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和语感培养初探 摘要:朗读是一种需要发出声音的阅读方式,无疑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是阅读的起点。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培养;语感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100-02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然而,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发现,小学语文课朗读形式化现象较为严重,有的朗读教学仅仅是走一下过场,根本没有发挥朗读应有的作用,有的虽然有这种意识,但由于没有掌握朗读教学的正确方法,以致效果不佳。 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1.朗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1.1重视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语义。教师在进行朗读训练前,应认真备朗读,这是指导学生读的前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进行恰当点拨,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读准字音,不读破句,从而理解文章的基本语义。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推敲课文中字、词、句、篇的含义、情调和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和情绪,从而真切地体会到课文中山村孩子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缩短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产生了感情的共鸣,达到了对课文的理解与体味。 1.2明确朗读的目的,让学生在朗读中咀嚼、品味情与理。有人说小学语文课是感性的,强调的是书声琅琅、情意浓浓,但不能以此排斥语文的理性,排斥冷静思考。教学如歌,教学过程有时需要高亢激昂,有时需要低吟慢咏,要有节奏、有起伏。但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在朗读环节上,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个人读、集体读、男女生读,甚至是车轮大战等,真是你方读罢我登场,但这种热闹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思索:朗读环节看似热热闹闹、沸沸扬扬,但在这种表象后面究竟掩盖了什么?学生又学到了什么?说到底这种朗读的实质是缺乏朗读的目的性,纯粹是为读而读。学生在朗读以前教师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及时地进行有效的指导,在朗读以后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价,学生读得心不在焉,没有真正地用心读、用情读,就像和尚念经,不断重复地做着机械运动。我们认为无论是朗读的哪个环节,教师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朗读要求,目的性应该很明确,应该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朗读中都有所收获。如: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解决字词;再读时要求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知道主要讲的是什么;然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自读自悟;进一步朗读时要求学生细细研读、品读,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的每一次朗读都要让学生有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读书有目标、有方向感。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文章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经常比较、揣摩,并养成习惯。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不可能处在同一朗读水平,能力也有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朗读教学中体现出层次,要因材而读,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同时在朗读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有目的地给予指导、点拨,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绝妙之处、独到之处、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应点拨在关键之处,让学生在朗读时有很强的目的性、明确性。我们不要把朗读搞得花样繁多、华而不实,朗读必须讲究有效性,这是基础。教师不能随意安排无明确目的、无明确目标要求、无实际效果的所谓的朗读,朗读课应该上得真实、扎实、有效。 2.创设体验情境,读出真实感情 清代刘大魁在论文偶记里写道: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又进一步写道: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儿诵之,神气出矣。只有读准了字句,才能掌握音节;只有熟练朗读,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透彻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神气,与文掌产生共鸣,并内化形成自己的情感意志。也就是说由文字、文章上升到文学,然后再上升到对文化的品味、鉴赏的层次。正如小学第十一册语文课本读写例话中所要求学生试着做到的:把心放到文章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小学生,尤其农村的小学生生活面窄,不可能一下子唤起那么多包含在文字中的生活场景,也很难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时我们就要领着学生们去读。一篇文章,在熟读几遍以后,我就要求学生放下课本认真想一想,仔细揣摩一下文章的思想感情,并相互探究从课文中获得的不同的真切感受。 任何一篇文章,语言文字背后总包含着丰富的意象,而这种意象又联系着文章的神气-稍显含蓄的感情,只有读者用心去读,才能深切感受到其中味。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要能把这些文字转化为自己所熟知的生活场景或画面,读山能有峨峨兮若泰山之感,读水能有洋洋兮若江河的怀想。汉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它是最适合朗读和吟诵的。读来的东西感受最深,掌握最牢。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每一篇文质兼美且能让学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文章,我觉得都应指导学生反复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不断加强自身内心的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目的。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3.反复诵读,使诵读深入学生心中 在教学古诗时,我总是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然后采用领读、赛读、唱读、扮演小诗人读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接着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之后再次让学生诵读,使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反复诵读时感情也会更进一层,而反复诵读又会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作为一种学习、鉴赏的方法,吟诵对学生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 1马俊华.浅议初中语文朗读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2031中国平键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6-2031中国拼色领带市场监测研究报告
- 创业融资风险评估与智能算法-洞察及研究
- 2025-2030中国液体化工物流行业监管趋势与企业合规建议报告
- 伏龙肝纳米微胶囊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评估-洞察及研究
- 技术预测视角下的操作风险趋势分析-洞察及研究
- 产业链优化与并购整合路径-洞察及研究
- 2026中国基因检测产品冷链物流成本控制方案报告
- 个性化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 餐饮店节能减排措施与管理方案
- 设备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幕墙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雾化吸入知识宣教主题班会课件
-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及教案(部编)课件
- 新能源电动车安全培训课件
- 2021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 《横断面研究调查》课件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局外人》课件
- 多轴系统同步控制技术研究分解
- 头颈部鳞癌治疗现状及免疫治疗进展
- 海运出口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