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2013届高三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2013届高三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2013届高三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2013届高三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点复读学校艺术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炽热/整饬 蹊跷/骁勇 煊赫/烜赫一时 B觊觎/瑜伽 逡巡/狷介 忝列/暴殄天物 C悲怆/创伤 咽喉/哽咽 谥号/溢于言表 D奴隶/驽钝 噱头/遽然 楷模/装模作样2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初春时节,春风骀荡,草儿泛绿了,叶儿发芽了,真可谓春意阑珊,正适合出外踏青。 B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交织,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较之以往更加复杂、更加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这也使社会公正问题更加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C朝鲜政府、政党和社会团体5日在平壤发表联合声明,提议无条件地尽快举行朝韩当局会谈,开诚布公地讨论寻找消除误解和不信任的途径。 D赵氏孤儿讲述了一个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历史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奸臣屠岸贾陷害正直的赵氏,必置之死地而后快,赵氏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朝鲜半岛韩朝争端问题上,我们一贯信奉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的主张,并经过各个渠道坚持不懈地做了朝鲜半岛双方和有关各方的工作。B近三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总量居高不下,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处置难度大,这给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C在过去的59年中,亚运圣火一路相传,见证着亚洲人民为了地区发展、人民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而作出的不懈努力,见证着亚洲前进的足迹。D近年来,俄罗斯积极出台新的学前教育政策,大幅度增加了对学前教育的公共经费投入,甚至把许多原属于政府管理的大楼拿出来办幼儿园。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俗语也叫俗话、常言等,是汉语语汇中广泛流传于大众中的一种定型语句。 ,而且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汉语语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俗语具有鲜明的特点,它生动形象、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常常会带来一语惊四座的效果, ,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在各类文艺作品中也十分常见。 ,可以丰富自身的语汇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 ,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从而使文章或谈吐更为丰富和生动。 学习和掌握俗语 它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和口语性 准确恰当地运用俗语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明年,三府举安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建初八年,迁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宜还其生口,以安慰之。”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安独曰:“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司徒桓虞改议从安。太尉郑弘恨之,曰:“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肃宗诏报曰:“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策由众定,君何尤而深谢?”帝竟从安议。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九卿诣朝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书连上辄寝。诸卿稍自引止,惟安独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窦宪既出,而弟执金吾景专威权,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有司畏惮,莫敢言者。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寝不报。窦氏大恨。