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别人交流使用的是语言,相同的语言使人们的关系更近一步,言谈相合的人往往更容易成为朋友。语言也是我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向别人传达信息的最重要的媒介,如果不会说话或者不会使用某一地方的通用语言,将会给双方交流带来很大障碍,影响正常交流和工作的开展。人们的日常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语言,也就是说话,不仅有说话的艺术,也有许许多多的禁忌,中国自古以来就由关于语言方面的禁忌,比如人死了不能说“死了”,而要说“殁了”, “走了”等,在新年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语,打碎东西不能说“把什么打碎了”,而要说“碎碎平安”,这些都跟我们国家源远流长的语言禁忌有关。现代虽然没有古代那么多的语言禁忌,但是也还是有很多人遵守着这些古老的传统,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人们对这些禁忌都很重视。语言禁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凶祸词语禁忌民间认为“说凶即凶,说祸即祸”,认为语言是有灵力的,如果说出凶祸那么凶祸必定降临,所以人们对表示凶祸的词很忌讳,有人如果不幸言中了祸事便会被人们称为“乌鸦嘴”。因为乌鸦在人们心中也是邪恶的象征。 古代医疗水平社会生活水平都不发达,人们很容易早亡,往往有谁生了重病就无能为力,所以人们非常忌讳、害怕死亡,禁忌说出跟死亡有关的词语,话句。 “死”字是不能万万提及的。礼记曲礼上面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就是说,天子去世不能说“死”,而要说“崩”,即人们常听到的“驾崩”,这大概是取“天崩地裂”之意,诸侯王爷去世要说“薨”,大夫,即古代的官员,去世后要说“卒”,士,即地位较高的文人等,去世要说“不禄”,只有平民去世时才说“死”字,这一方面体现出当时平民社会地位的低下,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人们对“死”字的忌讳。因为人们极度忌讳“死”字,所以在不得不说这个字时就想了很多可以代替此字的,含有去世的意思的其他词语来代替。这种做法不仅在汉族流行,其他少数民族也流行这样的做法。士大夫阶级把“死”又叫做“疾终”、“溘逝”、“物故”、“厌世”、“弃养”、“弃堂帐”、“迁神”、“迁化”等。平民百姓把“死”又叫“没”、”下世”、“谢世”、“逝世”、“升天”、“老了”、“不在了”、“丢了”、“走了”等,如果家里有小孩去世,就要说“殇了”。现代人们也避讳说“死”字,往往用一些含褒义的词语或中性词来描述,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上了战场的人或者军人,他们去世后人们都称是“为国捐躯”、“牺牲”、“光荣了”等,还有一些文人去世,人们往往戏称“去见马克思了”。鄂温克族的老人一旦死了,就要说成是“成佛”了,小孩死了,也不能说“死了”,而要说“少活了”。回族也忌讳说“死”字,如果不得不说,就要用“无常”、“殁”等字词代替。由于人们对死,“死”字的避讳,发展到后来甚至连跟“死”读音相似的字词都成为了避讳。在中国人心里“四”就是这样一个不吉祥的数字,人们在选电话号码的时候忌讳带四的号码,选车牌号时也不选含有四的牌号,如果有人的电话号码或车牌号里面含有四,人们就会嘲笑他。现代我国不提倡这种忌讳,一般的门牌号等也设有四号等,而在台湾,这种忌讳现象十分普遍。台湾医院里没有四号楼或第四号病房,连军舰的编号也忌讳用四。甚至公共汽车没有四路,机车牌照的尾数也没有”94”,因”94”台语与”辗死”同音。人们还有四月忌婚嫁,给钱忌给四百元的禁忌。