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2了解本文作者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体会文言议论文的特点。3领会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人处于逆境才能奋发创造,国无忧患往往灭亡的道理。【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言议论文的特点。2辨析疑难字、词及句意。 【导学指导】一、 知识链接二、 走近孟子三、 (约前372前228),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人。孟子是儒家的重要人物,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孔孟”,并尊称其为“亚圣”。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出“民为贵,君为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同时反对诸侯互相攻伐。他认为人生来“性善”,又重视环境和后天教育对人的影响。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弟子所著,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二、阅读感知,整体把握1字词积累畎( )亩 傅说( ) 胶鬲( ) 孙叔敖( )百里奚( ) 曾益( ) 拂( )士 行拂( )乱其所为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苦其心志:征于色: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2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注意生字、生词的读音及正确的朗读节奏。3自由朗读并思考:文章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大事的例子,是为了论述什么问题?4小组讨论作者的论证思路:为了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观点,作者的思路是怎样的?【知识小结】【基础训练】 1字词:(1)动心忍性:(2)困于心,衡于虑:(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所以动心忍性:(5)然后知生于忧患: 2翻译:(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所以动心忍性。【拓展训练】孟子在文中强调“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请谈谈你的看法。【总结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所运用的论证方法。2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忧患安乐。【学习重点难点】1认识“逐步深入论证”的结构特点。2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及文化品味。 【导学指导】1反复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文章论证的层次。2探究文章的论证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本文在论证方法上很讲究,其实,在用语上也很讲究,如在修辞上善用排比。找出文中排比句,想一想,在议论中运用排比,能收到什么样的效果?4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一谈,学了本文,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知识小结】【基础训练】完成课本P203第一、二题。【拓展训练】 阅读下文,谈谈你的体会。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