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_C 船检规范 中英文 对照.doc_第1页
V_C 船检规范 中英文 对照.doc_第2页
V_C 船检规范 中英文 对照.doc_第3页
V_C 船检规范 中英文 对照.doc_第4页
V_C 船检规范 中英文 对照.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ection C构造安全证书和检验项目表SAFECON Certificate and Checklists序号No.分 目 录Description总 页 数Total PagesC1货船构造安全检验应签发/签署的文件Documents issued/endorsed after Survey for Cargo Ship Safety Construction1C2安全构造证书CSCSAFECON Certificate CSC1C3安全构造初次/换证检验项目表SCcChecklists for SAFECON Initial/ Renewal Survey 5C4安全构造年度/中间检验项目表SCacChecklists for SAFECON Annual/ Intermediate Survey 4C5固体散装货物检验证书CSC和报告BCcCertificate of compliance for the carriage of solid bulk cargoes CSC and checklists BCc3V-CCDI01-2000 安全构造检验应签发/签署的文件CCSConfidential Rev. 3.099101.1 货船构造安全检验后证书和报告的签发各种检验后签发的文件及证书的签署:检验初次年度中间船底外部检查换证CSC-1/CSC发签签签签/发CSC(CHN)发签签签签/发SCc*发发SCac*发发FC发发发发发*仅适用于单独进行构造安全检验时签发,如与船级同时进行检验时不必签发。1.2 货船构造安全证书1.2.1 当船舶完成了初次检验、换证检验或换旗检验后,各执行检验单位应根据本分册Section A3的有关规定签发货船构造安全证书。可在现有证书上按照公约的规定,作完成检验的签署, 具体的规定请见本须知V-A部分。V-C1-1 安全构造证书CSCCCSConfidential Rev. 3.099102. 货船构造安全证书的填写2.1 一般要求.1 船名、呼号、船籍港、总吨位的填写要求参照本须知第四分册Section A2部分。.2 载重吨只要求对油船、散化船和液化气船填写,其它船舶则用N.A.。两个字母表示不适用(Not applicable)。载重吨系指船舶在比重为1.025的海水中,相应于所勘划的夏季载重线的排水量与空船排水量的差值,填写时取整数,忽略小数点后的数值。2.2 在“船型”一栏,应根据下列4种船舶类型中适合的选择填写:Oil tankerChemical tankerGas carrierCargo ship other than any of oil tanker, chemical tanker and gas carrier2.2.1 安放龙骨或处于相应建造阶段日期,除1952、1965、1980、1984、1986及1992年需要把年月日的具体日期填上,其它也应尽量填写年月日。对船舶有改建、改装或重大修理工作的,应填写这些工作的开始日期(建造日期和改造日期都要填写)。2.2.2 船底外部最近两次检查日期,应查阅船上保存的原坞检报告或原船级或构造安全证书的签证栏,填写出坞的年月日(仅适用于HSSC证书);下次BTS检查日期从出坞之日算起。2.2.3 是否签发免除证书,不适用者划去,不可漏划。2.2.4 按本分册Section A3的要求填写证书有效期。2.2.5 在证书右下角的横线上应有验船师的签名,并打上姓名的拼音。2.2.6 各种检验的签署见本须知V-A部分的有关规定。V-C2-1 安全构造初次/换证检验报告SCcCCSConfidential Rev. 3.099103.