民间对有关“死”的事情是很看重的,清代袁枚在续新齐谐写到:以前有两人是好朋友,一个人得了重病在家休养,另一个去他家探望,看到老友躺在床上病重的凄惨景象,触景生情,感叹道:“我们都老了,世事难料,不知是谁先作古啊。”生病的那个人出于习惯与谦让,起身拱手相让着说:“还是你先吧。”本来大家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谁知去探病的那个健康的人回到家不久就去世了,竟然走在了病重者前面。人们便认为这是“一语成谶”,不敢轻易在与“死”有关的事情上戏言,惟恐弄假成真。更忌讳有意用死亡诅咒别人,如果无意间说出“死”、“丧”等字,就要唾几口唾沫以示破解。和丧葬相关的事也是忌讳提及的。民间忌讳说”棺材”,而是要说成要说成“财(材)”、“寿材”、“寿”等,当家里准备为老人做棺材时,要说“割材”,办丧事出殡时棺材进门要说“官(棺)也来,财(材)也来,财丁(材钉)两旺一齐来”等吉语,以示破解不祥。民间还忌讳说出与凶祸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词语,是为了防止凶祸的事情发生,广州一带的方言里“空”与“凶”同音,所以把“空屋招租”改成“吉屋招租”。乘船的人,忌讳说“翻”,所以称“帆布”为“抹布”,其它“沉”、“停”、“破”、“漏”之类的话语也都在禁言之列。人们平时忌说“眉毛倒了”,是忌讳“倒霉”之意。忌说“梨”、“伞”,而称“圆果”、“竖笠”,是避讳“离散”的意思。忌言“苦瓜”而称“凉瓜”,是要避开苦难之“苦”字。忌言“吃药”,而称”吃好茶”,是忌讳“生病”之意。香港探望病人和亲友时,忌讳送剑兰、茉莉、梅花等花束。因为“剑兰”与“见难”(意为日后难以相见)谐音,“茉莉”和“没利”、“末利”谐音;“梅”与“霉”谐音,故被视为“倒霉”、“不吉利”的花卉,特别不适宜送给病人和从商的亲友。这一切都是避凶求吉的语言禁忌现象,民间称为“讨口彩”。古时候人们对人为什么会睡觉的原因不甚了解,以为睡眠时灵魂会暂时离开肉体,直到清晨才会回到体内,人们才醒转过来。因此,清晨不许讲龙、虎、鬼、梦等等词语。据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说了这些字词,这一天就会遭到厄运。早晨最忌说“梦”字,又忌讳对人讲述自己睡眠时所做的梦,俗语有“朝勿讲梦,夜勿讲鬼”的说法。2、破财词语禁忌旧时社会不发达,劳动人民大都生活贫困,所以人们见面通常都喜欢拱手说“恭喜发财,恭喜发财”,财运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家庭生活,事业发展,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们不但时时处处惦念着发财,也时时处处提防着不要破财。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祭奠财神,在家门口贴门神。一般人家里当然不会画财神像,这就要去买,而财神画像忌讳说买卖,要说“送”、“请”。旧时过年前匠人带着许多财神画像,挨门喊:“送财神爷来了。”一般人家,都赶紧出来,到门口回话:“我家请一张。”如果已经有了不需要买的,也不能说“不要”,更不能撵送财神的走,只说”已经请来了”。春节为一年之首,民间认为如果得罪财神,财神便整年都不临门,家里要破财。在春节期间,如果小孩说了冒犯财神的话,大人即说“童言无忌”,希望能解除不祥。香港人过年从不说“新年快乐”,平时写信也不用“祝您快乐”等词语。因为香港人认为“快乐”与“快落”(失败、破产的意思)听、说起来都容易混淆,是犯忌讳的词语。所以,一般香港人过年见面时总说:“恭喜发财”、“新年发财”、“万事如意”吉祥话。在香港饭馆的伙计及掌勺师傅最忌讳说“炒菜”、“炒饭”等词语,因为“炒”字在香港有“解雇”(炒鱿鱼)的意思,不吉利。而饭馆酒店不免会有不少带“炒”字的菜饭,所以人们在菜谱上都写成“爆”、“干煎”、“炸”或“肉饭”、“叉烧饭”等,以此来避“炒”字讳河南一带人们做饭时,忌讳说出“少”、“没”、“光”、“不够”、“烂”、“完了”等不吉利的字眼,他们认为说了这些字,饭菜就会真的缺少、没有,这也许是古时候人们的饭食常常不够全家人吃,所以特别忌讳吧,也是一种担心破财的心理反映。