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山东省日照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山东省日照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山东省日照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山东省日照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第一卷(选择题,共36分)一 (18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污蔑(w) 抹煞(m) 创伤(chung) 孜孜以求(z)b 莅临(l) 湮没(yn) 嗟悼(do) 皓首穷经(ho)c 狙击(j) 糙米(co) 溯流(shu) 独辟蹊径(x)d 浸渍(z) 棱角(lng) 摒弃(bng) 锲而不舍(q)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缜密 绝缘 防患未然 娇枉过正b 震憾 衍生 素昧平生 出奇制胜 c 鞭笞 聆听 安然无恙 情投意和d 讥诮 寒碜 风驰电掣 坐享其成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乔治桑的田园小说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大自然绮丽的风光、渲染农村的静谧气氛,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b 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去。”的偈子。c 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d 衡量黄金周的含金量多少,究竟是商场、景区和餐饮企业挣了多少钱重要?还是老百姓的出行感觉更重要?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为有效应对春运客流量高峰、雨雪雾霾天气等情况,各大机场未雨绸缪,从人员和设备两方面做好春运的保障工作。b 阳春三月,窗外几株粉色桃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含苞待放的也跃跃欲试,要一展妖娆,给小屋增添了许多生机。c 三年的时间,同学们建立起了身后的感情。毕业在即,彼此间互赠礼物,互相祝福,依依不舍,藕断丝连。d 被尊称为“南非国父”的曼德拉于2013年12月6日去世,前往其家乡库努村祭拜的南非人民,熙熙攘攘,不绝如缕。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频繁发生的“网络伤人”事件,让网络的使用者反思,各国也制定了网络法规,打击网络的不法行为,避免人们免受其害。b 当今社会中,信用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对整个社会贻害无穷。c 今年虽然全国住房价格过快的上涨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市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政府调控房地长市场依然繁重。d 平安夜,华北黄淮等地遭遇“霾伏”,不少网友调侃,即使圣诞老人到来,中国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也无法得到很好地改善。6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北京胡同在衰败,没落。 , , , 。 。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 有的地基柱甚至已经下沉 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 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是渠道荣华 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 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a b c d二 (9分,每小题3分)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合适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同“凭”,乘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c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游:结交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具体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错误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越国以鄙远c 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侣鱼虾而友麋鹿d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鼎足之形成矣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b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三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岁,哭九江城下,无所归。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母如其言,附舟诣谭。谭谢不纳,母大困。从人至金陵,因访一元家所在,问:“一元今无恙否?”道上人对以:“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坊中。”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在者,不足附,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愿母无他思。”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越十年,异地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伯章来。是日,环初度【注】。母见少子,相持大哭。环家人以为不祥,止之。环曰:“此人情也,何不祥之有?”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绐以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后三年遂卒。环具棺槨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墓云。10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 方:正在b奉糜食母,抱衾寝母 食:拿东西给吃c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 事:侍奉d竟绐以他事辞去,不复顾 顾:照顾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从人至金陵,因访一元家所在 不如因善遇之b 母泣告如以故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c 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 静思傅会,十年乃成d 令妻为制衣衾 初为霓裳后六幺12 下列句子中与“何不祥之有”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d 夫晋,何厌之有第二卷(共114分)四 (26分)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母如其言,附舟诣谭。谭谢不纳,母大困。(4分)(2)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3分)(3)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3分)1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6分,每空1分)(1)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2)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韩愈师说)(3) 忍看朋辈成新鬼,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4) 越国以鄙远, , ?(烛之武退秦师)(5) 哀吾生之须臾, 。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6) 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7) ,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而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8)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朱自清荷塘月色) 能谤讥于市朝, ,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五 (8分)15 简要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要超过6个字)(4分)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16 简要赏析下面的诗句。