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第1课时 口算乘法(1)课题口算乘法(1)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2.学会运用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学习难点利用口算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6分钟)1.课件出示口算题。205= 306=1005= 3200=504= 5003=2.让学生观察上面的算式,说说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及自己的算法。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板书课题:口算乘法(1)1.看题直接写出得数。点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2.观察算式,找出这些算式的共同点,汇报自己的算法。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填一填。( )( )=160( )( )=160( )( )=160( )( )=360( )( )=360( )( )=360答案:2 80 20 8 4 40 6 60 4 90 40 92.算一算,比一比。(1)145=1405=(2)243=2403=(3)174=1704=答案:(1)70 700(2)72 720(3)68 6803.邮递员叔叔每天送18份报纸,工作3天,要送多少份报纸?答案:183=54(份)答:要送54份报纸。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25分钟)教学例1。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先不出示文字),组织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什么?2.课件出示画面上两人的对话,引导学生分析后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3.组织小组讨论交流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4.对比思考:将1503与153的结果进行比较,说说你的发现。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可知:水果店里有三种水果,分别是草莓、橙子和苹果,一位阿姨要买草莓。2.从对话中了解到每筐装15盒草莓,阿姨买了3筐。通过分析,提出问题:3筐草莓有多少盒?列式为:153。3.讨论交流计算方法,然后汇报。方法一(口算):把15分成10和5,然后分别与3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103=30,53=15,30+15=45。方法二(用竖式计算):根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4.观察、交流算式的不同,明确1503的口算方法。发现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一位数乘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再在所得的积末尾添上1个0,也可以把几百几十数分成整百数和整十数进行口算。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5分钟)1.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43页1、2题。1.独立思考,口算出结果,并检查结果是否正确。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小结。(4分钟)1.本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或需要提醒大家的吗?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学生自由发言。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第2课时 口算乘法(2)课题口算乘法(2)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数的算式。2.通过多种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习重点1.体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数的多种口算方法。2.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学习难点正确处理在积的末尾添0的问题。学前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6分钟)1.口算,并任选一组说出口算过程。128= 243=1208= 2403=516= 254=5160= 2504=2.引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帮助买草莓的阿姨解决了问题,在这个水果超市里我们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我们一起去看看。1.口算出得数,并任选一组说出口算过程。2.进入新课学习情境。1.口算。184=4502=166=1604=答案:72900966402.你能帮小鸟找到家吗?答案: 3.买体育用品 56元 27元(1)买30个篮球,需要多少钱?(2)用600元能买20副羽毛球拍吗?答案:(1)5630=1680(元)答:需要1680元。(2)2720=540(元)540600答:能买。二、探究新知。(20分钟)教学例2。1.课件出示例2第1个问题情境图,观察后出示: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列出算式并交流算法。2.计算下面的四道计算题,你发现了什么?510= 910=1810= 4010=3.课件出示例2第2个问题情境图,观察后出示: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讨论后列出算式并口算。4.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1.列出算式610,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得数。方法一:利用表示乘法计算69=54,54+6=60。方法二:610可以看作6个10,6个10是60,所以610=60。2.口算后可知510=50,910=90,1810=180,4010=400,发现一个数与10相乘,口算时直接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1个0即可。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220,讨论交流口算方法:根据两位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把20看成210,然后先算122=24,再算2410=240。4.共同总结交流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两位数和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三、巩固能力,形成技能。(10分钟)1.独立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44页第5题。3完成教材第44页第6题1.独立思考,口算结果,小组交流答案。2.独立完成,全班交流。3.独立列式计算,全班交流。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小结。(4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2.笔算乘法 第1课时 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课题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学习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口算题卡。学具准备:练习本。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 案学 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5分钟)1.课件出示笔算题。359=488=584=267=2.