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诗词五首【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能默写这五首诗词和曲。2领会诗的意境和语言形式特点。(重点)3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难点)【学法指导】多媒体综合教学法、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的综合运用。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自学互研生成能力1文体简介(1)歌:即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后的乐府诗多题名为“歌”或“行”,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区别不大,后代便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2)词:又称长短句、曲子词、诗余等。是配合乐曲而填写的歌词。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调或词牌。词调又一般把第一段称为上阕或上片,第二段称为下阕或下片。2自读五首诗词,结合背景领会诗词表达的感情。3提出不懂的问题。合作探究生成新知1释题。为:被;歌:古诗体例,指铺叙,记述;意思是“茅屋被秋风所破坏”。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2走进作者。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过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3了解背景。公年759年,关内大饥,杜甫弃官西行至成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公元761年春。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诗人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成都西郊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去,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不料到了当年深秋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4吟读诗歌,读出韵味,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用“/”划出节奏。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下加“”标出韵脚。要求节奏读得分明,韵脚读得响亮,读出延长音。示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韵脚:号、茅、郊、梢、坳;力、息;铁、裂;间、颜、山等等。5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内容。(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理解、把握词义。秋高:秋深。三重:几层。洒:散落。挂:挂在。能:这样。俄顷:一会儿。漠漠:灰蒙蒙的。向:将近。衾:被子。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彻:彻晓,到天亮。寒士:贫寒的读书人。突兀:高耸的样子。见:通“现”,出现。(2)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节内容。第一段:秋风破屋;心情苦痛第二段: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第三段:长夜沾湿;忧思不绝第四段:广厦万间;忧国忧民6.读完这首诗歌,秋风破屋,夜雨漏屋,作者辗转难眠,遥望广厦的情景像四幅画面浮现在我们脑海。杜甫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首诗歌的语言也堪称典范,请深入字里行间,理解内容,品味语言。(1)请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且阐述理由。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无情”“猛烈”“凶猛” 根据是此段中有“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等。动词:卷、飞、渡、洒、挂、罥、飘转心情:痛惜(2)读第二节,思考:A.群童为何抱茅?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B“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3)“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节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床头屋漏,雨脚如麻,渲染了暗淡愁惨的氛围,也烘托了诗人愁苦暗淡的心境。(4)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题词:“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一、赏析过故人庄1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字浩然,世称孟襄阳,其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代表作品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春晓等。2赏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诗。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进庄所看,绿树环绕村庄,清幽宁静,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绝,给人的眼界以开阔之感。“合”“斜”二字的运用,使这幅发表之景具有了动感。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描写了怎样的饮酒气氛?恬静、融洽。4临别之时,不待主人邀请,作者自动宣告:“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样结尾有何好处?老朋友之间推杯换盏,说不尽的知心话,道不完的依恋情,最后以相约分别,这样的结尾又开出新意,更觉老友之间情深意厚,使人读后回味无穷。二、赏析游山西村1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代表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钗头凤等。2赏析游山西村颔联。这一联不仅描写难状之景而且对仗工巧,更是语出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萦绕因而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景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给人以坚持不懈、生命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3游山西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言状,今后如果有可能在月光下夜游,我拄着拐杖随时会敲开您家的门。表达了主客之间深厚的友情。一、赏析渔家傲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代表作有苏幕遮岳阳楼记渔家傲等。2背景知识。宋仁宗康定元年八月,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抗击西夏。庆历元年四月调知耀州,渔家傲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3渔家傲是如何将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的?上阙描写景色,由“异”字生发开去。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无半点留恋之意,人何以堪!后三句着意描写边塞的苍凉悲壮的景色:风吼、马嘶、羌笛连同号角一起响起,夕阳西下,烟雾迷漫,在千山万壑之中,一座孤城竖立。下阙抒情。将士们离家万里,浊酒一杯遥寄思乡愁绪,但边患未平,功业未就,还乡之计无从谈起。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陷入深沉的悲怆中难以入眠,洒下忧国思乡之泪。4“塞下秋来风景异”,一个“异”字概括了塞外独特的秋景,从全诗看,这塞外的秋景“异”在什么地方?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塞外秋景“异”在:“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这萧索、荒凉的塞外秋景渲染了肃杀、悲壮的氛围,也渲染了守边将士的艰苦。二、赏析浣溪沙1作者简介: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2本词上阕写景,描绘了哪三幅图画?请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画面。上阕描绘了溪边兰芽、松间沙路、雨中杜鹃三幅图画。兰花发出了短短的嫩芽,浸在涨满了水的小溪里,松林间的沙路一尘不染,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为什么中国大量使用自行车11篇
- 我的朋友250字7篇
- 流浪地球观后感3550字10篇
- 纪检办案经验课件
- 早癌筛查教学课件
- 企业资料档案管理系统模板
- 庐山谣的文化内涵与自然美景:高二语文课文深度解读教案
- 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竞赛》教案
-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8篇范文
- 纪念刘和君课件
- GB/T 4950-2021锌合金牺牲阳极
- 中日关系历史
- GB/T 15171-19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 2023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奥赛)初赛试题和答案
- 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导数与原函数的对称性 微专题课件-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 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员工手册
- 健康教育学【完整版】
- 《第23章旋转》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