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oc_第1页
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oc_第2页
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oc_第3页
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oc_第4页
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论 文 摘 要课程标准颁布后的几年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的视角已经逐步转向“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此刻再次审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并融合对新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的考虑,将更具现实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学习语言。面对这一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积极地尝试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然而实践反映,尚有较多的老师创设情境的能力不足,在情境创设的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出现 “重量,轻质”;“重形式,轻内容”;“重知识,轻文化”;“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同时教师们在情境设计和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文试图通过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等教育研究方法,对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每部分内容简单介绍如下: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小学课堂中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这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对论文中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的方法作具体的阐释与说明。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及创设情境的原则,对国内外有关创设情境进行课堂英语教学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并表述了情境设计的原则。 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以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交流访谈为研究的主要方法,实施调查,呈现了调查的结果;并在调查的基础上,从小学英语教师们对情境创设的认识与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与效果;老师们在创设情境时遇到的困难及需要的支持等方面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建议,对小学英语课堂中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现状调查作出结论,并从明确并深化对情境创设的认识、探索并改进情境创设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开展情境创设的综合素养三方面提出建议。 希望小学英语教师们借鉴本文的分析能认识自身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情境的优势与不足,获得相对有效的创设情境的策略与方法,逐步形成现代教育观指导下的基于情境的融合多种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思路。 关键词:小学英语;创设情境;建构主义理论IV ABSTRACT Years after the issue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study direction of classroom English in elementary schools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task teaching, cooperation study and inquiry learning. It shows more significant meanings to re-study the situation creation and to re-consider the combination of 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ways in current time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requires teachers to create better suitable situations, to provide more practice opportunities and thicker English atmosphere so the students can experience, feel, practice, participate and communicate freely. For that requirement, more and more teachers have been trying to create various environments, which makes many teachers care more about quantity, but less quality; more situations, less contents; more knowledge, less culture. And it also turns out a phenomenon that results overweight processes. Whats more, there also exist certain difficulti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practice.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present situations by observation,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case study, etcThis thesis contains four partsHere are the introductions of each part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and its purposes and meanings on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s. It also explains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study methods of the thesisThe second part contains bibliographies, theoretical bases, principles of creating situations, the analyses of the study on creating situations in classroom English teaching through home and abroadThe third part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thesis. It shows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by paper inquiries, classroom observations, conversations, etc. It also analyzes something related classroom situation creation, like, the recogni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our teachers, the methods and effects of creating situ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difficulties and