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三首学习目标1了解五言诗的特点,初步把握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2培养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3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知识链接一、作家作品1古诗十九首 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2曹操 (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封魏王。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军事功绩: 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政治措施: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用人唯才,吸纳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学成就: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等。 这些诗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但又有自己的创造。气魄雄伟,情感深沉,于质朴自然中带有慷慨激昂的悲壮情调。代表了“建安风骨”的特色,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建安风骨: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主要是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建安文学在悲壮慷慨的基调中,感伤离乱、悲悯人民和慨叹人生相联系,从而激起及时建功立业的政治豪情,显得“志深笔长”、“慷慨多气”,是沉着的品格的典型代表。这一独特的风格使得它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3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 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陶少年代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陶渊明到29岁时才出仕,做江州祭酒,不久就回家了。后又时隐时仕。至义熙元年(405)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共计12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诗歌。二、背景资料1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为汉代无名氏的作品。东汉桓、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专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矢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的作品。古诗中,常有以香花香草赠予所思所爱之人的做法,以表达思念珍爱之情。文中“涉江采芙蓉”之举,欲赠“远道”“所思”,便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生的一种举动。2.短歌行曹操平定北方割据势力后,在建安十三年回到邺都,立刻着手改革官制,自任丞相,将军政大权紧紧地掌握到自己手中。此时,孙权统一了江南,建立东吴政权,刘备在荆州积蓄扩展力量,伺机活动。曹操深感今后的敌人更强更难对付,必须广招贤才,迅速壮大自己的力量,方有取胜的把握。南征的战事迫在眉睫,曹操的这层忧虑也日益加深。终于在一次宴会上,他用“短歌”的形式将自己的思虑公布于众。3.归园田居(其一)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辞归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乡居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课文选的是第一首。方法练习一、字音识记遗(wi) 还顾(hun g) 三匝(z) 羁鸟(j)阡陌(qin m) 故渊(yun) 榆柳(y) 后檐(yn)守拙(zhu) 暧暧(i) 墟里(x) 狗吠(fi)掇(du) 衿(jn) 颠(din) 樊笼(fn)二、字形辨识 杼 拙 掇 擢 抒 絀 辍 耀 纾 黜 缀 濯 舒 咄 啜 曜呦 衿 坳 矜拗 吟 三、词语释义 遗:赠送。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形容无边无际。 终老:度过晚年,直到去世。 子:对对方的尊称。 悠悠:长久的样子。 掇:拾取,采取。 契阔谈讌:久别重逢,欢饮畅谈。讌,通“宴”。 吐哺:吐出口里含着的食物。 误落尘网:文中是比喻说法,指随俗当了官。 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暧暧:昏暗、模糊。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尘杂:尘俗杂事,主要指过去官场的案牍和应酬一类的琐事。 虚室:虚空闲静的居室,比喻没有人事滋扰明净洞澈的心境。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文中指有学问的人。衿,古式的衣领。 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玩味,文中指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 去日苦多: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月明星稀:月亮明亮,星星少。后比喻伟大的人物出现,才能小的人相形见绌。 山不厌高:比喻品德越高尚越好。天下归心:天下的英才都心悦诚服地前来归顺。四、通假字 契阔谈 (“”通“宴”)五、一词多义 还顾望旧乡 (回顾,回头看)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探望,拜访)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难道,副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断绝)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高超、绝妙)绝有力而其害人焉 (极、非常) 少无适俗韵 (迎合)适 始适还家门 (出嫁)处分适兄意 (顺从)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对着,非常)当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应当)当其欣于所遇,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处于某个地方或时候)四、特殊句式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状语后置句,按现代语序应为“深巷中狗吠,桑树颠鸡鸣”) 误落(于)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开荒(于)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省略句,省略介词“于”)课文解析一、要点赏析1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稚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2短歌行 理解和欣赏这首诗,可能有两个难点:一是对诗中引用的诗经里诗句的意思不理解,一是对诗中情绪断续、起伏、变化不易把握。