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合作治理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房山区燕山石化社区为例-毕业论文_第1页
城市社区合作治理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房山区燕山石化社区为例-毕业论文_第2页
城市社区合作治理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房山区燕山石化社区为例-毕业论文_第3页
城市社区合作治理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房山区燕山石化社区为例-毕业论文_第4页
城市社区合作治理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房山区燕山石化社区为例-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1 页 城市社区合作治理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城市社区合作治理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以北京市房山区燕山石化社区为例以北京市房山区燕山石化社区为例 摘摘 要要 合作治理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城市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形式 如何时期取得理想的治 理效果成为公共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国内外关于城市社区合作治理及合作 效果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对我国城市社区合作治理多主体合作效果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梳 理和相关假设 运用问卷调查 深度访谈 比较研究等方法 验证合作主体 合作关系 和合作环境因素对治理效果的影响 研究发现 合作主体的合作态度 合作能力和资源 的投入对合作治理效果都会产生显著影响 参与合作的主体之间信任程度越好 效果也 越好 另外 环境因素中的上级支持和公众参与状况也会对治理效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 用 关键词关键词 社区治理 合作治理 多主体合作 社区治理 合作治理 多主体合作 合作效果合作效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2 页 The research to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urban community cooperation governance effect Abstract The cooperation governance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important form of the urban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how to obtain ideal governance effect during the period of becoming an urgent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is article about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and coope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cooperation effect on the basis of related research to our country city community cooperation governance multi agent cooperation effect theory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carding and related assumptions using questionnaire in depth interviews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validation of the subject partnership and cooper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governance of coopera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ooperation manner of business cooperation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resources into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ooperation governance effect Participate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main body of trust the better the better effect In additi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the superior suppor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conditions will have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governance effect Keyword Community governance Cooperation governance The multi agent cooperation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3 页 目录 一 绪论一 绪论 4 4 一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4 4 二 文献综述 二 文献综述 4 4 三 研究的主要对象与调查方法 三 研究的主要对象与调查方法 6 6 二 研究设计及变量测量二 研究设计及变量测量 6 6 一 社区合作治理效果测量指标 一 社区合作治理效果测量指标 6 6 二 社区合作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的测量指标 二 