(4分)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六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我只欠母亲赵鑫珊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 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 “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 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这回妈没有哭。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17 文章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18 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2)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19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4分)20 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作品蕴含的情感和意义。(6分)七 (60分)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忘记是一种风度,舍得是一种智慧。”但茫茫人世间,有多少人和事让我们舍不得,丢不下,更忘不掉,它可能是你儿时手中的玩具,可以是你见过的某一处风景,亦或是你的一位同学、老师或亲人 请以“舍不得离开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二一三级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8分,每小题3分)1b(a创伤chung;c溯流s;d锲而不舍qi)2d(a矫枉过正;b震撼;c情投意合)3c(a顿号改为逗号;b引号中的句号删去;d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4aa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b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c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好像已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多指爱情上的)。d不绝如缕:象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5b(a不合逻辑或成分赘余,将“避免”改为“保护”或删去“免受”中的“免”字。c成分残缺,应在“市场”后加上“的任务”。d搭配不当,“问题改善”不搭配,应该是“问题解决”)6c二、(9分,每小题3分)7b(a适,享受。c具,全部。d谬,弄错)8a(a均为名词作动词。b贤,形容词用作名词;鄙,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边境。c走,动词的使动用法;侣,名词的意动用法。d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明,形容词用作动词)9c(a形成:古义,两个词,形,形势、局面;成,形成。今义,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或出现某种形式或局面。交接: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b须臾:古今意义相同,片刻。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十分,很。c冷落:古今意义相同,冷清,寂寥。抗衡:古今意义相同,对抗,不相上下。d行李:古义,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等。徘徊,古今意义相同,来回地走)三、(9分,每小题3分)10d(顾:回头看,回来看望)11c(a因:上一句,副词,于是,就;下一句,介词,趁机。b以:上一句,介词,把;下一句,连词,表并列,并且。c乃:副词,才。d为:上一句,介词,给,替;下一句,动词,弹奏)12b(定语后置,例句与其他三句为宾语前置句)【参考译文】杜环,字叔循。他的祖先是庐陵人,他随侍父亲杜一元远游到江东作官,于是就在金陵定居。杜环父亲的朋友兵部主事常允恭在九江去世,家庭破碎。常允恭的母亲张氏年纪六十多岁,在九江城下痛哭,无家可归。有认识常允恭的人,可怜常母老迈,就告诉她说:“现在的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正是常允恭的朋友吗?何不前去投靠他?”常母依照那人的话,搭船到谭敬先那里,谭敬先拒绝不肯接纳她,常母处境非常困窘。随人到金陵,于是就向人打听杜一元家在哪里,问:“杜一元现在可安好?”路上的人回答她说:“杜一元已经死去很久了,只有他儿子杜环还在,他家就在直鹭洲的街市里。”常允恭的母亲穿着破烂的衣服,淋着雨走到杜环家里。杜环正与宾客对坐,当他看到常母,大为吃惊,于是就问她说:“您不是常夫人吗?您为什么会到这里呢?”常母哭着告诉杜环原因。杜环听了也哭了出来,杜环扶着常母坐下,向她行礼,再把妻子儿女叫出来拜见她。杜环的妻子马氏脱下衣服让常母更换淋湿的衣服,捧粥给常母吃,又抱出棉被让常母睡觉。常母询问起允恭的故旧亲友及小儿子常伯章。杜环知道常允恭的老朋友没有一个在这儿,(常母)不能够托付(给他们),又不知道常伯章是死是活,就姑且安慰她说:“现在正在下雨,等雨停了后,我再替您老人家去找找他吧!如果真没有人侍奉您老人家的话,我杜环虽然贫穷,难道就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吗?希望您老人家不要再多想了。”常母看杜环家境贫穷,雨停后,就坚决地要出去找找常允恭其它的老朋友。杜环就叫丫环跟在她后面,到了傍晚,常母果然没找到任何朋友就回来了,常母才定居下来。杜环买了些布帛,叫妻子替常母缝制衣裳。从杜环以下,杜环全家人都把常母当母亲侍奉。经过了十年,杜环在外地遇到了常母小儿子常伯章,哭着对他说:“太夫人在我家里,日夜思念你而生病了,你不能不早点儿去看看她老人家啊!”常伯章好像充耳不闻,推脱说:“我也知道这件事情,只是路途遥远不能去啊。”杜环回家半年后,常伯章才来。这天正好是杜环的生日。常母看到了小儿子,两人抱在一起痛哭起来。杜环家人认为这样不吉祥,就去劝阻他们。杜环说:“这是人之常情啊,有什么不吉祥呢?”后来,常伯章看母亲年纪老迈,怕她无法远行,竟然拿其它事情欺骗常母辞别离开,再也没有回来看她。杜环更加谨慎地侍奉常母。然而常母更加想念小儿子伯章,病情突然加重了,三年之后就过世了。杜环替她准备了棺木,举行入敛安葬的礼仪,在城南钟家山买块地把她安葬了,逢年过节去那儿扫墓、祭拜。四、(26分)13(1)常允恭的母亲依照那人的话,搭船到谭敬先那里,谭敬先拒绝不肯接纳她,常允恭的母亲处境非常困窘。(4分。如:依照,按照;诣:到,往;谢:拒绝;困:困窘,困难)(2)刘备是天下的豪杰,跟曹操有仇(怨恨),寄居在刘表那里(或“依附于刘表”),刘表嫉妒他的才能因此不重用他。(3分。隙:仇,嫌怨,怨恨;寄寓:寄居,依附;恶:厌恶,嫉妒)(3)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那么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了。(3分。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使动用法,使进入;王:名词作动词,称王)14.(1)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怒向刀丛觅小诗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4)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5)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6)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7)既窈窕以寻壑 泉涓涓而始流 (8)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闻寡人之耳者(16分。每空1分,错一处该空不得分)五、(8分)15示例:秋槐落蕊知秋;落蕊知秋(4分。“秋槐落蕊”、“知秋”两个要点各2分,意思对即可)16东面西面的游船、画舫都静悄悄的,只看见江中心映着的秋月泛着白光。(1分)用环境的静谧和听者的陶醉(1分)衬托(1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1分)。(4分。意思对即可)六、(20分)17(1)统领全文,奠定感情基调。(2)领起下文,引出下文我收到通知书后跟母亲离别的情节。(4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18(1)运用动作和细节描写,(1分)描写了我临行前母亲为我收拾行李的情形,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依恋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