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考)(考试时长:1.5小时 满分:100分)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代对神灵的敬畏是空前绝后的,周朝逐步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战国荀子主张“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种变化体现了A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统治 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C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旨在教化百姓 D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2.唐朝前期,担任国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该材料意在说明唐朝A. 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 B. 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C. 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 D. 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3.汉儒称赞诗经能够“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而朱熹称诗经为“淫奔之诗”,认为国风“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互歌咏,各言其情者也”。由此可知,朱熹A. 宣扬诗经的教化功能 B. 否定诗经的经典地位C. 比汉儒的看法更接近事实 D. 修正汉儒的纲常伦理观念4.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A. 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 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C. 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 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5.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判断下列四个选项属于”史料实证”的是核心素养内涵唯物史观要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考察时空观念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史料实证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历史解释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家国情怀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A. 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B. “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重大贡献C. 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当时人们已将火药应用于战争D. 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6.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农学最为发达的时期,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农书的增加,在数量上全面超越了以前各个历史时期。救荒本草等应用植物学著作的产生是明清农学发展的又一特点,这些著作不仅对野生可食植物的形态、功效、食用方法进行详尽的描述,还配以图画,方便辨识利用。这反映了当时A政府重视科学研究B人地矛盾突出C经世致用思潮盛行D运税制度改革7.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常用字在逐步简化,产生了隶书,而且隶书已经遍及楚、秦、晋诸大国,使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包括法律的抄写、殉葬遗册、盟誓载书等,甚至有的私人印章也以隶书为之。但秦始皇以小篆为法定文字。此做法A违背文字发展趋向B阻碍了文化的交流C使小篆取代了隶书D不具有历史必要性8.南宋词人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里说:“公所作,大声鞺鞳(鼓声),小声铿鍧(声音洪亮状),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晏几道,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秦郎(秦观)之下。”刘克庄意在说明辛弃疾词作A题材宽泛,艺术风格多样 B慷慨悲壮,反映时代特征C豪气纵横,洋溢爱国之情 D个性鲜明,集豪放词之大成9.1860 年 11 月,英法联军从北京撤走,使奕大喜过望,在奏折中说:“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劝咸丰帝“尽可放心”回銮。1861 年 1 月 20 日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衙门,专门处理涉及外夷事务。材料主要反映了A清政府未认清英法侵略的本质 B密切了清政府与外国关系C推动近代中国外交现代化 D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10.1901年,在戊戌政变不到三年后,曾经坚决反对和镇压过变法的慈禧太后宣布要实行“新政”,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学习西方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这说明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 B. 推动政治革命 C. 促进西学东渐 D. 引领思想解放11.1919年,陈独秀在文章中指出:无论是18世纪法兰西的政治革命,还是20世纪俄罗斯的社会革命,当时的人都对着它们极口痛骂;但是以后的历史学家会把它们当作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这一表述反映出陈独秀A认为法俄两场革命的性质相同 B肯定俄国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C对俄国十月革命态度发生变化 D已转变成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12.1921年2月,蔡和森在新青年撰文指出:“对于初期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的社会主义,不识时务穿着理想的绣花衣裳的无政府主义,专注经济行动的工团主义,调和劳资以延长资本政治的吉尔特社会主义,以及修正派的社会主义,一律排斥批评,不留余地。”这一论述反映了A中共成立初期的思想分歧B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的思想分化C早期共产党人的理论选择D马克思主义传播早期的概念混乱13.1927年初,毛泽东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A探索出符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 B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丰富了中共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 D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14.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强调“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毛泽东旨在A重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C阐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性 D强调应首先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15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一系列谈话,史称“北方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A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 B主张政治上实行系统的拨乱反正C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16苏联的解体使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重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遭受的挫折归因于西方和平演变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此后不久,邓小平A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D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7.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分别是:“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习班”和“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同时期,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赴欧美和日本的高等院校留学,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A社会发展渴求专业人才B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C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D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果18.20002009年间,中国高校招生规模已由26万人上升到639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126%。从而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是对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回应 B多样化办学推动高校的普及C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发展19.196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的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材料表明中国氢弹爆炸成功的主要意义是A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B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C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D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20.