谈话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今天我们要学习更复杂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不进位的笔算乘法1.点四名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全班订正时请学生说出乘的顺序和算理。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出示口算题卡。2310=4520=6240=3620=2840=7410=1630=答案:230 900 2480 720 1120 740 4802.参观科技馆的儿童有多少人?答案:2312=276(人)答:参观科技馆的儿童有276人。3.(1)便民早餐店今天卖了12盘花卷,11盘包子。花卷和包子各卖了多少个?(2)有一种保温箱能装下800个花卷和包子,这些能装得下吗?答案:(1)花卷:1233=396(个)包子:1145=495(个)答:花卷卖了396个,包子卖了495个。(2)396+495=891(个)891800,装不下。二、迁移类推,探究新知。(20分钟)教学例1。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后出示: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分析后列出算式。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喜欢的算法算出得数。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板书学生的算法。4.组织学生对黑板上的算法进行讨论。(1)计算结果是否正确?(2)计算过程是否合理?(3)哪种算法更简便实用?5.组织学生探究用竖式进行计算。讨论:(1)两个因数怎样对齐?(2)从哪一位开始乘?(3)每次乘得的积写在什么位置?(4)最后怎样算出得数?6.展示学生竖式,组织学生交流计算过程。7.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1.读题,理解题意,列出正确的算式:1412。2.独立思考,尝试自己算出得数,把自己的算式写在练习本上。3.全班交流算法后在黑板上板演。方法一:144=56,563=168,1412=168。方法二:1410=140,142=28,140+28=168,1412=168。4.全班讨论黑板上的算法。5.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尝试自己在练习本上进行笔算。6.讨论乘的顺序和积各部分的书写位置及其算理。7.共同归纳总结算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的末尾要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三、巩固应用,检验学习效果。(11分钟)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47页第1、2、3题。1.独立完成,全班订正。2.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订正第3题时,交流算式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的算法。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小结。(4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所学的算法。2.布置课后作业。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五、教学板书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六、教学反思第2课时 进位的笔算乘法(1)课题进位的笔算乘法(1)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2.能正确处理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合作意识。学习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学习难点掌握在计算过程中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方法。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练习本。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 案学 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1.列竖式计算。7811=2412=3321=1412=2.结合上面的笔算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3.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进位)1.点2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2.师生一起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填一填。(1)求17个31的和可列式为( ),结果是( );( )是33的12倍。(2)王老师要买28个篮球,每个篮球81元,王老师大约要带( )元。答案:(1)1731 527 393(2)24002.选出下面各题错误的原因并把它们改正过来。错误原因:( )A.没有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乘数B.积的位置书写错误C.忘记进位答案:(1)B改正:(2)A改正: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0分钟)教学例2。1.课件出示例2,组织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式。2.引导学生估算,确定得数的取值范围。3.引导学生探究笔算方法。4.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算法。5.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1.读题,理解题意,交流列式:4837。2.估算。把48看作50,37看作40。485037405040=2000大约2000盒,比2000盒少。3.尝试笔算,在练习本上写出笔算过程。4.展示自己的算法,并从以下方面交流。(1)乘的顺序;(2)每一步表示的意义;(3)遇到进位时的处理方法。5.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三、巩固应用,检验效果。(12分钟)1.完成教材第50页第1题。2.完成教材第50页第3题。3.完成教材第50页第4、5题。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交流错在什么地方并改正。3.独立分析,列出算式解答后在小组中交流,再合理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小结。(3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所学的算法。2.布置作业。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五、教学板书进位的笔算乘法(1)第3课时 进位的笔算乘法(2)课题进位的笔算乘法(2)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进一步明确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2.正确运用方法进行计算,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学习难点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 案学 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1.用竖式计算。2612=1815=3842=1954=2.结合上面的计算,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3.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进位的笔算乘法(2)1.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2.师生共同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3.