社区合作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的测量指标 8 8 三 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效果调查现状三 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效果调查现状 1010 一 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效果现状 一 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效果现状 1111 1 1 燕山社区合作治理直接效果调查结果燕山社区合作治理直接效果调查结果 1111 2 2 燕山社区合作治理间接效果调查结果燕山社区合作治理间接效果调查结果 1212 二 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效果因素的影响现状 二 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效果因素的影响现状 1212 1 1 主体因素的影响效果及验证假设主体因素的影响效果及验证假设 1313 2 2 关系因素的影响效果及验证假设关系因素的影响效果及验证假设 1313 3 3 环境因素的影响效果及验证假设环境因素的影响效果及验证假设 1313 四 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四 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1414 一 主体因素对合作效果的影响作用 一 主体因素对合作效果的影响作用 1414 二 二 关系因素对合作效果的影响作用关系因素对合作效果的影响作用 1414 三 三 环境因素对合作效果的影响作用环境因素对合作效果的影响作用 1515 五 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五 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 1616 六 致谢六 致谢 1818 七 参考文献七 参考文献 1919 八 外文文献八 外文文献翻译 附原文 翻译 附原文 2121 一 一 英文资料翻译英文资料翻译 2121 二 二 英文资料原文英文资料原文 2424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4 页 一 绪论一 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社会正处于一个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和高度的不确定性的状态 政府所能够承担的能力越来越有限 同时随着社会其他组织 发展壮大 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 主动性不断提高 在这样背景下 为用合作治 理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的实践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合作治理是指政府和非政府 私营部 门 非营利性组织或公民个人 为了实现并且增进公共利益 公共行为主体之间彼此合 作 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对公共事务进行共同管理并分享公共权力的过程 合作治理的 层次也是多维的 其中包括全球性合作治理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间的合作治理 地方政 府中不同区域间的治理和社区合作治理 其中 社区合作治理是合作治理中的最基础的 层级 公共服务供给者中 承担基础角色的就是社区 所以 对社区合作治理的研究就 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现阶段 由于社区合作治理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 合作治理的效 果也是具有明显差异 并且合作中还存在诸多的阻碍因素 因此 各个社区及其合作者 共同关心的问题便是怎样使得社区的合作治理达到更好的效果 并且哪些因素可以影响 合作治理的效果 为推进社区合作治理的发展 内部合作流程的改进 社区服务水平的 提高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这就需要我们对影响社区合作治理效果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探 索和研究 二 二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对合作效果的研究是合作治理研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O Toole 1997 也指出 如 果我们认真对待合作治理 我们就应该清楚它是否有效 1 Gering 和 Hebert 1989 认为 对于研究合作是否有效包括客观的标准 成果 持续时间 财政收益等 和主观的标准 目标实现 满意度 联系强度等 同时指出稳定性或成果被广泛地运用于表示组织 间合作的绩效 2 后来 学者拓展了合作治理测量的视角 更多的从合作的支持者或主要 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去研究 Zammuto Raymond F 1984 3 一些学者认为 公民个人才是 1 O Toole Laurence J Treating Networks Seriously Practical and Research Based agenda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97 57 1 45 52 2 Geringer L Hebert Measuring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1 22 2 249 263 3 Zammuto Raymond F A Comparison of Multiple Constituency Models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4 9 606 616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5 页 利益相关群体中最关键的部分 并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如 Provan 和 Milward 1995 对精神健康系统的研究中 就在分析多个利益相关者 服务对象 参与组织及其管理者 纳税人 资金提供者 专家等 的基础上 把视角放在了服务对象上 将合作效果定义 为 服务对象对他们所得到的服务的满意程度 4 参与合作的主体本身也有其利益诉 求 而这些都是导致治理中的合作效果涵义和测量的复杂化的原因 