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对照表.doc_第1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对照表.doc_第2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对照表.doc_第3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对照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新老对照表一、这次新规范的特点1、根据建筑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依据国内、国际标准,对老规范作了较为详细的修改和补充,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如:国家标准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行业标准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3;国际电工委标准IEC1140:1992电气防护原则;漏电保护器安装与运行GB/13955等标准。2、对原规范中一些条款,目前还没有做到的作了保留,作为今后努力的目标,如:不同项目配备不同等级的电工,以及配备电气技术员等。3、适当增加了一些管理性的条款,如: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等。二、关于强制性条文的修改变化情况原46-88规范中强制性条文有41条,现减少到25条33项。其中:管理性强制性条文3条,即3.1.4、3.1.5、3.3.4。安全技术原则1条3项,即三大原则:一是实行TN-S接零保护系统、二是实行三级配电系统、三是实行二级漏电保护系统。安全技术21条28项,主要分布在接地与防雷有5条7项。配电室及自备电源有4条。配电线路有2条3项。配电箱、开关箱有6条8项。手持电动工具有1条。照明有3条5项等六个章节。三、新规范增加的内容(共修改40处)序条文号新规范增加内容总则(1)11.0.3(强条)1 采用实行TN-S接零保护系统; 2 采用宵行三级配电系统; 3 采用实行二级漏电保护系统。临时用电管理(3)13.1.2-5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中,除了包括用电平面图、配电系统接地图外,还需绘制配电装置布置图、接地装置设计图和防雷装置设计图。23.1.5(强条)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3.2.1电工必须经过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4)1表4.1.6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作了明确的规定。如:10KV以下电压的最小安全距离为1.7米、35KV电压的最小安全距离为2.0米等。24.1.6防护设施应坚固、稳定,且对外电线路的隔离防护应达到IP30级。(指防护设施的缝隙,防止2.5mm固体异物穿越)。3表4.1.4起重机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作了明确规定。如:10KV电压的安全距离为垂直方向3.0米,水平方向2.0米;35KV电压的安全距离为垂直方向4.0米,水平方向3.5米等。接地与防雷(5)15.1.2(强条)采用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入形成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25.1.4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PE线应单独敷设,重复接地线必须与PE线相连接,严禁与N线相连接。3表5.1.8PE线与相线截面的规定为:PE线小于16mm2线时与相线相同;小于35mm2大于16mm2的PE线为16mm2;大于35mm2的为相线的50%。45.1.9手持式电动工具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1.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55.3.3在TN系统中,严禁将单独敷设的工作零线再做重复接地。配电室及自备电源(6)16.1.4-12配电室的照明分别设置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配电线路(7)17.2.1(强条)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芯。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路线必须采用五芯电缆。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色芯线(作工作零线N)、绿/黄双色绝缘芯线(作保护零线PE),严禁混用。27.2.3(强条)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37.2.4电缆类型应根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选择,埋地敷设宜选用铠装电缆;当选用无铠装电缆时,应能防水、防腐、架空敷设宜选用无铠装电缆。47.2.6电缆防护套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57.2.10在建工程内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严禁穿越脚架引入。配电箱及开关箱(8)18.1.1配电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220V或380V单相用电设备宜接入220/380V三相四线系统;当单相照明线路电流大于30A时,宜采用220/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28.1.11(强条)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38.1.12配电箱、开关箱的导线分支接头不得采用螺栓压接,应采用焊接并做绝缘包扎,不得有外露带电部门。48.1.13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必须通过采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5表8.1.14配电箱、开关箱内电器安装尺寸最小净距;并列电器(含单极熔断器)间为30mm;电器进出线瓷管(塑料管)孔与电器边沿间为15A30mm、20A、30A50mm、60A80mm;上下排电器吉出线瓷管(塑料管)孔间为25mm;电器进出线瓷管(塑料管)孔至板边为40mm;电器至板边为40mm。68.1.15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7覆盖8.2.2、8.2.3、8.2.4、8.2.5等条款三级配电箱内强调设置隔离开关、断路器或熔断器,总配电箱和开关箱还要加装漏电保护器。88.2.11(强条)二级漏电保护分布在总配电室和开关箱二级内,总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98.2.14(强条)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作活动连接。108.1.16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手持电动工具、移动设备、砼搅机、钢筋机械、木工机械等的电源线不得有任何破损与接头。118.2.8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总配电箱、开关箱靠近负荷的一侧,且不得用于启动电气设备的操作。128.2.12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漏电保护的极数和线数必须与其负荷侧负荷的相数和线数一致。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9)19.1.1-3运行时产生振动的设备的金属基座、外壳与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少于两处。如:夯土机、振动机、类手持电动工具(除塑料外壳类工具外)。29.5.4电焊机的正负二次侧线应一样长短,不得采用金属构件或钢筋代替二次线的地线;电焊机必须安装防二次侧触电保护器。39.7.1砼搅拌机、插入式振动机、平板振动机、地面抹光机、水磨石机、水泵等设备的漏电保护电流不大于15mA 0.1S。49.6.5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插头、开关、负荷线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做绝缘检查和空载检查正常后方可使用,绝缘电阻阻值为:类为2M、类为7M、类为1M,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59.7.3(强条)对砼搅拌机、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械、盾构机械等设备进行清理、检查、维修或暂时停用时,必须首先将其开关箱分闸断电,呈现可见电源分断点,并关门上锁。69.1.5正、反向运转控制装置的控制电器应采用接触器,继电器等自动控制器,不得采用手动双向转换开关作为控制电器。79.7.2水泵的负荷线严禁有任何破损和接头,并不得承受外力; 盾构机械的负荷线必须固定牢固,距地高度不得小于2.5米。89.1.4电缆芯线数应根据负荷及其控制电器的相数确定;三相四线时,应选用五芯电缆;三相三线时,应选用四芯电缆;当三相用电设备中配置有单相用电器具时,应选用五芯电缆;单相二线时,应选用三芯电缆。照明(10)110.1.5无自然采光的地下大空间施工场所,应编制单项照明用电方案。210.3.11强条对夜间影响飞机或车辆通行的在建工程及机械设备,必须设置醒目的红色信号灯,其电源应设在施工现场总电源开关的前侧,并应设置外电线路停止供电时的应急自备电源。10.3.1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隔离开关,短路与过载保护电器和漏电保护器。四、对照老规范作适当修改的内容序老 规 范新 规 范1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变更),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2.1.5)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变更用电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3.1.4)2临电档案第6条中规定了接地电阻参数测定记录表需归档。(2.3.1)临电档案第6条中规定了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需归档。(3.3.1-6)3架空线路采用木杆时,其梢径不应小于130mm。(6.1.8)架空线路采用木杆时,其梢径不应小于140mm。(7.2.1)4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6M,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沙(原只有上、下),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6.2.3)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沙,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7.2.5)5架空电缆沿墙敷设时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M。(6.2.7)架空电缆沿墙敷设时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7.2.9)6采用架空或沿墙敷设的接户线长度在1025M之间的最小截面铜芯线比铝芯线线小一挡(6.1.14)采用架空或沿墙敷设的接户线长度在1025M之间的最小截面铜芯线为6mm2、铝芯线为10mm2;长度小于10m之内的最小截面铜芯线为4mm2、铝芯线为6mm2。(表7.1.16-1)7在建工程内的电缆水平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1.8M。(6.2.9)在建工程内的电缆水平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7.2.10)8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板厚度应为原1.5mm。(7.1.7)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度应为1.2-2.0mm。(8.1.7)9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31.5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