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课 第二框 法不可违课 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课 第二框 法不可违课 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课 第二框 法不可违课 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课 第二框 法不可违课 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课 第二框 法不可违课 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框法不可违 目标导航 1 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 分类 了解刑法 刑罚各自含义以及刑罚应受到的处罚 掌握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严重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刑罚当罚性 2 能够正确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提高分辨违法犯罪行为的能力 3 争取做到不违法 并善于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板块一 谁都不能违法 阅读案例并分析 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案例1 成克杰因单独或伙同情妇李平收受巨额贿赂 于2000年7月31日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9月7日裁定核准成克杰死刑 案例2 2000年22月15日 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 行贿罪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 判处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没收财产 追缴非法所得161 77万元 2001年3月7日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核准死刑 同时下达了执行死刑的命令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1事例 思考 1 一个好学生为什么会丢了大面子 2 这样的事可以避免吗 3 这个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 谁都不能违法 在生活中公民一旦触犯了法律 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对自己的声誉造成严重的影响 所以我们维护自尊 培养自信 实现自立 力求自强 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守规则 尤其不能违法 我们要做懂法 守法的公民 阅读课本p91 92三个案例 根据案例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j a d g k b e h l c f i 备选答案 a 行政法b 民法c 刑法d 行政制裁e 民事责任f 刑事处罚g 行政违法h 民事违法i 刑事违法j 较轻k 较轻l 严重 什么是违法行为 它有哪些种类 请你总结 违法行为 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违法行为 根据其违反的法律 违宪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对比情景三与情景一 二 试着说出它与前二者有哪些不同之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共同分析 赵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板块二 犯罪必受惩罚 视频中实施针刺者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触犯了什么法律 受到什么处罚 请思考 什么是刑法 犯罪的含义 基本特征以及后果各是什么 共同探究 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1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最本质特征2 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法律标志3 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必然后果 犯罪 法律后果 刑罚 主刑附加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犯罪的法律后果 理一理 严重 刑法 刑事处罚 拾金而昧违法吗 讨论 拾金而昧 已不再是一个道德问题 刑法 第270条规定 将他人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侵占拒不交出属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 板块三 课堂小结 收获背篓 法不可违一 谁都不能违法1 违法行为的含义 类型2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