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堂教学记录.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堂教学记录.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堂教学记录.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堂教学记录.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堂教学记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锣场学校 孙金平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走进有意思的歌会。(首先师生对唱云南民歌渲染气氛)同学们,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据说在云南,会说话的都会唱歌,会走路的都会跳舞。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有的用歌唱来传授知识,据说,解放前的僳族人民“打官司”也是唱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云南,去参加“云南的歌会”师:原文的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当时,正在历史博物馆工作的沈从文先生去云南参加跑马节,目的是为了去寻找中国油漆加工的资料,但去了之后,他的注意力却被云南的歌会吸引住了,本文在选入教材时,编者人为地删去了本文前面的一段文字: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 有意思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味“有意思”的歌会。 二、整体感知,品味有意思的歌会。 (屏显文字: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 有意思了。 ) (一)、有意思的歌会生1:我认为这句有意思,“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师:唱歌的地点很随意,唱歌的人却很神秘,有捉迷藏的味道。他们的生活很温馨生2: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师:对歌的方式多样,体现了这个爱唱歌的民族聪慧、睿智,他们的生活很和睦。生3:“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我认为这个内容有意思。师:过年还可以荡秋千,我们这儿不行。他们生活确实有意思。生4:“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这里的交通工具有意思。师:原始的交通工具能让你体会到时光倒流,有意思。生5:“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本地悦好听的山歌。”师:这里有鸟语,有花香,有美人,他们的生活很惬意,有意思。生6:“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我觉得全村男女老幼集合在一起,有意思。师: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一家人,很温淳。这种生活有意思。师:咱们把刚才罗列的“有意思”的内容整理一下:屏显:内容有意思: 山路对歌很温馨山野漫歌很温情 山寨传歌很温淳师:请将这三个要点批注在相应的段落旁边。(二)、有意思的写法师:有意思的内容一般会通过有意思的写法彰显出来,下面老师把问题的难度稍稍提升一点,找一找这篇课文有意思的写法。师:沈从文是散文大师,在他的美文中,写法可谓是摇曳多姿,这节课,我们选取一个点:关于人物的出场。屏显: 写法有意思: 关于人物的出场为你引路:对歌的年轻妇女出场:作者通过运用“轻轻”、“理理”、“拍拍”、“笑笑”等叠字, 突出地表现了她的神态、动作。请你依次分析年轻女人、赶马女孩、全村男女老幼、吹鼓手的出场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生1:年轻女人的出场是通过肖像描写来表现的。师:年轻女人盛装登场,光鲜亮丽,活力四射。这种细腻的肖像描写叫做“工笔细描”。生2:赶马女孩子的出场是通过描写她的歌声出场的。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赶马女孩子的出场伴有歌声,伴有鸟语,伴有花香。作者将她放这样一个优美的背景下,目的是烘托赶马女孩子的淳朴本色美。这种写法叫做“以景衬人”。生3:全村的男女老幼出场是集体出现,没有过多的描写。师:这种写法叫做“简笔交待”。生4:吹鼓手的出场写到了一个有趣的镜头,就是他的牙齿早脱光了。师:这是一个特写镜头。如果把吹鼓手和全村的男女老幼这两个内容结合一起分析,这种写法又叫做“点面结合”。师:教材就是最好的写作范例。你看,在今天的阅读中,我们发现了这么多写人的好方法。可运用工笔细描来展现典型人物的独特;也可以运用以景衬人来彰显原生态的纯朴本色;还可以运用点面结合,凸显人物的精神风貌。屏显: 写法有意思: 工笔细描 展现风采 以景衬人 彰显本色 点面结合 凸显精神(三)、有意思的语言师:有意思的写法一定会用有意思的语言来支撑,有人说,沈从文的语言风格唯美、淡雅、温情、纯粹。请同学们精读课文,对第四段文字进行“美点欣赏”。师:这篇课文的美段写得多么的精彩。精彩在哪儿?要由我们自己来发现,发现课文的写作之美,这样的方法和过程,叫作“美点欣赏”。 生1:我觉得这篇课文里一些动词生动精彩,比如第四段中“向碧蓝天空中钻去”的“钻”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云雀伏摇盘旋而上的姿态,活灵活现。师:“钻”既写出飞行的路线直,又写出飞行速度快,表现出云雀的轻捷。生2:大家看“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这一段话,这段话其实有很多点都值得我们钻研。比如,“小山坡”“土坎边”这两个地点让我们看出,云南这地方处处绽放自然美,作者通过这种特别新颖的描写,渲染出十分欢悦的气氛,给人真的是唱歌的感觉。再看,写报春花的颜色是“粉蓝色”的,这与后文“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联系在一起,使人产生联想,报春花的蓝色与天空的蓝色交织,给人一种意象美,让人身临其境。还有“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看那些报春花啊鸟啊,都十分活跃,让人情不自禁有一种快乐的感觉。师:品得好。