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资源环境政策与规划.doc_第1页
第九章资源环境政策与规划.doc_第2页
第九章资源环境政策与规划.doc_第3页
第九章资源环境政策与规划.doc_第4页
第九章资源环境政策与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更多资料百度搜索 李萧萧的文档第九章资源环境政策与规划 一、单项选择题【例题1】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2011年真题)A.将废物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B.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 C.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D.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答疑编号50232909010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参见教材P242。 【例题2】下列建筑材料中,不属于循环经济促进法鼓励和推广使用的是()。(2011年真题)A.散装水泥B.预拌砂浆C.黏土砖 D.预拌混凝土答疑编号50232909010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国家鼓励利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废物生产建筑材料,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参见教材P246。【例题3】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原则是()。(2011年真题)A.资源化 B.减量化C.再利用D.节约化答疑编号50232909010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参见教材P242。【例题4】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必须对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负责回收的企业是()。 (2011年真题)A.全部生产企业B.具备技术经济条件,有能力回收的生产企业C.生产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或者包装物的企业D.有能力对废弃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置的生产企业答疑编号50232909010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循环经济促进法要求,生产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或者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对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负责回收;对其中可以利用的,由各该生产企业负责利用;对因不具备技术经济条件而不适合利用的,由各该生产企业负责无害化处置。参见教材P244。 【例题5】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鼓励行业协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2011年真题)A.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 B.检查监督和规划编制C.监督管理工作 D.技术指导和服务答疑编号50232909010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行业协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技术指导和服务作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委托有条件的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参见教材P243。【例题6】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将“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确保基本口粮田”作为土地利用管理重点的区域是()。(2011年真题)A.西部地区 B.东北地区C.中部地区D.东部地区答疑编号50232909010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考生要明确各区域土地利用管理的重点,此类易混淆知识点易在考试中出现。参见教材P275。【例题7】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其他各类建设严禁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的,须经()批准。(2011年真题)A.省级政府B.国土资源部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D.国务院答疑编号50232909010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的其他各类建设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所以确需占用的,须经国务院批准,并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参见教材P270。【例题8】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调整园地布局,引导新建园地向立地条件适宜的()集中发展。(2011年真题)A.盐碱地、荒草地、裸土地 B.丘陵、台地和荒坡地C.低效林地、退化草场、湿地 D.滩涂、沼泽、盐碱地答疑编号50232909010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统筹安排其他农用地第1条,提高园地利用效益。参见教材P270。【例题9】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把全国划分为九个土地利用区,其中属于东部地区的是()。(2011年真题)A.京津冀鲁区、苏浙沪区、闽粤琼区B.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C.太湖杭州湾地区、苏锡常地区、京津地区D.海峡西岸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沪宁杭地区答疑编号50232909010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九个土地利用区涉及四大地区的9个区域,分别为:西部地区3个,为西北区、西南区和青藏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2个,为晋豫区、湘鄂皖赣区;东部地区3个,为京津冀鲁区、苏浙沪区和闽粤琼区。参见教材P276。【例题10】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需与()相挂钩。(2011年真题)A.单位建设用地产出增长B.单位农业用地产出减少C.区域内城镇人口的增长 D.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答疑编号50232909011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土地利用规划规划目标第3条,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参见教材P268。【例题11】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充分发挥()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的保障能力。A.宏观调控耕地对经济社会发展B.宏观调控土地资源对工业化C.市场建设用地对城镇化D.市场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答疑编号5023290901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点为指导原则中的内容。参见教材P267。 【例题12】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规划,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为()亿亩。A.15.6B.18.18C.18.05D.18.68答疑编号50232909011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规划目标第一条,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参见教材P268。 【例题13】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规划期内,确保()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所提高。A.9.92 B.13.2C.15.6D.18.18答疑编号502329090113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规划目标第一条,守住18亿亩红线。规划期内基本农田15.6亿亩不减少。参见教材P268。 【例题14】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规划,到2020年,全国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万亩A.1710B.5500C.3374D.3724答疑编号50232909011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规划目标第四条,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全面推进。参见教材P268。 【例题15】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除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外,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时序安排进行调控的主要依据还有()。A.城市规划B.区域规划C.土地利用年度计划D.供地计划答疑编号50232909011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三节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第一条,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参见教材P271。 【例题16】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建设项目选址应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进行()比较,优先采用()的方案。A.互斥方案投资少产出高B.互斥方案对环境污染少C.多方案占地少特别是占用建设用地少D.多方案占地少特别是占用耕地少答疑编号50232909011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第三节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第五条,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参见教材P273。 