Sydow 和 Windeler 1998 5认为 评估合作效果的一个最基础的标准是合作对其参与组织的贡献 除了从利 益相关者出发测量合作效果以外 还有学者从时间维度考虑 对合作效果进行分阶段考 察 因此 参考 Provan 和 Milward 1995 Sydow 和 Windeler 1998 的观点 本文 将合作治理效果分为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 具体包括内部组织流程的改进程度 社区政 府服务部门投入成本的降低程度 服务对象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在国内外 对合作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正处于初步阶段 与合作治理效果的影 响因素为研究对象的学者很少 远远落后于对合作治理机制管理 结构理论和管理角色 等方面的研究 原因就在于合作治理效果的测量及其合作治理影响机制的本身的高度复 杂性 Kapucu Arslan 和 Demiroz 2008 运用社会分析的方法和 UCINE 工具 对 9 11 危机合作治理和 katrina 飓风危机合作的效果进行了对比测量 6 组织间的关系 在对效果的研究中也被一些学者关注 Jennings 和 Ewal 1998 对协调方式和管理安排 在对成本实现目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发现不断提高的 协调水平 可以产生更高水平 的绩效 Perry 和 Miller 2007 强调 在研究合作效果时 需要考察 参与组织之间 的关系 Keifer 和 Montjoy 2006 从 合作功能 的角度对效果进行了关注 他们 认为不同的合作拥有不同的功能 考虑其效果时应该区别对待 如果采取一样的视角和 方法 就会导致错位的结论 O Toole 和 Meier 1999 提出了一个合作治理的模型 得出了 沟通频率 与合作效果成正相关的结论 Mc Guire 2003 发现社区的经济发展 政策制定的程度与合作水平有关系 而合作水平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间的联系状况来测 量 Murray 2008 等人将影响因素分为六类 资金 治理机制 凝聚力团结程度 有无 4 Provan K G Milward H B A Preliminary Theory of Inter organizational Network Effectivenes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our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ystem J Administration Science Quarterly 1995 3 5 Sydow Jong Windeler Amold Orgnization and evaluating interfim networks A structurationist perpective on networking process and effectivenes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8 9 3 256 284 6 Naim Kapucu Tolga Arslan Faith Demiroz Measuring performance for 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nt using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and tools paper will be presented at the networking J Public management and public service around the world 2008 5 7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6 页 计划评估机制 治理机制 成员专业技能以及环境等 运用定量的方法分别研究了 6 个 因素与合作效果的相关程度及影响 国内对合作治理效果研究较少 谭莉莉 2006 提到 了效果问题 她认为合作治理的组织在实施过程中的绩效和产生的效益高低如何 是 合作各方所关注的焦点 也是合作组织的核心所在 张喆 2008 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研究了公私合作中 在环境不确定性和合作方行为不确定性的调节下 信任 与合作效 果的关系 得出结论 信任 对合作效果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且外部环境和合作方 行为的不确定性分别会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和正向的调节作用 三 研究的主要对象与调查方法 三 研究的主要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燕山石化的微观层面的解析 对社区参与合作治理的效果 以及合作治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究 本文所依据的数据资料来源于 2014 年 2015 年笔者在北京市房山区燕山石化所做的实践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 深入访谈 法和滚雪球法 比较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为北京市房山区燕山石化参与合作治理的相关 区政府部门 燕山区 区街道办事处 燕山区迎风街道办事处 向阳街道办事处 社区企业 燕山石化橡胶一厂 燕山石化总公司 燕山石化凤凰医院 美廉美超市 社区居委会以及居民 主要针对燕山区街道治理和燕山区文娱活动管理项目进行对比研 究 为了准确获得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多主体合作效果影响因素的调查数据 本研究 在问卷设计中充分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在燕山石化社区进行多地实地调查并对参与 社区合作治理的人员进行深度访谈 以确保问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考虑到样本总体的 规模 抽样的精确性 总体的异质性程度以及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等因素调 查共发放问卷 300 份 深度访谈 12 人 最后收回问卷 273 份 回收率达 91 在对原始 问卷进行逻辑和幅度检查后去掉废问卷 还有 261 份 因此最后的有效回收率达 87 为了测试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在正式进行调查之前进行了试调查 二 研究设计及变量测量二 研究设计及变量测量 一 社区合作治理效果测量指标 