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粮棉流通政策的沿革粮食和棉花的流通体制改革不但关系到广大粮食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的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定。粮棉是重要的战略物质,从长远看,满足国内的粮棉需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国粮食和棉花生产资源紧缺,因此,树立新形势下的新的粮食安全观成为我国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粮棉的安全也是国家的安全。自改革开放的以来,我国粮棉行业完成了由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粮棉企业在改革中不断壮大,购销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粮棉储备及安全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回顾我国自建国以来的粮棉流通体制的历史过程,就会发现我国粮棉体制经历了几次较大幅度的波动,虽然它们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表现形式不同,但都给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带来较大震荡。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粮食流通政策的发展历程。一、建国初期,全国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在建国初期,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后,国家正式进入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这一时期是完全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粮油生产、收购、储存、加工与销售完全由国家统一调节,粮油价格由国家制定,市场议价粮油价格也是由各地方粮食主管部门制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造和发展,从事非农工作的人口以及工业加工用粮等对商品粮的需求日益增长,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占有粮食水平仍然处于很低水平,特别是从旧中国长期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过着艰苦生活的农民,在逐步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中他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需要消费更多的粮食,而国家承担的社会粮食供应量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刚刚建国,粮食自由市场存在,而相应的粮食市场流通机制还不健全,我国粮食产需矛盾也日益尖锐。正是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共中央于1953年10月16日作出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紧接着政务院也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粮食开始实行统购统销。1972年,国家又实行“四统一”的粮食管理体制,即“粮权集中在中央,全国统一征购、统一销售、统一调拨、统一库存”。这种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实行了30多年,其集权之多、管理之严、时间之长,这也是其他商品管理所没有的。 二、1985年,粮食征购改为粮食合同定购,真正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此拉开序幕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由于继续对粮食仍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国有粮食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对粮食进行独家垄断经营,即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经营粮食发生的亏损,由国家给予财政补。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多渠道经营粮食的局面逐步形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已经确定。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十项政策,粮食开始实行“双轨制”:粮食征购改为粮食合同定购,城镇居民口粮仍实行计划供应;粮食同定购以外的部分,允许自由购销。 在“双轨制”推动下,国有粮食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开展多种经营,既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又搞活了粮食流通,促进了国有粮食企业较快发展。同时,在实行“双轨制”过程中,国家为了逐步把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分开,鼓励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调动企业和职工经营积极性,各地从实际出发,探索了许多改革模式和经验,其主要做法是:对政策性粮食实行统一经营,亏损集中管理,将粮食政策性亏损同企业正常经营盈亏划分开来,使基层国有粮食企业卸掉长期亏损的包袱。三、1990年,建立了粮食最低保护价制度,建立国家粮食专项储备制度。1990年,国家建立了粮食专项储备制度,专项储备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粮食储备体系中第一次包括了专门用于调节市场供求和平抑年际间粮食波动的后备储备,这标志着我国粮食储备体系朝着现代储备制度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然而随着新一轮经济增长启动便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市场粮价也于1993年底开始急速上升,这对年初刚开始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压力。1993年2月15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全国性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开始。在这个通知中,国务院指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价格,放开经营,增强粮食企业活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进一步向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方向推进”。1994年,国家又建立了中央和省两级粮食市场风险基金制度。1995年,实行“政策性、商业性经营两条线运行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四、1998年,国家实行了以“四分开一完善”为重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针对当时粮食流通体制仍然存在政企不分,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粗放、富余人员较多,同时又挤占挪用粮食收购资金,形成大量经营亏损和财务挂账,增加国家财政负担等问题,国务院于1998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则“四分开一完善”,即:政企分开、经营和储备分开、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分开、新老挂账分开;建立和完善政府调控下市场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改革的重点是“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购销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 五、2001年东南沿海粮食主销区开始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粮食流通体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01年,国务院决定在八个粮食主销区省份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目的是根据粮食主销区和主产区不同情况进一步发挥农业资源的区域优势,让粮食主销区多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同时为粮食主产区腾出市场空间,促使粮价合理回升。此外,国家于2003年,在部分地区开始了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工作。随后又在2006年,为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先后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对继续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其次,再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棉花流通政策的发展历程。一、从建国初期开始几十年来我国棉花一直实行统购统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间,我国政府对棉花一直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政府制定棉花收购、销售价格,制定供销社统一经营棉花,不论市场供求如何,供销社都必须按照政府规定的价格将棉花全部收购上来,卖不出去的棉花,有些由国家收购转为储备,有些作为供销社库存下个年度再卖,而其他企业无法介入。二、1999年,我国建立政府指导下市场形成棉花价格的机制从1999年新的棉花年度起,棉花的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国家不再作统一规定。经过省级政府资格认定的纺织企业可以直接参与收购、加工和经营棉花。但不允许个体棉贩及其他未经资格认定的单位收购、加工棉花。供销社虽仍是棉花经营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有了竞争对手。 国家主要通过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等经济手段调控棉花市场,防止棉花价格的大起大落。国家根据棉花供求状况、棉花生产成本、粮棉比价以及国际市场棉价等因素,在每年发布下一年度棉花收购指导性价格、指导性种植计划及国内外棉花供求信息,引导棉花生产,促进总量平衡。三、2001年我国开始实行“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发展路子”的市场化改革。与此同时,各级供销社按照国务院关于社企分开的要求,对棉花企业进行改制、改组、改造,推进棉花企业改革。借此机会,棉花产业化经营开始在探索中得到发展。有的地区以供销社棉花企业为龙头,下联棉花合作社,上联纺织企业;有的以纺织企业为龙头,吸收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等组建企业集团。多元化、多种方式的联合促进了流通企业的快速成长,棉花行业多渠道竞争的格局逐步形成,国内棉花流通企业由改革前的3000多家,发展到今天的8000多家,加上未获得加工资格的企业,总数超过万家,从而打破了供销社企业“独享”的局面。改革对于方便农民销售棉花,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加工成本,提高效率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国家在2003年成立了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专门负责储备棉的购销和管理,实现储备与经营彻底分开。随着流通越来越活跃,除了原有的政策性银行农发行提供贷款外,多渠道资金开始进入棉花收购领域。棉花市场放开后,混等混级收购、加工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棉花的质量,降低了我国棉花的竞争力,同时也给棉花流通造成很多障碍。为此我国在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在努力提高棉花质量和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佛山市2025广东佛山市国防教育训练中心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雁宝能源露天煤矿采煤工程专项社会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辽宁能源控股集团所属抚矿集团招聘7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长沙市望城经开区招商投资有限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卸货操作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合肥滨湖时光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安徽亳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国企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国家机场招聘165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亚电商市场洞察报告
- 第13课《警惕可怕的狂犬病》 课件
- 仪表施工全过程的管理
- 如何预防与处理跑步中的常见损伤
- MSOP(测量标准作业规范)测量SOP
- 001 220kV升压站事故油池施工方案
- 智慧停车场运营管理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
- 出资比例的协议合同
- GB/T 10345-2022白酒分析方法
- GB/T 19418-2003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
- 四川省参保单位职工社会保险费欠费补缴申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