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培优练习一、单选题1. 1948年至1949年,中共中央多次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其中规定的重要原则有:“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这一原则的核心方针是( )A. “另起炉灶”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 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力图打破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B. 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C. 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根本对立D. 根源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3. 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建立友好关系。这一外交政策提出的背景是,我国( )A. 提出了“另起炉灶”方针B.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C. 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4. 日内瓦会议开始时,周恩来阐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说:“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这段话表明,中国政府()A. 开始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公认准则C. 推动了印度支那局势走向缓和D. 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促进会议取得成功5. 1949年初,毛泽东在同斯大林密使米高扬的谈话中说道:“我们这个国家他的屋内太脏了,柴草、垃圾、尘土、跳蚤、虱子什么都有,我们必须把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柴草、垃圾等比喻中国经济残破B. 毛泽东的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C. 中苏此时已经建立了“友好同盟”D. 目的是为维护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二、材料题材料一:“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一边倒”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背景下酝酿形成的。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材料二: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材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一边倒”方针提出的“复杂的国际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践意义。(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新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实践?(3)据材料三,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制定、调整和发展的基本认识。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调运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原则方针是“另起炉灶”,它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A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在此基础上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与题意不符,排除;“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在国际斗争中,主张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也与题意不符,排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底由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成为各国间处理正常关系的基本准则,与题意不符,且与题干材料“1948年至1949年”的时间不符,排除。故选A。2.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外交关系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加强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由此得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力图打破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不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旨,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一边倒”均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不存在“根本对立”的关系,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故D项表述错误。故选B。3.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和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建立独立自主基础上的新外交,这与材料内容不符,A项排除;全方位外交政策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B项排除;根据材料“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建立友好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1953年中国提出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致,C项符合题意;1956年时中苏关系开始出现一些分歧,但中国依然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60年代中苏关系全面恶化才调整与苏联的外交政策,D项排除。故选C。4. 【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日内瓦会议的主题是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依据题干“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可以看出周恩来的主张有利于推动了印度支那局势走向缓和,故C项正确。开始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是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公认准则,故B项错误。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D项错误。故选C。5. 【答案】D【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王把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显然是毛泽东对独立自主方针的阐述,“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针对帝国主义,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故本题选择D。其它选项均不符合题干意思。二、材料题 【答案】(1)国际背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冷战开始。意义:赢得了苏联的支持和帮助,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利于巩固政权、维护国防安全,保障经济建设;利于维护世界和平。(2)主要目的:消除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改善与周边邻国关系,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外交实践: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3)原因:传承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反映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体现国际法治精神。(4)认识:外交政策契合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外交政策宗旨是服务国内建设(外交是为内政服务的);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解析】(1)本题考查“一边倒”外交方针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识记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可以总结出第一小问的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总结出赢得了苏联的支持和帮助,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利于巩固政权、维护国防安全,保障经济建设;利于维护世界和平。(2)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分析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可以总结出第一小问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总结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引下,我国相继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在两次会议上做出了重大贡献。(3)本题考查分析解读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