初次和换证检验项目表Form SCc的填写 本格式仅用于授权或委托我社进行单独的构造安全检验时使用,如属本社船级的船舶,船级检验和法定检验同时进行时,则不需另行填写本项目表。在Form SCc中表格内英文字母的含义如下:C确认G外观的一般性检验,必要时作操作试验T操作试验P压力、强度或密性试验M测量和记载在表格中有“*”号的项目,是对营运中船舶初次检验时不要求进行的项目1、 分舱和稳性资料1.1 防撞舱壁的布置,包括位置及舱壁上的管系及其控制阀。不但要注意操作情况还应注意其穿过甲板的密性情况。1.2 干舷甲板以下的机舱两端与货舱及其他处所的分隔开的舱壁是水密的;1.3 水密门和水密门的开关装置;确认每扇水密门都经过试验,确认操作水密门的布置与客船基本一致并且进行了类似的实验;1.4 用冲水或灌水等试验方法确认水密甲板、围壁通道、隧道及通风管道的水密性;1.5 为每个水密舱室设置的每台舱底泵和舱底排水管系能有效的工作;1.6 位于干舷甲板上的围壁处所的排水系统能有效的工作;1.7 当需要时,进行倾斜试验;1.8 向船长提供有足够可靠的资料,使得他能对船舶在各种营运状态下的稳性有准确的指导;1.9 稳性资料经船旗国主管机关认可。如政府已委托船级社执行法定检验,则应由船级社进行认可。1.10 有关船舶稳性的特别说明,此项适用于在船舶稳性中有特别要求的,如货舱的积载因素有特别限制,有些特别的状态使稳性不利等。凡是此项适用的,则应在法定检验报告的面页(格式FC)中的ADDITIONAL INFORMATION栏中作进一步的说明。1.11 横贯浸水布置,包括告示牌。这项检验要包括操作及标志等。1.12 破损控制图2、 机器装置2.1 机器、锅炉和其他受压容器管系和属具的安装和保护,已充分考虑到其运动部件、热表面和其他危险情况下,对船上人员的危险减少到最低程度;2.2 即使在任一重要辅机发生故障时,推进机械仍能保持或恢复正常操作;2.3 已有措施能保证在没有外来帮助的情况下,机器能够从瘫船状态运转来;2.4 锅炉、机器的各部分、所有蒸汽、液压、气动和其他系统及其承受内部压力的属具,一进行了试验,包括可能在主管机关或船级社的要求中所规定的压力试验;2.5 当船舶存在超速的危险时,已有措施保证不超过安全速度;2.6 可行时,确认是否提供措施,以防止承受内压并可能承受危险的超压的主机、辅机和其他机器的各部分产生超压;2.7 当需要时,确认内燃机已安装了曲柄箱防爆安全装置且其布置方式可使对人员的危害性降至最小;2.8 主涡轮推进机械和(如适用)主内燃推进机械及辅机安装有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关闭的装置。这类故障如滑油供应的故障等可能迅速导致机器完全停车、严重损伤或爆炸; 2.9 确认和记录机器在一定时间内使螺旋桨换向并在合理的距离内使船舶停止的能力;2.10 操船或停船辅助措施的有效性;2.11 确认主操舵装置和辅助机操舵装置的布置是以确保其中之一的故障不会导致另一装置不能工作; 2.12 适当时,确认操舵装置的重要部件持久地保持润滑或配备了润滑装置; 2.13 确认在操舵装置液压系统中能被隔断的和由于动力源或外力作用能产生压力的所有部位均设置了安全阀,并且安全阀的调定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 2.14 确认主操舵装置能在最大营运前进航速下操纵船舶,并且能在舱舶最深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前进航速航行时将舵自一舷35转至另一舷35,以及在相同条件下在28秒内将舵自一舷35转至另一舷30;2.15 确认辅助操舵装置能在可驾驶的航速下操纵船舶,并能于紧急时迅速投人工作且能在船舶最深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前进航速的一半或7kn(取大者)前进时,在60秒内将舵自一舷15转至另一舷15;2.16 