requirements of our teachers will be faced with when they create situations V The fourth part is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It leads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e investigation on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rom a deeper recognize situation creation, explore and improve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and raise the multiple abilities of situation creationHope this article can help English teachers recogni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mselves and obtain the comparatively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and help them to form their own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which combine modern teaching concepts and active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elementary English, situation creation,Constructivism Perspective VI 目录 论 文 摘 要. 1 ABSTRACT. V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第三节 概念界定. 4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6 第五节 论文的结构. 7 第二章 文献综述8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 8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 10 第三节 对当今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已有研究的思考 14 第三章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 15 第一节 建构主义理论. 15 第二节 情境认知理论. 18 第三节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英语学习的特点 20 第四章 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原则. 26 第一节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原则. 26 第二节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考虑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原则28 第三节 从创设手段的角度考虑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原则30 第五章 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31 第一节 现状调查的设计 31 一、调查目标. 31 二、调查对象. 31 三、调查工具. 32 第二节 调查的实施34 一、问卷调查. 34 二、访谈 34 三、课堂观察. 34 第三节 调查结果35 一、小学英语教师对情境创设的认识35VII 二、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方法与效果36 三、小学英语教师创设情境的困难与需要的支持. 37 第六章 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38 第一节 小学英语教师对情境创设的认识 38 一、教师对情境创设的认识比较片面肤浅 38 二、教师进行情境创设的出发点有失偏颇 39 三、教师评价情境优劣的视角缺乏理性. 40 第二节 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方法与效果 42 一、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三个不平衡42 二、小学课堂中情境创设的四个重视与忽视52 第三节 小学英语教师创设情境的困难与需要的支持56 第七章 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现状调查的结论与建议. 59 第一节 结论. 59 第二节 建议. 60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 64 附 录(一) 65 附 录(二) 68 参 考 文 献69 后 记73VIII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英语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已日益重要,英语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也更趋丰富和深入,英语教学已处于“后方法时代 ”,这意味着我们将不会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着眼于当代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教学研究的新成果以及学生的需要与水平和教师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融合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作为对各种教学方法有较大包容性的情境创设的教学适合于多种学习、活动类型,不仅仅适用于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也适用于进行语言实践的活动。布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现实依据 1.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考虑 小学生好奇性强,善于模仿,形象思维好,活泼好动,听觉灵敏,但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能有效地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符合其年龄特点和思维规律,形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不仅为学生进行综合语言训练提供了平台,而且也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2. 从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上考虑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习得语言。有效的外语教学源于有效的情境。我们要打造一个有效的课堂, 就要从研究有效情境入手, 慧心发现情境、尽心呵护情境、用心处理情境、精心设计情境、真心体会情境。在对情境的不断打磨中,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从教材的编排上考虑 小学英语教材均以话题为主线,辅以情境,选择了符合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交际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1 二、情境创设的技术支持 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情境教学的实践及未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基于虚拟、逼真的情境教学成为现实;使传统的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各类基于网络的实践共同体的创建成为了可能。至此,学习的情境性的本质不仅被更加深刻地揭示出来,而且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体现出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意义。2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小学英语是儿童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兴趣尤其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喜欢学英语,才有可能去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反之,对英语课缺乏兴趣,处在煎熬中,英语学习可能永远走不上“正轨”。