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七.一上井冈.doc_第1页
迎七.一上井冈.doc_第2页
迎七.一上井冈.doc_第3页
迎七.一上井冈.doc_第4页
迎七.一上井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迎七一上井冈乘座一天的公司“七一”专车,于6月29日下午在井冈山茨坪交通宾馆汇合,新晃供水党支部组织的七一井冈山为期三天的党建活动拉开了序幕。6月30日的早晨天气晴爽,广大党员同志们的热情却极为高涨。活动的第一站:参观了著名的黄洋保卫战发生地黄洋哨口。井冈山著名的五大哨口位于茨坪四周,它们是五条通往井冈山的要道,山峰陡峭,峡谷幽深,地势十分险要。它们分别是北面的黄洋界哨口,南面的八面山哨口,西南面的双马石哨口,南面的朱砂冲哨口,东西的桐木岭哨口。在这些哨口的万丈深渊中可以看到苍鹰在半山中盘旋,景象十分壮丽。五大哨口以黄洋界哨口最为著名,它海拔1484米,山体呈棱形,八面凌空,漫山遍野长满了杜鹃树。在1928年的黄洋界保卫战中,红四军以少胜多打败了国民党军队,毛泽东同志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以志纪念。这首词被刻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上。纪念碑上的“黄洋界”三字为朱德所题。进了山门,沿着蜿蜒小路拾级而上,路边林荫蔽日,幽宁恬静。不一会儿,一阵清风拂面扑来,我们登顶了。不远处就是黄洋界战壕,短短数十米黄泥挖就的土坑就是红军战士们以寡敌众,誓死坚守的阵地。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座朱德的题字凝聚了红军战士不灭血魂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碑的背面是毛泽东题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大字,大家赶紧合影留念。接着跟随导游来到了当年战场的前沿哨口,看到了那门具有传奇色彩的小钢炮。据说,当年国民党四个团的兵力进攻黄洋界,而守山的军民只有两个连,战斗打响后,红军用这门炮发射了仅有的三发炮弹,前两发是哑炮,第三发正中敌军指挥部,敌军误以为红军主力已回来,连夜仓皇逃跑。如今这门炮静静地躺在这里,依旧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眺眼望去,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一望无际。苍峰翠谷悄寂无声,这里早已听不到当年战场的厮杀声,原来充满硝烟的战场,如今没有了喧嚣,成了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如同人间仙境。活动第二站:参观大井伟人故居“行洲府,茨坪县,大小五井金銮殿”。这是当年井冈山群众流传的一首歌谣。大小五井所指的是井冈山上的五个村庄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峰峦叠嶂的群山层层环抱着五个村庄,其形状如一口口井,因此而得名。大井是当年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一代伟人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地之一。这里有毛泽东和朱德的故居。活动第三站:游览五指峰水口彩虹瀑布我们顺着山间溪涧蜿蜒而上,举目皆山,翠绿的山峦岫嶂,用层层叠嶂的绿意拥攒着我们在山间行走。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突然听见不远处有隆隆的声音,如巨龙的低吟,如狮虎的沉吼。大家兴奋地跑上一段陡阶,就看见一条白色的瀑布从百余米的高空处飞流直下,犹如一条白龙呼啸着从天而降,喷珠吐玉般发出聩耳欲聋的轰鸣,破峭壁峻岩而下,撞击在山崖间粉碎成无数水花,蒸腾起一面雾墙,细小的水珠在山间飞漫。活动第四站:参观北山烈士陵园并在此地举办党员宣誓和其他活动。矗立在山顶上威严肃穆的北山烈士陵园纪念堂,109级宽阔平台的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员长1987年视察井冈山时为陵园题写的。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一进大厅,就看见正面一大排的花圈、花篮,衬托出汉白玉墙面上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烫金大字,那是毛泽东1946年为革命烈士题写的。走出烈士陵园时,我们按四个支部的顺序排成四列纵队,在九星四名党委的带领下登上109级台阶、在纪念堂内向革命烈士敬献了花圈,同时所有党员通知深深地朝着纪念堂三鞠躬,深深缅怀烈士在天之灵,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在纪念堂前,冒雨进行了新党员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的活动。入党宣誓活动后,大家又冒雨参观了陈列室、忠魂堂、碑林等地。按党委的计划,参观完北山烈士陵园,要进行一系列庆祝党的生日的活动各支部诗歌朗诵、党建只是竞赛、革命歌曲对唱、党员生活会等,由于导游事先安排的活动地点在户外,雨越下越大,临时无法找到合适的活动场地,只好暂时取消活动,等第二天伺机安排。6月31日第一站:参观毛泽东茨坪故居毛泽东故居的院内座落着数幢平房,黄墙黑瓦,土灶木床,俱已老朽。伟人已逝,唯有这些古物默默地在岁月的侵蚀下慢慢斑驳,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变故。第二站:接着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由国家投资2亿元于2007年竣工的集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为一体的新型的博物馆。落在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占地面积1.782公顷,主体建筑为四层框架结构,一层为停车场、报告厅,二层为文物库房及办公用房,三、四层为展厅,总建筑面积2003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8436平方米。2005年9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于2007年10月27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之际,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亲自为“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剪彩并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11月5日开始,在江西省率先向社会免费开放。那里展出了红军时期的烈士事迹及其遗物,井冈山一路走过的风风雨雨完整地在这这幅浩浩卷轴之中重现革命之初的艰辛历历在目。听着馆中导游的介绍,看着眼前呈现的那一张张真实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硝烟已散尽,人们的心情也已平复,但那段血泪的历史却无法忘怀最后一站:游览笔架山景区笔架山位于井冈山的南面,距茨坪30公里,海拔1357米。主要由中峰(扬眉峰)、西峰(望指峰)、东峰(观岛峰)三大峰组成一个“山”字形,远望如一古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