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大中型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范本_第1页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大中型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范本_第2页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大中型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范本_第3页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大中型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范本_第4页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大中型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CB00404 FCB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大中型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范本4 工程任务和规模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2000年6月27FCB00404: 大中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范本4 工程任务和规模 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大中型水电站设计报告范本 主 编 单 位: 主编单位总工程师: 参 编 单 位: 主 要 编 写 人 员: 软 件 开 发 单 位: 软 件 编 写 人 员: 勘测设计研究院 年 月目 录4 工程任务和规模(3)4.1 地区社会经济概况(3)4.1.1 供电区社会经济概况(3)4.1.2 电力发展要求(3)4.1.3 电站建设的必要性(6)4.2 综合利用要求(6)4.2.1 防 洪(6)4.2.2 灌 溉(7)4.2.3 城镇和工业供水(7)4.2.4 通 航(7)4.2.5 防 凌(7)4.3 水利和动能(8)4.3.1 径流调节(8)4.3.2 洪水调节和防洪特征水位选择(9)4.3.3 正常蓄水位选择(11)4.3.4 死水位选择(13)4.3.5 装机容量选择(15)4.3.6 水轮机额定水头和机型选择(20)4.3.7 引水道尺寸的选择(23)4.3.8 水库运行方式、多年运行特性和初期蓄水计划(24)4.4 附图(27)4 工程任务和规模4.1 地区社会经济概况4.1.1 供电区社会经济概况 _ 水电站供电范围涉及到 _ 、 _ 等省(市)。总面积 _k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_ %;耕地面积 _ 万hm2,占全区总面积的 _ %,其中水田 _ 万hm2,占耕地面积 _ %,旱地(水浇地) _ 万hm2,占耕地面积 _ %。 _ 年底统计总人口 _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 _ %,其中农业人口 _ 万人,占全区人口的_ %,少数民族人口 _ 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_ %。除汉族外,主要有 _、 _ 等 _ 个少数民族。 _ 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 _ 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_ 亿元,其中农业 _ 亿元,工业 _ 亿元,国民收入 _ 亿元,人均国民收入 _ 元,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的 _ %;粮食产量 _ 亿t,人均粮食占有量 _ kg, 高于【低于】 全省人均水平。相对全省而言,是属 经济比较发展【落后】的地区 。 区域范围内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 _ 、 _ 、 _ 等 _ 种。