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的音乐教学由以往的“训练人的心灵”转向追求演奏音响的华丽,音乐中的诗词逐渐消失,音乐演奏日益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并为专业艺术家所垄断。雅典音乐教育的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民众艺术品味提升B人文精神影响式微C文化水平快速提高D智者教育理念普及21.国忆录中写到,“苏格拉底说,既然正义和其他美好的事情都是美德,很显然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A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B强调以德治国C源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D主张思想自由22.12、13世纪,佛罗伦萨出现供不同行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文艺沙龙及节日庆典。这些活动倡导开放宽容的文化氛围,并以大众化、通俗化的具体形式,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直观地、大众化地加以呈现和表达。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人文精神逐渐流行B市民阶层发展壮大C古典文化走向复兴D教会势力趋于衰落23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井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同样,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A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 B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威C推动了欧洲民主制度的建立 D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24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们,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由此可知伏尔泰A偏离了理性思考的轨道 B背叛了启蒙运动的宗旨C未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D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 52分)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的原因。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蔚然大宗)的理由。(3分)(2) 材料二中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世界观?从理论来源角度,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新特点。分析董仲舒的“道”与先秦道家的“道”在内涵上有何区别?(7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理学家们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依据材料三,说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4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家庭首先是物质性实体,其次是社会性实体。房子和家中的物品是私人生活的物质基础随着家庭空间的扩大和日益功能化,人们对住宅的态度和感觉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卧室是一种隐蔽和亲密意识发展的标志。当家人和被邀请的客人想聚在一起聊天、弹奏音乐的时候,厅的扩大,就使得这种更加丰富的休闲时光变得可能。书房也作为富人和知识分子寻求阅读与思考的空间出现了。只有最富裕的人,才住在拥有多个专门房间的大宅里。他们的吃饭和睡觉都有专门的家具和饰品。 美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 材料二 20世纪初,“革命”观念冲击了时人对家庭的思考,1904年丁初我就号召闺阁中的女子“革命!革命!家庭先革命!”秋瑾不仅提倡“革命当自家庭始”,而且身体力行她随后与丈夫离婚,东渡日本,实际参与政治革命。章太炎观察到:“今信仰国家者”,“惟信仰国家文明”。在“国”的地位急剧上升的时代,爱国心的层级大为提升,而爱一己一家一乡的观念中渐被视为偏私。 赵妍杰为国破家:近代中国家庭革命论反思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富有之家发生的变化,并说明上述变化反映的社会特征。(5分)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家庭与20世纪初的中国家庭所呈现出的特征有何不同,并分析中国家庭特征形成的原因。(7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表 语文教科书的演变时期 项目 1908年吴曾祺版 1935年叶圣陶版 2013年版人教版 语体白话文 0 86 120 文言文 704 58 60 作者 性别 男 267 108 166 女 0 3 17 核心思想 以“八条目”修身为主,“八条目”指的是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民国“新修身”为主,包括孝道、兄弟、慈幼、公益、守法律、服兵役、纳税等 以新时代“素质教育”为主 摘编自吴婷婷百年语文教科书选文文化分析 从上表中提取两项有关语文教科书演变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从不同角度提取信息,说明须史论结合。)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经验与理性两方面,18世纪更强调理性,以理性来考察一切。如果说17世纪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那么18世纪就是“我在故我思”,18世纪成了“以头立地”的理性的世纪。启蒙运动主要用理性来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要以理性来破除信仰,以及要顺应“自然”。这里的“自然”是17世纪后在近代科学精神感召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观念。在有社会前,人即处于自然状态,具有固有的内在的善恶感,这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同样,自爱、自由也是每个人应享受的自然权利。启蒙运动者以此反对第一、第二等级,主张人人平等。拉美特利强调人是机器,王公贵族概莫能外,目的也在于此。得出人的“自然状态”,显然体现了近代科学的分析和还原方法,由“自然状态”进而得到的启蒙运动理念,成为人类行为普适的底线(并不是全部)。 摘编自吕乃基启蒙运动中的近代科学精神 材料二 科学精神被引进和大规模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期间的科学传播突破了科学的物质层面和科学方法的局限,开始出现了科学精神层面的内容,科学精神由此进入了中国科学的殿堂。在新文化运动的诸多传播者中,以新青年为中心的人文思想家和以科学月刊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起了主导的作用。由于背景和理论旨趣的不同,这两股主力科学传播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新文化运动中的自然科学家致力于阐明真正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观,并在此基础上准确而系统地揭示了科学精神丰富而深邃的意蕴。以新青年为代表的人文思想家,更注重运用科学精神改造文化,开启民智,并通过传播科学来推进中国的民主。科学派和人文派的科学传播者都触及到了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总体上说,新文化运动的科学传播者,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科学精神的启蒙作用。 摘编自张炎、郝苑科学精神的启蒙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中所体现的近代科学精神并指出其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传播科学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10分)三明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选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ACCCBAADDB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DACAACBCBD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2分。)25.(1)理由:在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3分)(2)世界观:天不变、道亦不变。(自然界不变化,则伦理道德不变。)(1分)特点:以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改造儒学,形成新的儒学体系。(2分)区别:道家的“道”是指世界万物的本原(自然法则),强调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董仲舒的“道”是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社会法则)。(4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城市燃气使用合同(CF-199-0502)
- 工程设计方案
- 2025江苏常州市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贵州黔南州瓮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江苏盐城市中医院招聘编外专业技术人员2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开封教投教育集团招聘教师116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吉林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号)(18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聘博士研究生6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江西招收劳务派遣制工作人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春季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美发师考试题
- 浙江安保考试题库及答案
- 苏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课件
- 2025年专题讲座-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93阅兵
- 兵团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贵州贵阳市投资控股集团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招聘1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免疫细胞治疗安全性评价-第1篇-洞察及研究
- 车间师带徒管理办法
- 桥梁工程监理工作实施方案
- 2025年秋期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
- 服装辅料基础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