我再将你的发言升华一点点,那就是“这条路通过的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这是写“面”;写粉蓝色的报春花是写“点”,有点有面,笔法多么高妙啊。你还说写“小山坡”“土坎边”等等都写得很小很秀气,我觉得微风也是,轻和的微风,多么惬意的风啊。生3:我体会的是“呼朋唤侣”这个词,首先用拟人,把鸟语说成人;另外,“朋”和“侣”是指朋友和情侣,这两种人都是美好的,能让人联想到这是充满感情的、充满美的地方。师:是啊,将各种美好的小鸟歌唱声说成“呼朋唤侣”,具有人的感情,多美妙,多生动,多简洁。生4:从“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一直到“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这一大句话用分号隔开,前面说的是静止的植物,后面说的是动态的歌声,一动一静,很能让人联想到当时的境界。师:她是对刚才同学发言的补充和升华。这些静景和动景,都是为“我”听悦耳动听的山歌服务的。这么美的地方,有小鸟的歌声,同时还听到赶马女孩子唱歌。美景啊美人啊,多么惬意!生5:这一段用拟人手法,作者还将声和色都写出来了,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师:有声有色。生6:在这一段里,我还看到赶马女孩走的一路上,有静景有动景,静的有树林、柞木林、竹子林还有花草,动的有女孩子的歌声和鸟的叫声,整个这一段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师: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人有物。生7:本段主要围绕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描写了三种歌声,有云雀、赶马车的女孩和戴胜鸟的歌声,而且赶马车女孩子的歌声是具有淳朴本色美。师:另一种歌会形式是大自然里的歌会。这一段用大量的篇幅写自然风光,对赶马女孩的唱歌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也可谈一谈。生8:文中写戴胜鸟有一连串动词“矗”“瞪”“掠”“飞”,生动写出了戴胜鸟的可爱形象,而且戴胜鸟好像也对歌声产生了兴趣,一个“才”字,写出戴胜鸟对唱歌的喜爱,连云南的鸟儿都喜爱唱歌,何况人呢。师:而且形态描写也漂亮,不是毛茸茸的而是花茸茸的,多好看。生9:我想提一个问题:文章主要写云南歌会,歌应该是重点,但很多地方写了鸟,而且写得细致,并没有很详细写歌声。师:是的,文章有大量篇幅写自然景物,有什么作用呢?后面的同学能不能解答一下?生10:我试着给他解答。我想,这样可以从侧面写出歌声的美妙动情,你想,连鸟儿都陶醉在歌声中,那么更不用说人了。师:这里的景物描写起烘托作用,文中有一句话强调“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什么歌都是好听的,因为这里太美了。因此,作者这样写是有用意的。如果将赶马女孩的唱歌再生动地描绘一下,第一段生动地描写对歌,第二段生动地描写唱歌,第三段生动地描写传歌,那么文章节奏就没有多少变化,而这一段以景物描写来烘托歌声,文章就有了一点波澜。生11:我分析最后一句话,这句话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前面写歌声沙哑,后面又写歌声具有淳朴本色美,这样写强调了歌声的美。师:还是美啊。即使是发哑带沙的歌声,也具有本色的、朴实的美,一种生活的美。生12:这一段中,作者首先写钻向天空的云雀,然后写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这也是用拟人手法,而且天空中的云雀是在接受草丛中的云雀群的鼓励,才更有动力的,有种和谐的感觉。文中小流星的比喻也很形象,像“钻”字一样,写出小鸟飞下来时笔直轻捷。整个片段都给人一种和谐欢快的感觉。师:这是极漂亮的细节描写,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一气呵成,写了一个生动的、灵活的、轻松活泼的画面。继续来。生13:这一段对动物描写得好,我最喜欢“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一句,“坐”字将鸟写得可爱、机灵,表现戴胜鸟轻松、快活的特点。师:这一段中很多单音节动词很恰切。生14:我又找到了动物描写也是从两方面写: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扶摇盘旋”很容易让人想像那种意境,“一面不住唱歌”又扣在“歌”上,这有声有色描写得更加美好,而且前面景物描写和动物描写都从两方面写,有形有色,让人感觉更加轻松。师:她说写鸟扣住了唱歌。我们再来看这一段:云南到处一年四季是有歌声的,戴胜鸟对歌唱产生了兴趣,小云雀是边飞边唱,赶马女孩走在山路上也在唱歌,“唱歌”这两个字也是这一段文字的线索。师:(边读边讲述)这篇课文美段是多么精彩啊。美在“有声有色”;美在“有点有面”(提示:这是文学性的概括,我们刚才是在阐述,现在是概括。)美在“有高有低”,写了低处的景色,也写了云雀钻向高空轻盈可爱的情态;美在“有动有静”;还有美在“有人有物”,用景物、动物的描写烘托人物的活动,来营造人物活动的美好场景;美在“有详有略”,略写人的活动,详写景物;美在“有景有情”,作者的喜爱之情流泻在笔端,不管是用词还是写句还是运用的修辞手法,都表现了作者喜爱的情感;美在“有线有珠”,叫做“一线串珠”,“线”是唱歌,它串起了景物、动物、人物活动,这一段的主线是唱歌,串起了很多生活中漂亮的细节,这就叫有线有珠、一线串珠,就像闪亮的珍珠,用一条线索把它串连起来,文章的结构就很紧凑了。屏显:语言有意思:美在“有声有色” 美在“有点有面” 美在“有高有低” 美在“有动有静” 美在“有人有物” 美在“有详有略” 美在“有景有情” 美在“有线有珠”三、合作探究,体验有生命的歌会( 屏显文字: 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 有意思了。)师:细细咀嚼,我们发现这已不是一篇简单写原生态歌会的散文。沈从文从甜美的歌声中,从温馨的氛围里,从优雅的环境中,发掘出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形态,他觉得这些纯朴的乡下人唱歌,是在对生命的礼赞。师:沈从文礼赞了哪些生命形态呢,请大家再次选读课文,用这样一个句式“这是_的生命”来表达你对课文的感悟,横线上可填文中的词,也可以自己概括。生:讨论,组织语言师:现在我来听听大家的看法。生1:他们唱歌方式多样,贯穿古今,引经据典,随口而出,这是智慧的生命。生2:这是美丽的生命,你看,她们穿得如此精致而闪亮。生3:这是无拘无束的生命,荡秋千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生4:这是惬意的生命,赶马女孩在竹子林的小路上可以边唱歌边欣赏粉蓝色的报春花。生5:这是和谐的生命,全村的男女老幼百多号人聚集在一起,生6:这是激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