其中 _ 、 _ 、 _ 矿比较丰富,探明储量分别为_ 万t、 _ 万t、 _ 万t, 主要分布在 _ 、 _ 、 _ 。现已开采的有 _ 、 _ 矿,年产量分别为 _ 万t、 _万t。 能源资源主要有 煤炭、水力、石油、天然气 等。 煤炭资源 丰富【不多】 ,远景储量 _ 亿t,已探明储量 _ 亿t,主要分布在 _ 、 _ 等地,煤质 较好【差】 ,原煤发热量 _ J/kg。 水能资源 较丰富【少】 ,全区有大、小河流 _ 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 _万kW,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 _万kW。已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 _万kW,占可开发的 _ %,开发程度相对 较低【高】 。 石油已探明储量 _ 万t,并形成年产原油 _ 万t的生产能力。 天然气探明储量 _ 万m3,年产气量 _ 万m3。 区内交通相对 较方便【差】 ,国家铁路干线 _ 铁路贯穿 东西【南北】 ,公路干线 _ 、 _ 国道穿过区内,县区及乡镇之间均有公路相通。 按照国家整体工业布局、充分发挥本地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地区国民经济将获得稳定快速发展。据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_期间及以后国民经济将以年递增率_% 的速度增长,预计到_年,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_亿元。提示:(1) 根据电站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2) 资源情况有什么资源就写什么;能源资源除上述外,还有地热、太阳能、风能、潮夕等,若有也可加以叙述; (3) 对跨省(区)供电的大型电站,各省(区)的社会经济概况,应分别给予叙述。4.1.2 电力发展要求4.1.2.1 电力系统现状 _ 水电站所在的 _ 电力系统,覆盖 _ 、 _ 等省(市/县)。截止 _年底系统发电设备总容量 _万kW,其中火电 _万kW,占总容量的 _ %,水电 _ 万kW, 占总容量的 _ %; 总发电量 _ 亿kWh, 其中火电 _ 亿kWh, 占总发电量的 _ %, 水电 _ 亿kWh,占总发电量的 _ %。发电最高负荷 _ 万kW,最大峰谷差 _ 万kW。 电网 基本 形成以 _ kV电压为主的骨干网架,已建成投运的 _ kV线路总长 _ km,变电容量 _ kVA。网内已建主要电站特性见表 4.1-1。表 4.1-1 已建主要电站特性表电站名称装机容量万kW最小技术出力()保证出力万kW调节性能火 电123水 电123 目前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_ 。提示: 根据系统具体情况分析是缺电、还是缺调峰、或是网架薄弱,输电损失大,存在什么问题写什么,说明本电站建成后为改善系统调峰及安全稳定运行条件等所起的作用。 4.1.2.2 电力发展规划 (1) 设计水平年 _ 水电站作为电力系统 骨干【调峰】 电源,从目前勘测设计工作进展、电站规模、施工建设工期,预计第1台机组 _ 年发电,结合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采用设计水平年为 _ 年 (并以 _ 年校核)。(2) 供电范围 提示:根据地区能源资源、电力系统发展规划,水电站的规模及在系统中的作用分析确定。 (3) 负荷预测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主要以政府主管部门_年编制的 _ 地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和 _ 电力公司(集团) _ 年编制的 _ 地区电力长远发展规划 为基础,经综合分析,不同水平年需电量及电力负荷预测见表4.1-2 和 表4.1-3。表4.1-2 各水平年需电量及负荷增长表项 目单 位水 平 年现 状200020012005200620102011201520162020需电量亿kWh增长率%负 荷万kW增长率%表4.1-3 不同水平年电力系统需电量及电力负荷预测表项 目水 平 年现 状20002005201020152020需电量,亿kWh最大负荷,万kW最大负荷利用小时,h提示:有条件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预测。 (4) 负荷特性分析 (4)负荷特性分析 _ 电力系统目前用电负荷构成为农业占 _ %,工业占 _ %,第三产业占 _ %,市政及人民生活占 _ %。日负荷平均负荷率值为 _ ,最小负荷率为 _ 。 根据地区资源情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预测设计水平年用电负荷构成为农业占 _ %,工业占 _ %,第三产业占 _ %,市政及人民生活占_ %。 第三产业和市政及人民生活用电将有较大的增长,日负荷曲线的特征值、值将有下降【上升】的趋势。 预测设计水平年【校核水平年】的负荷特性及相应的冬、 夏季典型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见表 4.1-4表 4.1-6 。表4.1-4 系统负荷特性指标表项 目水 平 年现 状电量,亿kWh最大负荷,万kW最大负荷利用小时,h日负荷率 冬夏最小负荷率冬夏月不均衡率冬夏季不均衡率 提示:一般只研究设计水平年或校核水平年的负荷特性,中间年份可不考虑。 表4.1-5 冬、夏典型日负荷曲线表小时年年备 注冬夏冬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小时年年备 注冬夏冬夏192021222324表4.1-6 年最大、年平均负荷曲线月份年年备 注最大负荷max平均负荷cp最大负荷max平均负荷cp123456789101112 提示:对跨省(区)供电的,尚需编制分省(区)负荷曲线。4.1.3 电站建设的必要性提示:从资源情况、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用电负荷、系统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本电站的建设条件、电站在系统中的任务和作用等方面综合分析,说明电站建设的必要性。 4.2 综合利用要求 _ 水电站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 防洪、灌溉 等综合利用效益。4.2.1 防洪 工程下游的防洪对象主要是 _ 市(县)及农田等。 _市(县)是 _省(地区)主要 工业 城市,现有人口 _ 万人,防洪标准 较低 ,目前防护堤仅能防御 _ 年一遇的洪水,河道安全泄量_ m3/s,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洪水灾害,本工程兴建后要求能提高 _ 市(县)防洪标准达到 _ 年一遇洪水标准。 下游地区现有 农田【灌溉】 面积 _ 万hm2,防洪标准低,目前防洪标准仅为 _ 年一遇。工程兴建后,要求达到 _ 年一遇防洪标准。提示:对下游已建防洪标准偏低的水电站,应考虑本工程兴建后提高其防洪标准。 4.2.2 灌溉 水库坝址上游灌区现有灌溉面积 _ 万hm2,年需水量 _ 万m3,规划到 _ 年发展灌溉面积 _ 万hm2,灌溉保证率 _ %时,年需水量 _ 万m3。 坝址下游灌区现有灌溉面积 _ 万hm2,年需水量 _ 万m3, 规划到 _ 年发展灌溉面积 _ 万hm2,灌溉保证率 _ %时,年需水量 _ 万m3。灌溉保证率 _ % 时,上、下游灌区灌溉需水量年内分配见表 4.2-1。 表4.2-1 P_% 的灌溉需水量年内分配表 单位:m3/s项 目月 份123456789101112上游灌溉需水量下游灌溉需水量提示:(1)对干旱地区灌溉需水量年内分配可按灌溉设计保证率确定,当来水频率大于设计保证率的年份,灌溉需水量可按某一比例扣减; (2)对于降水量较多的地区,有条件时,灌溉需水量及年内分配可按丰、平、枯典型年或逐年计算。4.2.3 城镇和工业供水 目前坝址上游城镇和工业年需水量 _万m3,坝址下游年需水量 _万m3,随着城镇市政及工业的发展,规划到 _年,供水保证率 _%时,上游年需水量 _万m3,下游年需水量 _万m3。提示:如果下游供水从河道取水,需确定其取水高程以及对河道最小流量的要求。供水保证率 _ % 的城镇及工业需水量年内分配见表 4.2-2。 表4.2-2 P_% 的城镇及工业需水量年内分配表 单位:m3/s项 目月 份123456789101112上游城镇及工业需水量下游城镇及工业需水量4.2.4 通航 _ 河历史上 就是【不是】 通航河流。根据交通部门对 _ 河的航运规划, 从 _ 到 _ 的 _ km 为通航河道,通航期为 _ 月到 _月,航道等级为 _ 级,能通行 _ t 的船舶,通航保证率 _ %。要求本工程必须设置通航设施, 并保证下游最小通航流量 _ m3/s,日水位变幅不超过 _ m。