“青青子衿”两句、“呦呦鹿鸣”四句出自诗经,学生对照课文注释理解它们的主要意思即可。至于如何把握这首诗中情绪的断续、起伏、变化,我们可以从人的情绪在某个时候变化无端、不必强寻线索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从它原本是配乐的,首先要和音乐旋律相应和的角度来理解。从这首诗本身来看,它创作于宴飨宾客时。起首“对酒当歌”,可见这是一场盛大的筵席。然而,乐极悲来,诗人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譬如朝露”的比喻,可能和汉乐府薤上露有关联:“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至“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两句,诗人借酒浇愁的形象让读者体会到他的情绪低落到极点;接下来“青青子衿鼓瑟吹笙”,转到对人才的渴慕上,似乎是诗人有意自我排解,自我振作;随后“明明如月不可断绝”却又回到“忧”上来,似乎是天上皎洁清冷的月亮又无端触发了他的愁思;“越陌度阡心念旧恩”接续前面的对人才渴慕的情思;最后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实景,体察人才的心理,表达希望能够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的雄心壮志。从以上简要分析来看,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到诗歌的结尾处,才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读整首诗,让人由衷赞叹曹操的心胸肝胆。写忧思,自然随意,反反复复,将它写得无处不在,难以排解,让人产生共鸣;写壮志,头角峥嵘,完全是豪杰气象,又非他人所能比,结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等有气魄!3归园田居陶渊明的志趣与性格、社会的黑暗污浊,终于使他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诗歌开篇两句写出了作者爱丘山、憎世俗的情感,统领全篇。接着以比喻、对偶的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自己为官13年的“羁鸟”“池鱼”的仕途生活,表现了对仕途的厌恶,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强烈渴望。第二层作者由近及远着力描绘了田园风光: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以下四句,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念,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诗中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社会的鄙视。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当然,陶渊明的归田,是在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这时儒家的“独善其身”的思想占了主导的地位。从他放弃了实现济苍生的理想来说,具有一定的消极性,但从他坚持高尚的志趣,决不和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来说,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写作特色涉江采芙蓉 1.意境高洁、清幽。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 芙蓉,即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花草娇嫩美丽,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有关怀、思念,也有表达了美好祝愿。起首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诗歌中描写“多芳草”和“兰泽”这样的环境,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2.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如:五句中的“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六句中的“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销魂!短歌行1综合运用修辞,准确表情达意诗中作者多用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譬如朝露”一句抓住了韶华易逝与朝露易去的相似点构成比喻来形象地表现自己的感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则礼赞了贤才,同时也流露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望之情。又用“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来喻指自己对贤能之人的礼遇。这都极好地表达了诗人唯才是用的思想。“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又采用起兴的手法来表现对贤才的礼遇和贤才难求的孤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则采用类比手法来表现礼遇贤才的殷勤态度。2发展四言旧体,表达现实新意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在“楚辞”和五言诗出现以后,便少为人用,但曹操不仅采用了四言诗体,而且让它来承载自己深沉的思想和深刻的现实意义,从而使四言诗这一古老的诗体样式在“五言腾涌”的时代再次焕发光彩。归园田居1首尾相应诗的结尾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抒发了回归田园的乐趣,与开头两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抒写自己的本性遥相呼应,使全诗有击首尾应,击尾首应之妙。2语言朴实语言平易朴实,不事雕琢,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恬静美好的图景。诗人采用“田家语”,以白描的手法,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展现了田园生活和农家景象朴素自然的画卷,字里行间跃动着诗人超俗的人格和恬淡的心境。信手写来,自然天成,随意倾泻,无斧凿痕,充分体现了陶诗的特点:平中见奇,淡中有味,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深入浅出,耐人寻味。