参与其社会。其内涵是“健康、参与、保障”,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民事务,强调引导全社会接纳老年人,为社会做贡献。【崔炜.积极老龄化语境下的养老机构管理标准化建设.】44. “积极老龄化”从本质上讲是为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让老人们按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参与社会。积极老龄化这一全局性变化呼唤创新的标准化思维,使老年人得到人性化、标准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