我国的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少像学习母语时那样的真实的语言环境,兴趣也就很难得以提高。利用情境进行教学,有利于营造一个听说英语的语言环境,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同时情境创设还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知识,这一点在语言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英语教材中,教学内容均置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经过选择与加工,为学生设置一个切实可行、恰如其分的语境,使他们身处交际或半交际的语言情境中,为他们的语言交际提供“场所”,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随着我们的引导,进入了“角色”。 目前,我们大多数的小学英语教师非常重视在课堂中创设情境,但实践反映,尚有较多的老师创设情境的能力不足,在情境创设的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出现 “重量,轻质”; “重形式,轻内容”; “重知识,轻文化”; “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 而本论文正基于以上情境创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以此了解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教学的现状;教师对情境教学的认识;在课堂中进行情境教学的困难及需要的支持。通过调查与分析使小学英语教师们有一个客观的了解自身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情况认识的参考,能借鉴本文的分析,认识自身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情境的优势与不足,获得相对有效的情境教学的策略与方法,逐步形成现代教育观指导下的基于情境的融合多种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思路,从而使英语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3 第三节 概念界定 “情境”这个词源自于英文单词situation,国内还有较多的著作、文章将situation译为:“情景”。很多专家与老师对此概念有着不同角度的理解。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中使用的“情境”概念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包括外部环境和主体的内部环境;既存在于课堂内,又存在于自然与社会中;不但应用于语文教学,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求真,也可以激发其产生美感、陶冶情操、锻炼意志。 章兼中,俞红珍(2000)把情景定义为人们进行语言交际活动的一切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总和 。章兼中(2004)在外语教育学中这样定义情景(situation or context):它指的是学习新的语言知识,技能和听、说、读、写能力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它包含两个方面:社会语言环境和学习者的情意个性特征。 尹利娟在用情景教学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一文中提及: “情景(situation)是指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具体情况和景象。”曹小花在浅探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一文中阐述了“情境,是一种生活的场面、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 章秀惠和王永锋在对创设问题情境的理性认识J中这样写到: “情境是对学习新知能产生影响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特定的各种具体情形。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具体的场所、环境和氛围等,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的师生互动关系的载体。” 龙文珍2003年的硕士论文中学英语情景教学的设计和应用认为“情境是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 成爽、汤玲霞、武慧捷等人对于情境的认识基本一致:成爽认为“情境是“情”和“境”的统一。” 汤玲霞认为“情境,一指场景和环境;二指情节、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 武慧捷认为“情景,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景物、场景和环境,有时也包括人物、情节和矛盾冲突。情景的第二层含义便是由景物、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 章兼中,俞红珍。英语教育心理学 ,警官教育出版社,2000,4 章兼中主编:外语教育学 ,浙江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年 曹小花:“浅探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考试周刊,2008年第 49期 章秀惠,王永锋:“对创设问题情境的理性认识”J , 辽宁教育2006 , 5 :37 龙文珍:中学英语情景教学的设计和应用,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成爽: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之我见”,观察与思考 ,2009/9 汤玲霞:“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运用”, 小学教师 ,2009 年第 6 期 武慧捷: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高中英语情景教学中的应用 ,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4 笔者所关注的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和氛围,以此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从而促使学生如临其境,使之触境生情;并以境激情;以情促学。本文的课堂情境创设的调查与分析主要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因此应国内对建构主义理论的认识,引用了其要素之一“情境”这一概念。另外笔者所指的情境创设有别于 20 世纪 50 年代法国古布里纳(P. Guberina)和古根汉GGougenhein等推出的视听法,即情景法(Situational approach),为此本文运用了“情境”这一概念。此外本文中所谈及的情境创设和情境教学是意义上一致的不同说法。5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教育研究方法了解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创设情境的现状。并在调查的基础上,从小学英语教师们对情境教学的认识与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与效果;老师们在创设情境时的困难及需要的支持等方面来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此外,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关于小学英语课堂中创设有效情境的建议。 1. 文献法:通过查阅、整理和分析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现有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案例。 2. 观察法:通过课堂观察获得信息,作为制定问卷的依据,也为情境创设的分析提供案例。 3. 问卷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以此了解教师对英语课堂中创设情境所持的态度和看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与效果、老师们在创设情境时的困难及需要的支持,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4. 