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 注生口:指俘虏。 (节选自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有改动)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推辞B不宜负信于戎狄, 辜负C君何尤而深谢 过错D而使边人得安,诚便 确实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 安与九卿诣朝堂上书谏B宜还其生口 ,以安慰之。 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C从事因安致书于令 不宜负信于戎狄D私请则非功曹所持 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 7.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袁安为人正直的一组是( ) (3分) 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 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 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 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楚王刘英阴谋叛乱,朝廷先交给楚郡审理,刘英供词牵连获罪的人很多。袁安到任后深入调查, 寻找掌握了大量证据,力排众议,当即释放了四百多家无罪的人。 B武威太守孟云和袁安都主张对已和亲的匈奴,应当归还俘虏以示抚慰。但其他公卿最初都反对,太尉郑弘甚至指责主张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 C对于窦宪北击匈奴一事, 袁安多次上书力谏 。即使九卿也都渐渐不再上奏,袁安仍坚持自己的主张,甚至摘下官帽在朝廷上与太后争论了十多次。 D袁安平素行为高尚,守正不移,直言敢谏,不怕得罪贵戚。窦景专掌大权,指使门客公然夺百姓财物,袁安弹劾窦景,窦氏家族对他十分忌恨。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2)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3分)(3)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思远人 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3分)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 ,申之以孝悌之义,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2)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3)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4)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小题文学应放射出理想的光芒 文学理想的表达,是现实在变革发展中的艺术展现,实质是文学艺术超越性的体现,文学艺术超越性恰是文学艺术存在的生命。 文学艺术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生活。文学艺术创作将现实生活的原材料通过开掘、提炼,生发了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性,这才有了文学艺术作品。如果失去了超越性,就失去了创作意义,就没有文学艺术本身了。超越性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生命。 文学理想的表达,体现了文学艺术的超越性。英国诗人密尔顿的失乐园不仅揭示了人类理性不强,意志薄弱,经不住诱惑的根源,而且抒写了人的自豪情怀、进取精神、革命激情。这理想光辉具有鲜明的超越性意义。当代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抒写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的人类共同精神的理想光辉,具有鲜明的文学超越性。作者写道:“这部长篇出来后,也许有人会问,你写的就是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吗?我可以说,是,也不是。虽然这粒种子萌生在那里,但它作为小说成长起来以后,早已改变了形态。虽然有些故事是有生活原型的,但我并不满足和拘泥于这些,我还是为它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故事虚构的,以及我们所了解的一些鄂伦春人的故事。”作者巧妙地把作品与现实的关系比作植株与种子的关系,两者之间的重大差别来源于重大的创造性。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大量引进,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创作起了重要推进作用。但是一些人搞“原装引进”,阻碍了文学理想之路的通行。 一些作品横移“本体烦恼论”,着力表现人生的烦恼、痛苦与绝望。一些抒写生活烦恼、工作烦恼、家庭烦恼的作品蜂拥出现,作者们认为生活烦恼是“普遍的生存状态”“我们似乎看到生活像一个宏大的虎口在吞噬我们”一些作品横移“非人性化”,热衷于表现纯然的兽性、卑微的龌龊的人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不仅使文学艺术苍白、平庸,而且使文学艺术患上了严重的“精神萎靡症”、“颓废绝望症”。凡此种种,遮蔽了文学理想的光辉。 文学艺术中理想的表达,不是从外部加进来的思想概念,而是将现实的变革发展予以艺术化展现,从中生发出强大的审美感染力。