4.2.5 防凌为减轻下游 _ 河段凌灾,工程兴建后,要求凌汛期控制下泄流量。封河期 _ 月 _ 日到 _ 月 _ 日适当加大下泄流量,一般不小于 _ m3/s,开河期 _ 月 _ 日到 _ 月 _ 日适当减少下泄流量,一般不超过 _ m3/s。 提示:综合利用方面,尚有水产养殖、旅游、生态环保等,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加以叙述。4.3 水利和动能4.3.1 径流调节4.3.1.1 基本资料 (1) 径流系列,采用 _ 年 _年共 _ 年逐 月【旬】 径流系列资料。(2) 水库水位、面积、容积曲线,采用 _ 年 _ 所测的 110000的库区地形图量测的原始水库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和考虑泥沙淤积 _ 年的水库水位、面积、容积曲线),见图 4.3-1。图4.3-1 水库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图 (3) 坝址及厂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采用 _ 年的测算成果,见图 4.3-2。图4.3-2 坝址及厂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图4.3-1 水库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图 (4)水头损失曲线见图 4.3-3。图4.3-3 水头损失曲线图图4.3-2 坝址及厂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图4.3-1 水库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图 (5) 电站出力系数采用 _ 。(6) 电站设计保证率采用 P _ %。提示:根据本电站所在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水电比重、本电站的规模及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参照规范选择。图4.3-2 坝址及厂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图4.3-1 水库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图 (7) 综合利用要求,灌溉、供水综合用水过程见表4.2-1、 4.2-2。 (8) 库区蒸发及渗漏损失。提示: 库区蒸发按水库面积进行计算,并折合成流量,渗漏损失根据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若蒸发渗漏损失不大,影响很小,可以不考虑。 (9) 供电区其它水电站的库容曲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水轮机特性曲线、综合利用要求、电站运行方式等基本资料,以各电站最新设计成果为依据。4.3.1.2 径流调节计算径流调节计算是在满足各综合利用要求前提下,以获得最大的发电效益为原则。采用 全径流系列【代表系列代表年】按调节期【等出力】 进行计算。提示:径流调节计算,一是本电站单独运行时径流调节计算;二是梯级电站补偿调节计算,应具体分析各地的特点、规模、调节性能、综合利用限制条件(列出参加补偿调节计算的各水电站的特性表)等,确定补偿及被补偿电站、补偿原则、补偿次序,采用统一的周期径流系列(或代表系列)进行计算, 对泥沙淤积较严重的水库尚应考虑淤积一定年限后的调节计算。4.3.1.3 径流调节计算成果 径流调节计算成果见表4.3-1。径流调节计算成果见表 4.3-1项 目单位方 案一二三四单独运行正常蓄水位m死水位m调节库容亿m3保证出力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亿kWh多年平均水头m梯级补偿梯级保证出力万kW梯级多年平均发电量亿kWh其中: _ 电站 保证出力 多年平均发电量万kW亿kWh提示:对于本设计水电站,由于装机容量尚未选择,单独运行时的多年平均发电量是水流电量,可以绘制各方案的出力保证率和电量累积曲线。梯级补偿的多年平均发电量可为水流电量,当其它水电站装机容量都已确定时也可为设备发电量。对泥沙淤积较严重的水库,尚需考虑淤积一定年限的计算成果。