一 社区合作治理效果测量指标 对合作治理的测量不同于对单一组织的测量 对于合作是否有效包括客观的标准 成果 持续时间 财政收益等 和主观的标准 目标实现 满意度 联系强度等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7 页 同时指出稳定性或成果被广泛地运用于表示组织间合作的绩效 7 后来 学者拓展了合作治理测量的视角 更多的从合作的支持者或主要的利益相关 者角度去研究 8 一些学者认为 最关键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就是公民个人 并进行了这方 面的尝试 分析多个利益相关者 服务对象 参与组织及其管理者 纳税人 资金提供 者 专家等 的基础上 把视角放在了服务对象上 将合作效果定义为 服务对象对他 们所得到的服务的满意程度 9 然而 在研究治理的合作效果时 其利益相关者除了 服务对象外 还有合作的参与成员 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 合作的外部支持者 上 级政府部门等 同时 参与合作的主体本身也有其利益诉求 而这些都会导致对治理 中的合作效果涵义和测量的复杂化 另外一些学者重点关注的是合作对参与组织的效 果 评估合作效果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是合作对其参与组织的贡献 除了从利益相关者 出发测量合作效果以外 还有学者从时间维度考虑 对合作效果进行分阶段考察 将合 作的成果 outcome 分成短期 中期和长期的成果 在我国 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公共 服务提供意识和能力还较弱 合作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 客观要求政府部门在合作治理 中担当主导或关键角色 本文将社区合作治理的效果分为合作治理的直接效果和合作治理的间接效果 合作 治理的直接效果表示为合作治理项目在合作治理之后的目标的实现程度 包括了政府部 门参与管理成本的降低 公众对合作项目的满意程度 测量直接效果将被定义为服务对 象对合作项目的满意程度 合作目标的达成度由参与合作的主体工作人员进行评估合作 目标达成的绩效高低 另一测量指标包括有无进行合作治理的项目所花费的成本进行对 比 通过这三个维度来测量合作治理的直接效果 间接效果在这里指的是合作主体在合 作治理过程中 相关部门学习和创新的效果 包括是否有管理能力 合作能力的提高 和合作组织流程的改进等 这些间接效果会对以后的合作及服务的提供奠定良好的基 础 合作治理作为新兴的治理方式 很多学者默认肯定会有积极的效果 他们多从博弈 论出发 没有经过足够的实证验证 就将合作与取得积极效果紧密联系起来 10然而 7 Geringer L Hebert Mesuring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1 22 2 249 263 8 Zammuto Raymond F A Comparison of Multiple Constituency Models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4 9 606 616 9 Provan K G Milward H B A Preliminary Theory of Inter organizational Network Effectivenes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our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ystem J Administration Science Quarterly 1995 3 10 Mcgurie 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nt Assessing what we know and how we know it 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8 页 对合作效果的研究是至关重要而不能绕过的问题 如果我们认真对待合作治理 我们就 应该清楚它是否有效 11 也即本文所指的合作治理效果 二 社区合作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的测量指标 二 社区合作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的测量指标 在对合作治理效果产生影响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 将分为三个主要测量因素 主体 自身对合作治理的影响 各个合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对合作治理的影响以及合作环境对治 理产生的影响 根据以上理论观点和论述 本文构建的合作治理多主体合作效果及影响 的假设关系如下图 其中本文将主体因素分为主体自身对于合作的态度 合作资源的投入和主体合作 专业能力等 3 个内容 根据理性行为理论 合作的态度会通过合作者的行为来影响效果 本文对合作态度的测量包括在职能部门会议中提及合作的状况 合作工作计划安排 目 标责任的内容是否清晰明确等几个方进行 提出以下三大假设 假 设1 1 各 合 作 主 体 的 合 作 态 度 越 积 极 合 作 治 理 效 果 越 好 假设 1 2 合作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能力越强 合作治理的效果越好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6 12 33 43 11 O Toole Laurence J Treating Networks Seriously Practical and Research Based agenda in public J administration Review 关系质量关系质量 信任 信息沟通 协同 合作效果合作效果 直接效果 间接效果 主体因素主体因素 合作态度 合作能力 资源投入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上级支持 公共关注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9 页 假设 1 3 政府在的合作治理投入的越丰富 合作治理的效果越好 综上 本文做出有关主体部分影响因素的总体假设 假设 1 合作主体的支持程度越高 合作治理效果越好 由于合作是具有很明确的社会交易特征的 合作主体之间对问题的共同解决 各方 的互利行为 以及合作主体之间需要充分的信息交流 这些都会影响合作 因此 本文 对合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因素也进行了测量 其中测量包括参与主体之间的对对方给予的 信任程度 沟通和协同的关系 并结合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现状设计的测量量表 