课时训练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芙蓉(f) 羁鸟(j) 子衿(jng)可掇(du)b暧暧(i) 吐哺(b) 三匝(z) 守拙(zhu)c樊笼(fn) 依依(y) 喧鸟(xin) 后檐(yn)d兰泽(zh) 故渊(yun) 呦呦(yu) 俗韵(wn)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俗韵(气质,本性)羁鸟(束缚)b荫后檐(遮蔽) 罗堂前(排列)c暧暧(昏暗,模糊) 墟里(村落)d枉用相存(存在) 契阔谈(宴饮)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b.c.d.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同心而离居b人生几何c沉吟至今 d误落尘网中5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契阔谈,心念旧恩 b.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d.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6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7下列各句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8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瞑将渠俱不眠。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缺月,当场意气射生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a/ b/c/ d/9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田园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_。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_?_。(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4)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5)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_,_。课内阅读(一)阅读短歌行,完成1112题。11说明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用“朝露”来比喻_ 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来比喻_ 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喻_ 12说明诗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317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 甲 ),池鱼思( 乙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 丙 )深巷中,鸡( 丁 )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3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1)少无适俗韵( )a.韵味 b.音乐 c.情趣 d.风俗(2)桃李罗堂前( )a.排列 b.网罗 c.张罗 d.搜罗(3)虚室有余闲( )a.空地 b.空宅 c.闲暇 d.闲宅14在上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词,其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密林 深渊 吠 鸣 b.旧林 故渊 吠 鸣c.密林 故渊 叫 飞 d.旧林 深渊 吠 飞15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尘网”,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b.“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16对文中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 (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天性本来就只喜爱田园、山林。韵,这里指性格、气质。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里,一离开故园就是三十年(从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归田,实际是十三年。诗人这里有意夸大,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村南的野外开荒,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17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拓展阅读(一)阅读古诗十九首中的两首诗作,然后回答1819题。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8“郁郁园中柳”中“园柳”如何理解?答:_19这两首诗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作用?答:_(二)阅读陶渊明的第九首饮酒诗,完成20-23题。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汨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讳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20“问子为谁与?”这句中的“子”是指_。21“疑我与时乖。”这句中的“我”是指_;“与时乖”是指_。22“一世皆尚同,愿君汨其泥。”这两句诗的正确意思是 a整个世间的风尚都是这样,希望你也随风就俗。b希望你洗清身上的泥,做一个高尚的人。c整个世界都崇尚道德,希望你也能洁身自好。d整个世间都是随波逐流,希望你不要随着泥水淌去。23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点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2425题。登楼 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注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西山寇盗:指吐蕃。梁甫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24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着诗人什么样的感慨。答:_25(对应考点链接)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高考链接阅读下列两首唐诗,完成2627题。丹阳关韦参军 严 维凡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忘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 韩 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注,暮去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志。注:凤城:京城。