访谈法:为了获得更真实、更完整的信息,补充问卷调查中没有了解到的或者是更深入的内容,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6 第五节 论文的结构 本论文共有七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本论文中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的方法与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国外的相关研究,并表述对当今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研究现状的思考。 第三章,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建构主义与情境认知理论,并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英语学习的特点,从而找寻情境教学的理论支撑,并说明他们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引导与启发。 第四章,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原则,认识与把握情境设计的原则是情境教学中有效地创设情境的前提,本章强调了几个主要的创设情境的原则。 第五章,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本章以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交流访谈为研究的主要方法,实施调查,并说明调查的结果。 第六章,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本章着力于从对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的结果中分析小学英语教师对情境教学的认识与思考;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方法与效果;小学英语教师进行情境教学的困难与需要的支持。 第七章,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现状调查的结论与建议,本章试图对小学英语课堂中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现状调查作出结论,并从明确并深化对情境创设的认识、探索并改进情境创设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开展情境创设的综合素养三方面提出建议,同时指出本研究的欠缺之处。7 第二章 文献综述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而针对情境创设的专门研究并不多,下面就从情境教学的角度来梳理一下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有一些教育家在他们的教育论著和教学实践中就留下过对情境教学的思考和经验。例如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强调通过师生谈话来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索,以解决问题。可以说,这都是情境教学的萌芽。 在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记载了他进行情境教学的事例。一次,教师为了教爱弥儿辨别方向,把他带到了大森林中,爱弥儿在大森林中迷失了方向,又饿又累但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时教师通过中午树影朝北的常识引导爱弥儿找到了回家的路。爱弥儿的老师就是利用了大自然的情境引导他的学生去学习和思索。 在美国教育家杜威那里运用和创设情境的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是最早在教育学意义上运用“情境”一词的,他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并把情境列为教学法的首要因素。他说, “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所以,思维起于疑难是他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他所指的“疑难”即相对于学生认识程度而言的有困难的情境。他认为,要使这个有困难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必须使这个情境接近于学生经验过的情境,而学生对付这个情境又有一定的能力基础。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因而杜威的教学过程就是创设情境、引起动机、确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成果。 情境教学的形式在现代教学思想中得到了较系统的反映,如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中,就十分重视自然情境的教育作用。他经常带领孩子们走入大自然,细心地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为此,苏霍姆林斯基给孩子们编制了 300 页的大自然的书,每一页都展现了生动鲜明的客观事物的形象,给予孩子们无穷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又如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造的暗示教学法,其实质是通过各种暗示8 手段:如播放欢快轻松的音乐、表演生动活泼的短剧、进行快乐有趣的游戏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趣味盎然的情境,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学生的情感和理智、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共同进行,从而充分挖掘大脑的潜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可见,暗示教学的关键在于组织和创造学习情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暗示教学也是一种情境教学。 纵观英语教学法的发展史,除了暗示教学法,利用情境辅助外语教学的还有许多例证。19 世纪 90 年代法国人古恩(Francois Gouin),从自己运用翻译法学习德语的痛苦经历中,发现了翻译法的弊端;又通过观察自己的侄子与其它孩子学习母语的过程,提出了外语学习的一系列的方法,这种仿照幼儿学习母语的途径实施外语教学的方法在贝利慈(M. D. Berlitz)等其他应用语言学家的努力下发扬光大,形成了直接法。直接法的特点之一就是借助实物,图画或动作等来讲授外语,较早地涉及到利用情境教学外语这一领域。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古布里纳(P. Guberina)和古根汉G. Gougenhein等推出了视听法,视听法是利用幻灯和图像创造语言情景的方法,又叫情景法(Situational approach)。它强调的是语言情景的作用。60 年代的美国又出现了认知法,认知法也强调广泛运用电化教具,创设视听情境,促使教学过程意义化,情景化和交际化。60年代产生于苏联的自觉实践法也提出用功能法选择和组织语言材料,用情境题材法组织教材,并在情境中按功能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提高。70 年代盛行功能法,它强调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交际活动离不开情境,是在情境中完成的。1977 年美国产生了以泰勒和克拉申为代表的自然法,它是在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监控理论”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张在此时此地的情境中交际。80年代中期Long,Crookes, Willis 和Nunan 提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也要求在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学习运用语言的任务。在整个现代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史上,情境教学被不断地继承与发展,成为教学外语的一个平台。9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 当代有不少学者、专家、教师都对情境教学做过理论探究和教学实践,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她的情境教学与研究是我国进行情境教学理论研究的第一本重要著作,开创了我国情境教学的新局面。