【例题17】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规划期内,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和部分未利用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例保持在()以上。A.50%B.65%C.75%D.80%答疑编号50232909011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四、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第1条,严格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参见教材P273。 【例题18】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是中部地区的发展方面。A.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统筹安排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用地,重点支持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的开发B.加大耕地整理力度,促进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合理安排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建筑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和大型煤炭能源基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用地,适度增加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C.严格保护现有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强水田等优质耕地的保护和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优化整合建设用地,降低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城镇和工业用地外延扩张,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D.保障基础设施和生态移民搬迁的建设用地需求,适当增加农牧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发展 答疑编号50232909011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五节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第一部分关于西部地区。A是西部地区的发展方向,C是三大区中的东部地区发展方向,D是九小区中的青藏区的发展方向。中西部是稳定面积,中部是适度增加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东部是降低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在见教材P275。 【例题19】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有关差别化的区域土地政策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大力推进优化开发区域土地利用转型B.有效保障重点开发区集聚人口及经济的用地需求C.切实发挥限制开发区域土地对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屏障作用D.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土地一般限制开发建设,但特殊情况确需开发的,必须保证生态环境不受影响答疑编号502329090119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第五节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第二部分。D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土地严格禁止开发,没有特殊情况。 本题考大标题。参见教材P277。【例题20】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确定,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模的重点是()。A.确定本行政区域土地利用的目标、指标和任务B.明确中心城区和城镇建设用地区的范围C.将土地用途落实到具体地块D.突出空间性和结构性答疑编号50232909012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第六节保障措施第一条。BD是地级和县级,C是乡级。参见教材P278。 【例题21】项目建设单位申报审批或核准需要申请使用土地的建设项目时,必须附(),否则不得审批或核准建设项目。A.项目建议书B.可行性研究报告C.土地预审意见D.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答疑编号50232909012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六节保障措施第二条,严格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用常识作题,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一定会突出土地,所以是土地预审。参见教材P278。【例题22】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称之为()。A.循环经济B.减量化C.再利用D.资源化答疑编号50232909012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参见教材P242。【例题23】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采用(),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A.目标责任制B.一票否决制C.定量指标制D.绩效挂钩制答疑编号50232909012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43。【例题24】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生产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或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对废弃的产品或包装物负责回收,回收后因不具备技术经济条件而不适合利用的,由生产企业负责()。A.上交给政府指定的部门处理B.自行销毁C.作为废品报废D.进行无害化处置答疑编号50232909012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第十五条 生产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或者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对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负责回收;对其中可以利用的,由各该生产企业负责利用;对因不具备技术经济条件而不适合利用的,由各该生产企业负责无害化处置。参见教材P244。【例题25】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消费品B.国家禁止使用再生水C.符合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标准,且在合理使用寿命内的建筑物,政府不得拆除D.国家禁止损毁耕地烧砖答疑编号50232909012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A是限制而非禁止;B国家鼓励和支持使用再生水;C为了公共利益需要是,可以拆除,除此以外不得拆除。参见教材P247。【例题26】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回收的电器电子产品,经过修复后销售的,必须在显著位置标识为()产品。A.翻新产品B.返修产品C.再利用产品D.再制造产品答疑编号50232909012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回收的电器电子产品,经过修复后销售的,必须符合再利用产品标准,并在显著位置标识为再利用产品。参见教材P248。 【例题2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关于工业节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进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B.国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动机、锅炉、窑炉、风机、泵类等设备C.禁止新建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煤发电机组、燃油发电机组和燃煤热电机组D.上网电价执行按当地经济水平确定答疑编号50232909012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D上网电价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参见教材P255。【例题28】根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A.0.869吨标准煤B.1.276吨标准煤C.264.4吨标准煤D.3.124吨标准煤答疑编号50232909012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节能主要目标。参见教材P260。【例题29】根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亿吨标准煤。A.4.3B.5.6C.6.7D.7.8答疑编号50232909012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节有主要目标。参见教材P260。【例题30】根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A.11.4%B.11.8%C.12.3%D.12.9%答疑编号50232909013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参见教材P261。 【例题31】对于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如果已经建成,应()。A.限期拆除B.立即拆除C.不得销售或使用D.折价处理答疑编号50232909013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应当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已经建成的,不得销售或使用。参见教材P256。【例题32】根据相关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A.计量制B.差别计价制C.包费制D.收费制答疑编号50232909013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能源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参见教材P255。二、多项选择题【例题1】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鼓励各类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其方式有()。