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1.填一填。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先用一个乘数()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与这个乘数的()对齐,再用这个乘数()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哪一位乘数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答案:个个位十几相加2.竖式计算。4835764382392865答案:1680326831981820(竖式略)3.小区住宅的电梯最大载重量是1000千克,如果每人的平均体重75千克,电梯一次乘13人安全吗?答案:7513=975(千克)9751000,安全。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0分钟)1.出示例题。张老师去体育用品商店为学校购买24个篮球,每个篮球45元。张老师带1000元钱够吗?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怎样列式计算。3.说一说:你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同桌或小组相互交流。4.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是怎样的?1.读题,理解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2.交流列式。4524=1080(元)3.组织交流,展示竖式算法。4.先让学生相互说一说,师生再一起总结:怎样对位?怎样进位?最后把两次相乘的积相加。三、巩固应用,检验效果。(12分钟)1.竖式计算:3862 54471972 58342.完成教材第50页第5题。1.独立练习,集体订正。2.独立分析,列式解答,交流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小结。(3分钟)1.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第4课时 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课题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应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学习重点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初步掌握解决“连乘”问题的策略。学习难点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 案学 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6分钟)1.解答下列问题。(课件出示)(1)三(1)班一部分同学为布置教室折纸鹤。每两个同学一组,每个同学折3只纸鹤,每个小组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2)三(1)班一部分同学为布置教室折纸鹤。每个小组折6只纸鹤,8个小组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2.如果将这样的两道题合在一起,你能解决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1.观看课件,独立分析,口述答案。(1)根据“每个同学折的只数人数=每个小组一共折的只数”得出:32=6(只)。(2)根据“每个小组折的只数小组数=8个小组一共折的只数”得出:68=48(只)。2.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1.看图列算式。(1)(2) 答案:(1)34=12(枝)(2)53=15(个)2.填一填。学校教学楼有4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里装6盏日光灯。一共要装多少盏日光灯?解法一:列式为4126,这里先求( ),再求( )。解法二:列式为1264,这里先求( ),再求( )。答案:4层有多少间教室一共要装多少盏日光灯每层数学楼装多少盏日光灯一共要装多少盏日光灯3.江南小区有32幢楼房,每幢楼房有6个单元,如果每个单元每月节约用电8千瓦时,那么江南小区每月一共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答案:方法一:8632=1536(千瓦时)方法二:6328=1536(千瓦时)答:江南小区每月一共节约用电1536千瓦时。二、迁移类推,探究新知。(20分钟)教学例3。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后出示文字。引导学生交流例题中存在的数学信息。2.引导学生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3.组织学生尝试解决问题。4.汇报,订正答案。5.总结归纳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6.小结这一部分学习的内容。1.先观察情境图,再读题,交流题中的数学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2.小组讨论,要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应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要用到哪些已知条件。3.在练习本上根据自己的思路列式解答。4.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生1:我先求每箱卖了多少钱,列式为4512=540(元),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列式为5405=2700(元),综合算式:45125=2700(元)。生2:我先求5箱一共有多少个保湿壶,列式为125=60(个),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列式为6045=2700(元),综合算式:12545=2700(元)。5.观察、比较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不同。知道卖出的保湿壶数量和每个保湿壶的价钱,就可以求出总钱数。数量关系式为:单价数量=总价。6.师生共同总结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中间量。三、巩固练习。(11分钟)1.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十二第2、3、4题。1.独立思考,理解题意,解决问题。2.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然后小组选代表口述答案,交流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小结。(3分钟)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五、教学板书 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六、教学反思第5课时 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课题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学会用连除或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习重点用连除或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难点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明确解决问题过程中每一步表示的意义。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 案学 案达标检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3分钟)谈话:1.同学们,你们组织参加过集体活动吗?参加集体活动过程中有遇到分组的情况吗?这节课我们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生活中关于集体活动的数学问题。2.板书课题: 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1.回答老师的提问。