4.3.2 洪水调节和防洪特征水位选择4.3.2.1 设计基本依据 (1) 大坝防洪标准 正常蓄水位 _ m,水库总库容 _ 亿m3,装机规模_ 万kW。按SDJ12-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规定,属 _ 等工程,主要挡水建筑物属 _ 级。采用混凝土重力坝,依据GB50201-94防洪标准规定,大坝防洪标准按 _ 年一遇洪水设计, _ 年一遇洪水校核。 (2) 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下游 _ 市(县)的防洪标准为 _ 年一遇,相应安全泄量 _ m3/s。 下游平原地区的防洪标准为 _ 年一遇,相应安全泄量 _ m3/s。 下游已建水电站的防洪标准为 _ 年一遇,相应最大泄量 _ m3/s。(3) 设计洪水 提示:分析流域洪水形成的特点、洪水季节性变化、洪水历时及涨落特点、洪水地区分布及组合规律、水库特性等,从而确定采用坝址洪水或入库洪水、洪水典型及调洪计算时段。 不同频率设计洪水成果见表 4.3-2。表4.3-2 不同频率设计洪水成果表项 目单位,0.010.10.2125最大洪峰流量m3/s最大(1d)洪量亿m3最大(3d)洪量亿m3最大(7d)洪量亿m3最大(10d)洪量亿m3最大(15d)洪量亿m3最大(30d)洪量亿m3 (4) 泄洪设施及泄流曲线 枢纽工程的泄洪设施由 _ 、 _ 、 _ 组成。各泄洪建筑物的型式、高程、尺寸分别为 _ 、 _ 、 _ 、 _ 。 泄流曲线见表 4.3-3 及图 4.3-4。表4.3-3 泄洪设施的泄量表库水位,m泄 量,m3/s备 注合计图4.3-4 泄流曲线图4.3.2.2 洪水调节 (1) 洪水调节原则 1) 为留有余地,洪水调节计算中暂不考虑梯级水库联合调洪和洪水预报。 2) 起调水位采用汛期限制水位,各级洪水由小到大按下游防洪标准要求逐级控制调度,超过下游防洪标准,同时库水位超过防洪高水位时,才敞泄,以确保大坝安全。 3) 调洪后下泄的最大流量不得大于本次洪水天然情况下的最大洪峰流量。 4) 调洪计算时,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考虑机组过水流量参加泄洪。提示:可暂按1997年11月“水电工程水利计算规范”(报批稿)4.2.6条规定考虑。 (2) 调洪计算成果 依据调洪原则,不同洪水频率调洪计算成果见表 4.3-4。表 4.3-4 调洪成果表项 目单位,210.20.10.01最大洪峰流量m3/s最高库水位m最大下泄流量m3/s相应下游水位m最大削峰流量m3/s 从表4.3-4的结果看,为满足下游防洪要求,水库需防洪库容 _ 亿m3,在汛限水位 _ m时,防洪高水位 _ m,设计洪水位 _ m,校核洪水位 _ m,设计洪水削减洪峰流量 _ m3/s,校核洪水削减洪峰流量 _ m3/s。4.3.2.3 汛限水位的选择 汛限水位不同将带来 坝高、工程量、投资、预留的防洪库容、防洪效益、发电效益、水库汛后蓄满率以及淹没损失 等的差异, 需要综合分析比较确定, 不同汛限水位方案比较见表 4.3-5。表 4.3-5 汛限水位方案比较表项 目单位汛限水位方案一二三四汛限水位m防洪高水位m防洪库容亿m3坝顶高程m发电量亿kWh防洪效益汛后蓄满率主要工程量总投资万元年费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万元/%提示:从发电、防洪、投资等综合分析选定汛限水位,对下游防洪要求较高,上游水库淹没影响又较大的工程,需具体分析论证水库所能承担的防洪能力。 4.3.3 正常蓄水位选择4.3.3.1 方案拟定 (1) 可行性研究 阶段对正常蓄水位的选择成果和审查意见 可行性研究 阶段曾拟定了 _ m、 _ m、 _ m、 _ m_个正常蓄水位方案,经比较选择 _ m作为推荐方案。 _ 年_ 月由 _ 主持审查_水电站 可行性研究 报告。对正常蓄水位的审查意见为:_。 (2) 方案拟定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考虑坝址地形、地质条件、水库淹没、等条件拟定正常蓄水位 _ m、 _ m、 _ m、 _ m _ 个方案进行比较。4.3.3.2 方案比较 (1) 能量指标 各正常蓄水位方案能量指标计算, 采用统一的调度原则及运行方式;死水位暂按各方案最大水头与消落深度的同一比值确定; 汛限水位按相同的 防洪库容【/排沙要求】 确定;装机容量以 装机容量与保证出力同一倍比【/相同的装机年利用小时】 确定, 各方案的能量指标见表 4.3-6。 (2) 水库淹没损失 各正常蓄水位方案的水库主要淹没指标,是根据水库泥沙淤积后的回水计算成果,经实地调查并征求当地政府意见后确定。