确认当动力源发生故障后再次恢复时,主操舵装置和辅助操舵装置的动力设备能自动重新起动,并能从驾驶室对其进行操作,同时确认任何一台操舵装置的动力设备发生动力故障时,能在驾驶室里发出声光报警信号;2.17 当主操舵装置配备有两台或以上相同的动力设备,且不设置辅助操舵装置时,确认在其管系或1台动力设备发生单项故障之后,此故障能被隔离以使操舵能力得到保持或迅速恢复 ;2.18 确认从驾驶室和舵机舱均能操纵的主操舵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工作状况令人满意;2.19 当主操舵装置配备有两台或以上相同的动力设备,且不设羞辅助操舵装宣时、确认设置在驾驶室的两套独立的控制系统的工作状况令人满意; 2.20 确认辅助操舵装置的控制系统在舵机舱内的操作如系动力操作时,则为在驾驶室的操作均令人满意,并且确认后者独立于主操舵装置的控制系统;2.21 确认可从驾驶室操作的任何主操舵装置和辅助操舵装置的控制系统能够从驾驶室的某一位置使之投入运行,并确认从舵机舱内可将其与所操纵的操舵装置断开,当电源供应发生故障时,驾驶室应能发出声、光报警; 2.22 确认电力线路和操舵装置控制系统及其相关部件、电缆和管道在其整个长度范围内尽可能地予以分离; 2.23 确认驾驶室与舵机室之间的通信设施运行正常,并且当船舶设有应急操舵位置时,能以电话或其他通讯方式将首向情况以及可视罗经读数传递至应急操舵位置;2.24 当主操舵装置由动力操作时,确认在驾驶台操舵位置能独立于操舵控制系统显示,并在舵机舱也显示该舵角位置; 2.25 确认液压操舵装置的每一贮液箱在驾驶室和机舱的声光低位报答装置运行正常,并且至少有一个动力执行系统包括贮液箱能在舵机舱内通过备有固定管系的固定储存柜进行再充液; (该柜设有液位指示器);2.26 确认舵机舱是易于到达且尽可能与机器处所分开,并其有适当的布置以保证在安全条件下到达操舵机械和控制器的工作通道;2.27 确认电动和电动液压操舵装置在驾驶室和主机控制位置设置的显示电动机运转的装置以及在主控制位置显示超载报警和三相供电单相失电报警的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2.28 确认船舶推进和安全必需的主机和辅机设有有效的操作和控制装置;2.29 确认备有适当的设施以要求由驾驶室遥控推进机械;2.30 确认由集控室操作主机和其他机械的布置令人满意; 2.31 确认在一般情况下应配备人工越控自动控制的装置,并且任何故障均不致妨碍人工越控的使用;2.32 确认燃油和废气锅炉、非燃烧蒸汽发生器、蒸汽管系和空气受压系统均设有适当安全装置;2.33 确认机器处所的通风系统运行良好;2.34 确认机器处所内的防噪声措施是有效的;2.35 确认在机器处所和驾驶室均能将命令和回答用能见的信号指示出来的机舱车钟运行令人满意;2.36 确认驾驶室和机器处所之间的第二通信手段的运行也令人满意,并且在其他控制机器的位置也应有适当的通信手段;2.37 确认在轮机员居住的舱室中可清晰地听到轮机员警报;2.38 确认为防止发生油类因受压从泵、滤清器或压力热器渗漏从而与热表面接触的事故的预防措施是有效的;2.39 确认确定任一油舱内油量的装置处于良好工作状态;2.40 确认在任一油舱或油系统的任何部分包括注油管为防止超压而设置的装置处于良好工作状态;2.41 确认艏尖舱不是用来装载燃油、滑油和其他可燃油类的; 3、 电气装置3.1 确认电气设备,包括主电源和照明系统是按照已认可的图纸进行安装的;3.2 确认已配备一个独立应急电源并有适当的系统与之配套;3.3 确认每一应急发电机组的起动装置是令人满意的;3.4 确认对由电力引起的触电、火灾及其他危险情况已采取了预防措施;4 周期性无人值班机器处所的布置4.1 核查火灾预防措施并且在适当时试验报警装置;4.2 核查防止浸水的设施;4.3 核查驾驶室推进机械的控制装置;4.4 确认主机控制室或其控制位置(视具体情况而定)和驾驶室及轮机员居住舱室之设置声响通信装置并且有效;4.5 核查报警系统备有随机试验功能;4.6 核查已设置了在严重故障时自动关闭机器或锅炉的装置并且试验报答装置;5 货船结构防火5.1 确认结构防火的所有方面包括通风系统都已按认可的图纸安装、试验所有通风系主出人口的关闭装置,并且证明动力 通风系统可以从其工作的场所外面予以停止;5.2 逃生通道;5.2.1 从每一限定处所或处所群至少有两个远离的通道。