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PPT课件.ppt_第1页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PPT课件.ppt_第2页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PPT课件.ppt_第3页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PPT课件.ppt_第4页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个课时完成 交通基本靠走 2 3 4 5 6 通讯基本靠吼 7 八百里加急 8 一 交通工具的更新 1 交通工具概念 人们出行和物资运输的工具2 交通工具更新 表现 古代 轿子 马车 近代以来 古代交通工具 轿子 马车 木船 以上交通工具有什么共同之处 牵引力是人力 畜力和自然力 速度较慢 比较落后 人力车 三轮车 自行车 近代交通工具 自行车是何时传入中国的 在中国发展的概况如何 时间 19世纪中期 概况 20世纪初到50年代 自行车成为人民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 自行车王国 自行车在中国 摩托车 城乡的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 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迅速 家庭汽车越来越多进入寻常百姓家 交通工具 电车 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汽车 1924年上海开始了公共汽车运行 轮船 火车 飞机 上述都以机械牵引为动力 轮船在中国 1865年 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黄鹄号 1872年 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轮船的发明 1807年 美国机械工程师富尔顿 R Fulton 1765 1815 设计出蒸汽机带动车轮拨水的 克莱蒙特 轮船 该船性能可靠 执行了世界上最早的轮船定期航班 奠定了轮船不容摇撼的地位 因此富尔顿被称为 轮船之父 早在1804年 一个名叫德里维斯克的英国矿山技师 首先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这是一台单一汽缸蒸汽机 能牵引5节车厢 它的时速为5至6公里 而真正的蒸汽机车即火车是由史蒂芬孙发明的 车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 所以人们都叫它 火车 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在1781年 火车先驱内燃机车乔治 斯蒂芬森出生在一个英国矿工家庭 直到18岁 他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他不顾别人的嘲笑 和七八岁的孩子一起坐在课堂里学习 1810年 他开始制造蒸汽机车 1817年 当斯蒂芬森决定他主持修建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线上完全用蒸汽机车承担运输任务 但是 保守的铁路拥有者却对蒸汽机车的能力表示怀疑 他们提出 在铁路边上固定的牵引机 用拖缆来牵引火车 斯蒂芬森为了让人们充分相信火车的性能 制造出了性能良好的 火箭号 机车 这种机车的卓越表现终于让怀疑者改变了态度 利物浦 曼彻斯特铁路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完全靠蒸汽机运输的铁路线 1876年 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淞沪铁路 但不久即被拆毁并掷入大海 1881年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这是第一条中国人 詹天佑 自行设计的铁路 轨道交通在中国 轨道交通在中国 1969年 北京地铁开始运营 中国第一条地铁 2003年 上海磁悬浮列车投入运营 世界首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2006年 青藏铁路全线贯通 铁路建设史上有里程碑意义 民航在中国 20世纪20年代初 中国民航事业起步 20世纪30年代中期 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新中国成立后 全国所有省份实现飞机运营 1903年 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冯如的飞机曾是入世界先进行列 天津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 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 车速很慢 乘客可随时上下 公共汽车 1902年3月 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 这就是汽车 年 月 日 时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 辆 解放牌 载重汽车 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重庆三峡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游轮 长江轮船海外旅游总公司游轮神州号 图说历史 晚清中国创办的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 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轮船招商局 图说历史 冯如 冯如和他的飞机 图说历史 中国客机 图说历史 计划于2006年投入使用的空中客车A380客机的模拟图片 这种被称为最先进 宽敞和高效的超级巨型客机将拥有555个客舱座位 图说历史 近代铁路的发展 2020 2 5 31 铁路在中国的发展命运多舛 近代以来至19世纪90年代都有反对之声 反对修铁路的理由是 1 扰民 2 夺民生计 3 为外敌 缩地 便其运兵 4 因贾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 甚至有人说 建铁路 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 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 是一二人之私利非中国之利 这些反对修铁路的观点或理由有道理吗 为什么 阅读材料 铁路交通发展的意义速度快 运力大 费用低廉而有利国计民生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共同探究 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 政局动荡 根本原因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铁路上的 马拉火车 为了运输煤炭 清朝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 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 