她的情境教学理论同样值得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们借鉴。 通过阅览期刊杂志及搜索网络信息,我对情境教学,尤其是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教学的研究有了大致的了解。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关注情境教学的理论、概念、原则、创设情境的策略、方法与途径。 一、关于情境创设的理论探讨 目前主要有基于三种理论的创设情境的教学。其一,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汤丰林,申继亮认为情境认知打破了传统学习理论以个体认知为基础的研究思路,代之以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知识的协商探究过程。 情境认知主张,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真实的活动中去,体验实践共同体的文化与经验,以实现知识的积极建构,并从根本上解决我们面临的学校教育与现实实践相脱离的困境。他们主要从三方面来论述:情境认知的理论基础、知识观及情境性教学的条件。王文静的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系统地阐述了情境认知与学习的理论和模式研究。高文的情境认知中情境与内容的作用试论情境认知的理论基础与学习环境的设计之一审查了情境认知的理论基础,并为情境性学习环境的设计提供参考,论述了情境认知中情境与内容的作用。高文提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性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向学生提供支持,以促进建构个人对所体验到的世界的意义。该情境性学习环境还必须提供互动和持续的激励作用,因为激励能促进学习者信息内化,从而有助于发展较高级的、原认知技能以及自我调节和自我评定能力。 莫琼, 罗蓉和范跃萍将情境认知理论落实到英语教学实践中,讨论了情境教学的策略和原则,指出英语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问题情境有助于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思维;合作情境有助于形成实践共同体,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探究情境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生活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汤丰林,申继亮:“情境认知的理论基础与教学条件”,全球教育展望 ,2004年第4期 高文: “情境认知中激励与评价的作用?试论情境认知的理论基础与学习环境的设计之二”, 全球教育展望 ,1997年05期10实践能力,促进知识的迁移。王艳萍和张静的情景认知理论与英语教学的整合阐述了情景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并根据情景认知理论,提出了英语教学环境的设计原则及相应的策略。 其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张淇的浅谈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英语情境教学和王毅敏的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情境教学,都是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来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王瑜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情景教学法应用研究认为情景教学法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很好的应用。并研究了在网络环境下英语情景教学的方式,提出了“以计算机为支撑,以实际情景为形式,以启发思维为特点,以学生参与为重点”的英语情景教学形式 。文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详细探讨了一种分布式的多媒体情景教学的应用形式。 其三,王爱华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情景于初中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验则更多地以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指出合理设计情境辅助教学可以增加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教师应创设情境,提供足够的输入量,让学生参与到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按照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器假设,教师应通过合理的情境设置使语言的输入有趣而生动,使学生参与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句式、语法的训练,此外,设计合理的情境还可以创造一个轻松,自由自在的学习气氛,学生才会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以及较低的焦虑状态,语言输入才能更有效地被大脑吸收。 二、关于情境创设原则的讨论 关于情境创设原则的讨论最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趣味性原则 2)直观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4)目的性原则5)科学性原则6)真实或准真实性原则7)主体性原则8)多样性原则。这些情境创设的原则在以下这些文章中都有说明: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的原则(黄凤来 2008),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的三性(秦益锋,蒋健美2003), 浅谈多媒体在英语情景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林秀兰2008),英语情景教学浅探 (李潇2009), 直击情境,打造有效课堂?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刘美芳2008),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英语教学情境设计(莫琼, 罗蓉, 范跃萍2009)。此外,中学英语情景教学的设计和应用(龙文珍2003)和运用情景于初中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验 (王爱华2007)两篇论文中还谈及了“交际性原则”;王爱华、龙文珍和武慧捷(多媒体辅助教学莫琼, 罗蓉, 范跃萍:“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英语教学情境设计”,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 7月 王 瑜:“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情景教学法应用研究”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 4月第 27卷第 4期11 手段在高中英语情景教学中的应用2009)分别在自己的论文中讨论了“创造性原则”。奚雪明在小学英语情景教学模式研究 (2000)一文提到:注重情境的完整性和故事性。 三、关于情境创设的策略、方法与途径的实践与研究 论及情景教学策略、方法与途径的文章不胜枚举。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运用(汤玲霞 2009), “整体情境型”单词教学模式初探(赵雪朋 2008),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黄爱玲,齐捷锋2003), 浅谈在英语教学情景创设和利用时容易忽略的细节(韩光亮 2008),聚焦情境,打造有效英语课堂(马寅川2009),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之我见 (成爽2009), 提高英语教学情景创设的“含金量” ( 许杨建2009), 小议英语课堂中情境教学的运用 (葛海燕2009),浅谈创设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 (夏伦梅), 创设学习情境 促进英语学习孟丽琴2009, 浅论语境设置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陈学琴2008), 论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吕文静,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情境教学张丽 2008,英语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及方法(姜军 2008),中学英语情景教学的设计和应用(龙文珍2003) 归纳其中的策略、方法与途径,主要集中如下: 1 直观教具,引入情境 2 牵手生活,体验情境 3 巧编故事,开创情境 4 趣味游戏,活跃情境 5 引进媒体,提供情境 6 动作体态,表现情境 7 音乐歌曲,烘托情境 8 模拟表演,直现情境 随着教育科技的革命,多媒体、网络技术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相关的研究也在情境教学研究领域占了一席之地。 