各方案主要淹没实物指标及补偿投资见表 4.3-7。表 4.3-6 正常蓄水位方案能量指标表项 目单位正 常 蓄 水 位 方 案一二 三四正常蓄水位m汛限水位m死水位m相应正常蓄水位库容亿m3死库容亿m3(有效/调节)库容亿m3防洪库容亿m3保证出力万kW装机容量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亿kWh装机容量/保证出力装机年利用小时h下游梯级增加保证出力万kW下游梯级增加年发电量亿kWh上游梯级损失水头m上游梯级损失保证出力万kW上游梯级损失年发电量亿kWh 表4.3-7 主要淹没实物指标及补偿投资表项 目单位正 常 蓄 水 位 方 案一二三四正常蓄水位m主要淹没实物指标耕 地hm2房 屋m2迁移人口人补偿投资万元 (3) 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各正常蓄水位方案的主要工程量及静态总投资列于表 4.3-8。表 4.3-8 主要工程量及投资表项 目单位方 案一二三四正常蓄水位m主要工程量土石方开挖万m3土石方填筑万m3砼及钢筋砼万m3钢筋钢材t静态总投资万元 (4) 经济比较 本阶段采用 年费用【/差额经济内部收益率】 进行方案的经济比较。各方案之间的发电效益以火电替代。火电的替代指标采用单位千瓦投资 _元,补充千瓦投资为 _元,标准煤耗率 _ g/(kWh),标准煤价 _ 元/t, 火电运行费按总投资的 _ %计,经济比较成果见表 4.3-9。表 4.3-9 正常蓄水位方案经济比较表项目单位方 案一二三四正常蓄水位m相应正常蓄水位库容亿m3死水位m 调节库容亿m3库容系数保证出力万kW装机容量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亿kWh装机年利用小时h下游梯级增加保证出力万kW下游梯级增加年发电量亿kWh上游梯级损失水头m上游梯级损失保证出力万kW上游梯级损失年发电量亿kWh淹没耕地亿m2淹没人口人静态总投资(其中水库补偿投资)万元( )( )( )保证出力差值万kW年发电量差值亿kWh淹没耕地差值亿m2淹没人口差值人总投资差值万元单位千瓦投资元/kW单位电度投资元/kWh单位千瓦淹没耕地hm2/kW单位千瓦淹没人口人/kW年费用万元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 4.3.3.3 方案的选择提示: 根据能量指标、工程量、工程投资、水库淹没、水力资源利用率等因素与正常蓄水位之间的变化规律、梯级衔接与经济计算结果等进行分析比较选定。 经综合分析比较,推荐正常蓄水位为 _m。4.3.4 死水位选择4.3.4.1 方案拟定 在已选定正常蓄水位 _m 的情况下,考虑 泥沙淤积、灌溉引水高程、 水库调节性能、预想出力 等因素,拟定 _m、 _m、 _m、 _ m 、_个死水位方案。4.3.4.2 方案比较 (1) 能量指标 不同死水位方案能量指标计算,采用统一的调度原则及运行方式,装机容量以 装机容量与保证出力同一倍比【/相同装机年利用小时】 确定; 采用统一的水轮机型式及相同的机组台数,各方案能量指标见表 4.3-10。死水位与保证出力、年发电量关系曲线见图 4.3-5。 (2) 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不同死水位将引起发电引水系统、厂房、机电及金属结构等工程量和投资的差异。各方案的工程量及投资见表 4.3-11。表 4.3-10 死水位方案能量指标表项 目单位方 案一二三四死水位m死库容亿m3调节库容亿m3库容系数工作深度m占最大水头比%保证出力万kW装机容量万kW年发电量亿kWh平均水头m加权平均水头m最小水头m最小预想出力万kW最大受阻容量万kW增加下游梯级保证出力万kW增加下游梯级年发电量亿kWh保证出力差值万kW年发电量差值亿kWh图4.3-5 死水位与保证出力、年发电量关系曲线图 表 4.3-11 主要工程量及投资表项目单位方 案一二三四死水位m厂 房开 挖万m3砼及钢筋砼万m3引水系统开 挖万m3砼及钢筋砼万m3钢筋钢材t金属结构t投 资万元 (3) 经济比较 采用 年费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 法进行各方案的经济比较。 各方案之间的发电效益差采用火电替代,火电替代指标同正常蓄水位方案比较。经济比较计算成果列于表 4.3-12。