5.2.2 在最低开敞甲板以下主要脱险通道是梯道(第2条围壁通道或梯道);5.2.3 在最低开敞甲板以上脱险通道是通往开敞甲板的梯道或门这两者的结合;5.2.4 确认每一A类机器处所有两台相互远离的脱险通道以及自该处所下部适当提供防 火遮蔽,并且确认其他机器处所有适当的逃生通道;5.3 审查生活用气体燃料的布置图;5.4 运输危险品货物船舶的特殊要求;6 油轮的附加要求61 适当时,确认主操舵装置配备了必要的两台或更多相同的动力装置并确认已有必要的布置,以保证在如前所述单一故障发生时能重新获得操舵能力;62 确认未采用船体作配电系统的导电回路,也未采用接地配电系统;63 确认各处所的位置和结构防火的所有方面以及船舶为混装船时的特殊布置都符合认可的图纸;64 确认用于货油泵舱照明的,具有足够强度,而且不妨碍舱壁或甲板的完整性的,气密性的永固式认可的气密照明灯围罩已安装在蝴货油泵舱和其他处所的舱壁和甲揖上;65 确认货油舱透气、货油舱清除和除气以其他通风布置的所有方面都符合认可的图纸;66 通往油轮船艏的安全通道;67 20000载重吨及以上的油轮须装配应急拖带装置;68 防止超压或低压的辅助透气系统。 V-C3-5 安全构造年度/中间检验报告SCacCCSConfidential Rev. 3.099104年度检验和期间检验项目表Form SCac的填写Form SCac是用于在我社单独进行构造安全年度或中间检验时使用的,如果这项检验与船级相应的年度或中间检验同时进行时,则这个检验项目表可不必另行填写。这个项目表在每个项目后的表格内用英文字母注明其检验程度和范围。这些字母的意义如下:C 确认G 外观一般检验和需要时进行操作试验IE 内部检查T 操作试验1、 一般要求1.1 所有安全证书的有效期。主要是检查SOLAS要求的各种证书,如:构造安全证书,设备安全证书,无线电安全证书。1.2 船级证书。这项检查主要是要注意到该船是否入级。1.3 查核船上是否安装了新设备,如果是这样,则确认该设备在装船前已获认可并且其所带来的变化已在相应证书有所反应。1.4 稳性资料和破损控制图;1.5 船上应配备操船手册并确认在驾驶室显示了操船资料;1.6 航海日志记载。这项记载包括有:舱壁上的水密门的操作,操舵装置的试验和应急操演等记载。1.7 查核由主管机关制定的对锅炉和其他受压容器的例行检验已按要求进行,并查核安全装置诸如锅炉安全阀已经过试验;1.8 适当时,查核船体、轮机和冷藏装置已按主管机关或船级社认可的循环检验计划的要求进行检验;1.9 如有时,确认船上备有加强检验报告和状态评估报告的完整卷宗;2、 船体2.1 船体和关闭装置的一般检查,此项目与载重线检验项目相对应。2.2 锚机、锚、锚链和系泊设备。2.3 防撞舱壁和其他水密舱壁;2.4 水密舱壁上的水密门及其就地和遥控操作装置。2.5 如管系中的非金属膨胀接头安装于贯穿舷侧的管系中,且贯穿位置和非金属膨胀接头均位于最深载重线之下,则应按规定进行检查,并在必要时或按制造商建议的间隔期予以更换;2.6 尽可能确认结构防火未作改动。2.7 检查所有手动和自动防火门并且证明其功能。2.8 试验所有的通风系统主出入口的关闭装置以及从所服务处所外面实验停止动力通风系统的装置。2.9 居住、机器和其他处所的脱险通道。2.10 审查生活用气体燃料的布置;3、 机器和电气处所3.1 为每个水密舱室设置的每台舱底泵和舱底排水管系能有效的工作;3.2 位于干舷甲板上的围壁处所的排水系统能有效的工作;3.3 机器、锅炉和其他受压容器及其管系和属具的安装和保护,已充分考虑到其运动表面和其他危险情况,对船上人员安全的危险减少到最低的程度;3.4 即使在任一重要辅机发生故障时,推进机械仍能保持或恢复正常操作;3.5 已有措施能保证在没有外来帮助的情况下,机器能够从瘫船状态运转来;3.6 对机器、锅炉、所有蒸汽、液压、气动和其他系统及其承受内部压力的属具,进行一次总体检查,查看是否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并对火灾和爆炸的危险给予特殊的考虑。