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选一选。三年级同学去春游,把144人平均分成6个队,每个队平均分成3组。(1)1446表示( )A.每个组有多少人B.每个队有多少人(2)36表示( )A.一共有多少个组B.一共有多少个队(3)14463表示( )A.平均每队有多少人B.平均每组有多少人C.6个队一共有多少人答案:(1)B(2)A(3)B2.照这样计算,6辆这样的车3次可以搬多少台?答案:120(42)=15(台)1563=270(台)答:6辆这样的车3次可以搬270台。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20分钟)教学例4。1.课件出示例4情境图后出示文字,引导学生交流题中信息。2.引导学生自主提问。3.听取汇报,板书记录。4.师生共同选出符合题意的问题。5.组织学生解决问题。思考:哪些问题可以用一步计算解决,哪些问题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还有其他的的解决方法吗?解决这样的问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6.观察比较,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和用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有什么区别?讨论交流。7.对此部分内容进行小结。1.观察情境图,再读题,弄清题中提供了哪些信息,缺少什么。2.小组合作讨论,组长记录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3.各小组组长口述本组的几种答案。4.发表见解,指出哪些问题是符合题意的。5.小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将解题过程写在练习本上。方法一:先求每个队有多少人,列式为602=30(人),再求每组有多少人,列式为303=10(人),综合算式:6023=10(人)。方法二:先求一共有多少组,列式为32=6(组),再求每组有多少人,列式为606=10(人),综合算式:60(32)=10(人)。6.讨论交流。明确:两种方法同样解决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会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7.明确此部分的学习内容。三、巩固练习。(13分钟)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55页第7、8题。3.完成教材第56页第9题。1.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解决问题。2.独立列式,小组交流。3.独立列式,集体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小结。(4分钟)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五、教学板书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六、教学反思练习课课题练习课课型练习课学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良好的计算习惯。学习重点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知识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材第48页练习十第6题列竖式计算。1232 41212223 3412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进行计算。即: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答案:2332=736 4121=8612223=506 3412=4081.选一选。(1)用竖式计算2123得出结果( )A.483B.420C.63(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是( )A.1089B.990C.189答案:(1)A(2)B2.改正下面各题中的错误。答案:知识点2: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计算规律教材第48页练习十第9题计算下面各题,看看有什么规律。31113211331134113511分析: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积是一个三位数,且其首位与末尾分别与这个两位数的首位与末位相同,这个两位数的数字之和为十位上的数。答案:3111=3413211=3523311=3633411=3743511=3853.计算:(1)4411=(2)4511=(3)4111=答案:(1)484(2)495(3)451教师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48页第7、8题。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1.自评本节课的收获。2.自由谈一谈。数学反思练习课课题练习课课型练习课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明确每一步计算的意义。2.在解决问题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合作意识。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知识点1: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2题列竖式计算。2332 41212223 3412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进行计算。即: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答案:2332=736 4121=8612223=506 3412=4081.列竖式计算。3945 37249645 62482.摘苹果。(1)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2)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果树?知识点2:运用进位的笔算乘法解决问题甲、乙两地相距2000米,李叔叔步行平均每分钟走78米,从甲地出发,24分钟能到达乙地吗?分析:求24分钟能否到达,先求出24分钟李叔叔行走多少米路程,再与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体育学期工作总结
- 公司用电安全培训材料课件
- 辽宁省2025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英语(高起点)练习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2025年成人高考医学类复习题及答案
- 黑龙江省2025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体育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 公司汛期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正规的不定期承包合同样本7篇
- 护理查房演绎经验总结
- 配液系统工作总结
- 民法典婚姻篇培训
- 6.1 初步认识分数(课件 )数学青岛五四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
- GPS的课件教学课件
- 肺栓塞考试题及答案
- 2024法考主观题真题及答案
- 综合实践 探索年月日的秘密(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 2025年医师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半年)
- 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课件
- 锁骨下盗血综合征伴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护理查房
- 高中重点语法精讲康志强语法
- 管办分开的实践与体会-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课件
- 名著导读好书推荐读后感分享《绿野仙踪》PPT模(内容完整)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