浅谈多媒体在英语情景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林秀兰2008), 网络环境下英语情景教学模式的创新(高国芳2006),网络环境下英语情景教学的探索(余桂花 2007),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的研究(黎劲松2007),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高中英语情景教学中的应用 (武慧捷2009), 多媒体辅助下的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研究 (夏虹毅2009), 新网络学习机对创造小12学英语教学有效学习情境有何帮助? (李锋2009), 浅议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英语情景教学中的应用(汪雪斌 2007),这些文章及硕士论文均着眼于探究以多媒体、网络环境为手段,创设英语课堂情境的策略、方法、原则等。 四、关于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有些研究者已经看到了英语课堂上情境创设的一些问题,也有文章对此有所触及,比如:黄敏在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小学英语教学及反思提到关于情景教学的思考1不能过分强调跳跳唱唱的上课形式。2在情景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3在情景教学中应注意导入文化。 同样谈及情境教学中的文化元素的还有论英语情景教学法的实践问题?从“伪情景”到真情景一文,钱雨在此文中谈到:“我们可以发现课堂中出现的伪情景具有?些共同特征:1“情景”的苍白:与文化无涉。2“情景”的孤立:与生活脱离。”张辉蓉和朱德全的走出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王春华的英语情境创设不容忽视的问题都谈到了英语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存在着为形式而形式的问题。走出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指出现今的情境教学存在五大误区:1教学过程形式化误区。2教学素材成人化误区。3教学组织活动化误区。4教学场景虚拟化误区。5 教学环境场景化误区。 这些问题与现象还是比较有针对性的,但他们对问题并未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基本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 黄敏: “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小学英语教学及反思”,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NO.18 钱雨: 论英语情景教学法的实践问题?从“伪情景”到真情景 ,华东师范大学,2006 张辉蓉,朱德全:“走出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J ,西南大学学报 ,2007 , 513第三节 对当今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已有研究的思考 关于情境教学的讨论大部分聚焦于经验总结,运用教育研究方法的又以实验法居多,比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高中英语情景教学中的应用(武慧捷2009), 高中英语情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张清瑛2005), 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的研究 (黎劲松2007), 多媒体辅助下的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研究(夏虹毅 2009),运用情景于初中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验(王爱华2007)。除此之外,行动研究与案例分析也被较多地被采纳,诸如: 情景教学法研究的结题报告 (陈艳燕), 中学英语情景教学的设计和应用 (龙文珍2003)。 纵观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对情境教学的研究正为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所关注,他们的研究也为笔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诸多的启示。然而到目前为止,研究的对象尚未触及到小学英语课堂,研究的方法也基本局限在实验法和行动研究。运用调查等教育科研方法,结合理论与实践,系统全面地对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进行研究,在我国尚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这正是本研究的创新与价值所在。 14第三章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它体现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建构主义理论内容极其丰富,但其核心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以及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现今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成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教学思想,促进教学的发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的。 该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也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则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忠实支持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 由于学习是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帮助,即通过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情境”、 “协作”、 “会话”和“意义建构”归纳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1.“情境”: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进行建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更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的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协作”:协作活动应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由此而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对意义的有效建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会话”: 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是推进每个15学生学习进程的重要手段。 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之逐步深化。 建构主义还提出了三种学习方法: 1.情境性学习:情境性学习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