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焦教学重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短文两篇(日,月)姓名:黄涛工作单位:四川省高县沙河中学校学科年级:八年级语文教材版本:人教2002课标版2013年第3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课题选自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这节课授课重点旨在结合写作背景,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理解作者追求的生的价值。同时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写作方法“借物抒情”的鉴赏方法。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2.领会文中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作者诗化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2.通过品读、迁移阅读等方法理解贯穿于两篇短文的共同主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渴望投身抗战、甘为祖国献身的爱国激情。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通过课前的学情调研,我发现本文的写作背景和现代学生的生活体验相去甚远,因此,许多学生对抗战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了解,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许多学生在阅读时有一定难度,无法理解作者写作的真实意图。作者在文中表现的“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的情感,学生在情感体验有一定的困难。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本课是两篇抒情散文,由于时代不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作者的情感与经历很难形成共鸣,我采取的策略是:(一)课前用课件展示日本侵略者屠杀我们同胞和中国军民奋勇抗日的图片来触动学生的爱国激情。(二)通过朗读,感受作者诗化的语言,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激情。(三)通过品读、迁移阅读等方法让学生去理解贯穿于两篇短文的共同主旨。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生死观。难点:领会文中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教师用课件播放保卫黄河这首歌曲同时展示日本侵略者屠杀我们同胞和中国军民奋勇抗日的图片。)教师:这熟悉的旋律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1940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更加疯狂地、大规模地侵略中国,大片国土沦为敌战区,抗日战争进入艰难的相持阶段。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许多文艺工作者纷纷创作不同形式的作品,鼓舞抗日民众的士气。如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音乐家冼星海作曲的大型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曾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为祖国而战斗。巴金先生两天之内写下了日月这两篇短文,同样点燃了不知多少人的抗战激情。(板书:课题)学生用心去感受。用课件播放保卫黄河这首歌曲,同时展示日本侵略者屠杀我们同胞和中国军民奋勇抗日的图片,目的是触动学生的爱国激情。二、教师介绍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1928年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开始使用“巴金”笔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教师在介绍作者的同时检查学生对作家作品重点知识的预习情况。积累文学常识。三、教师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一)整体感知课文,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生死观。(重点)(二)领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难点) (三)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四)通过品读、迁移阅读等方法理解贯穿于两篇短文的共同主旨。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四、检查本课生字词的预习情况(一)瞬间旸谷宁愿一撮灰 皓月 姮娥(二)多音字:撮、宁抽一个小组展示扫除生字词障碍,积累生字词知识。五、初读课文:学生齐读日。(一)要求:读准字音;(二)思考:文中引用了哪个成语和哪个神话传说?学生齐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六、品读课文:(一) 品读课文日1、2两段。1.文中引用了哪个成语和哪个神话传说?2.“飞蛾扑火”和“夸父逐日”原意是什么?3.作者对此有什么不同的看法?4.作者为什么赞美飞蛾和夸父?5.请同学们用赞美的语气齐读文章的1、2两段。(二) 品读课文日3、4两段。1.作者从飞蛾、夸父的行为想到了谁也是这样?2.人为什么愿意舍弃自己的生命?3.结合时代背景,说说“寒冷的、寂寞的生”是一种怎样的生存状态?4.“轰轰烈烈的死”是怎样的死呢?(三) 品读课文日第5段。1.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日球”指的是什么?3.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同学们一起朗读这段话,感受作者的追求和向往。(四) 小结:这篇文章,作者从飞蛾扑火、夸父逐日的故事联想到了人的舍生取义,表达了自己要做人间飞蛾的愿望,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借飞蛾,来写自己的愿望。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抒情”。(五)再齐读日,回味作品。课文1、2段的品读与思考由一个小组展示。课文3、4段的品读与思考由一个小组展示。让学生通过逐段品读,理解作者引用飞蛾扑火和夸父逐日的故事,借物抒情,表达作者舍生取义的愿望,抒发了作者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自我牺牲的情感。这需要学生仔细去品读、感受作者诗化的语言,才能体会作者的情感。七、迁移阅读月:(一)齐读月,思考:月这篇文章借了什么“物”来抒发怎样的情感?(二)教师引导:1.本文作者引用了什么神话故事?2.作者如何理解姮娥奔月的行为?3.为什么说月亮是已死的星球?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4.作者写的仅仅是月的寒冷吗?其实他指的是什么?5.作者是借写姮娥奔月,来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三)再齐读月,回味作品。学生小组讨论后,自由抢答。让学生用阅读日的学习方法迁移阅读月。八、总结延伸:两篇短文都写了光和热,也同样写了寒冷。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热切的向往,对的现实世界无比的憎恨。作者对、三个故事的不同理解表达了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追求光明的诚挚理想和信念。教师在总结本课的同时检查学生对两篇短文学习重点的理解与感悟情况。总结、检查学生本课重难点目标的达成情况。九、布置作业:(一)自然界中的哪种事物能引发你的联想,并赋予它们一种内在含义或寄托某种情思呢?请选一种自然物作为写作对象,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段。(二)推荐阅读巴金的星、我的心两篇文章。第(一)题学生在课上完成,由一个小组展示。第(二)题学生课外从网上搜索来阅读。第(一)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学以致用。第(二)题让学生课外去继续迁移阅读。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妇产科护理心理健康支持计划
- 学前教育机构师资队伍教师培训效果评价与反馈机制研究与实践报告
- 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趋势与供需分析
- 员工安全生产承诺书范文
- 新能源行业2025年企业国际化技术创新应用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技术创新在海洋能开发中的应用前景报告
- 隧道衬砌混凝土浇筑温控措施
- 生物制品的注册管理
- 先心病与心脏骤停的风险及预防
- 2025年制造业数据治理策略与工业互联网安全法规与政策研究报告
- 2025-2026秋季中小学第一学期升旗仪式22周校长演讲稿:第1周 烽火记忆照前路秋风为序启新程
- 污水厂工艺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秋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科学护肤知识课件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8部分:安全监测工程
- DB4419T 23-2024 建设工程施工无废工地管理规范
- 幼儿园改造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石油天然气中的人工智能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财会类考试-精算师-寿险精算实务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100道集合-单选题)
- 道路桥梁施工管理课件
- 煤矿调度员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