如果问”年糕还有吧”,没有的话,要回答“满了”,不能直说“没了”。饺子烂在锅里了,也不能说“烂了”,要说“挣了”,“挣”是“赚钱”的意思。尤其是过年过节,这种忌讳体现在很多地方。包饺子时连数饺子数都犯忌讳,因为数数本身就包括了“怕少”的意思。俗认为,饺子包好了越数越少,所以忌讳数数。形容放鞭炮的声音时也忌说“砰砰砰”,只能说“叭叭叭”,因为在河南方言中,“砰”音谐“崩”,有“砸锅”、“事情办糟了”的意思。而“叭”与“发”谐音,则有“发财”、“发家”的意思。广东一带以前赌博的风气很浓,很多人因此输的倾家荡产,因此民间特别忌讳说“输”字。有一种中秋夜所卖的木鱼书,被叫卖者呼为“月光赢”,便是忌讳“书“与”输”字谐音的。又因为广东方言中“丝”与“输”的读音相同,所以人们把“丝瓜”改叫做“胜瓜”。又因为“干”犯了“输得干干净净”的忌讳。所以便把“干”改为“润”,“润”取时时润色之意,显得有油水,所以是发财的象征。于是便出现了把“猪肝”说成“猪润”,“鸡肝”说成“鸡润”;“豆腐干”说成“豆润”的现象。广州旧时商行里为了发财,特别忌讳支出的“支”字。为此把长衫的读音“长支”改称作“长进”,以求只“进”不”支”。香港人对中老年人忌讳称“伯父”、”伯母”。因为在香港方言中“伯父”、“伯母”与“百无”谐音,是“一无所有”的意思。所以,在香港,无论商人、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家庭妇女都忌讳这种称呼,而是称“伯伯”、“伯娘”。四川一带,旧时忌讳说“舌”字,因“舌”与“蚀本”、“蚀财”的“蚀”字谐音。为此,便把“猪舌”称作“猪招财”,“牛舌”称为“牛招财”了。江浙一带逢年过节时,有书写“招财进宝”和“和气生财”等字样的习俗,贴在大门上。但因为“财”字的偏旁“贝”字谐音“违背”的“背”字,惟恐因此而“背运”、“失财”,所以就把“财”的偏旁“贝”字有意写成“见”字。以为如此,便可时时处处见财,大吉大利了。河南驻马店一带有一座山名叫确山,“确”在当地方言中有“坑”、”骗”、“砸锅”、“糟糕”的意思,因此,生意人都忌讳称其为确山,而要改称为“顺山”,以求吉祥,避免破财。 这一类破财词语禁忌还有很多,每个地方的说法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差异。这反映了古时候人们生活困难,受到剥削阶级的压迫,但平民百姓自己没有一点办法,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希望可以通过这种对破财词语的禁忌及改称来改变命运,财运。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朴素思想及当时社会现实的体现。3、不雅词语禁忌这里的不雅是指不适合在公众场合说的,听起来不甚雅观的词。主要是由于人们传统的羞耻观和荣辱观引起的,因其以叫文雅合适的词语代替了原始的不太合适的词语,在这里还是提倡的。 有关排泄的禁忌语,我国自古就有,人们觉得这类行为带有污秽,不雅之感,于是形成了禁忌,以其他词语代替,以前人们把这些行为叫做“出恭”、“净手”、“解手”等。相传汉代刘安成仙后升天,在天上遇见仙人“坐起不恭”,即不尊敬仙人,于是仙人向天帝参奏,说刘不敬,于是刘安被谪守都厕三年,所以,才有“出恭”一词。元代科举考场中设有“出恭”、“入敬”牌,考生要是想上厕所必须领牌子才能走动。“出恭”一词最初是用于男性的,后则男女皆用。又因为大、小便后要洗手,所以又叫“净手”。“解手”是现代人用得较普遍的词语,其实早在宋元时代就有这个说法,京本通俗小说错暂崔宁里就有“叙了些寒温,魏生起身去解手。”上厕所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禁忌某些行为。民间为了强健身体,有小便忌开口的说法。俗以为小便时作用于下部,这时如果开口说话,风寒诸邪就会乘虚而入,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牙齿动摇或患疾病。 民间通常认为涉及到性行为和性器官的词语是一种不雅、亵渎语,所以一般”有教养”的人或者”老实本分”的人都对此羞于启齿。