(2011年真题)A.技术共享使用 B.废物交换利用 C.能量梯级利用D.土地集约利用E.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答疑编号502329090133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国家鼓励各类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有关设施。参见教材P247。【例题2】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电网企业应与之签订并网协议并全额收购上网电量的发电企业有()。(2011年真题)A.利用核能发电企业B.利用天然气发电企业C.利用余热、余压发电企业D.利用煤层气以及煤矸石、煤泥发电企业E.利用垃圾发电企业答疑编号502329090134正确答案CDE答案解析利用余热、余压、煤层气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热值燃料的并网发电项目。参见教材P248。【例题3】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应列为重点投资领域的有()。(2011年真题)A.节能 B.节水 C.节地D.资源综合利用 E.高技术答疑编号502329090135 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四个选项中,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贴近循环经济,从多选题至少有一项不正确的原则来看,高技术是最不属于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应当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参见教材P249。【例题4】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土地利用与管理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2011年真题)A.严格保护耕地 B.节约集约用地 C.统筹各业各类用地D.加强土地生态建设 答疑编号502329090136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原则”一直为考试中易出题的考点之一,考生要着重复习此类型知识点。土地利用与管理要遵循的原则包括五点: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各业各类用地、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和强化土地宏观调控。参见教材P268。【例题5】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目标中,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论述正确的是()。A.农用地数量有所提高B.建设用地总量减少C.未利用地得到合理开发D.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农村农用地的减少相挂钩E.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相挂钩答疑编号502329090137正确答案CE答案解析规划目标第3条。A农用地保持基本稳定;B建设用地得到有效控制;D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而非与农村农用地挂钩。参见教材P268。 【例题6】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有关规划期的主要任务,论述正确的是()。A.对农用地,前提是严格保护耕地B.对建设用地,重点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C.对于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其重要手段是加强国土综合整治D.对于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主要是合理确定各区域用地的数量配比E.对于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其基础是必须落实共同责任答疑编号502329090138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考点是规划的主要任务。D对于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主要是优化结构布局。参见教材P268。 【例题7】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确定要从()方面严格考核耕地占补平衡。A.数量B.质量C.产能D.面积E.等级答疑编号502329090139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第四条。从数量与产能两个方面考核。参见教材P270。 【例题8】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规划,应以()来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A.产能预测B.质量等级C.需求引导D.供给调节E.硬性指标答疑编号502329090140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第一条。以需求引导和供给调节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参见教材P271。 【例题9】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为了防止工业用地低效扩张,应从严控制()。A.城镇工矿用地中工业用地比例B.独立选址项目的数量和用地规模C.大型企业用地D.小型企业用地E.非公有制企业用地的数量和规模答疑编号502329090141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第二条。参见教材P271。 【例题10】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应按()来审核开发区用地,对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扩区、升级。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年度土地利用计划C.土地供应计划D.节约集约用地指标E.开发区策划方案答疑编号502329090142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第二节。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节约集约用地指标审核开发区用地,对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扩区、升级。参见教材P271。 【例题11】(单项)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提出了“实行扩展边界控制”,其中的扩展边界是指()。A.耕地与建设用地的边界B.已利用地与未利用地的边界C.城镇工矿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边界D.农村农业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边界答疑编号50232909014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第五条。严格划定城镇工矿和农村居民用地的扩展边界,明确管制规则和监管措施。参见教材P273。【例题12】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于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外的农用地转用,只能安排()项目。A.工业项目B.能源项目C.交通项目D.水利项目E.军事项目答疑编号502329090144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第五条。对于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外的农用地转用,只能安排能源、交通、水利、军事等必需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参见教材P273。 【例题13】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部地区包括()。A.京津冀鲁区B.晋豫区C.湘鄂皖赣区D.苏浙沪区E.中南区答疑编号502329090145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第一条。中部地区包括晋豫区和湘鄂皖赣区两个区。参见教材P276。【例题14】以下()属于循环经济促进法中确定的基础制度。A.循环经济的规划制度B.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C.循环经济的评价和考核制度D.以消费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E.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设立重点监管制度答疑编号502329090146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循环经济促进法确立了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第一项制度是循环经济的规划制度。第二项制度是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第三项制度是循环经济的评价和考核制度。第四项制度是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第五项是重要的监管制度,对高耗能、高耗水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进行重点监管。第六项制度是强化的经济政策措施,通过建立专项发展基金,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参见教材P243。 【例题15】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政府负责循环经济的主管部门包括()。A.财政局B.发展改革委员会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E.统计局答疑编号502329090147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43。【例题16】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对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符合本行政区域的()要求。A.主要污染物排放B.建设用地C.用水总量D.耗能标准E.产能标准答疑编号502329090148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上级人民政府下达的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用地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规划和调整本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用地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参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