并 提出以下的相关假设 假设 2 1 合作主体间相互的信任程度越深 合作效果越好 假设 2 2 合作主体间合作工作中沟通的越充分 合作效果越好 假设 2 3 合作协同与合作效果成正相关关系 综上 本文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 2 各个合作主体之间 合作关系质量越高 合作效果越好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环境 信息技术的进步 逐渐显现出政府官僚主体的弊端 自身的人事结构臃肿和低效率的存在 使得科层制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政府和社会间 组织以及社会公民为了更好适应环境的变化 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与能力 而采用了合作 治理的治理方式 合作治理在运行中 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环境应该作为计划组 织协调 指挥和控制以外的第六个管理方面考虑进去 合作治理的主体是否曾经有过类 似的合作经历 可以帮助参与合作成员熟悉合作流程和自己需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参 与合作的主要人员和领导者是否被相关的合作领域给予工作认可 政治和社会气氛是否 支持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合作治理的效果 结合以上的相关研究并且进行与调研发现 本文将环境分为政治气氛和社会环境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上级部门和领导者对合作有 极大的影响 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和下发的有关合作的相关文件 都会对合作治理产生 很大的影响 同时 我国政府正致力于建设服务性的政府 公众对合作治理公共服务所 提供的多种方式的关注和参与都应成为重点的影响因素 这会影响合作的方向和努力共 同治理的程度 最终便能够影响合作治理的效果 因此 本文将社会环境定义为 公众 股对合作治理的关注和参与度 上级部门和领导者的支持包括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公众参与其中包括公众对合作治理的关注程度 支持程度 和参与的状况等 结合燕山 社区的实际情况 并对量表进行修改 于是提出以下假设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10 页 假设 3 1 各主体部门上级对合作治理的支持程度与合作治理的呈现正相关性 假设 3 2 公众的参与合作的程度与合作治理效果成正相关关系 综上 本文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 3 环境的支持对合作治理效果成正相关关系 具体观测变量的各个指标说明请见下表 重新赋值重新赋值 参与合作人员数量0 5人5 10人10 15人15人以上 1 4 合作人员专业技术程度1 4 合作资金投入数额5000元以下 5000 1500015000 2500025000以上1 4 部门会议提及频率1 4 工作计划安排是否详细1 4 目标责任内容是否明确1 4 战略规划重点是否突出1 4 合作伙伴选择能力1 4 发现机会能力1 4 建立机制能力1 4 协调利益能力1 4 整合资源能力1 4 正确引导1 4 正直对待程度1 4 实事求是1 4 信守承诺1 4 沟通广度范围1 4 沟通频率1 4 沟通途径种类1 4 共同负责任务1 4 帮助解决问题1 4 协作克服困难1 4 政策文件提及1 4 专项资金提供1 4 专业人员配备1 4 公众参与程度1 4 公众关注程度1 4 公众监督程度1 4 服务对象是否满意1 4 目标达成度1 4 成本节约程度1 4 学习合作理念1 4 学习管理理念1 4 业务流程改进1 4 公众参与程度 1 4分 公众关注程度 1 4分 公众监督程度 1 4分 效果效果 直接效果 服务对象满意程度 1 4分 目标达成度程度 1 4分 成本节约程度 1 4分 间接效果 学习合作理念是否提高 1 4分 学习合作管理理念是否提高 1 4分 业务改进程度 1 4分 协同 共同负责任务程度 1 4分 帮助解决问题次数 1 4分 协同克服困难程度 1 4分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上级支持 政策文件提及频率 1 4分 专项资金提供多少 专业人员配备人数 1 4分 公共参与 关系因素关系因素 信任 正确引导程度 1 4分 正确对待程度 1 4分 实事求是程度 1 4分 信守承若程度 1 4分 沟通 沟通范围狭窄到广泛 1 4分 频繁程度 1 4分 途径种类 1 4分 没有重点到重点突出 1 4分 合作能力 由弱至强 1 4分 由弱至强 1 4分 由弱至强 1 4分 由弱至强 1 4分 由弱至强 1 4分 观测变量各个指标说明观测变量各个指标说明 指标指标原始代码原始代码 主体因素主体因素 资源投入从陌生到非常熟悉 1 4分 合作态度 从不提及到经常提及 1 4分 没有计划到计划详细 1 4分 不设目标到目标责任明确 1 4分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11 页 三 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效果调查现状三 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效果调查现状 一 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效果现状 一 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效果现状 此次实地调查主要集中为燕山区街道环境治理项目和燕山区文娱活动举办项目的 对比研究 社区街道环境治理主要涉及社区街道办事处 区工商局 社区保洁公司 燕 山石化企业等主体对燕山街道进行合作治理 燕山区文娱活动举办主要涉及区街道办事 处 社区居委会 燕山石化公司 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居民等主体共同参与治理 在本研究中使用的因变量代表燕山社区合作治理效果 在此框架下 调查还要求受 访者对目前社区合作治理的合作状况的认同度进行评级 每位受访者必须重复回答这样 的问题两次 例如 如果受访者曾在社区服务站工作 那么他们必须根据与两个不同部 门的合作来分别对对认同度评级 调查的问题聚焦于在当前的合作中 一 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二 增加创造力 三 提高员工的绩效 四 领导更好决策 五 促进更全 面的问题解决 六 提高项目的实施力 七 帮助满足公共健康需要 八 提高部门服 务公众能力 各调查项目通过 1 4 分进行测量 其中 1 表示 强烈反对 4 表示 强烈 支持当前的合作状况 要创建本次分析中所需使用的因变量 我总结这些条目是为了 全面的衡量积极合作产出的评级 1 