3.7 确认机器处所的通风系统的运行。3.8 确认机器处所的防止噪声的措施是有效的。3.9 确认机舱车钟、驾驶位置和机器处所之间的第二通信手段以及与任何其他机器控制位置的通讯设施的运行令人满意。3.10 确认在轮机员起居舱室中能清晰地听到轮机员报警警报。3.11 尽可能地在运行状态中对电气设备进行目检,包括电源和照明系统。3.12 尽量确认应急电源的运行包括启动装置、配备的系统以及(若有时)其自动运行。3.13 普遍检查是否采取了防止触电、电气火灾及其他由电气引起的灾害的预防措施。3.14 审查周期无人值班机器处所的布置,并且尤其是报警、自动和停车功能的随机试验。4、 舵机4.1 检查和试验主、辅操舵装置及其有关设备和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4.2 驾驶室和操舵位置之间的通讯设施。4.3 舵角指示器。4.4 确认在设有应急操舵位置的船舶上设置了向应急操舵位置传递首向位置情况的装置以及(如设置时)提供可视罗经读数的装置。4.5 确认液压动力操作的、电动和电动液压的操舵装置所要求的各种报警装置的运行令人满意,并且确认液压动力操作的操舵装置的重新充液装置保持良好状态。4.6 检验对船舶推进和安全所必须的主机和辅机的操作方式,适当时包括从驾驶室遥控推进器的装置以及从机器控制室操作主机和其他辅机的装置。5、 油船年度检验的附加要求5.1 适当时,确认主操舵装置配备了必要的两台或更多相同的动力装置并确认已有必要的布置,以保证在单一故障发生时能重新获得操舵能力;5.2 检查货油舱开口,包括填料、盖、围板和隔板。5.3 检查货油舱压力/真空阀和防止火焰通过的装置。5.4 检验货油舱的透气、除气和通风系统。5.5 尽量检查所有防止火焰通向燃料舱、含油压载舱和含油污水舱柜以及空舱的透气口。5.6 检查甲板上和货油泵舱内的货油系统、原油洗舱系统、压载系统和清洗系统以及甲板上的燃油系统。5.7 确认危险区内所有电气设备都适合于该处所服役,处于良好状态而且得到适当的维护。5.8 确认货油泵舱内或附近的潜在的着火源诸如松动齿轮、可燃材料等均已消除,没有不当的渗油痕迹并且进出梯子处于良好状态。5.9 检查所有泵舱舱壁有无渗油痕迹或裂缝,尤其是所有贯穿货油舱舱壁的密封布置。5.10 尽可能检查货油泵、舱底泵、压载泵和清洗泵的压盖密封处的渗漏。5.11 确认电动和机械遥控操作和关闭装置的适当的运行。5.12 核查泵底座的完整性。5.13 确认泵舱通风系统运行正常、导管完整,挡板运行正常挡屏清洁。5.14 确认在货油卸载管路和液位指示系统上安装压力表运行正常。5.15 通往油轮船艏的安全通道;5.16 20000载重吨及以上的油轮须装配应急拖带装置;5.17 防止超压或低压的辅助透气系统。6、 中间检验的附加要求6.1 有代表性的海(盐)水压载处所的内部检查(5年船龄以上的船舶)。舱名和编号 。6.2 选择装货处所进行内部检查(适用于10年以上的,且仅装干货的船舶除外)。货舱编号 。6.3 选择装货处所进行内部检查(适用于15年以上的,仅装干货的船舶)。货舱编号 。以上检查的舱名应详细填入。6.4 检查海水阀及其船体的连接接头。6.5 油船附加要求。6.5.1 如果当检查各管路系统时对其状态有怀疑时,则可要求对该管路进行压力试验或压力测量,或两者兼之。对修理诸如焊接补板要尤为注意。6.5.2 对船龄超过10年的船舶,选择性地对货舱进行内部检查。6.5.3 对危险区内诸如货油泵舱和与货油舱相邻处所的电气线路进行绝缘电阻测试,但是如果保持有适当的测试记录则应考虑采纳最近读数。V-C4-4装载散装固体货物符合证书Form CBC和检验报告BCcCCSConfidential Rev.3.099105.装载散装固体货物符合证书Form CBC和检验报告BCc5.1 检验依据5.1.1 根据SOLAS 公约第VI章货物装运和固体散装货物安全操作规则1994以及1997修正案 的有关要求进行散装固体货物的检验。