1881年通车 铁路建成后 由于清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 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 就让骡马充当 火车头 这就出现了 马拉火车 的天下奇闻 我国最早的铁路 沪淞铁路光绪二年 1876 沪淞铁路通车 中国人就是在这儿 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1909年9月24日 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通车 京张铁路全长200多公里 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他设计了 人 字形路线 京张铁路的设计者詹天佑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詹天佑故居 铺上 京张铁路钢轨 图说历史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1909年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京张铁路中的 人 字形轨道 1091米的八达岭隧道令中国人扬眉吐气 38 1969年北京出现了城市地铁 39 2003年运营的上海磁悬浮列车 40 上海磁悬浮列车西起上海地铁2号线龙阳路站 东到浦东国际机场 线路全长30公里 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431公里 单线运行时间为7分20秒 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行的高速磁悬浮铁路 41 42 中国近代交通 通信技术发展的原因 外来技术的传入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政府的大力提倡 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等 43 近代交通业发展的特点 1 近代交通业在列强的入侵下逐渐开始了近代化 铁路 水运 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2 近代的交通业曾长期受到列强的控制与操纵 3 近代交通业地域间的发展很不平衡 发展趋势 由人力向机械动力 电力演进 积极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缩小 便利人们出行 交往 推动经济 文化交流与发展 开阔人们眼界 促进观念转变 消极影响 1 曾经便利于列强的经济 政治侵略 便利于对中国的掠夺 2 带来能源危机与环境高污染等 从上述交通工具的牵引动力看 反映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概述新式交通工具的日益普及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二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 落后的邮政通信方式 烽火台飞鸽传书 信鸽不能往返 驿站 旧时公文和文书的传递靠驿站 驿站靠驿马民信局 通过邮差步行或小船运送 2 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 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大清邮政局 正式成立 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 邮路进一步扩展 邮电部成立 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 3 电信事业发展 电报 电话 1 电报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 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2 电话 电话传入中国 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 固定电话和移动用户各占一半 新中国成立以来 交通 通信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想一想 国家的独立自主 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育和科技的发展 对外开放的推动等 材料一李鸿章指出 用兵之道必以神速为贵 是以西方各国讲求枪炮之外 水路则有快轮船 陆路则有火轮车 而数万里海洋 欲通军信 则又有电报之法 由于开设电报利于防务 外交和商务 清政府便下令沿海疆吏设法查办 1881年 李鸿章架设了北塘直达天津的电报线 到1892年 经过10多年努力 全国主要地区都开设了电报 谢俊美 信息传递与辛亥革命 问 这则材料 告诉了我们近代电报发展的哪些信息 李鸿章从军事防务的角度出发 极力主张在中国开设有线电报 清政府也十分支持开设有线电报业务 到甲午战争前夕 全国主要地区都开设了有线电报 材料二 与有线电报推行的同时 有线电话也在中国开设起来 1882年2月 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7号创设有线电话局 此后英 美商人也相继开办电话业务 为了打破外商的垄断 清政府于1902年拨款在上海创建了自己的电话局 谢俊美 信息传递与辛亥革命 问 这则材料 告诉了我们近代电话发展的哪些信息 中国第一个电话局于1902年在上海开办它打破了丹麦 英国和美国等外国对中国电话业务的垄断 电话的发明者贝尔 1847 1922 图说历史 图说历史 为什么近代交通和通信事业能够取得发展呢 想一想 社会的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 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 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 交通和通讯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及思想观念 加快了生活节奏 提高了生活质量 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 加快信息的传递 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合作探究 交通工具的革新 人力车 民国时城镇的重要交通工具自行车 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普及电车 1906年出现在天津公共汽车 首先出现在上海轮船 1865年近代轮船业发端民航 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 邮电通讯设施逐渐完善 邮电事业的发展 19世纪中叶依靠驿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电报事业发展 1877年始建 1906年创设无线电报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进一步发展 电话事业发展 1882年传入中国 民国成立后迅速发展 2003年第三季度末 中国电话总数位居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