26两首送别诗都写到“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27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质疑探究一、关于涉江采芙蓉的主旨有如下表述:1.本文通过描写采芙蓉送给自己的心爱之人,从而抒发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惆怅。2.本文通过刻画不能送给自己心爱之人以芙蓉,表达了男女双方的痛苦,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你的观点:_ 二、关于短歌行的主旨有如下表述:1.曹操的这首短歌行是抒情性很强的言志诗,全篇抒写了年华易逝的感慨,流露出对友朋的怀念和求贤若渴的心情,表现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2.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到诗歌的结尾处,才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你的观点:_ 三、关于归园田居(其一)的主旨有如下表述:1.诗人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平平淡淡的田园农家生活,对归返田园的生活进行了赞美。这就鲜明地表现了“性本爱丘山”“复得返自然”的品性和喜悦。诗意似浅实深,感情似淡实浓。2.诗人通过对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以前误落尘网的悔恨及对官场生活的否定。你的观点:_ 开阔眼界为谁涉江为谁思涉江采芙蓉主人公探秘 这是一首表达别离情绪的情诗。在古代农业社会里,夫妻或朋友由于战争、徭役或仕宦,这种亲密的关系往往长期地被截断。这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因此,中国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这样的典型主题。 这首诗写在盛夏时节,看见荷花芳草,就不惜“涉江”之劳,要把它寄给最心爱的人。可是四面一望,知心人在哪里?这里的主人公是谁呢?究竟是谁在“涉江”“采芙蓉”?谁在“还顾”?谁在“忧伤”?说话的人是个男子还是个女子?是男子“在远道”还是女子“在远道”?历来有各样各样的说法,碰到这样模棱两可的难关,读者就要体会全诗的意味而加以抉择。而朱光潜先生是这样认为的:诗中的“远道”与“旧乡”是对立的,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说话的人应该是女子,而全诗的情调也是“闺怨”的情调。况且把“还顾”接“所思”,作为女子推己及人的一种想象,见出女子对于男子的爱情有极深的信任,这样就衬出下文“同心”两个字不是空话,而“忧伤”的也就不仅是女子一个人。照这样解释,诗的意味就比较深刻些。“同心而离居”两句是在就男女双方的心境作对比之后所作的总结。在上文微嘘短叹之后,把心里的“忧伤”痛快地发泄出来,便陡然煞住。表现得愈直率,情致就愈显得沉痛深挚。短歌行之心曲 曹操这一首短歌行是建安时代杰出的名作。这首诗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充分表现着楚辞里的哀怨。一方面是人生的无常,一方面是永恒的渴望。而“呦呦鹿鸣”以下四句却是尽情的欢乐。你不晓得何以由哀怨这一端忽然会走到欢乐那一端去,转折得天衣无缝,仿佛本来就该是这么一回事似的。“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缠绵的情调,把你又带回更深的哀怨中去。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终于走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结论。上下两段是一个章法,但是你并不觉得重复,你只觉得卷在悲哀与欢乐的漩涡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悲哀没有了,变成欢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欢乐没有了,又变成悲哀,这岂不是一个整个的人生吗? “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两段连贯之妙,古今无二。诗经中现成的句法一变而有了楚辞的精神,全在“沉吟至今”的点窜,那是“青青子衿”的更深的解释,这是一个完满的行程,也便是人生旅程的意义。“月明星稀”何以会变成“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几乎更不可解。唐人诗“一叶落知天下秋”,我们对于宇宙万物正应该有一个“知”字。然则既然是山,岂可不高?既然是海,岂可不深呢?山海之情,成为漫漫旅程的归宿,这不但是乌鹊南飞,且成为人生的思慕。山既尽其高,海既尽其深。人在其中乃有一颗赤子的心。孟子主尽性,因此养成他浩然之气。天下所以归心,我们乃不觉得是一个夸张。“菊痴”的故事 陶渊明的妻子陈氏,知书达理,温柔贤淑,而且肤色白皙,面貌姣美。她与陶渊明结婚六年,育有四子(其中有一对双胞胎),由于生育过密,加之平日操劳过度,身体虚弱不堪,在一个灾荒之年的暮秋季节,香销玉殒,魂归天国。对于陈氏的早逝,陶渊明 悲痛得几乎难以自制,他含泪作了一篇闲情赋,表达了对爱妻的一片真情。作完这篇闲情赋之后,他迈着沉重的步履,漫无目的地来到东园。秋意已经很浓,一阵西风吹来,感到些许寒意。他下意识地走到青松之下,猛然间,见西侧院墙的一角,有一棵盛开的菊花,花枝上缀着三四朵硕大的花朵,几只色白背青的凤蝶正在花朵周围飞舞盘旋,菊花与飞蝶,相映成趣,组成了一幅颇为自然和谐的图案。这景象使他想起了昨晚的梦境。昨晚他又与夫人在梦中相会,夫人对他说:“我乃天上御花园中的菊花仙子,如今我俩尘缘已了,又重新回到天界,而今天地两隔,望夫君多多保重,勿以我死伤悲。”梦醒后,陶渊明的心里空落落的,现在见了这东园中的菊花,他的眼睛突然一亮,他想:那不就是我那位通体透光、神采夺目的美人吗?他快步走到菊花旁边,在它的四周垒起了一个小小的花坛,心中默默许愿:菊花啊!让我这一生与你永远相依相伴吧!从此,陶渊明迷上了菊花,在东园辟了个花圃,专门用来栽培菊花。凡经过陶渊明亲手莳弄过的菊花,株株壮健,枝枝挺拔,花色艳丽,更奇妙的是一般菊花通常是春生夏长,秋季开花,而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 哥特式风格室内设计解析与应用
- 护理三基试题(附答案解析)
- 2025年2月养老护理员技师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解析)
- 2024年3月高职扩招计算机类模拟习题(附参考答案解析)
- 主题班会:期中考试后总结与展望课件
- 茶馆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环保考核试卷
- 磷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法规遵守与环保措施考核试卷
- 2025年稀土高速工具钢项目发展计划
- 节能技术国际市场开拓考核试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课件
- 歌曲《wake》中英文歌词对照
- 登临诗 诗歌赏析
- 深圳经济特区行业协会章程示范文本
- 免修申请表(模板)
- 工作面安全生产条件验收表
- 门诊病历书写规范PPT
-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
- DB13(J)∕T 8057-2019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最新中山市中小学校情况一览表
- 地理信息安全在线培训考试-填空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