表 4.3-12 死水位方案经济比较表项目单位方 案一二三四死水位m死库容亿m3调节库容亿m3库容系数工作深度m保证出力万kW装机容量万kW年发电量亿kWh加权平均水头m最小水头m最小预想出力万kW最大受阻容量万kW增加下游梯级保证出力万kW增加下游梯级年发电量亿kWh替代容量效益万kW替代电量效益亿kWh保证出力差值万kW装机容量差值万kW年发电量差值亿kWh替代容量差值万kW替代电量差值亿kWh投 资万元投资差值 万元年费用万元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 (4) 方案选择提示:根据能量指标、工程投资、水库调节性能、水量利用率、泥沙淤积状况、受阻容量等方面,综合分析死水位的变化规律及经济计算结果(有时还需考虑启闭设备的启闭能力等)选定。 经技术经济综合分析比较,推荐死水位 _ m。4.3.4.3 极限死水位提示:根据电站在系统中承担的具体任务、初期(或提前)发电要求、 补偿调节、为特枯水段留有备用库容及其它特殊要求、对调节库容留有充分的余地等因素分析确定极限水位。 4.3.5 装机容量选择 可行性研究 报告推荐装机容量 _ 万kW,安装 _ 台单机容量为_ 万kW 的 _ 型水轮机。审查意见为_。4.3.5.1 设计依据 (1) 供电范围 _ 水电站供电范围主要为 _ 电网(并考虑和 _ 电网联网)。 (2) 设计水平年 根据对系统负荷、 电源点规划、 工程前期工作进度、 工程实施的可能性及电站发电投产时间的分析, 结合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确定 _ 年为设计水平年, 系统最大负荷为 _ 万kW, 需电量 _ 亿kWh;_ 年为校核水平年, 系统最大负荷为 _ 万kW, 需电量 _ 亿kWh。 (3) 设计代表年的选择 从径流调节计算中选取设计枯水年为 _ 年 _ 月 _ 年_ 月;平水年为 _ 年 _ 月 _ 年 _ 月;丰水年_ 年 _ 月 _ 年 _ 月。使丰、平、枯代表年年电量均值等于或接近多年平均年电量。各代表年出力过程见表 4.3-13。表 4.3-13 丰、平、枯典型代表年出力过程表 单位:万kW典型年月 份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 (4) 电站调节系数 根据系统负荷特性分析,考虑火电的调节系数 _ ,推求水电调节系数为_ 。提示:各月水电调节系数不同,为简化可仅推求汛期和枯水期的调节系数,各月分别采用。 (5) 电站组合方案 根据系统负荷发展需要、水电电源点规划及水电前期工作进展情况,预计设计水平年(校核水平年)可能投入运行的水电站,拟定了 _ 个电站组合方案。 设计水平年方案一投入的水电站有 _ 、 _ 、 _ 、 _ 、 _ 。方案二有 _ 、 _ 、 _ 、 _ 、 _ 、_ 。 校核水平年方案投入的水电站有 _ 、 _ 、 _ 、 _ 、 _ 、 _ 、 _ 。 各水电电源点见表 4.3-14。表 4.3-14 水电电源点表电 站 名 称保证出力万kW装机容量万kW调节性能建设情况已建已建已建已建已建待建待建待建4.3.5.2 电力电量平衡 (1) 平衡原则和方法 1) 充分利用已建和在建水电站的容量和电量效益,再考虑发挥待建水电站的作用。 2) 水电站在满足综合利用要求条件下,尽量承担系统的峰荷、腰荷、旋转备用。 3) 必须满足各火电机组在技术最小出力方面的要求。系统火电的技术最小出力按机组额定出力的 70% 计算。 4) 系统负荷备用容量采用系统最大负荷的 _ %,优先由水电承担,主要分配在离负荷中心较近,有一定规模和调节能力的水电站。 5) 系统事故备用采用系统最大负荷的 _ %,其中旋转备用占 _ %。系统事故备用容量在水、火电之间按水、火电工作容量比例进行分配。在各水电站之间可按水头比例并考虑各水电站的库容条件进行分配。 6) 系统各机组平均年计划检修时间,火电按每年每台 45d ,水电按每年每台 30d ,对多泥沙河流水电机组可按每年每台 45d 。在平衡时,大容量水电机组可单独安排,小容量机组及火电可按检修面积并考虑富裕系数 _ 计算。 7) 非补偿期水电站最小出力,根据 系统调峰 的要求确定。 8) 电量平衡应使系统各类电站各月发电量之和等于系统各月的需电量。电量平衡按丰、平、枯三个典型代表年分别编制。 平衡方法,要求全电力系统在电力、电量、调峰能力方面都达到供需平衡要求。可先在最大典型日负荷曲线上进行日平衡;再在系统年内各月最大负荷曲线和各月平均负荷曲线上进行年电力电量平衡。平衡时系统中已建及待建火电可视为一个整体参予平衡。提示: 对于跨省(区)供电、输电线路有限制时,尚需进行分区电力电量平衡。 (2) 电力电量平衡成果分析 经过电力电量平衡,设计水平年及校核水平年系统的水、火电必需容量见表 4.3-15。表 4.3-15 必需容量表项 目单位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