1 燕山社区合作治理直接效果调查结果燕山社区合作治理直接效果调查结果 在社区合作治理的直接效果调查中显示 正如预期的那样 整体测量在内部具有高 度一致性 但是在对不同的合作主体进行测评时 明显的社区文娱活动的合作治理与社 区环境项目的合作治理有明显差异 89 的受访者对社区文娱活动的项目满意程度为 4 分 非常满意 然而只有 37 的受访者对社区环境合作治理评估的满意度为 4 分 非常 满意 在目标达成度指标中 63 的受访者评价参与在文娱活动合作项目中主要目标均 达成 而有将近 45 的受访者评价社区环境合作项目的总体几乎没有明确的目标 从成 本管理的节约程度上看 差异更加显著 文娱活动合作项目成本节约将近 40 而环境 治理合作项目的受访者表示 在社区合作治理环境的过程中 合作成本基本没有降低 反而在合作中由于受到很多阻力 导致合作很难进行 成本相对反而提高 总之 参与 燕山区文娱活动举办项目合作治理的整体效果要比燕山区街道环境治理项目的效果要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12 页 好很多 2 2 燕山社区合作治理间接效果调查结果燕山社区合作治理间接效果调查结果 在对燕山社区合作治理的文娱活动和环境治理这两个合作项目的间接效果的调查中 发现 参与学习合作理念在合作治理过程中 参与合作的各个主体 92 的受访者认为合 作治理对合作理念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合作理念在合作中均有提高 无论程度的高低 但是在文娱合作项目和环境合作项目的对比中 有 84 参与文娱合作的受访者表示合作 对合作理念 合作管理理念以及业务改进程度评为 4 分 有明显提高 而 63 的参与环 境治理合作项目的受访者评价合作过程对合作理念 合作管理理念 业务改进程度等内 容 认为有 4 分 明显提高 其中 47 的参与环境项目合作治理的受访者表示合作过程 中困难重重 二 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效果因素的影响现状 二 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效果因素的影响现状 自变量是从询问经验 领导 信任 以及各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 组织结构的影响 等方面 按照指标量表所示一一测量受访者的调查项目得出 为了保持因变量 对每自 变量 受访者至少会被问及两套有不同的机构参照点的题 例如 如果有人在燕山石化 公司工作 那么他们会回答关于与社区服务中心的合作的问题 并回答类似的关于与社 区居委会合作的问题 受访者还要求对先前合作经历对产生现有合作关系的效用进行评级 和其他调查问 题一样 这个项目被评估的是按 1 4 分进行评定的 通过这个变量 我检验了合作的经 验预测或与积极合作的成果相关联的程度 合作经验 大量的文献提到了信任在促进 积极关系里的重要性 简单地说 当你相信你的合作伙伴时 你可能产生更富有成效的 工作关系 这是在一系列的研究中包括认知心理学 风险分析 社会学 政治学和公共 健康中一致的发现 该调查收集了信任其他机构工作人员在促进合作关系上有多重要的 信息 信任 先前探究合作协同关系的研究已经表明 领导是保持这些关系的关键因 素 因此 我们包括了一个让受访者对高水平领导力在他们组织中促进有效合作协同关 系的评定 高层领导 要了解一个组织内部结构的激励如何能有助于积极合作的成果 我要求受访者表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13 页 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在他们的年度评估中加入跨部门协作绩效加权 组织合作使用 的是有形的激励机制来塑造员工的行为 根据机构的理性选择理论 可能会经历更大的 成功 绩效评估 1 1 主体因素的影响效果主体因素的影响效果及验证假设及验证假设 根据实际调查以及数据显示 合作态度越积极 合作效果越好 假设 1 1 得到验证 合作能力和资源投入对合作治理的正向影响也非常显著 因此假设 1 2 政府的合作能 力越强 合作效果越好 假设 1 3 资金投入的资源越丰富 合作效果越好得到验证 从实际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资源投入 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对合作效果的影响都是显著 的 因此假设 1 主体支持程度越高 合作效果越好 得到了验证 其中合作能力对合 作治理效果的影响显著性更高 2 2 关系关系因素的影响效果因素的影响效果及验证假设及验证假设 从调查结果看出 信任对合作治理效果的正向影响非常显著 因此假设 2 1 主体之 间的信任程度越深 合作效果越好 得到验证 然而沟通对合作治理效果影响并不显著 因此假设 2 2 主体间沟通越充分 合作效果越好没有得到良好验证 这说明 政府在与 其他组织合作过程中 通过沟通来进一步了解对方的能力和品德 避免信息被扭曲 增 强合作伙伴之间对于目标 任务以及责任的理解 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的这一机制还不 能发挥作用 政府部门与其他组织之间还只是被动的表面的合作 不是积极的有效的合 作 政府部门还没有为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而加强与其他组织的合作的意识 事实上 本社区许多部门之间合作治理还处于较低水平 政府与其他组织之间不是充分交流和积 极协商的关系 政府仍处于主导地位 往往通过合同条款来进行结果控制 只有在问题 出现 单方面无法解决的时候 才会去与其他组织沟通 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推动 合作目标的实现 协同变量也没有得到充分验证 所以总体假设 2 关系质量越高 合 作效果越好得到了部分的验证 3 3 环境因素的影响效果 环境因素的影响效果及验证假设及验证假设 根据实际调查结果表明 上级支持和公众参与对合作治理效果的影响都是显著的 因此假设 3 1 上级支持的程度与合作效果正正相关 得到验证 假设 3 2 公众的参与 程度与合作效果成正相关 故总体假设 3 环境支持对网络效果呈正相关系得到验证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14 页 四 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四 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一 主体因素对合作效果的影响作用 一 主体因素对合作效果的影响作用 在讨论部门间有效合作的结果分析以前 理解合作的频率是非常重要的 调查的取 样框架是为了能使那些有过和其他部门人员合作经历的人识别出来 以听取他们专业的 意见而设计的 调查询问了被访者与其他部门人员合作的有多频繁 总的来说 大部分 的被访者每年至少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合作过几次 有趣的是 被访者们都表示他们与社区环境部门工作人员的合作是最少的 