在这方面,成功的创作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在兆影的红豆粘糕和奔跑中,“我”遭遇了一系列艰难困苦,可“我”并没有被击倒,选择了坚持长跑。奔跑的意象展现了以主动进取、积极创造的奋斗精神超越艰难困苦的生存态势。弗罗姆认为,所谓超越,是指人渴望克服被动的生存态势,人总是不甘心成为环境的奴隶,力求由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向着自己开拓的路线前进。鲁敏的逝者的恩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古丽、红嫂们突破常规展现的温情、善良、宽容的品格非常难能可贵,激发了读者大众的强烈美感。日常生活中超越常规的事物都具有特殊性。极为个别的特殊性,往往代表着人类的理想、社会的未来,本身就具有普遍性意义、超越性意义。杨宏的热血家族以高有才为代表的英雄群体,孙铭的铁流以罗泰为代表的英雄群体,其心灵世界,都是崇高与平凡、公益与私利、英勇与畏惧、智慧与拙笨、新风与旧俗等多侧面的对立统一体。这些英雄的成长,是在矛盾斗争中实现的,英雄心路历程,是在多侧面对立统一的辩证发展中前行的。英雄心灵的每次升华,都经历着生与死、血与泪、火与水的强烈激荡,因而产生出耀眼的光芒。 注重文学理想的审美表达,只有文学放射出理想的光芒,我们的文学才能充满阳光,充满希望。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5分)A、表现人生的烦恼、痛苦与绝望,抒写生活烦恼、工作烦恼、家庭烦恼的作品是不具有艺术超越性的作品。B、我们不能在作品中表现卑微的龌龊的人性,否则会使文学艺术患上了严重的“精神萎靡症”、“颓废绝望症”。C、不引进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会使我们的视野狭窄,“原装引进”则阻碍了文学理想之路的通行。D、只要注重文学理想的审美表达,就能让文学放射出理想的光芒,我们的文学就能充满阳光,充满希望。E、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抒写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的人类共同精神的理想光辉,是文学理想的表达。13、下列对于“文学理想的表达”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文学理想的表达,是现实在变革发展中的艺术展现,其实质是文学艺术超越性的体现,是文学艺术存在的生命。B文学作品中理想的表达,是将现实的变革发展予以艺术化展现,会使作品发出强大的审美感染力。C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没有现实生活的原材料,就不会有文学作品的出现。D文学艺术中理想的表达,不是从外部加进来的思想概念,而是从内部产生的文学需求。14、结合本文,说说为什么要注重文学理想的表达。 (4分)15、根据成功的创作实践提供的重要经验,文学作品应怎样将现实的变革发展予以艺术化展现?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 (4分)四、(一)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共15分)生命是优美的圆吴 霜从此后,每年的春天对我来说都非同一般,因为那和我挚爱的父亲母亲的完美生命相关。春天又降临了,是一场湿漉漉的雨滴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春天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季节,象征了年轻、向上,象征生命的更新换代。这或许就是父亲母亲选择初春时节离去的原因。六年前,母亲在四月的时候飞向天堂。五年后同一时节,父亲也追随母亲而去。在他们离开这世界之前,作为女儿,我一直厮守在他们身边。无论父亲抑或母亲,他们的脸上始终充溢着一种微笑,眼神里始终有的是对生活的感激。父母亲一直都是热爱生活的人,这种热爱充溢着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壮丽色彩。母亲新凤霞临终时七十二岁,肤色白皙、声调柔美,在她做客的常州宾馆里为热爱她的观众作画,她画了那么多大幅整张的寿桃、牡丹,人家满意,她也欣然。即便是后来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尽管失语,却一直目光炯炯,见到每个来看望他的人,都高兴地点头、拱手致意。父亲吴祖光八十六岁告别生命,去世前几天我为他做寿,推着轮椅走在石子路上,我看见他面色红润,指着一个从身边跑过去的孩子,不断地笑着向我示意,他是在说:看,这孩子跑得多好,玩得多好!在寿宴上,除了父亲,满桌都是晚辈,大家欢笑着向他贺寿。父亲手举一杯红酒,开心地笑,然后一点点地抿,那是一瓶十年以上的干红,遵从医嘱,父亲晚年常喝的一种酒。过去,我从来不懂,有一天,生活会给你带来如此的缺失感,每天生活在身边的父母亲会突然间就永远地不见了,一种你生活在其中的熟悉了几十年的氛围刹那间消失了,无影无踪,再也不能复还。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只是,我们这个充满记忆的生命种群,在一个生命结束的时候,经常不愿接受现实而已。然而,这却给我的感官带来了一种奇妙的现象,那就是活动的物体离开以后从静止的存在中上升出来的一种美感。因此母亲用过的拐杖,父亲常坐过的书桌,母亲的大批手稿,父亲和母亲合作的书画作品,甚至父亲从楼下那个叫“明珠”的小商场里买来的小扫把和小簸箕都奇迹般地生出一种静止的美。这些物件使我的头脑前所未有的活跃,往事清晰如洗,活灵活现。无形的生命游移在静止的物体之间,只能感悟却不可触摸。我心里纳闷,怎么会有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又怎么会这样美?父母亲离开的时候,春风吹散了浮土,天空展现出清丽的深蓝色,树枝的顶端泛起青绿,干了一冬的土地变得潮湿沉睡的世界开始复苏,到处充满一种勃勃的朝气。因此,父亲和母亲的离去没有让人感到撕心裂肺的悲伤。生命的完美是这样被凸显出来的,生时给人带来美感,死时还是如此。就像一幅美仑美奂的图画,浓墨淡彩,从始至终,每个线条都玲珑,每抹颜色都精致。死亡怎么会有这样的作用?美丽得震颤了人的心灵。