在不得不说到性器官时,要用”那个”、”下部”、”阴部”等来代替。谈及性行为,更是忌讳直说,成了邪恶和羞耻,只能在暗地里偷偷摸摸做的事。即使是极正常的两性关系,也要用“办事”、“房事”、“同床”、“夫妻生活”等文雅词语代替。至于不正常的两性关系避讳词语就更多了,常用的有“风流债”、“有外遇”、“怀春”、“输身”、“走野路”、“采花”等。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则通常以“云雨”指称男女交合。“避孕”也不能随意说出,而应叫计划生育。人们也不喜欢直说妇女的月经。建国后我们的工厂实行劳动保护,对妇女也有优惠政策,当妇女遇到月经来潮时,如有需要,允许请几天假,工资照发,所以称为“例假”。 另外人们还忌讳说一些动物,例如“猪”、“狗”、“驴”、“牛”等畜类常常被用来咒骂人,平时便忌讳在人前说到这些动物,尤其不能将之与人相提并论,否则就会伤害别人,引起误会。当提到和尚、道士,或与他们说话时,不能说出“驴”和“牛”字,因为和尚最忌被称作“秃驴”,道士最忌被称作“牛鼻子”。龟,在以前与龙、凤、麟合称为“四灵”,是尊贵的神物,人多视为祥瑞,喜用“龟”字取名,象征长寿。然而到了唐代,当时乐户妓院里的人,头上都戴绿头巾,而乌龟也是绿色,所以民间皆戏称乐户妓家之人为“龟”,后来人就把放纵自己妻子卖淫者,称为“乌龟”。从此,“龟”便是男子最忌讳的字眼。以此骂人是很恶毒的词,汉族广大地区都禁忌以龟相称。古人对身体有某种缺陷的人,有着强烈的忌讳心理。一般对生理上的缺陷的表述,人们尽量用委婉词语,比如“耳聋”改说“耳背”,古人一般说成“重听”以示忌讳。4、其他禁忌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语言禁忌,如果我们不了解它的由来就会觉得无法理解。 旧时山东人不喜欢别人叫他“大哥”。这是因为水浒传的故事在山东家喻户晓,武大郎两兄弟中,大哥武大郎本来老实本分,但是不但自己的妻子被恶人夺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榨汁机维护预案
- 家电维修保养规定及操作细则总结
- 如何提高初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 纺织服饰制作指南
- 化学工业排放标准报告
- 2025浙江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所属部分事业单位招聘编外聘用人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心理咨询在职场中的应用策略与实践
- 楼盘销售推广策略实施方案
- 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及其效果
- 2025土地估实务基础:土地估价的概念考试试题
- 贵州省桐梓县狮溪铝多金属(含锂)普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 吉林省梅河口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日间手术课件
-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足浴会所)
- 清产核资业务培训课件
- 2025年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含答案)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 2025-2026学年闽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2025中国移动贵州公司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施工单位年度业绩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