来自燕 化公司的工作人员中 有大约 80 的人每周都会有好几次与燕山文化部门合作 甚至是 非常日常的合作 然而 相比较而言 环境管理的工作人员中 只有 24 的人表示与燕 化公司的合作有如此的频繁 态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 是个体和组织的能力 意愿 想法 价值观等在活动 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 当治理网络内成员对相应的一方持有一种学习的态度时 他 们对对方的观点 见解的接受能力 比他们认为自己拥有高级技术 组织能力和策略判 断能力时更强 对于政府部门 其对合作所持的态度 影响其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精力 资源的投入程度 对合作效果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动态能力理论的角度看 合作能力是一种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是指组织为适应变 化的环境 进行整合 构建 重新配置内部与外部资源的能力 从组织经济学和交易成 本理论的角度看 当组织通过科层制来组织经济活动和实现目标的成本较高时 就会选 择包括合作在内的其它组织形式作为其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 可以说 网络能力影响着 组织活动的成本和效益 并推动了组织的变革 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是其参与任何活动的基础 对于参与合作治理的主题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信息资源 政府就不能充分把握市场信息 了解公民需求及合作组织的信息 如果没有充分的资金和人员支持 合作网络将会难以长期维持并逐步推广 如果没有上 级领导和部门领导的认同和支持 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将很难在政府部门中得到批准和开 展 二 二 关系因素对合作效果的影响作用关系因素对合作效果的影响作用 信任是有效合作的重要因素 在环境部门和社区环境服务站工作的人一致的认为 认为信任是有影响的 由于合作具有非常明确的社会交易特征 合作各方的互利行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15 页 共同问题的解决以及充分的信息交流都往往不能通过合同中具体的条款来规定 因此使 得合作各方的关系和信任成为分析合作效果时不可忽略的因素 本文对关系的测量包括 参与主体间的信任 沟通和协同 信任关系是合作各方有效协调与沟通的前提 沟通有 利于有效信息的传播 协同一致共同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排除合作运行中的障 碍 使合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为了实现合作的收益 合作伙伴之间需要有效的沟通 合作中的合作伙伴交流沟通 有助于获取关于合作方的更为完备的信息 进一步了解合作方的能力和品德 充分的正 式和非正式交流可以避免信息被扭曲 增强伙伴之间对于目标 任务以及责任的理解 提高协同处理问题的能力 同样地 在社区合作治理网络中 与其他组织的信息交流与 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仅影响当前的合作效果 而且对政府自身服务效率的提高 工 作流程的改进等起积极的作用 协同是组织间共同完成任务 协调一致相互帮助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 表 征了合作伙伴在合作过程中与其他合作方共同攻克难题以及为维系合作关系做出自身 适应性调整的行为 由于任何两个组织之间都是不同的 从合作伙伴那里学到一些东西 需要组织根据自身特定的环境对新知识和技能进行理解和吸收 并与组织现有的能力组 合相匹配 合作各方在协同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学习和理解合作伙伴的经验 知识和技 能 这也有助于组织自身合作能力的提高与改善 三 三 环境因素对合作效果的影响作用环境因素对合作效果的影响作用 政治 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信息等技术的进步 加之政府部门自身的臃肿低效 和官僚主义等弊端的存在 使得科层治理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 合作治理是政府和社会 组织以及公民为了更好适应环境变化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而做出的共同努力 环 境在合作治理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作治理的对象区域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这样 可以帮助参与成员熟悉合作流程和自己需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参与合作的重要成员是 否被相关领域认可 政治和社会氛围是否支持 也即政治领导 资源持有者和公众是否 对合作持肯定和支持的姿态 这些都会影响合作治理的效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16 页 五五 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 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北京市房山区燕山石化的实际情况 将影响效果因 素划分为主体 关系和环境 3 各方面 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发现 合作主体的合 作态度 合作能力和资源的投入对合作治理效果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也即合作态度越 积极 合作能力越强及投入的资源越丰富 合作效果越好 参与合作的主体之间的关系 状况也会影响效果 主体间的信任越好 合作效果越好 另外环境因素中的上级支持和 公众参与状况也会对合作效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系因素中的沟通对合作效果的影 响以及协同能力未得到验证 这表明 及时 频繁的沟通对效果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事实上 通过实际调研可以发现 燕山石化社区各个部门的合作治理还处于较低水平 政府在与其他组织合作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为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而加强与其他组织 