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三 山川之美(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其奇者。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山峰直插云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下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还没有人能够置身于这奇丽的景色中了。 山川之美教学设计说明一、教材(一)教材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山川之美是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寄情山水”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个单元的古诗文,都是我国古代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优秀篇章。学习本单元,要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山水景物表达的情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用凝练的语言、精巧的构思、优美的意境,给我们展现出一幅清丽脱俗的山水画卷。学好本课,对学习本单元的诗文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教学目标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根据以上要求和本文特点,我们将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知识与能力:1、感受古人眼中的江南山川之奇美,体会作者从多角度观察体验自然的魅力。过程与方法: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体会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理解古人高洁的思想情操。(三)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优美意境。”依据单元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为此,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重点: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二、学情分析作为六年级学生,文言文基础较薄弱,阅读能力偏低,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高,因此在教学时,老师要指导学生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词语,更要从恰当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三、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一)教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理清结构研读品析看图背诵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为此, 我主要采用诵读法、谈话法 、点拨法等教学方法。(二)学法1、诵读法,指导学生诵读时的要点,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2、讨论法,学生相互讨论,在讨论中解决词语疑难,疏通文意。3、自学法:让学生自己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三)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板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直观性。一三 山川之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古人眼中的江南山川之奇美,体会作者从多角度观察体验自然的魅力。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3、体会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理解古人高洁的思想情操。教学重难点重点: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赏图片,听故事,了解作者。在中国古代南朝时候,有一位博学多才的隐士,叫陶弘景,隐居南京边上的居曲山中,当时的皇帝都经常去向他请教学问,于是他被称为“山中宰相”。(PPT陶弘景像)(二)讲解课题,概述内容今天我们要讲一篇陶弘景的山水短文,这是他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所以原题为答谢中书书,我们可以读一下P54注释1。因为这段只有68个字的小文章,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山水之奇丽秀美,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所以编写教材的老师,就用这段文章的开头一句,把课题定为“山川之美”。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文言文。(板书课题 山川之美)二、讲读品味(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预习的基础上,特别注意自己所标划的字词的读音以及朗读的节奏、语气。2、学生自由练读,老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3、让学生自告奋勇展示自己的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完以后针对朗读要求进行评价,老师提示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字词的读音: 猿(yun) 颓(tu) 与(y)4、那么文章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二)疏通文意,理解内容1、请同学串讲翻译课文,老师引导学生解决字词上出现的疑难,同时PPT出示以下重点词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 四时:四季俱备:都 俱备晓雾将歇:消散夕日欲颓:将要 坠落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 争相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 2、再次散读课文,老师用多媒体展示翻译,让学生与自己的翻译进行对比,从而领略文章写景的美丽。3、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带着充沛的感情朗读课文。(三)深入文本,理清结构 1、老师提问:本文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让学生思考回答,明确文章的诸多景物是用精巧的布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从而引出文章的结构特点总分总的结构。2、老师边板书边引导学生分析明确文章的结构特点:(总)议论美 高峰、清流 两岸、五色 四季(分)描写 青林、四时 晓雾、猿鸟 夕日、沉鳞 晨昏(总)抒情仙都、未复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而作者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正是这样一位遁隐山林的文人雅士。虽然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但却因看透混浊的人世而不愿在朝为官。但国家有重大事情却常常咨询于他,所以他又被称为“山中宰相”。退隐山林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抒发了自己的什么感情呢?明确: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亲近与热爱以及娱情山水的得意之情。(PPT明确中心)3、再次朗读全文。三、回顾小结(一)欣赏画面,当堂成诵1、学生试着看图片背诵;2、不看画面完成背诵。(二)学生小结作者情感(三)教师小结写作特色四、作业1.(抄写本、必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高中艺术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信息系统管理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影视制作管理师考试试卷及答案讲解
- 2025年消防员上岗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传媒与新闻专业综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游戏开发工程师团队协作合同
- 环保物流车队承包合作协议
- 影视行业群众演员选拔与合同执行标准合同
- 旅游意外险附加疾病预防与治疗协议
- 环保项目废气数据补充与环保设施改造协议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四章 三角形 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
- 大学语文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南昌大学
- 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实施方案例文(6篇)
- 【MOOC】现代教育技术-淮阴师范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博物馆环境卫生保洁方案
- 产品方案设计模板
-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卷
- 人民大2023张占录-张正峰-国土空间规划学课件第2章-国土空间规划原理
- 一起干活安全协议书
- 从心理学角度谈医患沟通
- 赛力斯招聘在线测评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