5.2 散装固体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危害5.2.1 由于货物的装载不当而造成结构上的损坏;5.2.2 由于货物装载不当或未正确分布而导致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货物发生移动、在航行中由于船舶的振动或船舶的运动而液化而导致货物滑到或流到货舱的一侧,使船舶丧失或减少稳性;5.2.3 化学反应,如:放出有毒气体或爆炸性气体,有自然或强烈的腐蚀作用。5.3 一般要求5.3.1 散装运输固体货物的检验属于货船构造安全检验的其中一项内容,考虑到货船构造安全的检验结合船级一起进行,所以在船级相应的年度、中间和特别检验时,应包含对散装固体货物条件的检验。5.3.2 检验要求详见本须知第三分册Section C3部分。在检验要求中,并没有单独列出不同检验的对应要求,但验船师应根据不同检验种类的船级检验项目涉及到的部分进行检验,主要应确认船舶的装运条件和布置没有发生改变。V-C5-15.4 初次检验5.4.1 验船师在进行初次检验之前,应要求船东开列出船舶拟散装运输的货品表,检验时验船师应按照固体散装货物安全操作规则进行核对,以确认船舶是否适合装运货品表中的货品。 5.5 检验后验船师应签发以下文件5.5.1 法定检验报告面页Form FC;5.5.2 检验报告Form BCc;5.5.3 遗留项目报告Form RO(适用时);5.5.4 装载散装固体货物符合证书Form CBC。5.6 在Form FC报告面页上的证书空栏中用CBC表示证书种类;在“Kind of Survey”中填写“INS”表示进行了初次检验。并建议总部换发长期证书的有效期与货船构造安全证书一致。5.7 在船东首次申请签发时,验船师应根据本须知第三分册Section C3进行检验。检验后签发Form BCc报告,详尽反映检验的项目和结果。5.8 如果在检验中发现船舶存在问题,而且船东愿意在两个月内解决,则可以在Form RO报告中提出遗留项目(RG)和解决的期限,如:尚未配备要求的文件等。如果涉及到布置、稳性、装载手册方面的问题,验船师则不应在签发证书允许装载对应的货物。这种情况下,验船师应在Form RO报告中给出备忘录(MG)说明在有关存在的问题解决后,船舶方可允许增加装载的货物。5.9 检验合格后,验船师可签发一份有效期为5个月的临时证书,证书名称的下方打上“INTERIM”,有效期的下方应注明“Pending issuance of a final certificate”。在证书填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5.9.1 船名、登记号、呼号、IMO No、船籍港和总吨位的填写,请参照本须知第四分册Section A2部分。5.9.2 在第1段陈述部分中应注意船舶载运的货品属于BC规则的那一个附录:附录A、附录B(货品列在该证书附件上)、附录C,不适用的划去。5.9.3 装载要求1. 船长应负责和确保货物的积载与分隔满足BC规则的有关要求和装运条件(若有时);2. 船上持有必要的资料;3. 除了特别建造和特别装备的船舶外,其他船舶只限装运湿度不超过BC规则或主管机关规定的可运输湿度限的货物;4. 当装运精矿(A.2)时,应参考附录B中的金属硫化物(浓缩);5. 当装运附录B中MHB类以外的其他货物时,应满足SOLAS公约第II-2章54条的有关要求:散装固体货物合格证书只包括附录B中MHB类货物,当船舶装运附录B中的其他货物时,应根据本分册D5的要求签发危险品适装证明Form CFD和检验记录Form DGr。5.9.4 在允许装运的MHB类货物填入证书附件MHB类货品表中,应根据BC规则的附录表填写货物、MHB类货物名称、允许装载的货舱和装载条件(若有时)。5.9.5 如果在上述5.9.3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