沟通的意识还不强 往往通过合同条款来进行结果控制 因此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通过沟通来进一步了解合作伙伴的能力和品德 增强合作伙伴之间对于目标 任务以及 责任的理解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参与合作治理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本文比较系统而全面地对影响社区合作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 论 但由于主观局限和客观资源约束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 样本容量的限制 受条件所限 本研究共收集问卷 100 份 容量较小 更大的 样本量显然会更助于提高研究结论的适用性 2 问卷中的量表部分有待完善 由于目 前国内外对社区合作治理的研究很有限 可参考的调查问卷很少 只能在多方面访谈和 广泛的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问卷 因此问卷有待进一步完善 3 研究对象有待 进一步的细化 合作治理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 服务合同 供应链 应急合作 渠道 性合作伙伴关系 信息传播网络等都属于合作治理的范畴 本文将所有的合作治理类型 都放入了研究体系 事实上 不同功能的合作 其效果的表现和影响因素在大致相同情 况下仍会有一些差异 把它们放在一起 用相同的效果指标和影响因素去研究 会有所 偏差 本文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 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1 在不同的地 方政府进行调查 扩展研究范围 比较不同地域合作治理的效果状况和影响因素的差异 从研究结果中逐步提炼影响北京市城市社区合作治理的共性因素 2 对问卷中的量表 部分继续完善 进一步对以往合作治理效果的测量方法进行研究 并且结合实践中每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17 页 调研数据的分析 对问卷中的量表部分进行修改 逐步设计出适合我国城市社区合作治 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的问卷 3 在不断完善理论框架和测量问卷的基础上 结合城 市社区合作治理的类型的研究 依据不同的合作类型对指标进行细分 建立有针对性的 理论框架和测量方法体系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18 页 六 六 致谢致谢 本次论文的工作是在我的导师刘秀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在此次论文的撰写 过程中 老师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工作方法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 在我进行论文写作 和研究的过程中给予了我深刻积极的影响 在此衷心感谢刘秀琼老师对我的教导和督 促 同时也感谢她对我的耐心和包容 求学历程是艰苦 但是却能从中获益匪浅受益良 多 在此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最崇高的敬意 其次感谢论文同组的同学们 正是因 为有你们的帮助和支持 我才能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将此次论文完结 在此我向你们表示 我最诚挚的谢意 还有感谢在此次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燕山石化社区地区各个 社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和燕山石化社区的工作人员给予我的帮助和鼓励 正是因为您们 我才能全面了解到燕山石化社区合作治理的发展实施的现状才能继续进行研究完成论 文的写作 最后 感谢我的父母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让我在面临一次次瓶颈时 给予我无限的支持 谢谢你们 再次对给予我极大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表以衷心的感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19 页 七 七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4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 张康之 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3 美 詹姆斯 N 罗西瑙 没有政府的治理 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4 5 4 马庆钰 中国改革怎样面对新公共管理 J 天津行政 学院学报 2010 4 12 16 5 史云贵 社会合作治理的伦理观念与视野论析 J 公共行政 2010 6 105 106 6 陈国辅 率先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加快苏南社会现代化转型 J 理论动态 2010 28 20 29 7 王振海 窦泽秀 像抓经济那样抓社会管理 N 学习时报 2011 8 29 15 8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 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 J 中国行政管理 2005 2 10 15 9 李瑞昌 公共治理的转型 整体主义的复兴 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 09 4 102 107 10 张庆东 公共问题 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 J 南京社会科学 2001 11 11 刘亚湘 黄松林 加强区域合作 避免重复建设 J 科技管理研究 1999 5 12 董辅礽 某些地方政府面临信用危机 J 当代法学 2001 10 15 13 豆建民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干预的原因 问题与建议 J 改革与战略 2003 11 12 14 O Toole Laurence J Treating Networks Seriously Practical and Research Based agenda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