美丽发生在父母亲死亡来临以后。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词汇来描述这种感觉,一直是我在梦中都试图解答的题目。生命应该用一个优美的圆来表示,起点和终点在最后关头完美相接,生命的图画才完整。你知道,一个人是无法设计自己的死亡的。即便可以,也只能在宗教故事中,在小说电影中体现。可是这一次,是我在现实生活中亲身感受到的,虽然无可解释却无法拒绝。所以说,完美的生命包括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死亡。从此后,每年的春天对我来说都非同一般,因为那和我挚爱的父亲母亲的完美生命相关。于是,春天又一次地变成了怀念。没有忧伤,只有无比的依恋。16、作者抓住了哪几个细节来刻画父亲对生活的热爱?请分点概述。(4分)17、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在开头两个自然段里紧扣“春天”来写?(5分)18、面对父母亲的离去,作者为什么说“生命是优美的圆”?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实用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1题。居住改变中国:公民文化正在社会中兴起当下,大量新型社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国人原有的居住方式,同时也促使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在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缪青看来,在老社区里,居民很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居委会是“政府的腿”这一观念被广泛接受,人们参与社区活动主要是由政府来推动。而在以“财富起跑线”划分的新型商品房社区里,居民更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在社区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强调规则和制度化的公民参与趋势。“一提起公民,大家反应出来的就是爱国,就是向国旗敬礼。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缪青说,“在不少新型商品楼社区中,人们表现出来的自下而上的公共参与,以及维权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增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文化,它是超越血缘和熟人关系的。”不少事实支持这种判断。一名网友回忆当年在大杂院的生活时说,“我生活的那个大杂院,有个邻居一到夏天就买了许多蝈蝈挂在院内,吵得我根本睡不好觉。可大家只能彼此容忍,实在不行了可以找居委会大妈反映,但要是谁真的自己跳出来和别人发生冲突,肯定会被邻居视为不通人情。”如果自己生活在新型的商品房小区,肯定会直接去敲这位邻居的门,把意见直言不讳地提出来。在新型社区,人们的“耐心”正在减少,碍于人情、抹不开面子的情况也越来越鲜见,维权和参与管理正日益成为流行的话题。人们不再听凭物业公司随意调高物业费用,也不再任由建筑噪音破坏自己的生活质量。不管是私下谈判还是对簿公堂,新型小区居民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这种建立在自购住房基础上的维权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缪青对这些震撼人心的变化感触颇深。他逐渐意识到,随着城市化和科技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长,旧有的“熟人”邻里正在被新的“公众”邻里所取代,从而为公民创造更多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机会。“在新型社区的人际交往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不分等级亲疏的。”缪青告诉记者,他曾经听到过一位业主委员会成员向他感慨,终于理解为什么一些退下来的政府官员在参与社区管理时,往往感到不适应“环境不同了嘛!”环境的改变迫使人们学习和适应另一种游戏规则,即如何通过制度和协商,解决平等利益主体间的问题。这需要一段时间。缪青认为,我们社会必须要通过这个过程,才可能形成社区参与式民主的框架,人们也才可能由此养成开会决定事情的习惯。那些最先养成这种习惯的人往往成为时势造就的英雄,比如身居北京的舒可心。他精心策划了全国第一个业主以和平方式大“闹”房展会事件,迫使发展商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因此,他被某媒体评为“中国社区十大维权先行者”之一。现在很多商品房居住区内,业主、居民的精神生活热点,已经是竞选居委会委员乃至主任了。其实,民主不是什么阶级的意识形态或者政治标签,而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理念、模式,是一种最常用的处理共有财产、公共事务的方法和工具。先行者的足迹意味着一种超越中国古典治道的新选择。缪青说,中国古典治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治理。这一治道的重心在于,试图找到或者试图塑造那些能够替老百姓着想的英明君主和清官贤相。但在长达2000年的追寻长治久安的过程中,中国古典治道始终无法贡献出一种方案、一种体制,能够广泛地激发民间的活力,特别是自下而上地保护公民权利和遏制公共权力的滥用。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没有一个制度化公民参与的机制。如今,这个机制正在兴起。然而还仅仅是开始。在缪青的一项调查中,在回答“您认为一些居民不愿参与社区工作的原因是什么”时,67.2的人竟然说没有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